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階視他:「說來聽聽。」
張居正道:「金杯共汝飲,白刃不相饒。」
徐階不禁拊掌:「應景。」
「說到詩,老夫倒想起一人,老夫觀其文章,應是當世文才第一。」他目光肅然,令張居正亦看向他:「老師可是想到了王世貞?」
徐階沉沉頷首,眼眸半闔,攥住灰白長須:「正是。」
他道:「假以時日,此人必為當世文壇領風騷者,詩酒風流,寄情山水,倒是做盡天下才子表率,若是老夫年輕個三十歲,當與他交遊唱和,此必是一樁樂事。」
「隻是可惜——」徐階話鋒一轉,續道,「他這脾性不適合做官,又想在朝堂上立得聲名掙下功業,卻不看看當朝是誰執得權柄,那嚴嵩嚴世蕃豈能容得這般屢屢頂撞威嚴的書生留著礙眼?嗬,文人都想當蘇軾,小蘇學士又豈是那般容易效仿的?」
張居正應他:「學生與他交遊甚好,也曾勸過他收斂脾性,可惜他不願聽從。」
徐階搖頭:「老夫為其性命著想,你遇到時機便多多相勸,莫要讓這難得的才子稀裏糊塗送了命,日後文壇能執牛耳者唯有此人,老夫不忍見其因真性情而獲罪。」
「範文正公有言,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學生看他頗為信奉這條,隻恐他未必願意收起那副執拗傲骨,我也隻能盡力一試。」
「還有,你讓他少寫些風月故事。」徐階雖是不苟言笑,但話語間流露了兩分哂意。
張居正躬身,掩飾眸中微笑:「知道了。」
「甚麽風月故事?」徐元顥一聽便來了勁,本來瞌睡的眼睜大著看向二人。
徐階怒擊其腦門:「別的不聽,淨愛胡鬧!」
張居謙擰了元顥一把,小聲咬耳朵:「就是《金瓶梅詞話》,有人說是王先生寫的。」
「那不是蘭陵笑笑生所著嗎?」
「所以他們才說這是王世貞先生托的名,他素來惱恨嚴家,裏頭的西門慶暗指嚴世蕃,編派的就是嚴家的不是。」
「哪裏有的買?」徐元顥恍然大悟,拉住友人就追著問。
腦門上又挨一拍。
徐階笑罵:「不正經的東西,迴家罰抄十遍《論語集注》去。」
第19章
徐階歸家之時,天色已暮。
顧清稚第一個迎上去,接過外祖父的大氅遞給女侍,笑眯眯地跟在他身後:「您終於是迴來了,外孫女盼了您整整一日,昨天是一夜都未睡好。」
徐階橫她一眼:「怎的,巴不得老夫迴不來管不了你?」
「天可憐見,您怎麽就知道把我往壞了想,沒人比外孫女更盼著您安然無恙地迴來。」她待徐階坐穩正位,為他既是端茶又倒水的,比從前殷勤更甚。
張氏在一旁看著,不禁好笑道:「這丫頭今日孝順過了頭,若能一直能這樣便好了。」
「外祖母這話可不公道了,我有哪一日不孝順了?」顧清稚不服氣。
「說吧,你有什麽事。」徐階早看出她意圖,接過她捧來的毛領子圍在脖子上,淡淡視她。
顧清稚忙否認:「我能有什麽事?就是來跟您說說話還不行麽?」
徐階擺出一副看透的神情,這時聽得張氏言語:「昨日我眼皮子一直在跳,心裏便知有事。鬧了這麽大動靜,我也是一夜都在擔心你們爺兒兩個的安危,還好你們都沒事,要不然我這條命也不活了。」
「說的哪裏話。」徐階責她,「就算我有了什麽不測,徐家得有人撐著不是?往後日子還長著,嚴閣老這次沒得逞,下迴指不定哪一日尋得機會參我一本,這顆頭也就懸在脖子上,你真當是就此安全了?到時候還指著你站出來主持大局,要不然咱們徐家就是真的倒了。」
張氏一聽,眼睛不由得沁出微紅,喉頭也有些澀,一時竟說不出話。
「好不容易迴來了,外祖父何必又要說這些喪氣話。」顧清稚見氣氛不對,連忙調和道,「您吉人自有天相,這麽多年的風霜雨雪不是都過來了?您有氣運加身,不知是您奈何不了嚴閣老,還是他奈何不得您呢。」
「又說胡話!嘴裏沒個正經。」徐階瞪她,指了指見底的茶壺,「去——把茶倒滿。」
顧清稚乖乖去倒,耳旁傳來徐階和張氏的低語:「這段時日我不去上朝,跟聖上遞了稱病的條子,在家裏好好將養。若是嚴家有人來探望,你態度要更恭謹些,莫要讓他們瞧出苗頭。」
張氏點頭:「也好。避避風頭,免得嚴閣老一直盯著你,咱們過好日子比什麽都強。」
「咱家三郎下月的婚事籌備好了?」
「早就八九不離十了,隻等那陸家大娘過門,我辦事夫君放t?心便是了。」
屋裏窗未關,一陣風吹進來,張氏不禁緊了緊身上棉袍,徐階伸手給她束好衣領,邊說:「我何曾不放心你?就是前頭這段時日苦了你了,全靠你一人維持操勞,這下我賦閑在家總算是得了空,也能來幫把手。」
「哎呀——」顧清稚剛好端著茶壺走進來,剛好看到這一幕,臉上立時露出別有意味的笑容。
張氏即刻縮迴身子,不自然地咳了聲,隨口揪了個話題:「我和你外祖父正說著鬆江老家的田呢,那邊來了不少從浙江過來的,要依附你外祖父做佃戶。」
清稚杏目一亮,放下茶壺就跑到徐階身側,彎下腰曲起膝蓋,甜甜一笑:「說到鬆江,外孫女有件事求您。」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張居正道:「金杯共汝飲,白刃不相饒。」
徐階不禁拊掌:「應景。」
「說到詩,老夫倒想起一人,老夫觀其文章,應是當世文才第一。」他目光肅然,令張居正亦看向他:「老師可是想到了王世貞?」
徐階沉沉頷首,眼眸半闔,攥住灰白長須:「正是。」
他道:「假以時日,此人必為當世文壇領風騷者,詩酒風流,寄情山水,倒是做盡天下才子表率,若是老夫年輕個三十歲,當與他交遊唱和,此必是一樁樂事。」
「隻是可惜——」徐階話鋒一轉,續道,「他這脾性不適合做官,又想在朝堂上立得聲名掙下功業,卻不看看當朝是誰執得權柄,那嚴嵩嚴世蕃豈能容得這般屢屢頂撞威嚴的書生留著礙眼?嗬,文人都想當蘇軾,小蘇學士又豈是那般容易效仿的?」
張居正應他:「學生與他交遊甚好,也曾勸過他收斂脾性,可惜他不願聽從。」
徐階搖頭:「老夫為其性命著想,你遇到時機便多多相勸,莫要讓這難得的才子稀裏糊塗送了命,日後文壇能執牛耳者唯有此人,老夫不忍見其因真性情而獲罪。」
「範文正公有言,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學生看他頗為信奉這條,隻恐他未必願意收起那副執拗傲骨,我也隻能盡力一試。」
「還有,你讓他少寫些風月故事。」徐階雖是不苟言笑,但話語間流露了兩分哂意。
張居正躬身,掩飾眸中微笑:「知道了。」
「甚麽風月故事?」徐元顥一聽便來了勁,本來瞌睡的眼睜大著看向二人。
徐階怒擊其腦門:「別的不聽,淨愛胡鬧!」
張居謙擰了元顥一把,小聲咬耳朵:「就是《金瓶梅詞話》,有人說是王先生寫的。」
「那不是蘭陵笑笑生所著嗎?」
「所以他們才說這是王世貞先生托的名,他素來惱恨嚴家,裏頭的西門慶暗指嚴世蕃,編派的就是嚴家的不是。」
「哪裏有的買?」徐元顥恍然大悟,拉住友人就追著問。
腦門上又挨一拍。
徐階笑罵:「不正經的東西,迴家罰抄十遍《論語集注》去。」
第19章
徐階歸家之時,天色已暮。
顧清稚第一個迎上去,接過外祖父的大氅遞給女侍,笑眯眯地跟在他身後:「您終於是迴來了,外孫女盼了您整整一日,昨天是一夜都未睡好。」
徐階橫她一眼:「怎的,巴不得老夫迴不來管不了你?」
「天可憐見,您怎麽就知道把我往壞了想,沒人比外孫女更盼著您安然無恙地迴來。」她待徐階坐穩正位,為他既是端茶又倒水的,比從前殷勤更甚。
張氏在一旁看著,不禁好笑道:「這丫頭今日孝順過了頭,若能一直能這樣便好了。」
「外祖母這話可不公道了,我有哪一日不孝順了?」顧清稚不服氣。
「說吧,你有什麽事。」徐階早看出她意圖,接過她捧來的毛領子圍在脖子上,淡淡視她。
顧清稚忙否認:「我能有什麽事?就是來跟您說說話還不行麽?」
徐階擺出一副看透的神情,這時聽得張氏言語:「昨日我眼皮子一直在跳,心裏便知有事。鬧了這麽大動靜,我也是一夜都在擔心你們爺兒兩個的安危,還好你們都沒事,要不然我這條命也不活了。」
「說的哪裏話。」徐階責她,「就算我有了什麽不測,徐家得有人撐著不是?往後日子還長著,嚴閣老這次沒得逞,下迴指不定哪一日尋得機會參我一本,這顆頭也就懸在脖子上,你真當是就此安全了?到時候還指著你站出來主持大局,要不然咱們徐家就是真的倒了。」
張氏一聽,眼睛不由得沁出微紅,喉頭也有些澀,一時竟說不出話。
「好不容易迴來了,外祖父何必又要說這些喪氣話。」顧清稚見氣氛不對,連忙調和道,「您吉人自有天相,這麽多年的風霜雨雪不是都過來了?您有氣運加身,不知是您奈何不了嚴閣老,還是他奈何不得您呢。」
「又說胡話!嘴裏沒個正經。」徐階瞪她,指了指見底的茶壺,「去——把茶倒滿。」
顧清稚乖乖去倒,耳旁傳來徐階和張氏的低語:「這段時日我不去上朝,跟聖上遞了稱病的條子,在家裏好好將養。若是嚴家有人來探望,你態度要更恭謹些,莫要讓他們瞧出苗頭。」
張氏點頭:「也好。避避風頭,免得嚴閣老一直盯著你,咱們過好日子比什麽都強。」
「咱家三郎下月的婚事籌備好了?」
「早就八九不離十了,隻等那陸家大娘過門,我辦事夫君放t?心便是了。」
屋裏窗未關,一陣風吹進來,張氏不禁緊了緊身上棉袍,徐階伸手給她束好衣領,邊說:「我何曾不放心你?就是前頭這段時日苦了你了,全靠你一人維持操勞,這下我賦閑在家總算是得了空,也能來幫把手。」
「哎呀——」顧清稚剛好端著茶壺走進來,剛好看到這一幕,臉上立時露出別有意味的笑容。
張氏即刻縮迴身子,不自然地咳了聲,隨口揪了個話題:「我和你外祖父正說著鬆江老家的田呢,那邊來了不少從浙江過來的,要依附你外祖父做佃戶。」
清稚杏目一亮,放下茶壺就跑到徐階身側,彎下腰曲起膝蓋,甜甜一笑:「說到鬆江,外孫女有件事求您。」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