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道德亙古不變,而財富每天都在變換主人。


    ——希臘諺語


    易卜拉欣的孩子還沒有滿月,西北軍閥馬海晏的兒子馬麒派遣手下的官兵到西鄉來征兵了。


    說到馬海晏和馬麒,還得迴到大清的後期。


    1837年,馬海晏出生在甘肅省河州漠泥溝一個貧寒的迴迴農民家庭裏。他在少年的時候膽略就超過同齡人,專門學習一段時間的打獵。


    青年的時候,馬海晏做了一名趕著騾子運貨的馱腳,在河州、蘭州、拉卜楞等地之間往來,主要從事藥材、木料的販運,與各個民族的商賈接觸頻繁,見多識廣。


    馱腳雖然能夠掙來可觀的收入,但是,經常在人跡罕至的鄉野上行走,遇到野獸和強盜的機會也特別多。馬海晏為了自衛防身經常練習武術,尤其擅長使用流星錘。他的槍法精準,一馬三射,彈不虛發,在西鄉一帶名氣很大。


    後來,馬家的家道漸富,馬海晏選擇了放棄經商,開始攻讀經文,全心地致力於宗教活動,因而和出自同一家族的宗教領袖馬占鼇交往密切。他深受馬占鼇的思想影響,後來參加了同治年間的陝甘迴迴起義,擔任河州起義軍的前鋒,圍攻清軍占據的河州城。


    馬海晏在奪取河州城以後為了進一步擴大戰國,率領起義軍直撲省城蘭州,轉而攻入了西寧府的循化廳。


    1866年9月,大清統帥左宗棠派遣傅先宗、徐文秀為前鋒,率領清軍進攻河州,鎮壓人民起義。


    清軍從臨洮渡過洮河,占領了三甲集,直逼河州的門戶太子寺(今天甘肅省廣河縣城)。


    馬海晏驍勇善戰,多次率領起義軍與清軍作戰。


    1872年正月初四,太子寺戰役打響。


    馬海晏率領500精兵,每人各帶一根木椽、一壺水和一塊土坯,趁著滴水成冰的寒夜,秘密地摸到清軍的新路坡陣地,利用嚴冬澆築了一堵冰牆,一夜之間在清軍核心營壘中間的小山上築起了3座堅固的冰城。


    初五黎明的時候,清軍這才突然發現自己的陣前出現了3座冰壘,一時間驚慌失措。


    馬海晏指揮起義軍孤軍深入,英勇作戰。他指揮有方,多次打退了清軍的進攻。


    清軍前線總指揮記名提督、涼州鎮總兵傅先宗親自率領清軍進攻。


    馬海晏下命起義軍不準亂開槍,等到傅先宗距離起義軍的陣地隻有十多步的時候才下令開槍,將衝在最前麵的傅先宗擊斃。


    起義軍乘勢殺出陣地,與清軍短兵相接。


    太子寺周圍的清軍全線潰敗,被迫退守到了三甲集。


    這就是太子寺戰鬥中有名的黑虎掏心戰術。


    馬海晏從此在政界和軍界聲名大振。大清朝廷裏都知道西北有個智多星馬海晏。


    太子寺大捷以後,馬占鼇、馬海晏趁著取得勝利的機會向朝廷投降,以求得到寬大處理。


    投降的起義軍被左宗棠改編為三旗馬隊。馬海晏為都標中營馬隊管帶,從起義軍領袖變成了大清屠殺起義軍的幫傭。


    1894年,清日之間爆發甲午戰爭。馬海晏和長子馬麟在甘軍董福祥的部下任中旗旗官,跟隨董福祥進駐薊州(今天天津的薊縣)。


    1895年,甘肅爆發了河湟事變。董福祥率領軍隊前往甘肅鎮壓,命令馬占鼇的兒子馬安良和馬海晏先行進兵,為河州解圍。


    1900年,八國聯軍進犯北京。馬海晏隨同馬福祿、馬福祥兄弟投入抵禦外敵入侵的戰鬥,率領騎兵把守正陽門的左側,沉重打擊了侵略軍。


    京師發生危機以後,慈禧太後帶著光緒皇帝倉皇地逃離了北京。


    馬海晏帶著自己的兩個兒子馬麒、馬麟,跟隨董福祥為西太後和皇帝保駕。他們取道山西省大同趕到河北省宣化的時候,馬海晏因為過度勞累病逝在途中。


    朝廷為了表彰馬海晏忠心衛國,追認他為記名總兵。他的職務由長子馬麒接任。


    馬麒由簡練軍哨官承襲父親的官職。他曾經擔任過馬安良的西北軍幫統。在鎮壓義和團的時候,馬麒跟隨甘軍參戰,後來在北京負責慈禧太後的警衛任務。


    馬麒參與了討伐陝西革命軍,鎮壓寧夏革命軍起義。在馬安良大旗的庇護下,馬麒利用手中的軍權把持地方的政權,與民族和宗教勢力精密結合,取得了對河州的絕對統治權,也為家族日後統治青海奠定了基礎。


    1912年,馬麒組織了自己的武裝寧海軍,建立了一支獨立於民國政權之外的武裝勢力。他起用弟弟馬麟、長子馬青、次子馬芳、侄子馬元、同族的馬英等,形成了家族型的封建軍隊,聘用漢人黎丹等為自己的幕僚。


    寧海軍壟斷當地的大宗貿易,利用河州出產的毛皮、藥材、黃金、青鹽等特產謀求巨額利潤,用以增強軍事力量,形成了青海馬家軍閥體係。


    從此,馬麒、馬麟及其兒子馬芳、馬青、孫子馬援等四代人擁兵自重,權傾一方,官至幫辦、省主席、西北軍政長官、兵團司令等官職,對青海各族人民進行統治。馬家控製青海全省和河西走廊長達37年,軍事活動先後到達新疆、西藏、甘肅、陝西等地。


    馬麒頭腦中的封建思想十分嚴重,一心要建立屬於自己獨立管轄的隊伍。他對外省、外族、外姓、外城的人總是不放心,因此不斷地在自己的家鄉河州征兵抓丁,充實馬家軍隊的實力。一時間,出身甘肅省河州同時姓馬的迴迴人成為了馬家軍中升為權貴和飛黃騰達的首要條件。


    官府征兵的命令打來了,而且要在3天之內開拔。


    爾撒看到易卜拉欣的孩子年齡尚小,便把他留在家中照顧老人和孩子,把19歲的牛占祥、18歲的牛占川和16歲的牛占海全部送進了寧海軍。


    三兄弟加入馬家軍,一是有官府的命令而自己迫不得已,二是借此可以脫離尕陰屲這個窮山僻壤,到外麵的世界混一口飯吃。


    三天以後,三兄弟跟隨著新征召的隊伍,西出黃河岸邊的大河家,駐防撒拉人聚居的循化,又占據了迴、藏雜居的巴戎縣(即今天青海省化隆縣),最後駐紮在西寧城裏。


    爾撒和麥裏燕的身邊突然缺少了3個活蹦亂跳的兒子,心裏頭一下子變得空落落的,整天到晚憂心忡忡,茶飯不香,非常思念出了遠門的孩子。


    易卜拉欣除了勸解父母寬心,為了打探弟弟們的實際情況,打算到西寧去看一看到底怎麽樣。他首先到河州城西的八坊批發了20斤的大青茶葉,沿著馬家軍行軍的道路出發了。


    1921年7月,易卜拉欣經過西鄉地區的癿藏、吹麻灘、保安三莊和大河家,向北渡過黃河,進入了循化的境內。一邊做著小買賣,一邊了解弟弟們的境況。


    與此同時,來自全國各省代表50多個成員的13名先進分子,在上海租界的一棟橘黃色的小樣樓裏召開了該組織曆史上的第一次全國代表會議,決定成立新型的革命政黨,立誌推翻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創造人人平等的美好社會。從此,革命運動在中國的南方大地上風起雲湧,如火如荼。


    在大西北的黃土高坡上,爾撒、麥裏燕和許許多多的漢人、撒爾塔人、迴迴人、撒拉人、保安人辛勤地耕耘著自己家的土地,拚著性命從老天爺的手指縫裏摳出一把糧食來,小心地儲存起來,以便憑借它們渡過艱難且寒冷的冬天。


    易卜拉欣在循化城裏遇到了駐紮在這裏的馬麟部隊,見到了分別了半年的大弟牛占祥,得知他被分配在北洋政權授予陸軍少將軍銜的馬麟的部隊裏。易卜拉欣從他的口中還知道了在馬家軍中服役的二弟和三弟的情況:牛占川被分配在馬麒的手下馬英的隊伍中。牛占海被分配在馬麒的另一個手下馬彪的隊伍中。


    牛占祥欣喜地告訴易卜拉欣,馬麟長官知道他是河州的撒爾塔人以後對他很好,收他做了自己的勤務兵,整天跟隨在他的左右。


    易卜拉欣在循化盡興地遊玩了幾天。他參觀了城邊高大雄偉的綠色建築——草灘壩禮拜寺,又到街子瞻仰了尕勒莽和阿合莽的埋紮,還有那名揚西北的白駱駝泉,親眼目睹了珍貴的古代手抄本經書,最後前往高懸在石壁上的庵古鹿拱北憑吊賢人。


    易卜拉欣拜打算返迴河州的時候,牛占祥硬是拉著他去拜見馬麟。


    馬麟看到易卜拉欣頭腦聰明機靈,既懂得宗教知識,又會做生意,還學過漢人的文化,便挽留他在自己的軍隊中做采購。


    易卜拉欣了解到了弟弟們的情況很好,現在又聽到馬麟長官要留下自己,心想從今以後就可以和弟弟們在一起了,自然十分歡喜。


    他不假思索地向馬麟答應了差事,然後向他告假幾天,先返迴河州一趟,向尕陰屲的父母稟報一聲。


    易卜拉欣告別了循化,朝著東南方向行走,在官廳渡過了黃河,沿著來的時候的道路迴到了井溝的尕陰屲。


    他喜氣洋洋地把三個弟弟的情況向爾撒和麥裏燕作了詳細的匯報,然後從褡褳裏取出了給家中老小買的禮物,分發給了大家。


    易卜拉欣在尕陰屲待了3天時間,告別了父母和妻子、兒子,馬不停蹄地返迴了循化。


    這個馬麟是一個家境顯赫、頗有來曆的人。他是馬海晏的次子,馬麒的弟弟,馬芳的叔叔,1873年出生在河州的漠泥溝,年幼的時候讀過私塾,有一些文化知識。


    河湟事變的時候,他與哥哥馬麒協助父親招募民兵,維護地方上的治安。八國聯軍侵犯京師的時候,馬麟和馬麒跟隨父親趕赴北京,參加了庚子之役,抵禦西洋人的侵略。父親去世以後,馬麒繼承了父親的軍隊,他在哥哥的手下擔任哨官。


    後來,馬麟迴到了河州老家,繼承了父親早年的做生意事業,在甘南的藏人牧區販運皮毛和土特產等賺錢。


    1909年,馬麟擔任循化營管帶、都司銜。


    辛亥革命爆發以後,陝西革命黨人光複西安。


    馬麟奉命跟隨西北軍統領馬安良征戰陝西,鎮壓革命黨人。11月底,他又奉命北上寧夏,鎮壓那裏的會黨和民軍的起義,被任命為寧夏洪廣營遊擊。


    1912年,馬麟與馬麒共同創建了寧海軍,帶兵駐守在甘南的拉卜楞地區,與那裏的藏民多有接觸,升任洮岷地區分統,在西北軍隊中自成一係。


    第二年,他任甘肅涼州鎮守使。民國時期,他出任國民政權甘肅保安司令和國民革命軍騎兵暫編第1師的師長,是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銜。


    易卜拉欣迴到馬麟的部隊中,每天除了按時帶領士兵們做禮拜、解釋經典,就是帶著幾個攢勁的士兵到循化的集市上采購,為馬麟大人等高級將領準備食材。


    有時候,易卜拉欣受到馬麟的指派,代替他到西寧去處理一些個人的私事。他路過甘都、紮巴,翻過巴戎的高山,來到了一馬平川的平安,再向西方前行,穿過大峽和小峽,才到達了西寧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世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牛的草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牛的草原並收藏人世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