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葉語安一扔劍,搶了師父手裏的茶猛灌一口。林師緊了緊身上被劍氣挫了下擺,有些殘破的氅衣,見葉語安重整完又要提劍,笑道:「不來了,你這傷不到我,耍起無賴來就偏偏挑我衣下擺割,再打下去我冬日裏沒有厚衣服穿了。」
葉語安正在興頭上,脫口而出:「讓師父給你縫!」
「喂,你個小妮子把我當什麽了!」身後師父拿小木條戳戳她,「搶了你師父的茶,去給你師父再泡一壺去!」
葉語安蹦蹦跳跳跑去灶台泡茶了,林師站在房簷下,忽地聽見師父嘆氣。
「我當年撿的兩個孩子,都長這麽大了,都這麽有精神,好啊,好。」
「以前那個動不動就生病的小藥罐子也養得健健康康的,我倒是老得快走不動了。」
林師站在那兒沉默了一會:「師父不老。」
師父晃晃搖椅:「我都到知天命的時候了。」他閉上眼睛,「看到你們倆比武,我就想到當初,我也和你們一樣,有兩三至交,有使不完的勁,有滿心的抱負和理想。不過現在看來,擱著山林裏養的兩個小娃娃,比那些不著調的理想都來得實在。」
但林師張了張口,到底也沒再深問,師父為何會別了舊友,割了理想,帶滿腹經綸與一身武藝,在這十幾年的時光中,獨自一人在這深山裏,帶著他們兩個長大。
他也從來沒問過當初師父是怎麽撿到的他,又是從哪裏把葉語安帶迴來的。
師父也不準備說。
葉語安端著茶杯從屋裏小跑著過來,乖乖徒弟的模樣,恭恭敬敬地:「師父喝茶。」
雪還在下。
或許不管是師父,他,還是師妹,都覺得過去了的,就讓它過去了。
人總要往前看的。
第44章 玉門
龍夷城自西行一千三百裏,便是玉門。
兩人同留在西北營的廿信,葉語安一行人道了別,這一路北風蕭蕭瑟瑟,快馬加鞭,緊趕慢趕,走了三天。
入城時已是晚上了,城外高懸的燈籠被風吹的左搖右擺的,不過步履邁進城中,風便頃刻減弱了許多,應是被那城牆當去了九分。路上沒有什麽人影,即使邊城不像長安那般有嚴格的宵禁,這大風天的夜裏,也鮮少有人出門了。
林師扯下遮風的兜帽,理了理頭髮,一手牽著韁繩,側身看向劉景瑉,似乎在問,打算往何處去?
「不打緊。」劉景瑉瞧著一副不像是有事在身的樣子,倒像是來遊山玩水的——他本就是跟著來遊山玩水的,林師腹誹。
「先尋著家客棧住下再說。」劉景瑉顛顛肩上的包袱,「你瞧前麵就有一家。」
林師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瞧過去,一棟房子的窗裏透出幽幽的燈光,勉強照出匾額上客棧二字。
推開門,屋內是寥寥幾張木桌木椅,櫃檯前坐著一個盤發女人,正磕著瓜子翻帳本,見兩人推門進來,丟下手中的瓜子,笑著迎上來:「兩位客官,打尖還是住店?」
劉景瑉將幾枚銅板扔在櫃上,要了間上房,等放好了行李,喘了口氣,林師坐在床邊,想道:「方才那老闆娘看上去是本地人,像是見多識廣的,不妨去問問她,說不定能問出些什麽。」
劉景瑉拍拍手,樂道:「我們是想到一處去了。」
林師下了樓,那位女子還坐在櫃檯前嗑瓜子,聽見動靜,她抬起頭,見林師順著木樓梯下來,笑問:「客官有什麽需要麽?」
林師工工整整作揖行禮,道:「鄙人林長兮,自長安而來,想向姑娘打聽一事。從前聽聞玉門城內有一處墓,不知姑娘可否知道?」
老闆娘收起了待客的笑容,拿古怪的眼神斜眼瞧了他一瞥,低下頭撥弄了下算盤,開口聽不出什麽情緒的語氣反問:「長安來的?」
劉景瑉此時也下了樓來,恰巧聽見她反問,一怔。
按照常理來說,被問到的人若是反問,都應該是問一句「玉門城裏的墓?」,而不是對著林師那一句禮節性的自報家門反問一句「長安來的?」。
劉景瑉心裏納悶,她很看不慣長安人?
她這副模樣,教人感受到一股難以言喻的怪異,林師和劉景瑉兩人對視一眼,心中不約而同想:「不會是家黑店,要宰客罷......」
「我不知道你們口中說的勞什子墓。」老闆娘將帳本「啪」地一合,轉身收進身後的櫃子裏,拒絕之意溢於言表,「天色不早了,客官盡早歇息罷。」
說不動,就隻好離去了。
屋內,劉景瑉靠在桌前,輕聲哼了句:「有古怪。」
林師環顧四周,又看向窗外,對他的推斷表示認同:「她分明是知道些什麽的,但並不願提起。」
他頓了頓,看向窗外:「是因為墓,還是因為長安?」
「我猜兩者皆有。」劉景瑉摸摸下巴,又是那副胸有成竹的模樣,「不妨事,明一早去街上隨便找個人問問,總有知道,又願意告訴我們的。」
盡管有個教人捉摸不透的小插曲,這總歸不是宰客的黑店,沒有出現些個半夜被下藥綁票的情節,也沒有被劫財劫色。第二日清早,兩人走在街上,劉景瑉探頭,正打算向那過路的挑水果的老人打聽一句,忽然被林師拽住了衣角。他迴過頭,聽見林師壓低聲音。
「那裏。」
順著林師的目光望去,那裏一片光禿禿的空地上,赫然立著一座石碑。
葉語安正在興頭上,脫口而出:「讓師父給你縫!」
「喂,你個小妮子把我當什麽了!」身後師父拿小木條戳戳她,「搶了你師父的茶,去給你師父再泡一壺去!」
葉語安蹦蹦跳跳跑去灶台泡茶了,林師站在房簷下,忽地聽見師父嘆氣。
「我當年撿的兩個孩子,都長這麽大了,都這麽有精神,好啊,好。」
「以前那個動不動就生病的小藥罐子也養得健健康康的,我倒是老得快走不動了。」
林師站在那兒沉默了一會:「師父不老。」
師父晃晃搖椅:「我都到知天命的時候了。」他閉上眼睛,「看到你們倆比武,我就想到當初,我也和你們一樣,有兩三至交,有使不完的勁,有滿心的抱負和理想。不過現在看來,擱著山林裏養的兩個小娃娃,比那些不著調的理想都來得實在。」
但林師張了張口,到底也沒再深問,師父為何會別了舊友,割了理想,帶滿腹經綸與一身武藝,在這十幾年的時光中,獨自一人在這深山裏,帶著他們兩個長大。
他也從來沒問過當初師父是怎麽撿到的他,又是從哪裏把葉語安帶迴來的。
師父也不準備說。
葉語安端著茶杯從屋裏小跑著過來,乖乖徒弟的模樣,恭恭敬敬地:「師父喝茶。」
雪還在下。
或許不管是師父,他,還是師妹,都覺得過去了的,就讓它過去了。
人總要往前看的。
第44章 玉門
龍夷城自西行一千三百裏,便是玉門。
兩人同留在西北營的廿信,葉語安一行人道了別,這一路北風蕭蕭瑟瑟,快馬加鞭,緊趕慢趕,走了三天。
入城時已是晚上了,城外高懸的燈籠被風吹的左搖右擺的,不過步履邁進城中,風便頃刻減弱了許多,應是被那城牆當去了九分。路上沒有什麽人影,即使邊城不像長安那般有嚴格的宵禁,這大風天的夜裏,也鮮少有人出門了。
林師扯下遮風的兜帽,理了理頭髮,一手牽著韁繩,側身看向劉景瑉,似乎在問,打算往何處去?
「不打緊。」劉景瑉瞧著一副不像是有事在身的樣子,倒像是來遊山玩水的——他本就是跟著來遊山玩水的,林師腹誹。
「先尋著家客棧住下再說。」劉景瑉顛顛肩上的包袱,「你瞧前麵就有一家。」
林師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瞧過去,一棟房子的窗裏透出幽幽的燈光,勉強照出匾額上客棧二字。
推開門,屋內是寥寥幾張木桌木椅,櫃檯前坐著一個盤發女人,正磕著瓜子翻帳本,見兩人推門進來,丟下手中的瓜子,笑著迎上來:「兩位客官,打尖還是住店?」
劉景瑉將幾枚銅板扔在櫃上,要了間上房,等放好了行李,喘了口氣,林師坐在床邊,想道:「方才那老闆娘看上去是本地人,像是見多識廣的,不妨去問問她,說不定能問出些什麽。」
劉景瑉拍拍手,樂道:「我們是想到一處去了。」
林師下了樓,那位女子還坐在櫃檯前嗑瓜子,聽見動靜,她抬起頭,見林師順著木樓梯下來,笑問:「客官有什麽需要麽?」
林師工工整整作揖行禮,道:「鄙人林長兮,自長安而來,想向姑娘打聽一事。從前聽聞玉門城內有一處墓,不知姑娘可否知道?」
老闆娘收起了待客的笑容,拿古怪的眼神斜眼瞧了他一瞥,低下頭撥弄了下算盤,開口聽不出什麽情緒的語氣反問:「長安來的?」
劉景瑉此時也下了樓來,恰巧聽見她反問,一怔。
按照常理來說,被問到的人若是反問,都應該是問一句「玉門城裏的墓?」,而不是對著林師那一句禮節性的自報家門反問一句「長安來的?」。
劉景瑉心裏納悶,她很看不慣長安人?
她這副模樣,教人感受到一股難以言喻的怪異,林師和劉景瑉兩人對視一眼,心中不約而同想:「不會是家黑店,要宰客罷......」
「我不知道你們口中說的勞什子墓。」老闆娘將帳本「啪」地一合,轉身收進身後的櫃子裏,拒絕之意溢於言表,「天色不早了,客官盡早歇息罷。」
說不動,就隻好離去了。
屋內,劉景瑉靠在桌前,輕聲哼了句:「有古怪。」
林師環顧四周,又看向窗外,對他的推斷表示認同:「她分明是知道些什麽的,但並不願提起。」
他頓了頓,看向窗外:「是因為墓,還是因為長安?」
「我猜兩者皆有。」劉景瑉摸摸下巴,又是那副胸有成竹的模樣,「不妨事,明一早去街上隨便找個人問問,總有知道,又願意告訴我們的。」
盡管有個教人捉摸不透的小插曲,這總歸不是宰客的黑店,沒有出現些個半夜被下藥綁票的情節,也沒有被劫財劫色。第二日清早,兩人走在街上,劉景瑉探頭,正打算向那過路的挑水果的老人打聽一句,忽然被林師拽住了衣角。他迴過頭,聽見林師壓低聲音。
「那裏。」
順著林師的目光望去,那裏一片光禿禿的空地上,赫然立著一座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