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等人來到府衙門口,擺好案幾,將早叫人謄抄好的招募令派人掛到了城裏。一時間引來了眾多湊熱鬧的人。
有人小聲議論著:“這可是謀反呐,是要誅九族的。”
有人聽後冷笑一聲,“自來都是官府逼迫,有什麽好說的,官府不給咱們活路,又有什麽辦法,我們隻能自己謀一條出路了!”
一時間眾人有些猶疑不決,古來這種事成功的不多,真要這麽做嗎?
王方見無人上前,遂望向淩虛子。淩虛子會意,走了出來,大聲說:“前天夜裏,貧道夜觀天象,發現天降異像於西南,正主交州觀海城。因而此為上天昭示,必定大事可成。再說官府不顧百姓死活,又刑殺忠良楊公叔子,人心向背,貴族當政,昏君暗弱無能。吾等不應感念上天好生之德麽?於此時降下天寇將軍王方。貧道不才,便做這第一個投軍之人,以自己綿薄之力為百姓謀得一份安定!”
淩虛子說完,大踏步走上來,在竹簡上提筆寫下了自己的名字:胡哲。
王方仍見眾人猶疑,又大聲說:“我等已於昨日夜裏誅殺了狗官唐鶴,這是他的首級!”
眾人皆驚,紛紛上前觀看,有人認了出來:“這……真是那狗官的人頭,哈哈……大快人心啊!我要投軍,誅殺所有的狗官,讓他們再欺負我們!”
一時間投軍之人紛紛在案幾的竹簡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站到了一側。
一日時間,竟有上千人加入了進來。王方看得歡笑不已,誰能想到會有這麽好的效果。
臨近傍晚時候,王方給寫了自己名字的一人散了一兩銀子,讓他們迴去好生安置家裏人,明日準時在此地相會。
王方和淩虛子迴到莊上時間不久,王慶也迴來了。
“今日城門如何?”
王慶灌了一口茶水,“放心,大哥,這城上本來守軍不多,再加上唐鶴派出去不少征收土地的,隻死了二十幾個弟兄,算是大獲全勝了。”
“好,”王方望向沉默不語的淩虛子,說,“道長在想些什麽?”
“這些最初要做的就隻剩下招募鄉勇了,隻是雖然我們已經加緊時間封鎖了消息,恐怕還是會讓默牢關的守軍知曉,不過我們倒是不用太過著急,刺史府衙上囤積的糧草也夠我們儲備新兵的。”
王慶聽完嘿了一聲,“那道長擔憂個甚麽勁,平白讓我們也跟著有些擔憂。”
淩虛子微微皺眉,“貧道擔心的是默牢關守將趙芳乃一員老將,久經殺伐,不可小覷。雖然默牢關守軍並不多,隻有萬餘人,可若是拖的時間長了,對我們而言終歸有些不利。”
“你不是說朝廷並沒有兵馬可派來增援麽?那怕什麽,反正我們糧草又夠,慢慢打過去不就行了。”王慶說。
王方接上兄弟的話說:“因著衰牢近些年衰落不少,故而朝廷在源河以南駐軍很少,隻要咱們不要拖得太晚,想來也不會有什麽事。趙芳雖然厲害,可畢竟手下缺兵少將,再說糧餉被那些貪官汙吏們拿了不少,想來這默牢關真正能打仗者不會過八千人的。再算上平州和賀州來援,短短幾日也收攬不起多少人馬。”
淩虛子起身,“是貧道多慮了,不過將軍啊,時間千萬不要拖過十日,當趁著大軍正是激戰之時,可早日發兵,直取默牢關。”
淩虛子說完出去了,王慶撇了撇嘴,“這老道士淨說些廢話,大哥都看出來了的事兒,還在那兒說呢。我看本事平平嘛。”
“二弟,又開始胡說了。今日在府衙門口招募鄉勇之時,可還得謝一謝他呢,是他帶起頭的。”
有人端來了一些飯食,兄弟二人邊吃邊說。“大哥,你覺得十日我們能有多少人馬?太少了可也無法攻打默牢關呀,就算打下來了又會損失不少,到時候要進兵平州可就又要費些事兒了。”
王方略一思索,說:“按著我的估計,應當會有一兩萬人吧,今日才是開始,我拿刺史府衙那狗官屯下的錢做了一場好人情,想來明日開始就會有更多人來了。”
“那就好。”王慶吃完迴屋歇息去了,王方叫來門外站著的侍從,俯在他的耳朵邊說了幾句話,那人急匆匆地出去了。
自此一夜莊子上又平靜了下來,隻是交州觀海城的百姓們卻平靜不了了,王方兄弟二人起兵欲要為楊公報仇的消息迅速傳了出去,不到一夜便已經人盡皆知了。
有人聽了直搖頭歎息,覺得又是一場大型鬧劇,有人卻不這麽想,他們覺得應當站出來了,於是到處找親朋好友,打算天一亮就去刺史府衙門口報名投軍。
就在觀海城王方兄弟二人加緊招募鄉勇之時,有一人騎了快馬直奔默牢關而來,其人衣服破爛,沾滿了血汙。此人乃是唐鶴府上的家丁,名叫柏冶。那一夜王慶屠殺府上眾人之時,他便裝死躺在屍體中,幸而未被發現,等王慶帶人離開後,他就急忙跑到馬廄裏拉了一匹快馬出逃了。
已經過了三日,柏冶一路逃來,粒米未進,馬背上顛簸得實在受不了了,就下馬步行,也讓馬兒稍微歇息一下,吃兩口野草,自己喝一些山泉,然後又急匆匆地趕路。
終於在第五日清晨時候看到了默牢關的箭樓,柏葉鬆了一口氣,望著第一縷陽光從默牢關城牆上的箭樓裏照過來,他覺得自己又活了。
這默牢關建立於太祖皇帝時期,太祖皇帝剛建國之初,因為曆經戰亂,天下百姓早就疲乏不堪,再無力阻擋衰牢人進犯,太祖皇帝無奈,隻得讓人在這裏建了一處雄關,起名默牢,旨在抵擋衰牢的攻擊。
算是徹底將交州放棄了,直到高祖皇帝繼位後經過四十多年的休養生息,使王朝逐漸煥發出了生機,這才派出大將甘鈺西出默牢關,打退衰牢人,一舉收複了交州等多地。
時間過了一百多年,到武宗皇帝時候,趙國北部又遭受雲羅人和亳桑人侵擾,武宗便將大力放到了北部邊陲,致使南部慢慢變得空虛。不過衰牢人因為經曆了王位更替、王儲奪位一係列內亂,再也無力東征,因而趙國南部基本算是穩定了。
不過正因為此,趙國南部守軍極少,隻有默牢關的趙芳帶著萬餘人,過了默牢關到平州和賀州守軍就更少了。
默牢關城牆是一例的青石堆砌成的,當年為了建造關隘,太祖皇帝招了不少民夫,因為工程量浩大,民夫死傷不少,還爆發了一場民夫造反之事。不過好在曆時五年之久這座雄關終於建成了。
柏冶拉著馬,一瘸一拐的進城了,他想盡早去將軍府,可是就身上這副行頭隻怕會被當成乞丐,連將軍府門上站著的甲士那裏都過不去,怎麽可能見得到趙芳呢。
柏冶走得急,身上沒帶一兩銀子,這可如何是好呢?
望著麵前巍峨的將軍府,柏冶有些著急,如若不能將交州叛亂的消息盡早告知他們,隻怕到時倉促間守軍集合不起來,手忙腳亂之間讓賊人趁了空檔,默牢關一失,叛軍就會長驅直入進犯平州,屆時又是一場血雨腥風。
言念及此,柏冶隻得硬著頭皮走上前去。兩旁甲士攔住了去路:“哎,去別處乞討,這裏是將軍府!”
柏冶抹了一把臉上的泥土,笑著說:“這位軍爺,我不是乞丐,我是交州刺史唐鶴府上的家丁,有大事要見將軍,還望放我進去,此事耽誤不得。”
甲士冷笑一聲:“傳聞唐大人府上錢財不少,他的家丁怎會這般寒酸?莫要說笑了,快快離開,不然軍爺不客氣了。”
“哎,軍爺……”柏冶還想說什麽,那甲士已經有些不耐煩的作勢就要抬手驅趕。柏冶隻得退開了。
“這可怎麽辦才好呀?”柏冶急得直團團轉。
突然,將軍府的大門開了,裏麵走出來一個身著鐵甲,披紅色披風的年輕人,兩旁甲士微微行禮:“見過少將軍!”
年輕人嗯了一聲,抬腿就要往遠處走。柏冶看那人生得英挺,加之那些甲士叫他少將軍,想來必定是趙芳的兒子了。
柏冶急忙撲上去,跪到年輕人麵前,年輕人被嚇了一跳,身後的隨從就要上前驅趕,卻被年輕人攔住了。
年輕人俯下身子,將柏冶拉了起來,問:“你有何事?莫不是受了什麽冤屈,你放心,盡管對本將軍說來,本將軍替你做主!”
柏冶急忙說:“少將軍,我是交州刺史府衙的人,有重大軍情求見趙將軍,若是遲了,恐怕會有大變呐。”
年輕人聽到是交州唐鶴的人,也是有些鄙夷,自己隨身處默牢關,卻也聽說了唐鶴仗著家丁處處壓榨百姓,強行收買良田,不答應者皆被狠狠打了一頓,有些人還因此喪命。
年輕人有些遲疑,不知道該不該把他帶迴去。柏冶又連忙說:“少將軍,交州發生叛亂!”
年輕人聽後吃了一驚,“快,把這人帶迴府上!”隨從抓起柏冶的胳膊,攙扶著就往將軍府走去。
柏冶因為長時間粒米未進,再加上馬背顛簸,早已困頓不堪,此刻有人攙扶著,不禁陷入了昏沉。
有人小聲議論著:“這可是謀反呐,是要誅九族的。”
有人聽後冷笑一聲,“自來都是官府逼迫,有什麽好說的,官府不給咱們活路,又有什麽辦法,我們隻能自己謀一條出路了!”
一時間眾人有些猶疑不決,古來這種事成功的不多,真要這麽做嗎?
王方見無人上前,遂望向淩虛子。淩虛子會意,走了出來,大聲說:“前天夜裏,貧道夜觀天象,發現天降異像於西南,正主交州觀海城。因而此為上天昭示,必定大事可成。再說官府不顧百姓死活,又刑殺忠良楊公叔子,人心向背,貴族當政,昏君暗弱無能。吾等不應感念上天好生之德麽?於此時降下天寇將軍王方。貧道不才,便做這第一個投軍之人,以自己綿薄之力為百姓謀得一份安定!”
淩虛子說完,大踏步走上來,在竹簡上提筆寫下了自己的名字:胡哲。
王方仍見眾人猶疑,又大聲說:“我等已於昨日夜裏誅殺了狗官唐鶴,這是他的首級!”
眾人皆驚,紛紛上前觀看,有人認了出來:“這……真是那狗官的人頭,哈哈……大快人心啊!我要投軍,誅殺所有的狗官,讓他們再欺負我們!”
一時間投軍之人紛紛在案幾的竹簡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站到了一側。
一日時間,竟有上千人加入了進來。王方看得歡笑不已,誰能想到會有這麽好的效果。
臨近傍晚時候,王方給寫了自己名字的一人散了一兩銀子,讓他們迴去好生安置家裏人,明日準時在此地相會。
王方和淩虛子迴到莊上時間不久,王慶也迴來了。
“今日城門如何?”
王慶灌了一口茶水,“放心,大哥,這城上本來守軍不多,再加上唐鶴派出去不少征收土地的,隻死了二十幾個弟兄,算是大獲全勝了。”
“好,”王方望向沉默不語的淩虛子,說,“道長在想些什麽?”
“這些最初要做的就隻剩下招募鄉勇了,隻是雖然我們已經加緊時間封鎖了消息,恐怕還是會讓默牢關的守軍知曉,不過我們倒是不用太過著急,刺史府衙上囤積的糧草也夠我們儲備新兵的。”
王慶聽完嘿了一聲,“那道長擔憂個甚麽勁,平白讓我們也跟著有些擔憂。”
淩虛子微微皺眉,“貧道擔心的是默牢關守將趙芳乃一員老將,久經殺伐,不可小覷。雖然默牢關守軍並不多,隻有萬餘人,可若是拖的時間長了,對我們而言終歸有些不利。”
“你不是說朝廷並沒有兵馬可派來增援麽?那怕什麽,反正我們糧草又夠,慢慢打過去不就行了。”王慶說。
王方接上兄弟的話說:“因著衰牢近些年衰落不少,故而朝廷在源河以南駐軍很少,隻要咱們不要拖得太晚,想來也不會有什麽事。趙芳雖然厲害,可畢竟手下缺兵少將,再說糧餉被那些貪官汙吏們拿了不少,想來這默牢關真正能打仗者不會過八千人的。再算上平州和賀州來援,短短幾日也收攬不起多少人馬。”
淩虛子起身,“是貧道多慮了,不過將軍啊,時間千萬不要拖過十日,當趁著大軍正是激戰之時,可早日發兵,直取默牢關。”
淩虛子說完出去了,王慶撇了撇嘴,“這老道士淨說些廢話,大哥都看出來了的事兒,還在那兒說呢。我看本事平平嘛。”
“二弟,又開始胡說了。今日在府衙門口招募鄉勇之時,可還得謝一謝他呢,是他帶起頭的。”
有人端來了一些飯食,兄弟二人邊吃邊說。“大哥,你覺得十日我們能有多少人馬?太少了可也無法攻打默牢關呀,就算打下來了又會損失不少,到時候要進兵平州可就又要費些事兒了。”
王方略一思索,說:“按著我的估計,應當會有一兩萬人吧,今日才是開始,我拿刺史府衙那狗官屯下的錢做了一場好人情,想來明日開始就會有更多人來了。”
“那就好。”王慶吃完迴屋歇息去了,王方叫來門外站著的侍從,俯在他的耳朵邊說了幾句話,那人急匆匆地出去了。
自此一夜莊子上又平靜了下來,隻是交州觀海城的百姓們卻平靜不了了,王方兄弟二人起兵欲要為楊公報仇的消息迅速傳了出去,不到一夜便已經人盡皆知了。
有人聽了直搖頭歎息,覺得又是一場大型鬧劇,有人卻不這麽想,他們覺得應當站出來了,於是到處找親朋好友,打算天一亮就去刺史府衙門口報名投軍。
就在觀海城王方兄弟二人加緊招募鄉勇之時,有一人騎了快馬直奔默牢關而來,其人衣服破爛,沾滿了血汙。此人乃是唐鶴府上的家丁,名叫柏冶。那一夜王慶屠殺府上眾人之時,他便裝死躺在屍體中,幸而未被發現,等王慶帶人離開後,他就急忙跑到馬廄裏拉了一匹快馬出逃了。
已經過了三日,柏冶一路逃來,粒米未進,馬背上顛簸得實在受不了了,就下馬步行,也讓馬兒稍微歇息一下,吃兩口野草,自己喝一些山泉,然後又急匆匆地趕路。
終於在第五日清晨時候看到了默牢關的箭樓,柏葉鬆了一口氣,望著第一縷陽光從默牢關城牆上的箭樓裏照過來,他覺得自己又活了。
這默牢關建立於太祖皇帝時期,太祖皇帝剛建國之初,因為曆經戰亂,天下百姓早就疲乏不堪,再無力阻擋衰牢人進犯,太祖皇帝無奈,隻得讓人在這裏建了一處雄關,起名默牢,旨在抵擋衰牢的攻擊。
算是徹底將交州放棄了,直到高祖皇帝繼位後經過四十多年的休養生息,使王朝逐漸煥發出了生機,這才派出大將甘鈺西出默牢關,打退衰牢人,一舉收複了交州等多地。
時間過了一百多年,到武宗皇帝時候,趙國北部又遭受雲羅人和亳桑人侵擾,武宗便將大力放到了北部邊陲,致使南部慢慢變得空虛。不過衰牢人因為經曆了王位更替、王儲奪位一係列內亂,再也無力東征,因而趙國南部基本算是穩定了。
不過正因為此,趙國南部守軍極少,隻有默牢關的趙芳帶著萬餘人,過了默牢關到平州和賀州守軍就更少了。
默牢關城牆是一例的青石堆砌成的,當年為了建造關隘,太祖皇帝招了不少民夫,因為工程量浩大,民夫死傷不少,還爆發了一場民夫造反之事。不過好在曆時五年之久這座雄關終於建成了。
柏冶拉著馬,一瘸一拐的進城了,他想盡早去將軍府,可是就身上這副行頭隻怕會被當成乞丐,連將軍府門上站著的甲士那裏都過不去,怎麽可能見得到趙芳呢。
柏冶走得急,身上沒帶一兩銀子,這可如何是好呢?
望著麵前巍峨的將軍府,柏冶有些著急,如若不能將交州叛亂的消息盡早告知他們,隻怕到時倉促間守軍集合不起來,手忙腳亂之間讓賊人趁了空檔,默牢關一失,叛軍就會長驅直入進犯平州,屆時又是一場血雨腥風。
言念及此,柏冶隻得硬著頭皮走上前去。兩旁甲士攔住了去路:“哎,去別處乞討,這裏是將軍府!”
柏冶抹了一把臉上的泥土,笑著說:“這位軍爺,我不是乞丐,我是交州刺史唐鶴府上的家丁,有大事要見將軍,還望放我進去,此事耽誤不得。”
甲士冷笑一聲:“傳聞唐大人府上錢財不少,他的家丁怎會這般寒酸?莫要說笑了,快快離開,不然軍爺不客氣了。”
“哎,軍爺……”柏冶還想說什麽,那甲士已經有些不耐煩的作勢就要抬手驅趕。柏冶隻得退開了。
“這可怎麽辦才好呀?”柏冶急得直團團轉。
突然,將軍府的大門開了,裏麵走出來一個身著鐵甲,披紅色披風的年輕人,兩旁甲士微微行禮:“見過少將軍!”
年輕人嗯了一聲,抬腿就要往遠處走。柏冶看那人生得英挺,加之那些甲士叫他少將軍,想來必定是趙芳的兒子了。
柏冶急忙撲上去,跪到年輕人麵前,年輕人被嚇了一跳,身後的隨從就要上前驅趕,卻被年輕人攔住了。
年輕人俯下身子,將柏冶拉了起來,問:“你有何事?莫不是受了什麽冤屈,你放心,盡管對本將軍說來,本將軍替你做主!”
柏冶急忙說:“少將軍,我是交州刺史府衙的人,有重大軍情求見趙將軍,若是遲了,恐怕會有大變呐。”
年輕人聽到是交州唐鶴的人,也是有些鄙夷,自己隨身處默牢關,卻也聽說了唐鶴仗著家丁處處壓榨百姓,強行收買良田,不答應者皆被狠狠打了一頓,有些人還因此喪命。
年輕人有些遲疑,不知道該不該把他帶迴去。柏冶又連忙說:“少將軍,交州發生叛亂!”
年輕人聽後吃了一驚,“快,把這人帶迴府上!”隨從抓起柏冶的胳膊,攙扶著就往將軍府走去。
柏冶因為長時間粒米未進,再加上馬背顛簸,早已困頓不堪,此刻有人攙扶著,不禁陷入了昏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