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進來!」
信使風塵僕僕正跪在殿外。李錫從未如此急切,問道:「隴右情況如何?」
他顫巍巍呈上信件,聲音中帶著幾分哽咽:「陛下,這是第五封傳書……紮亞台率領十萬敵軍進攻隴右,陸將軍以一萬將士迎敵。兩軍交戰慘烈,我軍寡不敵眾,最終……全軍覆沒。」
李錫聞言,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他顫抖著手接過書信,匆匆掃了一眼,頓時怒火中燒。
他猛地將桌上的書信掃落在地,大吼道:「不可能!陸隨為何隻有一萬士兵?調往隴西的京軍呢?他們為何沒有前去支援?」
信使被李錫的怒吼嚇得渾身發抖,他戰戰兢兢地跪下,把頭快埋進地下,道:「陛下……京軍行軍途中得知北狄進軍,還未等敵軍到達,便已經潰散逃跑了……」
李錫憤怒地握緊拳頭,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自己的情緒,再次問道:「陸隨呢?他也逃了?為何不死守關隘?!」
信使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悲痛:「陸將軍親率三千騎兵突襲,與敵軍主力正麵交鋒,已經連續五日不知所終。據逃迴來的將士說,陸將軍可能……已經陣亡了。」
第85章 斬將奪旗
昔日絡繹不絕的商道已經荒廢多年,雜草叢生。
敵軍已悄然逼近,營火連綿,號角聲此起彼伏,打破了這片死寂。
關隘兩側戰車列陣,鐵甲閃爍,構成了一道狹窄的通道,兩軍嚴陣以待。
唿嘯的寒風夾雜著大雪,戰旗在風中狂舞,獵獵作響,衝鋒的戰鼓猶如來自九幽的惡鬼咆哮,敵軍如潮水般湧入,聲勢浩大,誓要攻破關隘。
陸隨身先士卒,手持長劍,率領著騎兵沖入敵陣,勢如破竹。此次敵眾我寡,紮亞台領命率十萬之眾進攻隴右,這是一場對他而言隻能勝不能輸的仗,定會拚死一搏。
紮亞台先前因兵敗下獄,又瞎了一隻眼,這次更是做足了準備,見陸隨故意將關口設置成狹道,又行軍迅疾,心道探子傳來的消息屬實,大昭皇帝果然調走了西北軍,西北營兵力空虛,他們耗不起這場仗。
衝鋒在前的虎賁營是千裏挑一的精銳之師,皆是勇猛無匹,可以一當十。紮亞台心知對方士氣正盛,狹道中並無優勢,下令兩側弓箭手準備。
一聲令下,萬箭齊發,箭矢如同密集的雨點般落下,隻朝著一個方向傾瀉。
無數的箭矢紮進土裏,紮穿了鎧甲,與劍光交織成殘忍如血的畫卷。
「主帥!」兩側死士同時大吼,聲音融入了交鋒的廝殺聲中,在戰場上掠過。
陸隨忙於揮劍擋下流箭,竟忽略了側方紮亞台挽弓瞄準。
飛箭破空,發出尖銳的唿嘯聲,直奔陸隨而來。陸隨猛地迴頭,隻見那箭矢已經近在咫尺。他心中一驚,但已來不及躲避。箭矢刺入右臂,鮮血瞬間染紅了戰袍。
陸隨強忍劇痛,反手將箭杆折斷,徒手拔出箭頭,血液順著指尖滴落。他大喝一聲:「後撤!」
先遣的虎賁營訓練有素,迅速散開數支小隊,其中一支緊跟陸隨逃入林中。
小路蜿蜒曲折,隱藏在山林之中看不清虛實。
先前吃過一塹,紮亞台絕不能讓陸隨逃脫,派輕騎探路,見並無埋伏才敢親自帶兵追擊。
入冬一月,大雪未曾停過。中原大旱三年,饑荒遍地,北狄更是顆粒無收,連年秋冬出兵擄掠,已習慣了雪天作戰。
陸隨所率的虎賁營便是在十數年間與北狄的作戰中訓練出來的,集合時勢不可擋,分散是行動極快,難以追蹤。
紮亞台靜心觀察,仍然從行軍的痕跡中判斷出陸隨逃往的方向,他馭馬往西麵林中駛去,說:「馬蹄腳印深且清晰,步伐穩健,定是陸隨的戰馬,隨我前去搜查!」
密林中枯木橫生攔路,行軍極為不便,紮亞台下馬步行,仔細在雪地中尋找蹤跡。
一陣慌亂的腳步聲迎麵而來,戰馬受了驚,在林間穿梭,北狄數箭齊發,馬被射中倒地翻滾,定睛一看,卻並沒有人落下馬。
紮亞台罵了一聲,「裝神弄鬼!」
「陸隨!你們漢人有一句話,良禽擇木而棲,李錫並非明君。」林間迴蕩著紮亞台的喊聲,「若你肯投誠,我北狄定封你為大將軍,你我恩怨一筆勾銷!」
無人迴應,隻有樹頂被震落的積雪。
長劍映著令人膽顫的寒光,紮亞台放輕了腳步,忽然發現雪地上幾滴新鮮的血,心中一喜。
幾滴血止在了一塊半人高的石頭前,正好擋住了視線。
他屏息凝神,一步步靠近那塊石頭後側。果然是他!
紮亞台見到人影的瞬間用盡全身力氣揮劍砍下。
陸隨卻似早有預料,登時提劍橫擋在頭頂,兩把劍相撞發出刺耳的巨響,速度之快竟濺起火光。紮亞台反手削過頭頂又被險險躲過,陸隨找準時機抓著紮亞台的後領把他掀翻在地,兩人一同沿著石頭後的陡坡滾落。
陡坡被厚厚的積雪覆蓋,殊不知下方便是斷崖。兩人滾落時撞斷了峭壁橫生出的樹枝,清脆的斷裂聲後是滾落懸崖後沉悶的落地聲。
陸隨掙紮著從雪中爬起,利劍仍握在手中,一劍揮去想要斬斷紮亞台手臂。
紮亞台也並非等閑之輩,迅速翻滾躲閃,撿起掉下來的劍。
劍光閃爍、刀影重重,空曠的崖下隻剩兩軍主帥殊死搏鬥,周圍的雪被劍意削得紛飛四濺。
信使風塵僕僕正跪在殿外。李錫從未如此急切,問道:「隴右情況如何?」
他顫巍巍呈上信件,聲音中帶著幾分哽咽:「陛下,這是第五封傳書……紮亞台率領十萬敵軍進攻隴右,陸將軍以一萬將士迎敵。兩軍交戰慘烈,我軍寡不敵眾,最終……全軍覆沒。」
李錫聞言,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他顫抖著手接過書信,匆匆掃了一眼,頓時怒火中燒。
他猛地將桌上的書信掃落在地,大吼道:「不可能!陸隨為何隻有一萬士兵?調往隴西的京軍呢?他們為何沒有前去支援?」
信使被李錫的怒吼嚇得渾身發抖,他戰戰兢兢地跪下,把頭快埋進地下,道:「陛下……京軍行軍途中得知北狄進軍,還未等敵軍到達,便已經潰散逃跑了……」
李錫憤怒地握緊拳頭,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自己的情緒,再次問道:「陸隨呢?他也逃了?為何不死守關隘?!」
信使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悲痛:「陸將軍親率三千騎兵突襲,與敵軍主力正麵交鋒,已經連續五日不知所終。據逃迴來的將士說,陸將軍可能……已經陣亡了。」
第85章 斬將奪旗
昔日絡繹不絕的商道已經荒廢多年,雜草叢生。
敵軍已悄然逼近,營火連綿,號角聲此起彼伏,打破了這片死寂。
關隘兩側戰車列陣,鐵甲閃爍,構成了一道狹窄的通道,兩軍嚴陣以待。
唿嘯的寒風夾雜著大雪,戰旗在風中狂舞,獵獵作響,衝鋒的戰鼓猶如來自九幽的惡鬼咆哮,敵軍如潮水般湧入,聲勢浩大,誓要攻破關隘。
陸隨身先士卒,手持長劍,率領著騎兵沖入敵陣,勢如破竹。此次敵眾我寡,紮亞台領命率十萬之眾進攻隴右,這是一場對他而言隻能勝不能輸的仗,定會拚死一搏。
紮亞台先前因兵敗下獄,又瞎了一隻眼,這次更是做足了準備,見陸隨故意將關口設置成狹道,又行軍迅疾,心道探子傳來的消息屬實,大昭皇帝果然調走了西北軍,西北營兵力空虛,他們耗不起這場仗。
衝鋒在前的虎賁營是千裏挑一的精銳之師,皆是勇猛無匹,可以一當十。紮亞台心知對方士氣正盛,狹道中並無優勢,下令兩側弓箭手準備。
一聲令下,萬箭齊發,箭矢如同密集的雨點般落下,隻朝著一個方向傾瀉。
無數的箭矢紮進土裏,紮穿了鎧甲,與劍光交織成殘忍如血的畫卷。
「主帥!」兩側死士同時大吼,聲音融入了交鋒的廝殺聲中,在戰場上掠過。
陸隨忙於揮劍擋下流箭,竟忽略了側方紮亞台挽弓瞄準。
飛箭破空,發出尖銳的唿嘯聲,直奔陸隨而來。陸隨猛地迴頭,隻見那箭矢已經近在咫尺。他心中一驚,但已來不及躲避。箭矢刺入右臂,鮮血瞬間染紅了戰袍。
陸隨強忍劇痛,反手將箭杆折斷,徒手拔出箭頭,血液順著指尖滴落。他大喝一聲:「後撤!」
先遣的虎賁營訓練有素,迅速散開數支小隊,其中一支緊跟陸隨逃入林中。
小路蜿蜒曲折,隱藏在山林之中看不清虛實。
先前吃過一塹,紮亞台絕不能讓陸隨逃脫,派輕騎探路,見並無埋伏才敢親自帶兵追擊。
入冬一月,大雪未曾停過。中原大旱三年,饑荒遍地,北狄更是顆粒無收,連年秋冬出兵擄掠,已習慣了雪天作戰。
陸隨所率的虎賁營便是在十數年間與北狄的作戰中訓練出來的,集合時勢不可擋,分散是行動極快,難以追蹤。
紮亞台靜心觀察,仍然從行軍的痕跡中判斷出陸隨逃往的方向,他馭馬往西麵林中駛去,說:「馬蹄腳印深且清晰,步伐穩健,定是陸隨的戰馬,隨我前去搜查!」
密林中枯木橫生攔路,行軍極為不便,紮亞台下馬步行,仔細在雪地中尋找蹤跡。
一陣慌亂的腳步聲迎麵而來,戰馬受了驚,在林間穿梭,北狄數箭齊發,馬被射中倒地翻滾,定睛一看,卻並沒有人落下馬。
紮亞台罵了一聲,「裝神弄鬼!」
「陸隨!你們漢人有一句話,良禽擇木而棲,李錫並非明君。」林間迴蕩著紮亞台的喊聲,「若你肯投誠,我北狄定封你為大將軍,你我恩怨一筆勾銷!」
無人迴應,隻有樹頂被震落的積雪。
長劍映著令人膽顫的寒光,紮亞台放輕了腳步,忽然發現雪地上幾滴新鮮的血,心中一喜。
幾滴血止在了一塊半人高的石頭前,正好擋住了視線。
他屏息凝神,一步步靠近那塊石頭後側。果然是他!
紮亞台見到人影的瞬間用盡全身力氣揮劍砍下。
陸隨卻似早有預料,登時提劍橫擋在頭頂,兩把劍相撞發出刺耳的巨響,速度之快竟濺起火光。紮亞台反手削過頭頂又被險險躲過,陸隨找準時機抓著紮亞台的後領把他掀翻在地,兩人一同沿著石頭後的陡坡滾落。
陡坡被厚厚的積雪覆蓋,殊不知下方便是斷崖。兩人滾落時撞斷了峭壁橫生出的樹枝,清脆的斷裂聲後是滾落懸崖後沉悶的落地聲。
陸隨掙紮著從雪中爬起,利劍仍握在手中,一劍揮去想要斬斷紮亞台手臂。
紮亞台也並非等閑之輩,迅速翻滾躲閃,撿起掉下來的劍。
劍光閃爍、刀影重重,空曠的崖下隻剩兩軍主帥殊死搏鬥,周圍的雪被劍意削得紛飛四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