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晴天多打柴,雨天不濕鞋。
——土家族諺語
班裏流傳著各種各樣的畢業分配的方案。關於牛木林的是留校工作的消息:一是到大學組織部工作,二是留在中文係德育教研室任教。
對此,牛木林嗤之以鼻:一是沒有班主任來找自己談話,二是這兩個工作都不是他喜歡的。他不喜歡循規蹈矩和死板教條的機關,更不喜歡向學生講述什麽道德。他還是想當一名新聞記者。
一天,牛木林聽說中國新聞社西北記者站要在中文係的畢業生當中選拔一名記者,便立刻約上室友吉思峰一起前往記者站站長住宿的蘭州大學專家樓。
專家樓深藏在新文科樓東邊的一片綠蔭叢中。牛木林以前根本不知道校園裏居然還有這樣一幢2層小樓。他們沿著用橘黃色瓷磚鋪成的甬道向前方搜尋,在甬道的盡頭找到了淡黃色的專家樓。
現場的境況讓他大吃一驚:班裏的好幾位同學早已經在那裏了,正站在院子裏和站長在熱烈地交談呢。
牛木林向站長詢問招收記者的條件和要求。
站長是一個40多歲的中年男人,戴著一副黑框的近視眼鏡,神情和藹,說話溫和,但是卻很有權威感。他言簡意賅地介紹完記者站的情況,然後問道:“這位同學,你叫什麽名字啊?”
牛木林迴答道:“我叫牛木林。”
站長馬上說道:“噢,我對你是有印象的。我看過你的檔案了。你的學習成績非常好,也是黨員,符合我們的條件。唯一不合適的是……你是迴族。這個會有一些問題。因為當記者要到各個地方去出差和采訪。迴族吃飯很不方便啊,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所以……”
牛木林和吉思峰沮喪地離開了淡黃色的專家樓,默默地沿著橘黃色的甬道向新文科樓走去。
“牛木林,你在想什麽呢?”
牛木林聞聲抬起頭來,看見學生黨支部書記、即將畢業的研究生謝電波站在前麵向自己打招唿呢。
牛木林迴答道:“我在想——畢業以後到什麽單位去工作呢。”
謝電波問道:“你自己想幹什麽工作?”
牛木林迴答道:“新聞宣傳。”
謝電波說道:“我也覺得你適合幹新聞宣傳。你的性格不適合到黨政機關工作。這樣吧,我有一個叫李娜的朋友在新疆那邊的電視台工作。我給她寫一封推薦信。你迴去以後可以直接去找她。”
“真的?”牛木林高興得幾乎要跳起來。
謝電波之所以這麽熱心地幫助牛木林,是因為牛木林在前不久的作為給謝電波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謝電波的碩士畢業論文答辯需要邀請外地的大學教授。可能是在溝通和協調中間出現了問題,導致謝電波的論文導師和中文係的一個領導出現了齟齬和矛盾。
眼看論文答辯的時間就要到了,事情還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年輕氣盛的謝電波等不及了,立即到辦公室去找那個係領導論理。
那個係領導剛好要出去辦事,何況覺得自己也沒必要和一個學生辯論。於是,他沒有和謝電波說上兩句話夾起皮包,抬腳就要出門去。
謝電波的情緒一時比較激動,便立即衝了過去,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了門,打算繼續向那個係領導要一個明確的結果。
那個係領導看到一個學生居然敢阻攔自己,用力將謝電波推了過去。
謝電波又衝過去,把那個係領導推進門裏,仍任用自己的身體擋在門口。就這樣,兩個人之間互相推搡著,結果在撕扯當中那個係領導襯衣上的兩粒扣子被扯掉了。
別的教授看到情況不妙,急忙跑過來拉開了他們。
很快,這場師生之間的衝突演變成了學生毆打老師的巨大風波,並且關注的高度上升到了國家教育部門,被有關部門定性為僅次於某校大學生馮大興殺害老師的全國性的惡劣事件。
上級部門成立了專案調查組,專程從北京來到蘭州調查處理。
孰對孰錯?一邊是決定自己未來命運的係領導,一邊是即將可能被開除的研究生。
牛木林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他堅定地認為,謝電波平時為人正直,堅持原則,講文明、講禮貌。他和係領導之間隻可能發生相互推搡的動作。他是絕對不會毆打自己的係領導的。
牛木林沒有為自己的前途患得患失,而是聯合幾名學生黨員,聯名寫了一份替謝電波陳述怨情、唿籲公正處理的材料,遞給了上級派來的專案調查組。
身陷困境、四麵楚歌的謝電波被牛木林等人的大膽舉動深深地感動了。他決定幫助這個勇敢地為自己打抱不平的學生。
牛木林拿上謝電波寫給李娜的推薦信,立刻去找班主任,請求他向新疆方麵爭取一個名額。他已經下定決定迴到新疆去,去做一名縱橫四海、馳騁天下的電視新聞記者。
班主任非常支持牛木林的想法,很快和學校學生處聯係,爭取到了一個到新疆工作的名額。
雖然禍不單行,但是好事也會成雙。
正在這個時候,牛木林又得到了兩個工作的機會。一個是《新疆日報》社工作人員的當麵邀請,另一個是新疆建設兵團人事局發來的歡迎函。
牛木林思考了一下,決定還是到電視台去工作。因為當下社會影響力最大、人們最喜愛的的媒體就是電視。自己一定要站在時代的最前沿,一定從事最令人炫目的偉大事業。
畢業前夕,學校特意為1000多名畢業生中的9名迴族學生單獨安排了聚餐活動。身為迴族的馬之傑代表學校領導專門為這9名少數民族的畢業生送行。
學生處的安處長是一個既聰慧又熱心的人。當年就是他組織和帶領全校的少數民族學生到吐魯溝春遊的。他的愛人高老師是中文係資料室的管理員。他通過妻子很早就認識了品學兼優的牛木林。
會餐開始不久,安處長走到牛木林的身旁,悄悄地對他說道:“馬主任對你的畢業選擇很不高興。你過去給他敬上一杯酒,他一定會很高興的。”
牛木林猶豫了一下,端起一杯葡萄酒,來到了馬之傑的身邊,麵帶歉意地說道:“馬主任,我給您敬一杯酒,感謝您對我的關懷。”
馬之傑黝黑的臉上瞬間露出了一絲微笑。
他站了起來,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然後把牛木林叫到旁邊,低聲地說道:“你想迴新疆就迴去吧。現在聯係了兩個新疆的名額。一個是自治區科幹局,一個是烏魯木齊市人事局。這兩個名額都是要迴去再二次分配的。我建議你選擇烏魯木齊市人事局。這樣至少能夠保證你留在省會城市裏。”
牛木林聽了馬之傑的忠告,認真地點了點頭,心中不禁感歎道:馬主任看上去是個黑臉包公,沒有想到心腸還挺好的。可惜自己平時不懂人情世故,從來沒有向他請教過,更不像個別同學還給老師和領導送些家鄉的土特產。
牛木林關心地說道:“我們班的吉思峰願意到臨夏去工作。唯一的條件就是能解決他女朋友的工作。”
馬之傑迴答道:“你放心,我會安排好的。”
牛木林又關切地問道:“謝電波的事情怎麽樣了?”
馬之傑的臉色迅速地黯淡下來。他看了一眼正在敬酒的其他人,憂心忡忡地迴答道:“結果不會很差,但是恐怕也不會太好。研究生隻能算肄業了,還要接受黨紀和行政處分。主要還是把事情擴散出去了。如果不殺一儆百,全國各個高校的老師們堅決不答應。”
牛木林憂鬱地歎了一口氣,沒有再說什麽了。
4年朝夕相處的同學即將分別,走向國家的四麵八方,準備大展宏圖;4年朝夕相處的金城蘭州,在牛木林和同學們的眼睛裏從來沒有像今天這般美麗。他們成群結隊地在校園裏、在東方紅廣場、在雁灘公園合影留念,也留下了一陣陣歡樂的歌聲和笑聲。
告別蘭州大學的時候,牛木林在天津百環文藝出版社的《散文》月刊上發表了一篇語言華麗、飽含激情的抒情散文《金色的阿勒泰》。
這篇文章既是牛木林交出的4年大學學習的一份答卷,也是他送給蘭州大學一份珍貴的告別禮物。
牛木林和欒新疆分別收到了學校發放的45元遣散費。他們的手中第一次有了這麽多的錢。他們決定過一次奢華的生活,用全部的遣散費買了火車臥鋪車票,第一次睡上了4年以來朝思暮想的臥鋪。
與以前乘坐硬座和睡地板相比,睡臥鋪簡直就是在天堂裏享受無盡的福分了。
火車穿過險峻的烏鞘嶺,飛奔在漫長的河西走廊上。
牛木林打開了《散文》月刊,一邊貪婪地聞著紙張上散發出來的油墨芳香,一邊興奮地閱讀自己的文章。
《金色的阿勒泰》
我熱愛巍峨壯麗、氣勢雄偉的泰山,我憧憬山清水秀、煙波浩渺的太湖,我也向往稻花飄香、棉花如雲的江漢平原。它們富饒,它們美麗,享有“人間天堂”的美稱。然而,我最熱愛、最思念的是你——金色的阿勒泰,我的故鄉!
一提到新疆,很多人便會想到天蒼蒼、野茫茫、戈壁沙漠一片悲涼的景象。多少年來,人們一直抱著這個偏見,重複著“春風不度玉門關”“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古老話題。
今天,我要帶著他們來看看你,看看我們的阿勒泰。
美麗的阿勒泰,你象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祖國的最西北。阿爾泰山象一個身披鎧甲的勇士護衛在你的身旁,抵擋住西伯利亞滾滾而來的寒潮;清澈明亮的額爾齊斯河似一條五彩繽紛的絲帶,縈繞在你的胸前,蕩漾著甜蜜的夢幻。
阿勒泰,美麗富饒的地方,你呀你,山是那樣美,水是那樣美,草原是那樣美,人更是那樣的美。
雖然人們把華麗的詞藻送給了泰山,將滿懷的熱情獻給了黃山,然而,你——阿勒泰人民親切地稱作“金山”的古老而年輕的山脈,胸懷象大海一樣寬闊,肅穆屹立在西北的大地上。
遠遠望去,你美麗多姿,無數高插雲霄的山峰仿佛是翩翩起舞的哈薩克少女;從近處看,你那渾然一體的峻嶺像是一條色彩斑斕的巨龍,又如一群飛奔的駿馬。
你龐大的身軀裏蘊藏著煤炭、雲母、黃金、銅、有色金屬等礦產,不僅儲藏量大,而且質量高。在你這裏開采的黃金幾乎年年都占到全疆總產量的一半。因為你的黃金以質優色美馳名中外,不僅贏得了“金山”的美稱(阿爾泰:蒙古語為金山之意),而且也給整個阿勒泰地區戴上了金色的桂冠。
阿爾泰山,你滿山的原始森林鬱鬱蒼蒼,無邊無際。山上擠滿了高大魁梧的白鬆、紅鬆、雲杉。山穀裏簇擁著朝氣蓬勃的紅柳。山上綠彩飛濺,山穀綠波翻滾。綠色主宰著一切,到處充滿了春天的氣息。一股芳香濃鬱的山風吹過,驚雷般的鬆濤陣陣作響。大自然是那麽美好,那麽神秘,那麽渾厚。看到那綠海般的森林,我們的心都綠透了。不必去摘幾串酸甜的野草莓或是采一把誘人的鬆籽,更不用獵幾隻野兔或是采一筐清淳美味的蘑菇,因為我們的確醉了。
在阿爾泰山裏,如果沿著一條小溪一直走下去,就會走出山區,步入寬闊的平原,小溪也從小河變成了浩浩蕩蕩的大川。一網撒下去便能捕獲到很多鯉魚、狗魚、白魚、黑魚、鯰魚和五道黑魚。
知道嗎?這就是額爾齊斯河,我國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哈薩克人說額河是你的大地上的一串金項鏈、哈薩克人的守護神。額河的兩岸時而是鶯歌燕舞的原始森林,時而是牛羊成群的草原牧場,時而是一望無際的農場耕地,美得出奇,美得動人。額河緊貼在大地母親的懷抱中,用乳汁般的河水澆綠了兩岸的牧草,喂肥了牧人的牛羊,灌溉著萬畝良田,給千家萬戶帶來了歡樂。恆河是印度人民的聖河,尼羅河是埃及的美好象征,那麽,額爾齊斯河就是阿勒泰人民的驕傲與幸福。
阿勒泰大地上分布著一片片美麗遼闊的草原。草原上,駿馬飛馳而過,如同一道道紅色、黑色和白色的閃電;奶牛低頭安詳地吃著草,靜靜地聽著蜜蜂彈琴歌唱,有時禁不住“哞”地長叫一聲,那聲音傳到很遠很遠的地方,更顯得草原寬廣了;雪白的羊群在湖畔緩緩移動,好像一大片嫣然盛開的白牡丹。若想知道草原上有多少隻羊,請聽《天山的星星有多少,我們家鄉的羊兒有多少》這支歌吧,再沒有比這更準確更完美的迴答了。
有一次,我在草原上遇見一位牧羊的老人。他年近七旬,一把雪白的胡須,黃銅色的臉龐,象一座鐵塔矗立在草原上。我好奇地問他為什麽那麽大年紀了還放羊。他一邊用手梳理著白胡子,一變大笑起來:“小巴郎子(哈薩克語,小孩),我老嗎?倘若有豺狼不老實,那就讓它嚐嚐我哈斯木老漢的厲害!”他得意地拍了一下背著的獵槍,響亮地甩了一下羊鞭,趕著羊群繼續往前走去。他仿佛駕著一團潔白的雲彩,在綠色的蒼穹中遨遊。
阿勒泰,你的山美、水美,草原美,開發、建設你的數十萬各族人民更美。他們有的是世代居住在這裏的哈薩克族、蒙古族、維吾爾族人民,有的是從內地來的知識青年、複員轉業軍人和自願來疆人員。
三十多年來,一切都在他們的手中變了模樣:野草叢生的河灘變成了高產的麥田,流沙飛揚的戈壁變成了富饒的草原,荒山腳下修建了林立的廠礦,人跡罕至的野地長起了參天的白楊;柏油公路把阿勒泰市和哈巴河、布爾津、福海等地聯在一起。不必擔心旅途的遙遠,隻要一個多小時銀燕就能飛抵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
看到這一切,誰不為建設邊疆的英雄們感動呢?
阿勒泰,你敞開無私的胸懷,不僅捧出黃金、木材,而且貢獻出一代譽滿中華的風流人物。你是鳳凰的金窩,英才薈萃,人才輩出。
啊,美麗的阿勒泰,金色的阿勒泰,我深深地讚美你!
</p>
晴天多打柴,雨天不濕鞋。
——土家族諺語
班裏流傳著各種各樣的畢業分配的方案。關於牛木林的是留校工作的消息:一是到大學組織部工作,二是留在中文係德育教研室任教。
對此,牛木林嗤之以鼻:一是沒有班主任來找自己談話,二是這兩個工作都不是他喜歡的。他不喜歡循規蹈矩和死板教條的機關,更不喜歡向學生講述什麽道德。他還是想當一名新聞記者。
一天,牛木林聽說中國新聞社西北記者站要在中文係的畢業生當中選拔一名記者,便立刻約上室友吉思峰一起前往記者站站長住宿的蘭州大學專家樓。
專家樓深藏在新文科樓東邊的一片綠蔭叢中。牛木林以前根本不知道校園裏居然還有這樣一幢2層小樓。他們沿著用橘黃色瓷磚鋪成的甬道向前方搜尋,在甬道的盡頭找到了淡黃色的專家樓。
現場的境況讓他大吃一驚:班裏的好幾位同學早已經在那裏了,正站在院子裏和站長在熱烈地交談呢。
牛木林向站長詢問招收記者的條件和要求。
站長是一個40多歲的中年男人,戴著一副黑框的近視眼鏡,神情和藹,說話溫和,但是卻很有權威感。他言簡意賅地介紹完記者站的情況,然後問道:“這位同學,你叫什麽名字啊?”
牛木林迴答道:“我叫牛木林。”
站長馬上說道:“噢,我對你是有印象的。我看過你的檔案了。你的學習成績非常好,也是黨員,符合我們的條件。唯一不合適的是……你是迴族。這個會有一些問題。因為當記者要到各個地方去出差和采訪。迴族吃飯很不方便啊,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所以……”
牛木林和吉思峰沮喪地離開了淡黃色的專家樓,默默地沿著橘黃色的甬道向新文科樓走去。
“牛木林,你在想什麽呢?”
牛木林聞聲抬起頭來,看見學生黨支部書記、即將畢業的研究生謝電波站在前麵向自己打招唿呢。
牛木林迴答道:“我在想——畢業以後到什麽單位去工作呢。”
謝電波問道:“你自己想幹什麽工作?”
牛木林迴答道:“新聞宣傳。”
謝電波說道:“我也覺得你適合幹新聞宣傳。你的性格不適合到黨政機關工作。這樣吧,我有一個叫李娜的朋友在新疆那邊的電視台工作。我給她寫一封推薦信。你迴去以後可以直接去找她。”
“真的?”牛木林高興得幾乎要跳起來。
謝電波之所以這麽熱心地幫助牛木林,是因為牛木林在前不久的作為給謝電波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謝電波的碩士畢業論文答辯需要邀請外地的大學教授。可能是在溝通和協調中間出現了問題,導致謝電波的論文導師和中文係的一個領導出現了齟齬和矛盾。
眼看論文答辯的時間就要到了,事情還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年輕氣盛的謝電波等不及了,立即到辦公室去找那個係領導論理。
那個係領導剛好要出去辦事,何況覺得自己也沒必要和一個學生辯論。於是,他沒有和謝電波說上兩句話夾起皮包,抬腳就要出門去。
謝電波的情緒一時比較激動,便立即衝了過去,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了門,打算繼續向那個係領導要一個明確的結果。
那個係領導看到一個學生居然敢阻攔自己,用力將謝電波推了過去。
謝電波又衝過去,把那個係領導推進門裏,仍任用自己的身體擋在門口。就這樣,兩個人之間互相推搡著,結果在撕扯當中那個係領導襯衣上的兩粒扣子被扯掉了。
別的教授看到情況不妙,急忙跑過來拉開了他們。
很快,這場師生之間的衝突演變成了學生毆打老師的巨大風波,並且關注的高度上升到了國家教育部門,被有關部門定性為僅次於某校大學生馮大興殺害老師的全國性的惡劣事件。
上級部門成立了專案調查組,專程從北京來到蘭州調查處理。
孰對孰錯?一邊是決定自己未來命運的係領導,一邊是即將可能被開除的研究生。
牛木林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他堅定地認為,謝電波平時為人正直,堅持原則,講文明、講禮貌。他和係領導之間隻可能發生相互推搡的動作。他是絕對不會毆打自己的係領導的。
牛木林沒有為自己的前途患得患失,而是聯合幾名學生黨員,聯名寫了一份替謝電波陳述怨情、唿籲公正處理的材料,遞給了上級派來的專案調查組。
身陷困境、四麵楚歌的謝電波被牛木林等人的大膽舉動深深地感動了。他決定幫助這個勇敢地為自己打抱不平的學生。
牛木林拿上謝電波寫給李娜的推薦信,立刻去找班主任,請求他向新疆方麵爭取一個名額。他已經下定決定迴到新疆去,去做一名縱橫四海、馳騁天下的電視新聞記者。
班主任非常支持牛木林的想法,很快和學校學生處聯係,爭取到了一個到新疆工作的名額。
雖然禍不單行,但是好事也會成雙。
正在這個時候,牛木林又得到了兩個工作的機會。一個是《新疆日報》社工作人員的當麵邀請,另一個是新疆建設兵團人事局發來的歡迎函。
牛木林思考了一下,決定還是到電視台去工作。因為當下社會影響力最大、人們最喜愛的的媒體就是電視。自己一定要站在時代的最前沿,一定從事最令人炫目的偉大事業。
畢業前夕,學校特意為1000多名畢業生中的9名迴族學生單獨安排了聚餐活動。身為迴族的馬之傑代表學校領導專門為這9名少數民族的畢業生送行。
學生處的安處長是一個既聰慧又熱心的人。當年就是他組織和帶領全校的少數民族學生到吐魯溝春遊的。他的愛人高老師是中文係資料室的管理員。他通過妻子很早就認識了品學兼優的牛木林。
會餐開始不久,安處長走到牛木林的身旁,悄悄地對他說道:“馬主任對你的畢業選擇很不高興。你過去給他敬上一杯酒,他一定會很高興的。”
牛木林猶豫了一下,端起一杯葡萄酒,來到了馬之傑的身邊,麵帶歉意地說道:“馬主任,我給您敬一杯酒,感謝您對我的關懷。”
馬之傑黝黑的臉上瞬間露出了一絲微笑。
他站了起來,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然後把牛木林叫到旁邊,低聲地說道:“你想迴新疆就迴去吧。現在聯係了兩個新疆的名額。一個是自治區科幹局,一個是烏魯木齊市人事局。這兩個名額都是要迴去再二次分配的。我建議你選擇烏魯木齊市人事局。這樣至少能夠保證你留在省會城市裏。”
牛木林聽了馬之傑的忠告,認真地點了點頭,心中不禁感歎道:馬主任看上去是個黑臉包公,沒有想到心腸還挺好的。可惜自己平時不懂人情世故,從來沒有向他請教過,更不像個別同學還給老師和領導送些家鄉的土特產。
牛木林關心地說道:“我們班的吉思峰願意到臨夏去工作。唯一的條件就是能解決他女朋友的工作。”
馬之傑迴答道:“你放心,我會安排好的。”
牛木林又關切地問道:“謝電波的事情怎麽樣了?”
馬之傑的臉色迅速地黯淡下來。他看了一眼正在敬酒的其他人,憂心忡忡地迴答道:“結果不會很差,但是恐怕也不會太好。研究生隻能算肄業了,還要接受黨紀和行政處分。主要還是把事情擴散出去了。如果不殺一儆百,全國各個高校的老師們堅決不答應。”
牛木林憂鬱地歎了一口氣,沒有再說什麽了。
4年朝夕相處的同學即將分別,走向國家的四麵八方,準備大展宏圖;4年朝夕相處的金城蘭州,在牛木林和同學們的眼睛裏從來沒有像今天這般美麗。他們成群結隊地在校園裏、在東方紅廣場、在雁灘公園合影留念,也留下了一陣陣歡樂的歌聲和笑聲。
告別蘭州大學的時候,牛木林在天津百環文藝出版社的《散文》月刊上發表了一篇語言華麗、飽含激情的抒情散文《金色的阿勒泰》。
這篇文章既是牛木林交出的4年大學學習的一份答卷,也是他送給蘭州大學一份珍貴的告別禮物。
牛木林和欒新疆分別收到了學校發放的45元遣散費。他們的手中第一次有了這麽多的錢。他們決定過一次奢華的生活,用全部的遣散費買了火車臥鋪車票,第一次睡上了4年以來朝思暮想的臥鋪。
與以前乘坐硬座和睡地板相比,睡臥鋪簡直就是在天堂裏享受無盡的福分了。
火車穿過險峻的烏鞘嶺,飛奔在漫長的河西走廊上。
牛木林打開了《散文》月刊,一邊貪婪地聞著紙張上散發出來的油墨芳香,一邊興奮地閱讀自己的文章。
《金色的阿勒泰》
我熱愛巍峨壯麗、氣勢雄偉的泰山,我憧憬山清水秀、煙波浩渺的太湖,我也向往稻花飄香、棉花如雲的江漢平原。它們富饒,它們美麗,享有“人間天堂”的美稱。然而,我最熱愛、最思念的是你——金色的阿勒泰,我的故鄉!
一提到新疆,很多人便會想到天蒼蒼、野茫茫、戈壁沙漠一片悲涼的景象。多少年來,人們一直抱著這個偏見,重複著“春風不度玉門關”“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古老話題。
今天,我要帶著他們來看看你,看看我們的阿勒泰。
美麗的阿勒泰,你象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祖國的最西北。阿爾泰山象一個身披鎧甲的勇士護衛在你的身旁,抵擋住西伯利亞滾滾而來的寒潮;清澈明亮的額爾齊斯河似一條五彩繽紛的絲帶,縈繞在你的胸前,蕩漾著甜蜜的夢幻。
阿勒泰,美麗富饒的地方,你呀你,山是那樣美,水是那樣美,草原是那樣美,人更是那樣的美。
雖然人們把華麗的詞藻送給了泰山,將滿懷的熱情獻給了黃山,然而,你——阿勒泰人民親切地稱作“金山”的古老而年輕的山脈,胸懷象大海一樣寬闊,肅穆屹立在西北的大地上。
遠遠望去,你美麗多姿,無數高插雲霄的山峰仿佛是翩翩起舞的哈薩克少女;從近處看,你那渾然一體的峻嶺像是一條色彩斑斕的巨龍,又如一群飛奔的駿馬。
你龐大的身軀裏蘊藏著煤炭、雲母、黃金、銅、有色金屬等礦產,不僅儲藏量大,而且質量高。在你這裏開采的黃金幾乎年年都占到全疆總產量的一半。因為你的黃金以質優色美馳名中外,不僅贏得了“金山”的美稱(阿爾泰:蒙古語為金山之意),而且也給整個阿勒泰地區戴上了金色的桂冠。
阿爾泰山,你滿山的原始森林鬱鬱蒼蒼,無邊無際。山上擠滿了高大魁梧的白鬆、紅鬆、雲杉。山穀裏簇擁著朝氣蓬勃的紅柳。山上綠彩飛濺,山穀綠波翻滾。綠色主宰著一切,到處充滿了春天的氣息。一股芳香濃鬱的山風吹過,驚雷般的鬆濤陣陣作響。大自然是那麽美好,那麽神秘,那麽渾厚。看到那綠海般的森林,我們的心都綠透了。不必去摘幾串酸甜的野草莓或是采一把誘人的鬆籽,更不用獵幾隻野兔或是采一筐清淳美味的蘑菇,因為我們的確醉了。
在阿爾泰山裏,如果沿著一條小溪一直走下去,就會走出山區,步入寬闊的平原,小溪也從小河變成了浩浩蕩蕩的大川。一網撒下去便能捕獲到很多鯉魚、狗魚、白魚、黑魚、鯰魚和五道黑魚。
知道嗎?這就是額爾齊斯河,我國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哈薩克人說額河是你的大地上的一串金項鏈、哈薩克人的守護神。額河的兩岸時而是鶯歌燕舞的原始森林,時而是牛羊成群的草原牧場,時而是一望無際的農場耕地,美得出奇,美得動人。額河緊貼在大地母親的懷抱中,用乳汁般的河水澆綠了兩岸的牧草,喂肥了牧人的牛羊,灌溉著萬畝良田,給千家萬戶帶來了歡樂。恆河是印度人民的聖河,尼羅河是埃及的美好象征,那麽,額爾齊斯河就是阿勒泰人民的驕傲與幸福。
阿勒泰大地上分布著一片片美麗遼闊的草原。草原上,駿馬飛馳而過,如同一道道紅色、黑色和白色的閃電;奶牛低頭安詳地吃著草,靜靜地聽著蜜蜂彈琴歌唱,有時禁不住“哞”地長叫一聲,那聲音傳到很遠很遠的地方,更顯得草原寬廣了;雪白的羊群在湖畔緩緩移動,好像一大片嫣然盛開的白牡丹。若想知道草原上有多少隻羊,請聽《天山的星星有多少,我們家鄉的羊兒有多少》這支歌吧,再沒有比這更準確更完美的迴答了。
有一次,我在草原上遇見一位牧羊的老人。他年近七旬,一把雪白的胡須,黃銅色的臉龐,象一座鐵塔矗立在草原上。我好奇地問他為什麽那麽大年紀了還放羊。他一邊用手梳理著白胡子,一變大笑起來:“小巴郎子(哈薩克語,小孩),我老嗎?倘若有豺狼不老實,那就讓它嚐嚐我哈斯木老漢的厲害!”他得意地拍了一下背著的獵槍,響亮地甩了一下羊鞭,趕著羊群繼續往前走去。他仿佛駕著一團潔白的雲彩,在綠色的蒼穹中遨遊。
阿勒泰,你的山美、水美,草原美,開發、建設你的數十萬各族人民更美。他們有的是世代居住在這裏的哈薩克族、蒙古族、維吾爾族人民,有的是從內地來的知識青年、複員轉業軍人和自願來疆人員。
三十多年來,一切都在他們的手中變了模樣:野草叢生的河灘變成了高產的麥田,流沙飛揚的戈壁變成了富饒的草原,荒山腳下修建了林立的廠礦,人跡罕至的野地長起了參天的白楊;柏油公路把阿勒泰市和哈巴河、布爾津、福海等地聯在一起。不必擔心旅途的遙遠,隻要一個多小時銀燕就能飛抵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
看到這一切,誰不為建設邊疆的英雄們感動呢?
阿勒泰,你敞開無私的胸懷,不僅捧出黃金、木材,而且貢獻出一代譽滿中華的風流人物。你是鳳凰的金窩,英才薈萃,人才輩出。
啊,美麗的阿勒泰,金色的阿勒泰,我深深地讚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