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就不在意那些,京城多的是奇聞異事,時日一長,他們便會忘了這一樁。」
「嚴某隻是……」
「二爺知錯之心,我已盡知。」她溫和打斷他,音如春風,卻令他再無希望,隻得尋求退路,「我望你知曉我的難處,我自幼好強,不願忍氣吞聲,此番若是再與你修好,豈非被全京城盡知我乃貪慕榮華而不得已容忍夫君荒誕行徑之輩?我雖家世不及公子,但也是自幼金尊玉貴養大,何嚐受過這等對待?素聞二郎沒少在溫柔鄉裏見識,對女人心應當了如指掌,想你自是能夠清楚我的苦惱。」
這話譏諷意味頗重,連不怎麽識字的牧生都覺如芒刺在背,親眼目睹自家主子臉上一陣青一陣白,呆愣了半晌也說不出話來迴應。
那顧姐兒卻也不急,靜靜地候了許多時,方才聽見嚴二郎自牙縫裏憋出一句:「都是我的不是了。」
「倒也不能全怪罪在你頭上,我亦有錯處。」顧清稚按膝緩緩起身,遮掩了小半邊晚霞,「便是太要麵子。」
「不才挨打之事……姑娘應當也是聽說了。」嚴紹庭赧然,玉白麵容籠上一層紅暈,頰邊兩道腫痕赫然醒目。
顧清稚道:「怕是全京城的人都曉得了,小閣老平日裏瞧著文質彬彬,打人卻是不含糊。」
嚴紹庭笑了,復又垂了頭:「這迴可是你第二次見我挨打了。」
清稚知他是想起了上迴夜市被毆那事兒:「那恰恰足以見得公子善心,何必難於啟齒。」
「姑娘救我……莫非隻是為了我這小小善心?」
「公子聰明。」
他驀地抬首,看她眉眼坦蕩,像是含了汪清水,半點雜質也不摻,教他不敢再以私情度量她。
「如此。」他頰邊微縮,「看來姑娘執意退婚並非一時賭氣,而是全然……。」
無情。
他忍了忍,終是咽了嗓子,轉了話題:「我爹還欲讓嚴某前來道歉挽迴,隻是我想,姑娘既然堅決至此,那無論如何也是強求不來的,以前說的渾話姑娘別放在心上,那時候是怕死不敢退婚,如今這頓打也領受了,嚴某便沒什麽好怕的了。因而嚴某隻能在此祝姑娘一生順遂,得償所願。」
「嚴公子知道小女的願望?」清稚扯唇。
「紹庭很早就知道了顧姑娘的誌向。」
見姑娘麵露惑色,他微微一笑:「有一日顧姑娘來敝府尋舍妹雲瑤,敝府書閣中那麽多奇書話本,姑娘獨獨挑了本《傷寒雜病論》迴去。」
清稚也笑了:「難不成一本《傷寒雜病論》裏頭寫著我的誌向?」
「嚴某不才,自小沉迷舞刀弄槍不愛讀書,卻也知道此書中盡是東漢末張仲景先生畢生所學之醫術,顧姑娘愛看這些,足可知胸中藏有懸壺濟世之誌,絕不囿於這方寸宅邸之間,姑娘不該……困於後院,僅僅做個相夫教子的賢妻。」
嚴紹庭神情認真,本就清朗誠懇的性子,說此話看著並不虛假。
「能得嚴公子此評語,小女愧不敢當。」她垂眸,心頭卻難免熱熱的,「公子心細,一語道破小女所思,隻是我才疏學淺,從此更當勉勵自身,不好辜負公子期望。」
他也強撐著痛楚起了身,勉強抱拳深施一禮:「願顧小姐安好,勿再將此事放於心上,迴去紹庭便會向家父言明,這樁婚事自此罷了,一切錯處皆歸於紹庭,從此無須再提。」
「還有件事。」清稚道,「那個姑娘如何了?」
嚴紹庭苦笑,低下眼眉:「家父雖是震怒,但有那鄭王夫人做主,他終是答應了將蘭娘許我做妾。」
清稚似是長籲一口氣:「我想著也該是如此。你們雖於禮數不合,但那姑娘畢竟懷了你嚴家子嗣,你母親也會在小閣老麵前護著她。再者又是鄭王妃見過的,小閣老還是會給她麵子,如了你的心意。」
「難為你想得這般周全,這些都算計進去,想必也費了一番心思。」他話中卻不帶譏諷,「既能助你退親,還能保她性命,兩全其美的法子。」
清稚並不欲掩飾:「都是姑娘家,我如何不為她考慮。那姑娘也是不易,何苦為難了她,隻是還不知她本名叫甚麽?」
「元兒,上元日生的。」
「這名字好,團圓美滿的寓意,也是爹娘心裏肉長的,二爺切不可薄待了她。」
紹庭下頜微點,語氣聽著像是說笑:「顧姑娘這顆仁慈心腸難得,難怪嚴某沒法子高攀。」
隨後告辭:「天色已晚,某不好再行叨擾,就此辭別,望顧小姐珍重。」
「饒兒。」清稚喚了聲,丫頭遞上手中拎了頗久的錦盒,「此乃當日陸家園會嚴公子所贈之物,如今原物奉還。」
嚴紹庭瞥了眼,目光一黯:「姑娘從未啟封麽?」
「不敢。」
他笑了:「那是一套東吳書林出的仲景先生的《金匱要略》,這一版就印了數十本,某托好友從吳會寄來,雖是難得,但某料姑娘若是看了定會歡喜。姑娘不必退還,你我雖往後再無牽繫,便當做是一知音對姑娘之期許。」
清稚與嚴紹庭俱已離去時,牧生仍拽了饒兒衣袖,令她關門的手停在原處,目帶悵然:「你家……姑娘當真不會再與二爺來往了?」
饒兒收了手,斜他一眼:「連你家主子都這般說了,你還不舍做甚?」
「我隻是怕……日後再尋不到你家姑娘這般好的主母,若是來了個脾氣火爆的,還不知怎麽磋磨下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嚴某隻是……」
「二爺知錯之心,我已盡知。」她溫和打斷他,音如春風,卻令他再無希望,隻得尋求退路,「我望你知曉我的難處,我自幼好強,不願忍氣吞聲,此番若是再與你修好,豈非被全京城盡知我乃貪慕榮華而不得已容忍夫君荒誕行徑之輩?我雖家世不及公子,但也是自幼金尊玉貴養大,何嚐受過這等對待?素聞二郎沒少在溫柔鄉裏見識,對女人心應當了如指掌,想你自是能夠清楚我的苦惱。」
這話譏諷意味頗重,連不怎麽識字的牧生都覺如芒刺在背,親眼目睹自家主子臉上一陣青一陣白,呆愣了半晌也說不出話來迴應。
那顧姐兒卻也不急,靜靜地候了許多時,方才聽見嚴二郎自牙縫裏憋出一句:「都是我的不是了。」
「倒也不能全怪罪在你頭上,我亦有錯處。」顧清稚按膝緩緩起身,遮掩了小半邊晚霞,「便是太要麵子。」
「不才挨打之事……姑娘應當也是聽說了。」嚴紹庭赧然,玉白麵容籠上一層紅暈,頰邊兩道腫痕赫然醒目。
顧清稚道:「怕是全京城的人都曉得了,小閣老平日裏瞧著文質彬彬,打人卻是不含糊。」
嚴紹庭笑了,復又垂了頭:「這迴可是你第二次見我挨打了。」
清稚知他是想起了上迴夜市被毆那事兒:「那恰恰足以見得公子善心,何必難於啟齒。」
「姑娘救我……莫非隻是為了我這小小善心?」
「公子聰明。」
他驀地抬首,看她眉眼坦蕩,像是含了汪清水,半點雜質也不摻,教他不敢再以私情度量她。
「如此。」他頰邊微縮,「看來姑娘執意退婚並非一時賭氣,而是全然……。」
無情。
他忍了忍,終是咽了嗓子,轉了話題:「我爹還欲讓嚴某前來道歉挽迴,隻是我想,姑娘既然堅決至此,那無論如何也是強求不來的,以前說的渾話姑娘別放在心上,那時候是怕死不敢退婚,如今這頓打也領受了,嚴某便沒什麽好怕的了。因而嚴某隻能在此祝姑娘一生順遂,得償所願。」
「嚴公子知道小女的願望?」清稚扯唇。
「紹庭很早就知道了顧姑娘的誌向。」
見姑娘麵露惑色,他微微一笑:「有一日顧姑娘來敝府尋舍妹雲瑤,敝府書閣中那麽多奇書話本,姑娘獨獨挑了本《傷寒雜病論》迴去。」
清稚也笑了:「難不成一本《傷寒雜病論》裏頭寫著我的誌向?」
「嚴某不才,自小沉迷舞刀弄槍不愛讀書,卻也知道此書中盡是東漢末張仲景先生畢生所學之醫術,顧姑娘愛看這些,足可知胸中藏有懸壺濟世之誌,絕不囿於這方寸宅邸之間,姑娘不該……困於後院,僅僅做個相夫教子的賢妻。」
嚴紹庭神情認真,本就清朗誠懇的性子,說此話看著並不虛假。
「能得嚴公子此評語,小女愧不敢當。」她垂眸,心頭卻難免熱熱的,「公子心細,一語道破小女所思,隻是我才疏學淺,從此更當勉勵自身,不好辜負公子期望。」
他也強撐著痛楚起了身,勉強抱拳深施一禮:「願顧小姐安好,勿再將此事放於心上,迴去紹庭便會向家父言明,這樁婚事自此罷了,一切錯處皆歸於紹庭,從此無須再提。」
「還有件事。」清稚道,「那個姑娘如何了?」
嚴紹庭苦笑,低下眼眉:「家父雖是震怒,但有那鄭王夫人做主,他終是答應了將蘭娘許我做妾。」
清稚似是長籲一口氣:「我想著也該是如此。你們雖於禮數不合,但那姑娘畢竟懷了你嚴家子嗣,你母親也會在小閣老麵前護著她。再者又是鄭王妃見過的,小閣老還是會給她麵子,如了你的心意。」
「難為你想得這般周全,這些都算計進去,想必也費了一番心思。」他話中卻不帶譏諷,「既能助你退親,還能保她性命,兩全其美的法子。」
清稚並不欲掩飾:「都是姑娘家,我如何不為她考慮。那姑娘也是不易,何苦為難了她,隻是還不知她本名叫甚麽?」
「元兒,上元日生的。」
「這名字好,團圓美滿的寓意,也是爹娘心裏肉長的,二爺切不可薄待了她。」
紹庭下頜微點,語氣聽著像是說笑:「顧姑娘這顆仁慈心腸難得,難怪嚴某沒法子高攀。」
隨後告辭:「天色已晚,某不好再行叨擾,就此辭別,望顧小姐珍重。」
「饒兒。」清稚喚了聲,丫頭遞上手中拎了頗久的錦盒,「此乃當日陸家園會嚴公子所贈之物,如今原物奉還。」
嚴紹庭瞥了眼,目光一黯:「姑娘從未啟封麽?」
「不敢。」
他笑了:「那是一套東吳書林出的仲景先生的《金匱要略》,這一版就印了數十本,某托好友從吳會寄來,雖是難得,但某料姑娘若是看了定會歡喜。姑娘不必退還,你我雖往後再無牽繫,便當做是一知音對姑娘之期許。」
清稚與嚴紹庭俱已離去時,牧生仍拽了饒兒衣袖,令她關門的手停在原處,目帶悵然:「你家……姑娘當真不會再與二爺來往了?」
饒兒收了手,斜他一眼:「連你家主子都這般說了,你還不舍做甚?」
「我隻是怕……日後再尋不到你家姑娘這般好的主母,若是來了個脾氣火爆的,還不知怎麽磋磨下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