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荊反覆詢問過侍童和老鴇,他們的口供大同小異,不大可能說謊,又反覆詢問了當初藏屍的李英,藏屍地點也不會出錯。
屍袋裏包裹的並非屍體,而是一具大小重量與成人相仿的木製人偶。人偶穿著件素袍和一方素絹,打扮如同書生模樣。衣衫裏還藏著一塊絹布,上麵寫滿了字,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侍童口口聲聲說見了鬼,見到的也許就是假死的嫣兒。
嫣兒是兩月前來到棲鳳樓的,以表演歌舞營生,因為容貌娉婷清麗,也受不少娼客追捧。韓琰也是嫣兒的常客之一,出價也高,甚至將她視作紅顏知己,讓賣藝不賣身的嫣兒為他破例。然而韓琰家風甚嚴,那侍童不敢告訴他的父親陳遠,隻好幫他隱藏此事,每迴都是偷偷來此地,不敢聲張。
嫣兒不識詩書,卻很崇拜韓琰的學識,也學著他認字念書,時常拿他寫的詩書文章出來品讀。
韓琰當初憑著一篇策論奪得會元,朝會上甚至得到皇帝稱讚。會試後貢院會選取優秀闈墨刊印成冊發行,其中那篇得分最高的《安民疏》刊發後,在京城流傳甚廣。
絹布上的文字正是韓琰的那篇《安民疏》,而且字跡娟秀整齊多半,是找人專門謄抄過。
那日侍童躲進樹林裏,焚燒的絹布上也是寫滿了這篇文章。
一月前韓琰照常來了棲鳳樓找嫣兒,半夜兩人卻起了爭執,房裏傳來重物砸在地上的悶響。等韓琰慌慌張張跑出來時,侍童隻見嫣兒倒在地上,雙眼瞪著,口吐白沫,滿身都是鮮血。
老鴇哪見過這等慘狀,心知韓琰身份顯赫,不敢聲張,又害怕被人看見報官,便敲詐了韓琰一筆錢,找了兩個雜工偷偷把嫣兒抬到後山樹林裏埋了。
「兩個雜工?」陸隨漫不經心問道。
「嗯,」楚荊仔細翻看挖出來的證物,想找出些蛛絲馬跡,「一個叫李英,是他帶路找到了『屍體』,現在在一戶人家中做雜工。另一個叫王二,是當時新來的短工,處理完屍體以後說是怕惹禍上身,嫌晦氣就走了,還沒有找到此人。」
陸隨若有所思:「王二這名字取得倒是隨便。」
楚荊點點頭,說:「我托戶部張尚書核查過京師登記在冊的人口,名為王二的共三百八十二人,而且在京有家室,與韓琰並無交集。我懷疑是嫣兒聯合這個化名為王二的人設局偷換了屍體,用人偶來偽裝成假死。」
日漸西斜,落日將大地鍍上一層金色,似乎努力在趕走冬日的陰冷。可表麵越是光芒萬丈,背麵就越漆黑陰暗,不見光明。
風漸大了,陸隨把窗戶關上,點起蠟燭,橙黃的光照亮了這間不大不小的臥房。
一樁案子牽扯到了這麽多人,陸隨忍不住推測起來:「先是聯合所謂的王二來一出假死的戲碼,後來又是韓琰被投毒,如今又暴露了行蹤。若兇手是嫣兒,他為何要殺韓琰?是因愛生恨,還是與韓琰之間有什麽秘密?」
嫣兒自稱來京城投奔親戚,途中遭了劫匪,財物被洗劫一空,親戚不收留,才流落青樓。她本非京城中人,與祖輩歷代在京為官的韓琰又能有什麽過節。
楚荊正說著,瞥見自己的褲腿,出了會神。
「怎麽了?」
「這是什麽?」楚荊指著褲腿膝蓋位置的一灘淺淺的褐色髒汙。
陸隨沾水擦了擦,不像是染了汙物,有種清洗幹淨以後褪色的感覺。
「這是應該抹的藥酒染上的,你要是嫌棄要是我去換一條新的來。」
「等下,」楚荊臉色大變,沉下聲道,「那人偶上穿著的衣服,褲腿上也有這麽一灘汙髒。」
第13章 夜探貢院
「你要幹什麽?」
拐杖插進雪地裏發出沙沙聲,陸隨跟著楚荊一路從蹦躂到了承天門前。
楚荊撫平淩亂的衣服,整理好儀態後,說:「我要去稟告皇上,我懷疑趙樓舞弊一案另有隱情。」
「然後呢?」
「搜查貢院,重查考卷。」
陸隨對楚荊的辦事風格不置可否,隻說:「打個賭,要是皇帝能答應,我跟你姓。」
楚荊想起那天在棲鳳樓,說:「我怎麽記得你名叫楚隨。」
陸隨語塞:「我怎麽沒發現你還挺記仇的。」
暮鍾響起,二更已至。
金吾衛正在城門前巡邏,遠遠地瞧見有兩個人影,高聲喝道:「你們兩個,幹什麽的!」
楚荊把通報令牌拿出來,說:「我是大理寺……唔唔……」
陸隨一手捂著楚荊,遠遠迴答:「沒事,沒事!」
城門重地守衛森嚴,又是宵禁時分,百姓不得無故逗留,那金吾衛起了疑心,提著燈籠走近才認出兩人。
自北狄突襲京師,陸隨勤王以來,前兵部尚書被斬,五軍都督接連遭到彈劾,韓文忠損失一親信,而邊將陸隨隱隱有執掌三大營之勢。
十二衛親軍雖不受三大營管轄,但也慣會見風使舵,平日裏眼高於頂,作威作福,這會兒也不得不給陸隨幾分薄麵。
金吾衛問道:「陸將軍是否有事稟報?」
陸隨道:「無事,我們這就走,你們忙去吧。」
「唔唔……」
楚荊身體騰空,一陣天旋地轉又被陸隨扛走了。
快走了幾步,陸隨扛著人拐進了一個陰暗的胡同,隻有一縷月光照出人的陰影。
屍袋裏包裹的並非屍體,而是一具大小重量與成人相仿的木製人偶。人偶穿著件素袍和一方素絹,打扮如同書生模樣。衣衫裏還藏著一塊絹布,上麵寫滿了字,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侍童口口聲聲說見了鬼,見到的也許就是假死的嫣兒。
嫣兒是兩月前來到棲鳳樓的,以表演歌舞營生,因為容貌娉婷清麗,也受不少娼客追捧。韓琰也是嫣兒的常客之一,出價也高,甚至將她視作紅顏知己,讓賣藝不賣身的嫣兒為他破例。然而韓琰家風甚嚴,那侍童不敢告訴他的父親陳遠,隻好幫他隱藏此事,每迴都是偷偷來此地,不敢聲張。
嫣兒不識詩書,卻很崇拜韓琰的學識,也學著他認字念書,時常拿他寫的詩書文章出來品讀。
韓琰當初憑著一篇策論奪得會元,朝會上甚至得到皇帝稱讚。會試後貢院會選取優秀闈墨刊印成冊發行,其中那篇得分最高的《安民疏》刊發後,在京城流傳甚廣。
絹布上的文字正是韓琰的那篇《安民疏》,而且字跡娟秀整齊多半,是找人專門謄抄過。
那日侍童躲進樹林裏,焚燒的絹布上也是寫滿了這篇文章。
一月前韓琰照常來了棲鳳樓找嫣兒,半夜兩人卻起了爭執,房裏傳來重物砸在地上的悶響。等韓琰慌慌張張跑出來時,侍童隻見嫣兒倒在地上,雙眼瞪著,口吐白沫,滿身都是鮮血。
老鴇哪見過這等慘狀,心知韓琰身份顯赫,不敢聲張,又害怕被人看見報官,便敲詐了韓琰一筆錢,找了兩個雜工偷偷把嫣兒抬到後山樹林裏埋了。
「兩個雜工?」陸隨漫不經心問道。
「嗯,」楚荊仔細翻看挖出來的證物,想找出些蛛絲馬跡,「一個叫李英,是他帶路找到了『屍體』,現在在一戶人家中做雜工。另一個叫王二,是當時新來的短工,處理完屍體以後說是怕惹禍上身,嫌晦氣就走了,還沒有找到此人。」
陸隨若有所思:「王二這名字取得倒是隨便。」
楚荊點點頭,說:「我托戶部張尚書核查過京師登記在冊的人口,名為王二的共三百八十二人,而且在京有家室,與韓琰並無交集。我懷疑是嫣兒聯合這個化名為王二的人設局偷換了屍體,用人偶來偽裝成假死。」
日漸西斜,落日將大地鍍上一層金色,似乎努力在趕走冬日的陰冷。可表麵越是光芒萬丈,背麵就越漆黑陰暗,不見光明。
風漸大了,陸隨把窗戶關上,點起蠟燭,橙黃的光照亮了這間不大不小的臥房。
一樁案子牽扯到了這麽多人,陸隨忍不住推測起來:「先是聯合所謂的王二來一出假死的戲碼,後來又是韓琰被投毒,如今又暴露了行蹤。若兇手是嫣兒,他為何要殺韓琰?是因愛生恨,還是與韓琰之間有什麽秘密?」
嫣兒自稱來京城投奔親戚,途中遭了劫匪,財物被洗劫一空,親戚不收留,才流落青樓。她本非京城中人,與祖輩歷代在京為官的韓琰又能有什麽過節。
楚荊正說著,瞥見自己的褲腿,出了會神。
「怎麽了?」
「這是什麽?」楚荊指著褲腿膝蓋位置的一灘淺淺的褐色髒汙。
陸隨沾水擦了擦,不像是染了汙物,有種清洗幹淨以後褪色的感覺。
「這是應該抹的藥酒染上的,你要是嫌棄要是我去換一條新的來。」
「等下,」楚荊臉色大變,沉下聲道,「那人偶上穿著的衣服,褲腿上也有這麽一灘汙髒。」
第13章 夜探貢院
「你要幹什麽?」
拐杖插進雪地裏發出沙沙聲,陸隨跟著楚荊一路從蹦躂到了承天門前。
楚荊撫平淩亂的衣服,整理好儀態後,說:「我要去稟告皇上,我懷疑趙樓舞弊一案另有隱情。」
「然後呢?」
「搜查貢院,重查考卷。」
陸隨對楚荊的辦事風格不置可否,隻說:「打個賭,要是皇帝能答應,我跟你姓。」
楚荊想起那天在棲鳳樓,說:「我怎麽記得你名叫楚隨。」
陸隨語塞:「我怎麽沒發現你還挺記仇的。」
暮鍾響起,二更已至。
金吾衛正在城門前巡邏,遠遠地瞧見有兩個人影,高聲喝道:「你們兩個,幹什麽的!」
楚荊把通報令牌拿出來,說:「我是大理寺……唔唔……」
陸隨一手捂著楚荊,遠遠迴答:「沒事,沒事!」
城門重地守衛森嚴,又是宵禁時分,百姓不得無故逗留,那金吾衛起了疑心,提著燈籠走近才認出兩人。
自北狄突襲京師,陸隨勤王以來,前兵部尚書被斬,五軍都督接連遭到彈劾,韓文忠損失一親信,而邊將陸隨隱隱有執掌三大營之勢。
十二衛親軍雖不受三大營管轄,但也慣會見風使舵,平日裏眼高於頂,作威作福,這會兒也不得不給陸隨幾分薄麵。
金吾衛問道:「陸將軍是否有事稟報?」
陸隨道:「無事,我們這就走,你們忙去吧。」
「唔唔……」
楚荊身體騰空,一陣天旋地轉又被陸隨扛走了。
快走了幾步,陸隨扛著人拐進了一個陰暗的胡同,隻有一縷月光照出人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