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低頭去看,見是一本編纂成集的手稿,行文上密密麻麻全是增添的補錄小字,再看封麵,是四個楷體字題目:《女醫雜言》。
「這是您的原稿?」顧清稚將這書捧在手心,又驚又喜。
談允賢頷首:「老身五十歲上編了這本拙著,本是給了書社刻印的,奈何那邊拒了,說不收女子寫的著作,老身便將拙著讓兒子抄寫了付印。如今老身又將畢生心力注於此書,添上了許多,不日即將再版,如今將手稿贈給你。」
顧清稚受寵若驚,心頭一陣熱流湧過,推拒著:「這手稿如此珍貴,我如何能收?」
談允賢一笑,月影掠過她嫻靜的臉容,在瞳孔中央匯聚成清亮的銀輝,注視著跟前的年輕姑娘,道:「正是因為在你這般人手中存著才顯得珍貴,你隻要記著曾和老身說過的言語,守著這份心,好好走完這條道。」
第20章
這日一直下雨,徐元顥下完學塾便歸了家,也無甚心思出去閑晃。
他本想著趁顧清稚不在府中,進她屋裏偷本王實甫的《西廂記》看看,徐階一向不許他讀這類兒女情愛的閑書,一經發現一概銷毀,然而獨他外孫女有自由購書的待遇。
徐元顥自是不服,問他為何如此偏心,徐階隻答顧清稚心思單純,看再多也不會記在心裏,不比他年少淘氣,莫要學得那一身浮浪習氣,辱徐家的名聲。
然而當他放輕腳步鑽進表姐房中時,才探出個腦袋,剛好被正主眼風逮住。
「做什麽呢這是?」她本在習字,恰好前窗被風吹開,剛想過去關上,就見表弟做賊似地在門口張望,不禁蹙眉,「缺什麽了?」
徐元顥駭了一跳,下意識喊了聲:「您在家?」
「那剛才是空氣在同你講話?」
「我隻是沒想到姐姐原來在家裏,還以為您又出去有事了呢,前段時日裏不是一直忙著麽?」徐元顥堆上笑臉,一雙眼早往書架子上來迴逡巡了半日,鎖住下麵那本不放了。
顧清稚循著他目光望去,哪裏能不知道他意圖,存心逗他,擱了筆放硯台上,笑道:「是想看那本《四書集注》了?這麽好學,看來我得在老爺子麵前表表你的功,哪日考考你的本事,徐家下一代科舉可都靠著你徐元顥了。」
「哪能為著《四書集注》來呢!」他瞪大眼睛,也不藏著掖著,右手一指,「把《西廂記》借我瞧瞧,看完就還你,二十文錢。」
他手指比了個二字,顧清稚翻他個白眼:「我還稀罕你的t?那點零用?」
「那你把前日買燒餅的六文錢先還我。」徐元顥攤開手。
「抓一把拿過去。」顧清稚見他把這筆帳算得比他功課還清楚,也無心和表弟爭論,挪來桌上匣子,一翻蓋擺他麵前。
「拿著你要的書迴去罷,莫來攪擾我習字。」
「怎麽你也練字?」
徐元顥得了便宜還想賣個乖,聞了聲便連忙拿了書塞袖子裏,身子又湊過來,低頭看她在寫甚麽。
「姐姐的字真是好!」他由衷贊道,倒是真心實意,這迴不摻半點討好,「我看學塾裏同門沒幾個能及得上你的。」
「你那學塾統共能有多少人?外頭比我寫得好的不知多少,你多念點書吧,眼界拘在這小宅子裏了。」清稚嫌棄。
徐元顥不以為意地挑眉,他向來不愛迴應學業之事,也不再多言,怕又遭她一頓奚落,當下嘻嘻地捧了得來的書跑了出去。
不料剛跨出門,就見了一個穿著素服,髮髻上裝飾全無的婦人在饒兒的指引下走過來,似乎是來找清稚,看她臉又是陌生,從前並不認得。
他頓時好奇之心大起,忙一躬身,躲到窗下偷聽裏屋的動靜。
顧清稚好容易送走了堂弟,剛拾起擱了好一會兒的筆,卻聞得前屋有人進來。
她以為又是徐元顥來討什麽東西,隨口道:「今日我不待客了,別讓我再瞧見你。」
腳步聲似乎停止,她詫異,抬頭望去時,卻發覺是一個臉生的老婦人,眼角含淚,白衣素服,嘴唇發著顫,仿佛一句話堵在嗓子眼裏,硬生生吐露不出。
良久,婦人方才緩緩開口,聲音裏含著兩分哽咽:「姑娘,我姓楊,家中排行第二,我的母親正是談氏。」
清稚立時心下浮起一陣預感,隻覺胸口發涼,額頭似是被籠住,強忍著不安向她欠了身:「小女見過夫人。」
「姑娘……我母親……她老人家仙逝了……」楊二娘艱難說罷一整句言語。
手腕一滯,須臾,竟是顫到無法握筆的地步,那支兔毫筆「噹啷」一聲,忽而滾落於宣紙之上,浮出一圈墨痕,剛好掩蓋了才書罷的一個「念」字。
顧清稚頓時跌坐迴椅,稍頃,復又站起攀住婦人:「怎麽會?」
楊二娘眼底泛紅,盡力緩和:「母親前兩日和常人無異,照樣吃與睡,然她昨日與我們一道用膳時提起,說她前些日子夢到大限將至,然她自覺已在這世間活得夠久,因此願意坦然麵對那日的來臨。但因是說笑的語氣,加之母親身體素來康健,因此我們隻當她是隨口一講,不料昨日午後她按慣例在一方小榻上休息,晚膳喚她時再也喚不醒了……」
「您先坐。」清稚眼底生熱,一股情緒將要溢出,生生忍住,「老夫人幾日前過來還是好好的……」
楊二娘不肯坐,迴握住她手,緩緩道:「母親應是早已預知結局,故此臨終前還要來尋姑娘……我想著她必定是與你說了經了肺腑的話,可嘆我雖是她女兒,於醫術上卻沒有半點靈性,無法承她期望,如此看來,也隻有姑娘你能擔得起母親的囑託。」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這是您的原稿?」顧清稚將這書捧在手心,又驚又喜。
談允賢頷首:「老身五十歲上編了這本拙著,本是給了書社刻印的,奈何那邊拒了,說不收女子寫的著作,老身便將拙著讓兒子抄寫了付印。如今老身又將畢生心力注於此書,添上了許多,不日即將再版,如今將手稿贈給你。」
顧清稚受寵若驚,心頭一陣熱流湧過,推拒著:「這手稿如此珍貴,我如何能收?」
談允賢一笑,月影掠過她嫻靜的臉容,在瞳孔中央匯聚成清亮的銀輝,注視著跟前的年輕姑娘,道:「正是因為在你這般人手中存著才顯得珍貴,你隻要記著曾和老身說過的言語,守著這份心,好好走完這條道。」
第20章
這日一直下雨,徐元顥下完學塾便歸了家,也無甚心思出去閑晃。
他本想著趁顧清稚不在府中,進她屋裏偷本王實甫的《西廂記》看看,徐階一向不許他讀這類兒女情愛的閑書,一經發現一概銷毀,然而獨他外孫女有自由購書的待遇。
徐元顥自是不服,問他為何如此偏心,徐階隻答顧清稚心思單純,看再多也不會記在心裏,不比他年少淘氣,莫要學得那一身浮浪習氣,辱徐家的名聲。
然而當他放輕腳步鑽進表姐房中時,才探出個腦袋,剛好被正主眼風逮住。
「做什麽呢這是?」她本在習字,恰好前窗被風吹開,剛想過去關上,就見表弟做賊似地在門口張望,不禁蹙眉,「缺什麽了?」
徐元顥駭了一跳,下意識喊了聲:「您在家?」
「那剛才是空氣在同你講話?」
「我隻是沒想到姐姐原來在家裏,還以為您又出去有事了呢,前段時日裏不是一直忙著麽?」徐元顥堆上笑臉,一雙眼早往書架子上來迴逡巡了半日,鎖住下麵那本不放了。
顧清稚循著他目光望去,哪裏能不知道他意圖,存心逗他,擱了筆放硯台上,笑道:「是想看那本《四書集注》了?這麽好學,看來我得在老爺子麵前表表你的功,哪日考考你的本事,徐家下一代科舉可都靠著你徐元顥了。」
「哪能為著《四書集注》來呢!」他瞪大眼睛,也不藏著掖著,右手一指,「把《西廂記》借我瞧瞧,看完就還你,二十文錢。」
他手指比了個二字,顧清稚翻他個白眼:「我還稀罕你的t?那點零用?」
「那你把前日買燒餅的六文錢先還我。」徐元顥攤開手。
「抓一把拿過去。」顧清稚見他把這筆帳算得比他功課還清楚,也無心和表弟爭論,挪來桌上匣子,一翻蓋擺他麵前。
「拿著你要的書迴去罷,莫來攪擾我習字。」
「怎麽你也練字?」
徐元顥得了便宜還想賣個乖,聞了聲便連忙拿了書塞袖子裏,身子又湊過來,低頭看她在寫甚麽。
「姐姐的字真是好!」他由衷贊道,倒是真心實意,這迴不摻半點討好,「我看學塾裏同門沒幾個能及得上你的。」
「你那學塾統共能有多少人?外頭比我寫得好的不知多少,你多念點書吧,眼界拘在這小宅子裏了。」清稚嫌棄。
徐元顥不以為意地挑眉,他向來不愛迴應學業之事,也不再多言,怕又遭她一頓奚落,當下嘻嘻地捧了得來的書跑了出去。
不料剛跨出門,就見了一個穿著素服,髮髻上裝飾全無的婦人在饒兒的指引下走過來,似乎是來找清稚,看她臉又是陌生,從前並不認得。
他頓時好奇之心大起,忙一躬身,躲到窗下偷聽裏屋的動靜。
顧清稚好容易送走了堂弟,剛拾起擱了好一會兒的筆,卻聞得前屋有人進來。
她以為又是徐元顥來討什麽東西,隨口道:「今日我不待客了,別讓我再瞧見你。」
腳步聲似乎停止,她詫異,抬頭望去時,卻發覺是一個臉生的老婦人,眼角含淚,白衣素服,嘴唇發著顫,仿佛一句話堵在嗓子眼裏,硬生生吐露不出。
良久,婦人方才緩緩開口,聲音裏含著兩分哽咽:「姑娘,我姓楊,家中排行第二,我的母親正是談氏。」
清稚立時心下浮起一陣預感,隻覺胸口發涼,額頭似是被籠住,強忍著不安向她欠了身:「小女見過夫人。」
「姑娘……我母親……她老人家仙逝了……」楊二娘艱難說罷一整句言語。
手腕一滯,須臾,竟是顫到無法握筆的地步,那支兔毫筆「噹啷」一聲,忽而滾落於宣紙之上,浮出一圈墨痕,剛好掩蓋了才書罷的一個「念」字。
顧清稚頓時跌坐迴椅,稍頃,復又站起攀住婦人:「怎麽會?」
楊二娘眼底泛紅,盡力緩和:「母親前兩日和常人無異,照樣吃與睡,然她昨日與我們一道用膳時提起,說她前些日子夢到大限將至,然她自覺已在這世間活得夠久,因此願意坦然麵對那日的來臨。但因是說笑的語氣,加之母親身體素來康健,因此我們隻當她是隨口一講,不料昨日午後她按慣例在一方小榻上休息,晚膳喚她時再也喚不醒了……」
「您先坐。」清稚眼底生熱,一股情緒將要溢出,生生忍住,「老夫人幾日前過來還是好好的……」
楊二娘不肯坐,迴握住她手,緩緩道:「母親應是早已預知結局,故此臨終前還要來尋姑娘……我想著她必定是與你說了經了肺腑的話,可嘆我雖是她女兒,於醫術上卻沒有半點靈性,無法承她期望,如此看來,也隻有姑娘你能擔得起母親的囑託。」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