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荊抿嘴不語,他仍記得賀應淮放在書舍的幾幅字畫中,隻有這幅無名的畫是被悉心收藏,沒有一絲灰塵的。
賀應淮對一直扶著楚荊的陸隨有些歉意,道:「賀某並非故意害將軍受牽連,還請見諒。也請將軍別再為難楚寺卿了。」
陸隨對此說法已經見怪不怪,甚至懶得反駁。
通關牒文被大理寺扣押,眼前又站著個陸將軍,賀應淮想逃走也無門,道:「既然事跡敗露,賀某心服口服。」
嗩吶的聲音早已消失,出殯的隊伍已經走遠了,楚荊半晌才動了動,一瘸一拐地轉身往迴走。
四周沒有差役,也沒有士卒,竟確確實實隻有正離開的兩人。
「寺卿這是何意?」賀應淮不解。
「三日後大理寺會發布通緝令,這段時間已足夠你出城,勸你此後隱姓埋名,不要被我抓到。」
「為何幫我?」賀應淮從沒想過楚荊會網開一麵放他離開。
「不為何。」
楚荊一瘸一拐往前走著,那腿傷看著又重了些,還沒走出幾步路,陸隨在他身前半蹲下似是要背他,楚荊卻死活不願意,偏要自己逞能。
「上來吧,我背你。」
「不用,我自己能走。」
「你怎麽這麽別扭?」
「還有人看著呢!」
「看著怎麽了,他馬上就要走了……」
賀應淮看著那兩人拉拉扯扯走了一路,直到消失在黑暗中,才喃喃道:「楚寺卿,多謝。」
趕了一日的路,賀應淮終於翻山出了城。
「這位兄弟,請問城門怎麽走?」
有人叫住了他,賀應淮迴頭,是個少年書生,還背著厚重的書篋,聽口音是從南方來的,眉眼間竟與趙樓有些相似。
「這位兄台,你也是進京趕考的麽?」
進京那日下了大雨,城門排了一道長隊,賀應淮的傘下突然鑽進來一個人。
那人渾身濕透,頭髮直往下滴水,卻不用袖子遮擋,而且把懷裏抱著的一堆東西捂了個嚴嚴實實。
賀應淮默默把傘往他那處偏了一點,並不打算理睬他。
這人也是第一迴進京,手忙腳亂翻了半天,才在最包袱的底下發現皺皺巴巴的通關文牒。
趙樓,尹州人士。
他才剛拿出來,那城門校尉又離開了,沒多久派了人過來驅趕,不知哪位達官貴人乘著八抬大轎進城,入城的百姓隻好分列兩側讓開大路等候。
這一折騰,雨也停了,賀應淮收了傘,尋了落腳的客棧,才發現那人一直跟在自己身後。
「你也住這?」賀應淮問道。
「不不不。」
走了半日的路,身上濕漉漉的衣服竟也幹了一半,趙樓終於捨得把懷裏的「寶貝」拿出來。是幾幅字畫。
「多謝賀兄相助,請收下這幅畫。」
「舉手之勞,不必——」賀應淮見他如此寶貝這些字畫,本以為是出自名家,正驚訝於他如此大方,擺擺手拒絕,打開一看,卻是一幅沒有提名的畫。
「若你不嫌棄的話,」趙樓的聲音越來越小,「這畫上的是我家鄉尹州特有的金茶花,都是我閑時畫的,如賀兄不想要的話也……」
賀應淮笑道:「我收下了,多謝趙兄。」
本隻是萍水相逢,賀應淮把畫收好,沒過多久就把他置之腦後了。
會試在即,他卻突然水土不服起來,連日發起了高熱。勉強臥床了數日,賀應淮咳得整宿無法入睡,拖著病體大清早出門,卻連醫館都還沒開。
「咳咳咳……」賀應淮咳得是在厲害,腿軟得隻能扶著醫館門前的牌匾蹲下。
「賀兄,你怎麽了!」
賀應淮感覺那人是在叫自己,抬起頭居然看見了趙樓。
「你……離遠些,」賀應淮捂住了口鼻,「也許是風寒,免得讓你也染上。」
趙樓卻沒考慮這些,連他那字畫攤子也顧不上了,背著人跑了一路,才找到一家剛開門的醫館。
所幸沒什麽大礙,趙樓把賀應淮扶迴了客棧,又給他煎了藥,看著他喝了才離開。
迴來時抱著他那一幅也沒被偷的字畫,不知是該慶幸還是該失望。
賀應淮這才知道趙樓也是自小家境貧寒,靠著賣字畫支撐他讀書。他的書法甚至比一些所謂的名家要好,隻可沒有名氣無人問津,隻能賤賣。
扶賀應淮迴到房中時,趙樓見他把自己的畫還放在了書架上,還異常高興道:「這是我離鄉時所作,沒想到賀兄還留著。」
病好後,賀應淮把畫從書架上取了出來,展開掛在了牆上。
「賀兄,我今日去了同鄉會,這糕點好吃,你嚐嚐?」
「賀兄,我意中人叫嫣兒,無論此次能否中舉,我都要迴去娶她為妻。」
「賀兄!這是我會試寫的策論,你來點評點評寫的如何?」
「賀兄,我沒有作弊。」……
賀應淮出了神,那書生見他遲遲不應,又解釋道:「我是進京求學的,不知城門往哪個方向走?」
岔路上兩撥人相遇了,一撥人浩浩蕩蕩,吹著嗩吶,跳著喪舞,不知又是哪位選好了風水寶地下葬。而另一波隻有一對頭係白巾的夫婦,已是滿頭白髮的年紀,拉著牛車,車上用鋪蓋卷了個人,正往那掩骨塔走去。
不知是哪一方的婦人低聲哭泣傳入耳中,或許二者兼有。
賀應淮對一直扶著楚荊的陸隨有些歉意,道:「賀某並非故意害將軍受牽連,還請見諒。也請將軍別再為難楚寺卿了。」
陸隨對此說法已經見怪不怪,甚至懶得反駁。
通關牒文被大理寺扣押,眼前又站著個陸將軍,賀應淮想逃走也無門,道:「既然事跡敗露,賀某心服口服。」
嗩吶的聲音早已消失,出殯的隊伍已經走遠了,楚荊半晌才動了動,一瘸一拐地轉身往迴走。
四周沒有差役,也沒有士卒,竟確確實實隻有正離開的兩人。
「寺卿這是何意?」賀應淮不解。
「三日後大理寺會發布通緝令,這段時間已足夠你出城,勸你此後隱姓埋名,不要被我抓到。」
「為何幫我?」賀應淮從沒想過楚荊會網開一麵放他離開。
「不為何。」
楚荊一瘸一拐往前走著,那腿傷看著又重了些,還沒走出幾步路,陸隨在他身前半蹲下似是要背他,楚荊卻死活不願意,偏要自己逞能。
「上來吧,我背你。」
「不用,我自己能走。」
「你怎麽這麽別扭?」
「還有人看著呢!」
「看著怎麽了,他馬上就要走了……」
賀應淮看著那兩人拉拉扯扯走了一路,直到消失在黑暗中,才喃喃道:「楚寺卿,多謝。」
趕了一日的路,賀應淮終於翻山出了城。
「這位兄弟,請問城門怎麽走?」
有人叫住了他,賀應淮迴頭,是個少年書生,還背著厚重的書篋,聽口音是從南方來的,眉眼間竟與趙樓有些相似。
「這位兄台,你也是進京趕考的麽?」
進京那日下了大雨,城門排了一道長隊,賀應淮的傘下突然鑽進來一個人。
那人渾身濕透,頭髮直往下滴水,卻不用袖子遮擋,而且把懷裏抱著的一堆東西捂了個嚴嚴實實。
賀應淮默默把傘往他那處偏了一點,並不打算理睬他。
這人也是第一迴進京,手忙腳亂翻了半天,才在最包袱的底下發現皺皺巴巴的通關文牒。
趙樓,尹州人士。
他才剛拿出來,那城門校尉又離開了,沒多久派了人過來驅趕,不知哪位達官貴人乘著八抬大轎進城,入城的百姓隻好分列兩側讓開大路等候。
這一折騰,雨也停了,賀應淮收了傘,尋了落腳的客棧,才發現那人一直跟在自己身後。
「你也住這?」賀應淮問道。
「不不不。」
走了半日的路,身上濕漉漉的衣服竟也幹了一半,趙樓終於捨得把懷裏的「寶貝」拿出來。是幾幅字畫。
「多謝賀兄相助,請收下這幅畫。」
「舉手之勞,不必——」賀應淮見他如此寶貝這些字畫,本以為是出自名家,正驚訝於他如此大方,擺擺手拒絕,打開一看,卻是一幅沒有提名的畫。
「若你不嫌棄的話,」趙樓的聲音越來越小,「這畫上的是我家鄉尹州特有的金茶花,都是我閑時畫的,如賀兄不想要的話也……」
賀應淮笑道:「我收下了,多謝趙兄。」
本隻是萍水相逢,賀應淮把畫收好,沒過多久就把他置之腦後了。
會試在即,他卻突然水土不服起來,連日發起了高熱。勉強臥床了數日,賀應淮咳得整宿無法入睡,拖著病體大清早出門,卻連醫館都還沒開。
「咳咳咳……」賀應淮咳得是在厲害,腿軟得隻能扶著醫館門前的牌匾蹲下。
「賀兄,你怎麽了!」
賀應淮感覺那人是在叫自己,抬起頭居然看見了趙樓。
「你……離遠些,」賀應淮捂住了口鼻,「也許是風寒,免得讓你也染上。」
趙樓卻沒考慮這些,連他那字畫攤子也顧不上了,背著人跑了一路,才找到一家剛開門的醫館。
所幸沒什麽大礙,趙樓把賀應淮扶迴了客棧,又給他煎了藥,看著他喝了才離開。
迴來時抱著他那一幅也沒被偷的字畫,不知是該慶幸還是該失望。
賀應淮這才知道趙樓也是自小家境貧寒,靠著賣字畫支撐他讀書。他的書法甚至比一些所謂的名家要好,隻可沒有名氣無人問津,隻能賤賣。
扶賀應淮迴到房中時,趙樓見他把自己的畫還放在了書架上,還異常高興道:「這是我離鄉時所作,沒想到賀兄還留著。」
病好後,賀應淮把畫從書架上取了出來,展開掛在了牆上。
「賀兄,我今日去了同鄉會,這糕點好吃,你嚐嚐?」
「賀兄,我意中人叫嫣兒,無論此次能否中舉,我都要迴去娶她為妻。」
「賀兄!這是我會試寫的策論,你來點評點評寫的如何?」
「賀兄,我沒有作弊。」……
賀應淮出了神,那書生見他遲遲不應,又解釋道:「我是進京求學的,不知城門往哪個方向走?」
岔路上兩撥人相遇了,一撥人浩浩蕩蕩,吹著嗩吶,跳著喪舞,不知又是哪位選好了風水寶地下葬。而另一波隻有一對頭係白巾的夫婦,已是滿頭白髮的年紀,拉著牛車,車上用鋪蓋卷了個人,正往那掩骨塔走去。
不知是哪一方的婦人低聲哭泣傳入耳中,或許二者兼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