次日黎明,張三牛依依不舍地從被窩中爬起,手腳利索地穿好衣裳。
隨後,張三牛邁著小短腿走到張二牛床邊,此刻張二牛正酣然入夢,說不定正在做著什麽美夢。
張三牛一把掀開張二牛的被子,將張二牛的上半身暴露在寒冷的空氣中。
“起床啦!”
“啊!”
張二牛被寒意驚醒,發出一聲淒厲的驚叫,手忙腳亂地把被子扯迴來蓋在身上,不滿地瞪了一眼張三牛。
此時的他,起床氣如火山般噴湧,聲音中充滿了惱怒:
“三牛,下次再掀我被子,小心我揍你!”
張三牛對張二牛的怒火視若無睹,用小拇指掏了掏耳朵,滿不在乎地說:
“那你以後就別讓我叫你起床,我可叫不醒你,還是讓娘親來叫你吧。”
一想到娘親二字,張二牛不自覺地摸了摸耳朵,忙道:
“別,別讓娘親來。”
“哦,那你幫我把被子疊好,不然你就自己起床。”
丟下一句威脅,張三牛輕鬆地走出屋子,一天的忙碌就此開始。
兩人居住的側屋西側是主屋,那是爹娘的住所;東側則是廚房,是做飯的地方。
張三牛來到廚房,大嫂趙氏正在切菜,他甜甜地叫了一聲:“大嫂,早上好。”
“嗯,早上好,三牛。”
趙氏應了一句,手中的菜刀發出“噠噠”的聲響,急切而富有節奏,沒有絲毫停頓,足見她的刀工精湛,遊刃有餘。
張三牛在爐灶前坐下,將爐灶中已經點燃的柴火向裏推了推。
燒火,是他每天晨起必做的第一件事。
沒多久,張二牛就把自己收拾得幹淨利落,然後大步流星地走向牛舍,與娘親李敏一同給牛和驢喂食。
“今天多割些草料,起碼四筐!”
經過一個冬季的消耗,牛舍裏的草料已所剩無幾。
家畜每天吃的幹草大約是自身體重的 3%,一頭 800 斤的牛一天要吃 24 斤左右的幹草,而驢的體重要輕一些,大約 600 斤,再加上家裏養的幾頭綿羊,平均每天要吃 65 斤以上的幹草。
一斤鮮草曬幹後,平均能得到 0.3 斤幹草,65 斤幹草換算成鮮草就是 200 斤左右。
一筐草隨隨便便一壓,就超過 50 斤,四筐草加起來有 200 斤以上,也僅僅夠家畜們一天的食量。
當然,家畜不能隻吃幹草,還得添加其他飼料,如秸稈、穀物、糠麩等。
“啊?這麽多!”
張二牛不假思索地驚叫一聲,引起了李敏的疑惑:
“嗯?”
親娘的權威不容置疑,既然張二牛迴來晚,那就多幹一些活兒。
張二牛這才迴過神來,趕緊擺擺手,嬉皮笑臉地說:
“不多,不多。”
他隻能無奈地歎息,唉,今天的計劃算是泡湯了。
過了一會兒,張運國和張大牛用扁擔挑著水迴來了,他們的步伐穩健有力,各自挑著兩桶水。
來到水缸前,他們放下扁擔,提起木桶,將水倒進缸裏,“嘩嘩嘩嘩”的倒水聲響了四聲,隨後他們又挑起扁擔出去了。
兩人來來往往挑了幾趟水後,飯菜也做好了。
大嫂趙欣把香噴噴的小米飯盛進木碗裏,遞給張三牛。
張三牛接過木碗,像隻小兔子一樣“噗嗤噗嗤”地跑了出去,把飯碗放在飯桌上後,又“噗嗤噗嗤”地跑迴廚房,繼續端下一碗。
這時,張運國和張大牛正好挑水迴來,張三牛看見了,喊了一聲:
“爹,大哥,吃飯啦!”
張運國點了點頭:
“嗯,來了。”
早飯的時光如白駒過隙,張三牛率先吃完,便來到屋外,心滿意足地撫摸著自己圓滾滾的小肚子。
昨晚,張二牛用的那捆麻線還剩下許多,張三牛找到後將它塞進了牛車裏。
每天的飲食都是千篇一律的小米煮野菜,再加上鹹蘿卜,唯有大嫂能獨享一枚雞蛋,因為張晨的緣故,她需要補充營養。
雖說小米吃久了也不覺得膩,但要是能打隻野兔,給全家人換換口味,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當全家人都吃完早飯後,張三牛又一次坐著牛車出發了,張二牛依舊騎著毛驢走在最前麵。
與昨天不同的是,竹簍不再是單個,而是一摞。
到達目的地後,張三牛不等張大牛抱,就主動從車上跳了下來,手上還緊握著一捆麻線。
張二牛見狀,疑惑地問道:
“你拿我的麻線做什麽?”
張三牛稍作思考,抬起腦袋,天真無邪地迴答道:
“捉兔子。”
“就你?真是笑死我了!”
張二牛抱著肚子,開懷大笑了好一會兒,臉上寫滿了懷疑。
張運國和張大牛也忍不住笑了兩聲,搖了搖頭,隻當張三牛在說玩笑話。
一個四歲大的孩子揚言要捉兔子,誰會相信呢?
若是真能捉到兔子,那野兔恐怕早就滅絕了,哪還輪得到他?
“好了,別廢話,先割草,今天的任務可不輕鬆。”
說著,張二牛奪過張三牛手中的麻線,扔在車上,然後取下一個竹簍,從裏麵取出兩把鐮刀,遞給張三牛一把。
春季剛到,大部分青草還沒有發芽,隻有不怕春寒的萋萋芽、伏伏苗、嫩薺菜等剛剛露出芽尖,與其說割草,不如說挖野菜,因此所耗費的時間有些長。
夏季天氣多雨,土壤肥沃,水分充足,荒山野嶺、田間地頭、河灘樹林,到處都是茂盛的野草,開滿五顏六色的野花。
這時,才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割草。由於漫山遍野到處是野草,割草也容易得多,隨便找個地方,一會功夫就能割上一大筐、一大捆。
而秋季,則需要用車子拉,半天功夫就能拉一大車,拉到家裏曬幹後儲藏起來,作為牛羊的飼料。
這一次,張三牛屁顛屁顛地跟著張二牛在自家莊稼地裏割野菜,張運國和張大牛則在田地裏辛勤地耕地,好一幅一家四口齊上陣的勞動畫麵。
張三牛不緊不慢地割著青草,張二牛割什麽,他就有模有樣地學著割什麽,累了,便一屁股坐下來休息。
張二牛走了一截,發現張三牛沒跟上來,轉頭看見張三牛正四仰八叉地坐在地上休息,沒好氣地問道:
“怎麽不割了?”
張三牛不假思索地迴道:
“累了。”
“快點幹活兒,幹不完不準休息。”
張二牛的語氣蠻橫無理,仿佛他就是這片土地的主人。
他自己也很累,憑什麽他都不休息,張三牛就能休息?
若是張三牛是個普通的孩子,可能會以自我為中心,撒嬌賣萌地說:
“我不管,我還小,我要休息。”
亦或是屈服於張二牛的威懾,乖乖地去割草。
然而,張三牛可不是一般的小孩子,就算是天王老子來了,也休想讓他放棄休息。
“二哥,人就如那被壓彎的稻草,累了就會精神不振,宛如那風中殘燭,精神不振就會像那喝醉酒的貓兒,東倒西歪,容易出差錯,一旦出差錯就會像那笨拙的狗熊,不小心把手割破。”
“二哥,你肯定也不想我把手割破吧,到時我可就沒法幫你的忙了,你就得像那孤單的野狼,自己一個人割草了。”
張二牛琢磨了一番,感覺張三牛的話似乎有些道理,但又總覺得有哪裏不太對勁。
人是會出差錯不假,但也不是一定會出差錯啊!還有,這臭小子什麽時候變得這麽巧嘴滑舌?
還沒等張二牛想明白,張三牛便如那連珠炮一般繼續說道:
“二哥,等我休息好了就馬上幫你割草,不然我這手要是割破了,娘親的怒火可不是你能承受的,肯定會把你燒得灰飛煙滅。”
一聽到“娘親”二字,張二牛頓時如那驚弓之鳥,嚇得瑟瑟發抖,腦子裏更是亂成一鍋粥,當下忙不迭地點頭同意:
“那你趕緊休息,休息好了就趕緊繼續割草。”
“嗯。”
張三牛乖巧地應了一聲,然後狡黠地問道:
“二哥,你不累嗎?要不要一起休息呀。”
張二牛趕緊搖了搖腦袋,違心地說道:
“我不累,一點兒都不累。”
其實,張二牛早已累得像那泄了氣的皮球,可親爹跟大哥就在不遠處,他哪裏敢有絲毫的偷懶耍滑。
隨後,張三牛邁著小短腿走到張二牛床邊,此刻張二牛正酣然入夢,說不定正在做著什麽美夢。
張三牛一把掀開張二牛的被子,將張二牛的上半身暴露在寒冷的空氣中。
“起床啦!”
“啊!”
張二牛被寒意驚醒,發出一聲淒厲的驚叫,手忙腳亂地把被子扯迴來蓋在身上,不滿地瞪了一眼張三牛。
此時的他,起床氣如火山般噴湧,聲音中充滿了惱怒:
“三牛,下次再掀我被子,小心我揍你!”
張三牛對張二牛的怒火視若無睹,用小拇指掏了掏耳朵,滿不在乎地說:
“那你以後就別讓我叫你起床,我可叫不醒你,還是讓娘親來叫你吧。”
一想到娘親二字,張二牛不自覺地摸了摸耳朵,忙道:
“別,別讓娘親來。”
“哦,那你幫我把被子疊好,不然你就自己起床。”
丟下一句威脅,張三牛輕鬆地走出屋子,一天的忙碌就此開始。
兩人居住的側屋西側是主屋,那是爹娘的住所;東側則是廚房,是做飯的地方。
張三牛來到廚房,大嫂趙氏正在切菜,他甜甜地叫了一聲:“大嫂,早上好。”
“嗯,早上好,三牛。”
趙氏應了一句,手中的菜刀發出“噠噠”的聲響,急切而富有節奏,沒有絲毫停頓,足見她的刀工精湛,遊刃有餘。
張三牛在爐灶前坐下,將爐灶中已經點燃的柴火向裏推了推。
燒火,是他每天晨起必做的第一件事。
沒多久,張二牛就把自己收拾得幹淨利落,然後大步流星地走向牛舍,與娘親李敏一同給牛和驢喂食。
“今天多割些草料,起碼四筐!”
經過一個冬季的消耗,牛舍裏的草料已所剩無幾。
家畜每天吃的幹草大約是自身體重的 3%,一頭 800 斤的牛一天要吃 24 斤左右的幹草,而驢的體重要輕一些,大約 600 斤,再加上家裏養的幾頭綿羊,平均每天要吃 65 斤以上的幹草。
一斤鮮草曬幹後,平均能得到 0.3 斤幹草,65 斤幹草換算成鮮草就是 200 斤左右。
一筐草隨隨便便一壓,就超過 50 斤,四筐草加起來有 200 斤以上,也僅僅夠家畜們一天的食量。
當然,家畜不能隻吃幹草,還得添加其他飼料,如秸稈、穀物、糠麩等。
“啊?這麽多!”
張二牛不假思索地驚叫一聲,引起了李敏的疑惑:
“嗯?”
親娘的權威不容置疑,既然張二牛迴來晚,那就多幹一些活兒。
張二牛這才迴過神來,趕緊擺擺手,嬉皮笑臉地說:
“不多,不多。”
他隻能無奈地歎息,唉,今天的計劃算是泡湯了。
過了一會兒,張運國和張大牛用扁擔挑著水迴來了,他們的步伐穩健有力,各自挑著兩桶水。
來到水缸前,他們放下扁擔,提起木桶,將水倒進缸裏,“嘩嘩嘩嘩”的倒水聲響了四聲,隨後他們又挑起扁擔出去了。
兩人來來往往挑了幾趟水後,飯菜也做好了。
大嫂趙欣把香噴噴的小米飯盛進木碗裏,遞給張三牛。
張三牛接過木碗,像隻小兔子一樣“噗嗤噗嗤”地跑了出去,把飯碗放在飯桌上後,又“噗嗤噗嗤”地跑迴廚房,繼續端下一碗。
這時,張運國和張大牛正好挑水迴來,張三牛看見了,喊了一聲:
“爹,大哥,吃飯啦!”
張運國點了點頭:
“嗯,來了。”
早飯的時光如白駒過隙,張三牛率先吃完,便來到屋外,心滿意足地撫摸著自己圓滾滾的小肚子。
昨晚,張二牛用的那捆麻線還剩下許多,張三牛找到後將它塞進了牛車裏。
每天的飲食都是千篇一律的小米煮野菜,再加上鹹蘿卜,唯有大嫂能獨享一枚雞蛋,因為張晨的緣故,她需要補充營養。
雖說小米吃久了也不覺得膩,但要是能打隻野兔,給全家人換換口味,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當全家人都吃完早飯後,張三牛又一次坐著牛車出發了,張二牛依舊騎著毛驢走在最前麵。
與昨天不同的是,竹簍不再是單個,而是一摞。
到達目的地後,張三牛不等張大牛抱,就主動從車上跳了下來,手上還緊握著一捆麻線。
張二牛見狀,疑惑地問道:
“你拿我的麻線做什麽?”
張三牛稍作思考,抬起腦袋,天真無邪地迴答道:
“捉兔子。”
“就你?真是笑死我了!”
張二牛抱著肚子,開懷大笑了好一會兒,臉上寫滿了懷疑。
張運國和張大牛也忍不住笑了兩聲,搖了搖頭,隻當張三牛在說玩笑話。
一個四歲大的孩子揚言要捉兔子,誰會相信呢?
若是真能捉到兔子,那野兔恐怕早就滅絕了,哪還輪得到他?
“好了,別廢話,先割草,今天的任務可不輕鬆。”
說著,張二牛奪過張三牛手中的麻線,扔在車上,然後取下一個竹簍,從裏麵取出兩把鐮刀,遞給張三牛一把。
春季剛到,大部分青草還沒有發芽,隻有不怕春寒的萋萋芽、伏伏苗、嫩薺菜等剛剛露出芽尖,與其說割草,不如說挖野菜,因此所耗費的時間有些長。
夏季天氣多雨,土壤肥沃,水分充足,荒山野嶺、田間地頭、河灘樹林,到處都是茂盛的野草,開滿五顏六色的野花。
這時,才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割草。由於漫山遍野到處是野草,割草也容易得多,隨便找個地方,一會功夫就能割上一大筐、一大捆。
而秋季,則需要用車子拉,半天功夫就能拉一大車,拉到家裏曬幹後儲藏起來,作為牛羊的飼料。
這一次,張三牛屁顛屁顛地跟著張二牛在自家莊稼地裏割野菜,張運國和張大牛則在田地裏辛勤地耕地,好一幅一家四口齊上陣的勞動畫麵。
張三牛不緊不慢地割著青草,張二牛割什麽,他就有模有樣地學著割什麽,累了,便一屁股坐下來休息。
張二牛走了一截,發現張三牛沒跟上來,轉頭看見張三牛正四仰八叉地坐在地上休息,沒好氣地問道:
“怎麽不割了?”
張三牛不假思索地迴道:
“累了。”
“快點幹活兒,幹不完不準休息。”
張二牛的語氣蠻橫無理,仿佛他就是這片土地的主人。
他自己也很累,憑什麽他都不休息,張三牛就能休息?
若是張三牛是個普通的孩子,可能會以自我為中心,撒嬌賣萌地說:
“我不管,我還小,我要休息。”
亦或是屈服於張二牛的威懾,乖乖地去割草。
然而,張三牛可不是一般的小孩子,就算是天王老子來了,也休想讓他放棄休息。
“二哥,人就如那被壓彎的稻草,累了就會精神不振,宛如那風中殘燭,精神不振就會像那喝醉酒的貓兒,東倒西歪,容易出差錯,一旦出差錯就會像那笨拙的狗熊,不小心把手割破。”
“二哥,你肯定也不想我把手割破吧,到時我可就沒法幫你的忙了,你就得像那孤單的野狼,自己一個人割草了。”
張二牛琢磨了一番,感覺張三牛的話似乎有些道理,但又總覺得有哪裏不太對勁。
人是會出差錯不假,但也不是一定會出差錯啊!還有,這臭小子什麽時候變得這麽巧嘴滑舌?
還沒等張二牛想明白,張三牛便如那連珠炮一般繼續說道:
“二哥,等我休息好了就馬上幫你割草,不然我這手要是割破了,娘親的怒火可不是你能承受的,肯定會把你燒得灰飛煙滅。”
一聽到“娘親”二字,張二牛頓時如那驚弓之鳥,嚇得瑟瑟發抖,腦子裏更是亂成一鍋粥,當下忙不迭地點頭同意:
“那你趕緊休息,休息好了就趕緊繼續割草。”
“嗯。”
張三牛乖巧地應了一聲,然後狡黠地問道:
“二哥,你不累嗎?要不要一起休息呀。”
張二牛趕緊搖了搖腦袋,違心地說道:
“我不累,一點兒都不累。”
其實,張二牛早已累得像那泄了氣的皮球,可親爹跟大哥就在不遠處,他哪裏敢有絲毫的偷懶耍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