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現場一片安靜,眾人都似乎陷入了悟道狀態。


    住持和幾位大德執事更是全身道蘊流轉,青霧環繞,頗有些仙風道骨氣象。


    外圍群鳥趴伏,群獸前腿跪地,個個心誠恭敬。


    “鐺!”寺院內的那口百年大鍾再次不敲而響,天空降下毛毛細雨,但陽光依舊,穿透細雨,頓時空生彩虹,彩霞漫天。


    而以凡人之眼無法看見的空中,朵朵虛空蓮花飄然而下;在凡人之耳聽不到的天邊,一聲大道鍾聲響徹天際。


    石九看著天空異象,古井不波,這些異象見得多了也就習慣了。


    此番石九布道用最淺顯的話語講出,用實物演化,從道之根本講至現有世界,又從現有世界返還於道,來迴論證,如若一盞明燈,燦燦生輝。


    而這些聆聽者就如在迷霧中航行的小舟,載著迷茫、焦慮、恐懼,茫然不知航向。而正是這盞明燈,為他們傳遞著愛,指引著歸家的路。


    石九的每一個動作都帶著道蘊,自然天成;每一言都用上了神魂之力,洞穿聆聽者的神魂,不停衝擊,不停地敲著他們心底的大門,喚醒著藏在其深處的真正主人。


    在過了約莫十分鍾的時間,石九再次開口:“以上我說的是道之理,現在我說道之修。”


    “人有三者,精氣、形和神。三者如水、堤壩和水源,堤壩有漏則水去,但若水源長流則水永不枯。”


    “靜養根蒂,知常守靜,致虛養恬,去欲洗塵,則大道可期矣。”


    “心如猿而攀緣,意如馬而馳騁,五官如五賊,盜取身中精氣神,長此久往,命不久矣。”


    “修道者多,但成道者寡,人皆有修之心,但無修之誠,雖有騰飛意,卻無騰飛誌。”


    “人可以安穩地站立在方寸木塊上,但卻不能站立在懸崖邊上。因此,無關乎物體的大小而關乎心的虛實。所以,修道先守心,然後守身。正心於內,則身外必正。”


    石九聲如洪鍾,字字清晰地傳入在座人的腦海,每說一個字,眾人就沉浸一分,完全忘卻了炎熱,忘卻了身處何方。


    “精氣神為內三寶,耳目口為外三寶。內三寶不逐物而流,外三寶不貪誘自擾。”


    “含眼光,忘耳聽,斂鼻息,收舌氣,合身中四象。眼收視而魂在肝,耳收聽而精在腎,舌不味而神在心,鼻不嗅而魂在肺,墜肢體而意在脾,是謂五氣朝元。”


    “精化氣,氣化神,神化虛,是謂三花聚頂,陽神出離而遨遊九天。”


    “虛其身時白雪落,黑暗寂靜黃芽生。偃月爐中常靜觀,乾坤鼎上紫霞飛。夜深海上升明月,天地無處不光明。”


    “龍從玄海雲,虎嘯西山風。龍虎相戲合,化作一粒珠。”


    “心既是神,守神者能形神合一為真人,此謂自然大道。”


    “守氣者能保陰陽之氣,飛升仙道,名曰小自然。”


    “人若常至虛極,懷若穀,穀至虛而有聲。心虛而神存,神虛而應氣,氣虛則保精,虛極則明,內外通達,超脫死生。”


    “神在身中昏昏昧昧,猶如人在夢中,也如身處黑夜。而人白晝活動看似清醒但神不醒而寐,若神能清醒則能照身內通明,內與外皆明,謂之醒悟之人。”


    “因此,轉心而不轉物,假萬物皆為煉心使其神明。”


    “若你看人,你的心是那人,若你看樹,你是樹,若你品甜,你是甜。”


    “他人苦,你亦苦,世間所有象皆為心所用,守一心而靜觀其變。”


    “故,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以身為天下,可寄天下;以愛為天下,可托天下。”


    “普通人看物是觀察者,產生各種思慮妄想,沉淪於其中猶如籠中之鳥,痛苦輾轉。”


    “而修心者則有三重境界:初修者看物時是觀察者,雖不生思慮妄想,心如止水,但仍然沉淪於紅塵牢籠。這是第一重。”


    “有修者觀物不是觀者,而是被觀者,即脫離自我打開牢籠大門,但仍身處紅塵不能超脫,這是第二重。”


    “有修者觀物既不是觀者,也不是被觀者,而是第三者。觀物於淡漠,自然不入於心,不起貪嗔癡,脫出紅塵牢籠,視為第三重。”


    “履凡塵,離凡塵,出離心,以人心與天心玄同,此為……修道者!”


    “若以合境之心觀境,終身不覺有惡。如將離境之心觀境,方能了見是非。譬如清醒人觀醉者為惡,如果自醉則不覺其非。”


    “然而,一毫之差,謬以千裏而仙凡有別。道本虛無,修者若得之一息,則可化有。”


    “如何得一息?”


    “致虛極,守靜篤,無物無我,一念不生。內不覺其一身,外不知其宇宙,與道冥一,萬慮皆化,無形無方,當一切虛極之時方才得一息,得一息者則見道。”


    “聖人古今一息,萬物一身。一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息得道內外通明,可化萬物。”


    “此心非彼心,此心不死,彼心不生;故,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然萬眾棄真惹塵,認妄心為真心,譬如空中圓月,如果空中有雲,則不能普照大地,如果萬雲不掛,則照萬湖月影,但人隻觀湖中月影,若目不貪戀湖中虛月,抬頭方才望見空中真月。”


    “斂萬物於一息,一息歸根複命。故,朝不聞道於天,則人不真死於夕。”


    “一息不得則未開道門,枉勞神,空錯過,生死輪迴躲不過。”


    “若得一息,才入道門,然後才可尋師語道矣。”


    石九頓了頓,忽地心有所感,看了眼廣場上空,於是開口說道:“好了!今日到此,道在自悟,道在靜心忘我,在無為。”


    “各位!刹那芳華,望請惜時自重。”


    石九心知今日布道時機已過,便停了下來,結束了此次布道。正所謂,凡事因緣際會,緣法終有聚散,石九正是感知到此次時機已過,這才閉口。


    石九看了眼住持,示意自己要離去。


    住持點頭,正欲起身,但就在此時,下方傳來一個清脆的聲音,“小……小祖師爺,我能問一個問題嗎?”


    石九微微蹙眉,定睛看去,隻見一個小道士突兀地站著,一副恭恭敬敬地模樣,靈動的兩眼期待地看著他。


    石九笑了,這小道士不正是那個被他強行改了名字的小道士一葉嗎?


    “嗬嗬,是一葉呀,有什麽問題,你問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竹九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把剪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把剪刀並收藏清竹九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