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荊不曾向他側過臉,道:「糧草輜重自古以來都是難題,如今已入隆冬,長安至隴西山高路遠,而北狄隻需不到一日便能兵臨平涼郡,若軍需補給不及,不僅會丟了城池,更進一步失了險要關隘,北狄可長驅而入直指京師。」
堂上文官紛紛附和:「陸小將軍可別忘了,平涼七年前就被敵軍攻陷過。」
陸隨冷哼一聲,道:「我當然忘不了。在下七年前還是首陽郡的傳令兵,平涼淪陷之時滿地屍骸,敵人的鐵騎掛滿了將士們的頭顱,百姓哭嚎遍野,滿地瘡痍。彼時何人願意出兵?」
「這……」
不等那腐儒文官繼續,陸隨又道:「北狄連年犯我邊境,如今敵人內亂正是收復失地的大好時機,卻還要瞻前顧後,眼睜睜看著邊關百姓深陷水火。各位大人們不愧為忠臣、良相!」
「你!」
楚荊自始自終都垂眸不曾看他一眼,冷靜地說道:「陸副將有報國之誌,但出兵征戰並非空有豪情壯誌就能得勝。」
「依你之言,不戰則不敗,隴西十四座城池丟了便丟了可好?」
「我並非此意。」
僵持不下陷入死局,最終還是皇帝發話:「好了,都下去吧,容朕好好想想。」
楚荊才踏出宮門,就被人捂了口鼻拖到了牆角。
楚荊雙手被反剪壓在牆麵,粗糙的石磚刮蹭得他生疼,一隻帶著厚繭的手掐住了他的後頸不斷縮緊。
「楚、亦、安,」有人在耳邊極輕地說道,「別來無恙。」
那是他朝思暮想的聲音。
楚荊閉上眼,道:「對不起。」
第40章 有人在乎
放在袖袋裏的那些錢袋藥丸雜碎物品早就被江水沖走,隻有被紅繩串起的銀戒仍好好地安放在胸前。
楚荊緊緊抓著銀戒,脖子上甚至被勒出了淡淡的紅印。
「……對不起。」
陸隨不知楚荊是做了什麽噩夢,一晚上翻來覆去地說著道歉的話,隻好輕輕拍著背安撫。
「沒事了,別擔心。」
楚荊卻接著道:「我……必須放走李鋰。」
陸隨輕笑一聲,語氣中已經沒有之前的怒氣,低聲道:「幾個時辰前還不承認,病糊塗了倒是想坦白從寬了?」
楚荊感受著陸隨說話時胸腔的震動,有種莫名的安心,又委屈道:「……必須要放他走。」
陸隨權當他在說胡話,哄著問:「那亦安哥哥能不能告訴我,為什麽要放他走?」
楚荊感覺頭好痛,陸隨怎麽總喜歡問他這些難以迴答的問題。-一日前——
「本王還不想死,需要楚寺卿幫我個忙,演一齣戲。」李鋰提劍指向楚荊。
楚荊絲毫不懼,直接伸手去碰,食指被劍刃劃破,暗色的血液順著劍身流淌,在劍尖匯聚成一滴血珠。
他知道李鋰的計策,但楚荊搖頭,道:「你高估了我這條命,即便我死,皇帝也不會放你走。」
李鋰卻說:「我自然知道你的命威脅不到李錫,但有人在乎你的生死。」
楚荊道:「你想多了。」
李鋰笑道:「聽聞你與陸隨關係『極差』,如果我用你威脅他,陸將軍一定拍手稱快,絕不會冒險救你的吧?」
李鋰見他不語,心知自己猜對了,他手一鬆把劍扔了,一副好商量的架勢坐在草堆上。
楚荊終於鬆口:「我為什麽要幫你?」
李鋰頗有把握,道:「楚寺卿素來以剛正不啊聞名,豈會任由無辜之人蒙冤?」
楚荊漫不經心地笑了,「抬舉罷了。」
李鋰當然不認為楚荊會因此而幫他,「七年前的矯詔,你真以為是自己僥倖瞞天過海?」
楚荊心跳如擂鼓,麵上仍故作鎮定反問:「什麽矯詔?」
「你不必試探,事到如今我沒有與你打啞謎的必要。」李鋰直截了當地亮出他的底牌,「當年先帝調兵攻打北狄,需要朝廷撥軍糧運至平涼,當時身為廢太子的我正主責此事。」
「我知道。」
「你大概不知,在先帝駕崩的那一晚,他曾下密旨撤迴調往西北的軍糧。」
陸隨率領大軍出兵不到半月,速戰奪迴了平涼,北狄節節敗退,邊陲百姓都盼望著能迎來西北軍。
西北軍驍勇善戰毫不遜於北狄,不需要朝廷軍的增援,唯一需要的是軍糧幾時供給。
問題卻出在了皇帝身上。
也正是在那半月期間,正德帝外出遊玩時船翻落水,受了風寒,此後便一病不起。
前線陸隨正一鼓作氣乘勝追擊,皇帝卻下令撤走軍需,而且是命令李鋰秘密截停,絲毫不給陸隨留反應的機會。
「這無異於至西北軍於死地。」
李鋰連夜入宮,先帝卻不在寢宮,他擔心有人假傳聖旨,便潛入書房,案上的硃批便是先帝親筆所書的撤軍糧一事。
「我心中不解,並未擅自行動,正要離開時卻聽到宮鍾齊鳴。我親眼看到你推門入書房,燒毀了那份撤軍糧的詔書。」
「你入了宮?」楚荊問道。
李鋰點點頭,「私自入宮是大罪,更何況又是在先帝駕崩那日,我隻好趁機離開。李錫登基後你頗受重視,甚至命你參與整理先帝的遺詔,我才一直以為燒毀詔書是出自他的指使。可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宮中傳出消息,李錫本也想下令撤走西北軍糧讓陸隨撤軍,你卻拿出了一份先帝遺詔。」
堂上文官紛紛附和:「陸小將軍可別忘了,平涼七年前就被敵軍攻陷過。」
陸隨冷哼一聲,道:「我當然忘不了。在下七年前還是首陽郡的傳令兵,平涼淪陷之時滿地屍骸,敵人的鐵騎掛滿了將士們的頭顱,百姓哭嚎遍野,滿地瘡痍。彼時何人願意出兵?」
「這……」
不等那腐儒文官繼續,陸隨又道:「北狄連年犯我邊境,如今敵人內亂正是收復失地的大好時機,卻還要瞻前顧後,眼睜睜看著邊關百姓深陷水火。各位大人們不愧為忠臣、良相!」
「你!」
楚荊自始自終都垂眸不曾看他一眼,冷靜地說道:「陸副將有報國之誌,但出兵征戰並非空有豪情壯誌就能得勝。」
「依你之言,不戰則不敗,隴西十四座城池丟了便丟了可好?」
「我並非此意。」
僵持不下陷入死局,最終還是皇帝發話:「好了,都下去吧,容朕好好想想。」
楚荊才踏出宮門,就被人捂了口鼻拖到了牆角。
楚荊雙手被反剪壓在牆麵,粗糙的石磚刮蹭得他生疼,一隻帶著厚繭的手掐住了他的後頸不斷縮緊。
「楚、亦、安,」有人在耳邊極輕地說道,「別來無恙。」
那是他朝思暮想的聲音。
楚荊閉上眼,道:「對不起。」
第40章 有人在乎
放在袖袋裏的那些錢袋藥丸雜碎物品早就被江水沖走,隻有被紅繩串起的銀戒仍好好地安放在胸前。
楚荊緊緊抓著銀戒,脖子上甚至被勒出了淡淡的紅印。
「……對不起。」
陸隨不知楚荊是做了什麽噩夢,一晚上翻來覆去地說著道歉的話,隻好輕輕拍著背安撫。
「沒事了,別擔心。」
楚荊卻接著道:「我……必須放走李鋰。」
陸隨輕笑一聲,語氣中已經沒有之前的怒氣,低聲道:「幾個時辰前還不承認,病糊塗了倒是想坦白從寬了?」
楚荊感受著陸隨說話時胸腔的震動,有種莫名的安心,又委屈道:「……必須要放他走。」
陸隨權當他在說胡話,哄著問:「那亦安哥哥能不能告訴我,為什麽要放他走?」
楚荊感覺頭好痛,陸隨怎麽總喜歡問他這些難以迴答的問題。-一日前——
「本王還不想死,需要楚寺卿幫我個忙,演一齣戲。」李鋰提劍指向楚荊。
楚荊絲毫不懼,直接伸手去碰,食指被劍刃劃破,暗色的血液順著劍身流淌,在劍尖匯聚成一滴血珠。
他知道李鋰的計策,但楚荊搖頭,道:「你高估了我這條命,即便我死,皇帝也不會放你走。」
李鋰卻說:「我自然知道你的命威脅不到李錫,但有人在乎你的生死。」
楚荊道:「你想多了。」
李鋰笑道:「聽聞你與陸隨關係『極差』,如果我用你威脅他,陸將軍一定拍手稱快,絕不會冒險救你的吧?」
李鋰見他不語,心知自己猜對了,他手一鬆把劍扔了,一副好商量的架勢坐在草堆上。
楚荊終於鬆口:「我為什麽要幫你?」
李鋰頗有把握,道:「楚寺卿素來以剛正不啊聞名,豈會任由無辜之人蒙冤?」
楚荊漫不經心地笑了,「抬舉罷了。」
李鋰當然不認為楚荊會因此而幫他,「七年前的矯詔,你真以為是自己僥倖瞞天過海?」
楚荊心跳如擂鼓,麵上仍故作鎮定反問:「什麽矯詔?」
「你不必試探,事到如今我沒有與你打啞謎的必要。」李鋰直截了當地亮出他的底牌,「當年先帝調兵攻打北狄,需要朝廷撥軍糧運至平涼,當時身為廢太子的我正主責此事。」
「我知道。」
「你大概不知,在先帝駕崩的那一晚,他曾下密旨撤迴調往西北的軍糧。」
陸隨率領大軍出兵不到半月,速戰奪迴了平涼,北狄節節敗退,邊陲百姓都盼望著能迎來西北軍。
西北軍驍勇善戰毫不遜於北狄,不需要朝廷軍的增援,唯一需要的是軍糧幾時供給。
問題卻出在了皇帝身上。
也正是在那半月期間,正德帝外出遊玩時船翻落水,受了風寒,此後便一病不起。
前線陸隨正一鼓作氣乘勝追擊,皇帝卻下令撤走軍需,而且是命令李鋰秘密截停,絲毫不給陸隨留反應的機會。
「這無異於至西北軍於死地。」
李鋰連夜入宮,先帝卻不在寢宮,他擔心有人假傳聖旨,便潛入書房,案上的硃批便是先帝親筆所書的撤軍糧一事。
「我心中不解,並未擅自行動,正要離開時卻聽到宮鍾齊鳴。我親眼看到你推門入書房,燒毀了那份撤軍糧的詔書。」
「你入了宮?」楚荊問道。
李鋰點點頭,「私自入宮是大罪,更何況又是在先帝駕崩那日,我隻好趁機離開。李錫登基後你頗受重視,甚至命你參與整理先帝的遺詔,我才一直以為燒毀詔書是出自他的指使。可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宮中傳出消息,李錫本也想下令撤走西北軍糧讓陸隨撤軍,你卻拿出了一份先帝遺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