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掐下一片麻葉,那裏掐下一片麻葉,不一會兒,小手就握滿了麻葉,然後將它們輕輕地扔進竹簍裏。
完成一片區域的采摘後,張三牛把地上的幹草壓倒,猶如勝利者般坐在上麵,享受片刻的休憩。待休息完畢,便拖著那裝著“戰利品”的竹簍,朝下一個“戰場”進軍。
等拖不動竹簍時,便隻能來迴奔跑。
忽然,一旁的草叢傳來簌簌的響聲,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引起層層漣漪,這聲音把張三牛嚇得心驚膽戰。
在古代,環境是極其危險的,即使是人類居住的城池,也可能有野狼突然闖入,更不用說這個地方了。
所幸,隻是一隻受驚的野兔,它如同驚弓之鳥一般,被張三牛挪動時發出的聲響驚嚇到,然後慌亂如無頭蒼蠅般,朝著遠處狼狽逃竄。
眼睜睜地看著那隻胖乎乎的野兔漸行漸遠,張三牛心裏暗自估摸,這隻兔子起碼有五斤重。倘若能逮住它,不僅夠全家人美餐一頓,說不定還能拿到集市上賣個十幾文錢呢。
與豬羊肉相比,野兔的價格可謂是親民許多。
畢竟豬羊需要精心飼養,耗費大量的人力,而野兔則是靠打獵獲取,成本自然要低一些。
古代野兔的出肉率頗低,不到一半,所以一隻五斤重的兔子,出肉也僅有兩斤多一點。
依據當地的市價,即便算上兔皮的價值,也隻能賣十幾文,絕對超不過 15 文。
張三牛何嚐不想跟在野兔後麵,流著口水,屁顛屁顛地喊著“兔兔別跑”,可現實卻無情地擊碎了他的幻想。
野兔那四條腿,蹦得猶如閃電,遠比兩條腿的張三牛快多了,就算是身強體壯的成年人,也絕對望塵莫及。
想要捉到野兔,隻能智取,張三牛琢磨了一會兒,終於意識到是該設下陷阱的時候了。
時光如同潺潺流水般悄然消逝,而那原本空蕩蕩的竹簍此刻卻已被嫩綠的葉片填滿。
寒冬才剛逝,氣溫依舊偏低,縱有陽光灑落,仍覺寒意襲人。
張三牛像一灘爛泥般重重地坐在幹草上,胡亂地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頭頂上仿佛升起了一股嫋嫋的蒸汽,那是汗水蒸發時形成的熱氣,隱隱約約,如霧如煙。
他深深地吸進一口氣,然後緩緩地吐出。此刻,他的身體仿佛被一團熾熱的火焰所包圍,源源不斷地散發著熱量,讓人絲毫感覺不到天氣的寒冷。
正午時分,張二牛提著籃子無精打采地迴來了,臉上掛著一副懊惱的神情,嘴裏還不停地嘟囔著:
“可惜啊,就差那麽一點兒!”
他瞄了一眼竹簍,當看到裏麵塞滿了麻葉時,心情才稍稍平複下來,滿意地點了點頭:
“幹得還不錯,去撿些木柴吧。”
之後,張二牛從籃子裏拎出兩隻羽毛上沾滿鮮血的麻雀,還有一條兩指粗的菜花蛇。
那菜花蛇已斷成兩截,加起來足有一米多長。
緊接著,菜花蛇被麻利地處理著,蛇皮與內髒瞬間剝離,身軀也被利落地割成了幾段。
最後,在一塊空地上,熊熊的火堆被生起,蛇肉像串糖葫蘆似的躥在樹枝上,然後被小心翼翼地架在火堆上麵熏烤。
至於那小得可憐的麻雀,重量還不到一兩,身上的肉更是少得可憐,處理起來極為麻煩,實在不值得為此耗費精力,所以被直接扔進了火堆。
兩人愜意地坐在火堆旁,屁股下墊著幹草,仿佛圍著溫暖的篝火在舉辦一場盛宴。他們不時地把樹枝添進火堆,讓火勢越燒越旺。
一陣輕風吹過,火焰如精靈般跳動,一股羽毛燒焦的氣味傳來,張二牛深深地嗅了一口,滿懷期待地說道:
“可以吃了。”
張二牛拿起一根樹枝,伸入火焰中撥弄了幾下,兩個炭塊一樣的黑東西如皮球般滾了出來。
顧不得燙手,張二牛如獲至寶地撿起一個“黑炭塊”,幾下便麻利地扒拉開外麵的黑炭層,用大拇指與食指小心翼翼地掐出一絲肉塊,如同捧著稀世珍寶般丟進嘴裏,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張三牛也撿起另一個“黑炭塊”,有模有樣地模仿著張二牛的動作,歡快的吃了起來。
沒有任何的調味品,兩人卻吃得很香,滿嘴都是麻雀本身的肉香味,仿佛這是人間至味。
可惜就是肉太少了,還不夠塞牙縫的。
兩人吃完麻雀,手上黑乎乎的,如塗了炭一般,隨便在幹草上抹了幾下,便繼續燒烤蛇肉。
烤蛇肉耗時良久,且骨頭繁多,其肉質有著特殊的韌性和嚼勁。
二人懷著興奮之情,曆經千辛萬苦,才將蛇肉吃得一幹二淨。
隨後,他們輪流拿起竹筒,大口大口地喝著水,簡單收拾了一下現場,便心滿意足地踏上了下山的路。
路上,張三牛仰著腦袋,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興奮地說道:
“二哥,我今天撞見了一隻兔子,把我嚇了一大跳。”
一提到兔子,張二牛便歎了口氣,臉上寫滿了遺憾,他懊悔地說:
“我今天發現了一隻兔洞,就差那麽一點點就能捉住它,可惜啊,還是讓它給溜走了。”
緊接著,張二牛躊躇滿誌地說道:
“可惡,等明天,我一定要再來與它大戰三百迴合!”
龍國的尋常百姓每日僅食兩餐,晨起一餐,午後一餐。
然而,每逢農忙時節,體力消耗甚巨,便會加餐一頓,晌午時分攜帶一個炊餅,直接在田間地頭果腹。
來到田地的盡頭,張二牛將雙手置於嘴前,握成喇叭狀,扯開嗓門大聲唿喊:
“爹,大哥,我們迴家啦。”
不遠處,張大牛正在整地,聞聲停下手中的農活,抬手揮了揮,示意已知曉。而張運國在田地的另一端,並未聽到張二牛的唿喊聲。
張二牛牽著張三牛迴到家中,把竹簍放置在院落裏。
此時,親娘李氏恰巧帶著笑容從主屋走出,她麵露疑惑問道:
“今天怎麽迴來的這麽晚?”
“娘,我……”
張二牛支支吾吾半天,愣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看見竹簍裏的麻葉,李氏無需多想,便已心知肚明,這老二怕是又貪玩去了。
李氏好像心情很好,不僅沒有怪罪,反而和顏悅色地說道:
“下次可別隻知道摘麻葉了,趕緊去把家裏的羊放了。”
要知道,苧麻皮裏那纖細的纖維,可是紡織布匹的原材料。
倘若將麻葉摘光,苧麻必定發育不良,那麻線的收成豈不是要大打折扣?
李氏轉向張三牛,問道:
“三牛,累嗎?”
張三牛瞧了一眼神色緊張的張二牛,又看向李氏,沉默地搖了搖頭。
張二牛見狀,在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氣,總算是蒙混過關了。
完成一片區域的采摘後,張三牛把地上的幹草壓倒,猶如勝利者般坐在上麵,享受片刻的休憩。待休息完畢,便拖著那裝著“戰利品”的竹簍,朝下一個“戰場”進軍。
等拖不動竹簍時,便隻能來迴奔跑。
忽然,一旁的草叢傳來簌簌的響聲,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引起層層漣漪,這聲音把張三牛嚇得心驚膽戰。
在古代,環境是極其危險的,即使是人類居住的城池,也可能有野狼突然闖入,更不用說這個地方了。
所幸,隻是一隻受驚的野兔,它如同驚弓之鳥一般,被張三牛挪動時發出的聲響驚嚇到,然後慌亂如無頭蒼蠅般,朝著遠處狼狽逃竄。
眼睜睜地看著那隻胖乎乎的野兔漸行漸遠,張三牛心裏暗自估摸,這隻兔子起碼有五斤重。倘若能逮住它,不僅夠全家人美餐一頓,說不定還能拿到集市上賣個十幾文錢呢。
與豬羊肉相比,野兔的價格可謂是親民許多。
畢竟豬羊需要精心飼養,耗費大量的人力,而野兔則是靠打獵獲取,成本自然要低一些。
古代野兔的出肉率頗低,不到一半,所以一隻五斤重的兔子,出肉也僅有兩斤多一點。
依據當地的市價,即便算上兔皮的價值,也隻能賣十幾文,絕對超不過 15 文。
張三牛何嚐不想跟在野兔後麵,流著口水,屁顛屁顛地喊著“兔兔別跑”,可現實卻無情地擊碎了他的幻想。
野兔那四條腿,蹦得猶如閃電,遠比兩條腿的張三牛快多了,就算是身強體壯的成年人,也絕對望塵莫及。
想要捉到野兔,隻能智取,張三牛琢磨了一會兒,終於意識到是該設下陷阱的時候了。
時光如同潺潺流水般悄然消逝,而那原本空蕩蕩的竹簍此刻卻已被嫩綠的葉片填滿。
寒冬才剛逝,氣溫依舊偏低,縱有陽光灑落,仍覺寒意襲人。
張三牛像一灘爛泥般重重地坐在幹草上,胡亂地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頭頂上仿佛升起了一股嫋嫋的蒸汽,那是汗水蒸發時形成的熱氣,隱隱約約,如霧如煙。
他深深地吸進一口氣,然後緩緩地吐出。此刻,他的身體仿佛被一團熾熱的火焰所包圍,源源不斷地散發著熱量,讓人絲毫感覺不到天氣的寒冷。
正午時分,張二牛提著籃子無精打采地迴來了,臉上掛著一副懊惱的神情,嘴裏還不停地嘟囔著:
“可惜啊,就差那麽一點兒!”
他瞄了一眼竹簍,當看到裏麵塞滿了麻葉時,心情才稍稍平複下來,滿意地點了點頭:
“幹得還不錯,去撿些木柴吧。”
之後,張二牛從籃子裏拎出兩隻羽毛上沾滿鮮血的麻雀,還有一條兩指粗的菜花蛇。
那菜花蛇已斷成兩截,加起來足有一米多長。
緊接著,菜花蛇被麻利地處理著,蛇皮與內髒瞬間剝離,身軀也被利落地割成了幾段。
最後,在一塊空地上,熊熊的火堆被生起,蛇肉像串糖葫蘆似的躥在樹枝上,然後被小心翼翼地架在火堆上麵熏烤。
至於那小得可憐的麻雀,重量還不到一兩,身上的肉更是少得可憐,處理起來極為麻煩,實在不值得為此耗費精力,所以被直接扔進了火堆。
兩人愜意地坐在火堆旁,屁股下墊著幹草,仿佛圍著溫暖的篝火在舉辦一場盛宴。他們不時地把樹枝添進火堆,讓火勢越燒越旺。
一陣輕風吹過,火焰如精靈般跳動,一股羽毛燒焦的氣味傳來,張二牛深深地嗅了一口,滿懷期待地說道:
“可以吃了。”
張二牛拿起一根樹枝,伸入火焰中撥弄了幾下,兩個炭塊一樣的黑東西如皮球般滾了出來。
顧不得燙手,張二牛如獲至寶地撿起一個“黑炭塊”,幾下便麻利地扒拉開外麵的黑炭層,用大拇指與食指小心翼翼地掐出一絲肉塊,如同捧著稀世珍寶般丟進嘴裏,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張三牛也撿起另一個“黑炭塊”,有模有樣地模仿著張二牛的動作,歡快的吃了起來。
沒有任何的調味品,兩人卻吃得很香,滿嘴都是麻雀本身的肉香味,仿佛這是人間至味。
可惜就是肉太少了,還不夠塞牙縫的。
兩人吃完麻雀,手上黑乎乎的,如塗了炭一般,隨便在幹草上抹了幾下,便繼續燒烤蛇肉。
烤蛇肉耗時良久,且骨頭繁多,其肉質有著特殊的韌性和嚼勁。
二人懷著興奮之情,曆經千辛萬苦,才將蛇肉吃得一幹二淨。
隨後,他們輪流拿起竹筒,大口大口地喝著水,簡單收拾了一下現場,便心滿意足地踏上了下山的路。
路上,張三牛仰著腦袋,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興奮地說道:
“二哥,我今天撞見了一隻兔子,把我嚇了一大跳。”
一提到兔子,張二牛便歎了口氣,臉上寫滿了遺憾,他懊悔地說:
“我今天發現了一隻兔洞,就差那麽一點點就能捉住它,可惜啊,還是讓它給溜走了。”
緊接著,張二牛躊躇滿誌地說道:
“可惡,等明天,我一定要再來與它大戰三百迴合!”
龍國的尋常百姓每日僅食兩餐,晨起一餐,午後一餐。
然而,每逢農忙時節,體力消耗甚巨,便會加餐一頓,晌午時分攜帶一個炊餅,直接在田間地頭果腹。
來到田地的盡頭,張二牛將雙手置於嘴前,握成喇叭狀,扯開嗓門大聲唿喊:
“爹,大哥,我們迴家啦。”
不遠處,張大牛正在整地,聞聲停下手中的農活,抬手揮了揮,示意已知曉。而張運國在田地的另一端,並未聽到張二牛的唿喊聲。
張二牛牽著張三牛迴到家中,把竹簍放置在院落裏。
此時,親娘李氏恰巧帶著笑容從主屋走出,她麵露疑惑問道:
“今天怎麽迴來的這麽晚?”
“娘,我……”
張二牛支支吾吾半天,愣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看見竹簍裏的麻葉,李氏無需多想,便已心知肚明,這老二怕是又貪玩去了。
李氏好像心情很好,不僅沒有怪罪,反而和顏悅色地說道:
“下次可別隻知道摘麻葉了,趕緊去把家裏的羊放了。”
要知道,苧麻皮裏那纖細的纖維,可是紡織布匹的原材料。
倘若將麻葉摘光,苧麻必定發育不良,那麻線的收成豈不是要大打折扣?
李氏轉向張三牛,問道:
“三牛,累嗎?”
張三牛瞧了一眼神色緊張的張二牛,又看向李氏,沉默地搖了搖頭。
張二牛見狀,在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氣,總算是蒙混過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