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人選合適的衣服穿,鳥擇高大的樹搭窩。


    ——滿族諺語


    1265年,尕勒莽和阿合莽帶領撒魯爾部落本族的170戶人家,牽著一峰馱著《經書》和故鄉泥土的白色駱駝,告別了撒馬爾罕,向著東方去尋找撒魯爾人心目中新的樂土。


    他們翻過了外伊犁山,走出了花剌子模帝國的國境,進入了已經滅亡的喀喇契丹(西遼)地界。


    茫茫的大草原,風吹草地見牛羊,如今淪為大蒙古國的草庫倫。一群群興高采烈的蒙古人唱著悠揚的長調,悠閑地放牧著牛羊。


    哈桑嫉妒地望著他們,心中渴望撒魯爾人也能擁有一片和平寧靜的家園。


    他們馬不停蹄地翻過了雄偉壯麗的天山,進入了今天新疆境內景色秀麗的伊犁河穀,再經過天山北路、高昌(今天新疆的吐魯番)和伊州(今天新疆的哈密),遇到了許多高昌維兀爾人。這裏的維兀爾人信仰迴教,長相比較接近契丹人和蒙古人。他們的語言和撒魯爾人的語言非常接近,互相之間可以交談。


    哈桑和其他撒魯爾人到高昌維兀爾人家做客,參觀他們居住的村莊,發現他們的庭院、住房和撒馬爾罕的十分相似。這裏也有很多和花剌子模一樣的坎兒井、葡萄園,還有一些殘缺不全、很久沒有使用的佛教和摩尼教的建築。


    他們告別了高昌維兀爾人,走出了喀喇契丹當年的遼闊領土,步入了蒙古人控製的河西走廊。這裏居住著大批的信仰佛教的漢人、唐兀人、撒裏維兀爾(即今天的裕固族)人和信仰迴教的迴迴人。他們分工明確,互相補充。漢人主要耕種農田。唐兀人和撒裏畏兀爾人放牧牛羊。迴迴人則從事商業貿易。


    他們經過了具有濃烈中原漢唐風格的城市肅州(今天甘肅酒泉)、甘州(今天甘肅張掖)和涼州(今天甘肅武威),依舊沒有找到和故鄉水土相似的地方。


    由於水土不服,很多人開始腹瀉和生疥瘡。營房裏彌漫著悲觀的氣氛。


    哈桑低頭屈指計算了一下,他們離開撒馬爾罕已經走了17個月了。他也有些灰心喪氣了,無精打采地向尕勒莽說道:“大人,恐怕走到天涯的盡頭也沒有我們撒魯爾人的家園了。”


    尕勒莽卻很樂觀。他站在高坡上,向風塵仆仆的族人們高聲說道:“蒼天之下,必有我們撒魯爾人的家園。隻要我們大家努力,勝利的曙光就在前麵。堅持吧,勇敢的撒魯爾人!”


    於是,哈桑帶領一支先鋒隊在前麵開道引路,盡量讓大家順著水草豐美、土地肥沃的地帶行走,減少不必要的損耗。他們就這樣一直向東北方向前行,到達了今天的寧夏平原。


    尕勒莽看到這裏一馬平川、莊稼茂密,非常適合人類居住,便猜想這裏也許就是撒魯爾人的樂園。他下令撒魯爾部落暫時在這裏落腳歇息。


    哈桑拿出布褡褳裏的故鄉水土與當地的水土作對比,發現兩者大致相似,但是,仍然有一些差異。


    正在這時,駐紮在寧夏的蒙古軍官率領隊伍迎了上來。他看了撒馬爾罕最高長官的介紹信,熱情地接待了這些遠道而來撒魯爾人,並且很快地把他們的情況向蒙古大汗作了匯報。


    蒙古大汗忽必烈聞報有人遠道來投靠自己這樣的好事,感到十分高興,欣然同意把撒魯爾人正式編入蒙古正規軍隊之外的探馬赤軍,同時任命頭人尕勒莽為蒙古軍隊占領的金國舊地積石州的世襲達魯花赤(掌握地方行政和軍事實權,是地方各級的最高長官),世襲百戶和副千戶,代表大元帝國在那裏行使管轄權。


    蒙古軍官給尕勒莽他們配置了一些生活用品和武器,命令他們即刻前往積石州戍邊。


    積石州位於今天甘肅和青海兩省的交界處,是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交匯區域,清澈的黃河穿越而過,拉脊山脈自東北向西南延伸,山高水深,平地稀缺,主要生活著吐蕃人,還有少量的漢人和撒爾塔人。


    由於地處絲綢之路和唐蕃古道的要津,又是甘肅與青海的門戶,積石州因而成為十分重要的軍事關口。曆史上經常戰鼓頻催,烽火不斷。南宋初年,南宋、金國、唐兀(西夏)和蒙古為爭奪積石州進行了一場又一場激烈的血戰。


    1182年,金國提升積石軍置,治所在今天青海省貴德縣以西10裏的黃河南岸,轄境相當於現在青海的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尖紮縣、貴德縣、同仁縣和甘肅省的臨夏州、夏河縣等地。


    唐兀統治時期將治所遷移到了積石鎮(今天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縣)。


    1253年,大蒙古國為了穩固吐蕃,在漢藏接壤的河州(今天甘肅省臨夏)設立了吐蕃宣慰司都元帥府,管理青藏高原上的吐蕃事務。河州和積石州在當時都隸屬於吐蕃宣慰司都元帥府。


    於是,尕勒莽受命帶領撒魯爾人繼續向著東南方向前行,到達秦州(今天甘肅省天水)以後又向西方折返,先是到達伏羌(今天甘肅省甘穀),然後進入了吐蕃人聚居的洮州(今甘肅省臨潭)和黑錯(今甘肅省合作)境內,最後到達夏河縣的甘家灘,又在那裏休整了幾天。


    尕勒莽和阿合莽率領族人離開撒馬爾罕以後,又有45個撒魯爾人追隨他們而來。這些人走的是另一條更加艱難的道路。他們經過幹旱炎熱的天山南路,在塔裏木盆地越過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幹沙漠,經過著名的西域古國樓蘭故地,進入了今天青海省的西部地區,再沿著青海湖的南岸向東行走,來到了吐蕃人聚居的地域。


    他們先是到達了貴德州(今天青海貴德縣及附近),再走尖紮灘(今天青海尖紮縣),到達同仁(今天青海同仁縣)的龍車(今天的隆務)以後,又折返到了貴德的元珠溝。


    這時候,大家經過長途跋涉實在疲憊不堪了,其中的12個人死活不肯再往前走了,就在這裏停留了下來,與當地的土著吐蕃人雜居。這些人後來繁衍成為元珠溝的12族,風俗習慣完全遵從了吐蕃人。


    其餘的33個人咬緊牙關,繼續向東前行,終於在甘家灘與尕勒莽率領的大隊人馬相遇了。


    經過一年多分離的骨肉同胞相會在異國他鄉,心中自然是酸甜苦辣鹹,感慨萬分。他們稍作休憩,又一同牽著那頭白駱駝從甘家灘朝著西北方向行走,經過夕廠(夕昌)溝,翻越孟達山,進入了今天的循化縣境內。


    這時候,西邊的太陽漸漸地下山了,天空的顏色由萬朵紅霞轉變成了黑墨色。


    牽駱駝的小夥子伊思黑到樹叢裏小解。


    那頭白駱駝徑自走下路麵,消失在蒼茫的夜色之中。


    伊斯黑迴來以後發現駱駝不見了,急得大聲哭泣起來。


    尕勒莽得知情況以後,命令哈桑趕快召集來幾個年輕人,點起了4、5個火把,一起到山梁上尋找那頭駱駝。這個山坡後來取名叫奧特貝納赫,撒魯爾語是火坡的意思。


    尕勒莽、哈桑他們在夜色中大聲唿喚,到處尋找馱著經書和家鄉水土的白駱駝。當他們到達今天循化縣街子鎮東麵沙子坡的時候,東方泛起了魚肚白,天地之間漸漸地明朗起來。所以,沙子坡被後人又稱為唐古提,撒魯爾語是天亮了的意思。


    尕勒莽、哈桑等人站在高坡上,向山坡下麵眺望過去,在山巒起伏的拉脊山下看到了一片富饒美麗的地方:地勢平坦,黃河蜿蜒,阡陌縱橫,綠草茵茵。


    尕勒莽興奮地撫摸著濃密的絡腮胡須,思忖著:這裏水草豐美,土地肥沃,可是一塊引人入勝的聚寶盆啊。


    他決定帶領大家走下山坡,實地查看一下土地的詳情。


    跑在最前麵的哈桑意外地發現了一眼晶瑩剔透、清澈見底的泉水,走失的白駱駝就安詳地臥在泉水中。他高興地大聲地喊叫道:“尕勒莽大人,白駱駝找到了!”


    大家驚喜地圍攏上來,果然看到白駱駝臥在泉水和草地的上麵。


    伊思黑急忙跑上前去,一邊牽起駱駝的韁繩,一邊用木棍輕輕拍打駱駝,催促它快點起來。


    不料,木棍落下去的瞬間,那隻駱駝變成了一尊巨大的白色石頭。石駱駝的兩個駝峰之間依舊搭著裝經書和故鄉水土的布褡褳。


    尕勒莽看到這個情景,激動地對大家說道:“朵思們(兄弟),我們的白駱駝已經石化了。它是在神靈的指引下把我們帶到這裏的。哈桑,你趕緊拿出來故鄉的水土,和這裏的水土仔細對比一下。”


    哈桑上前取下來白石頭駱駝背上的褡褳,拿出來裝在陶罐裏的水和泥土,再抓起一把地上的泥土,仔細地進行對比,竟然發現兩地土壤的顏色、粗細和水質都一模一樣。


    哈桑立刻把對比的結果向尕勒莽作了匯報。


    尕勒莽高聲地向大家宣布道:“就是這裏!就是這裏啊!這裏就是我們萬裏迢迢要尋找的地方!”


    “啊,這就是我們的新家園!”曆經千難萬險的撒魯爾男女老少喜出望外,大聲地歡唿起來。


    尕勒莽隨即指揮男人們在泉眼的附近搭起了簡易的帳篷,安排女人們拾來了幹柴草,再打上一壺清涼的泉水,升起了熊熊的爐火,給大家煮上了茶水。


    圍著溫暖的火爐,撒魯爾人喝上了釅釅的和故鄉的水一樣美味香甜的茶水,心滿意足地在街子這個地方定居下來,形成了一個撒魯爾人的村落。他們把那個泉眼叫做駱駝泉。


    駐守在積石州的蒙古軍隊聞訊很快地來到了街子。最高長官在這裏舉行了隆重而熱烈的交接儀式。他將一枚和田白玉雕刻的官印鄭重地交給了尕勒莽,正式把積石州的管轄權移交給了他。蒙古軍官還仔細地詢問撒魯爾人的生活情況,給他們下撥了一些草料、馬匹和銀兩,然後帶領著自己的隊伍前往浙江等地討伐南宋去了。


    從此,這些撒魯爾人的使命就是屯墾戍邊,上馬是英勇善戰的蒙古軍隊的戰士,下馬是屯聚牧養的大蒙古國的邊民。尕勒莽作為達魯花赤統管全麵工作,阿合莽協助哥哥管理日雜事務。哈桑協助尕勒莽管理軍事事務。


    蒙古人隨著他們的自稱稱唿他們是撒魯爾人,並且將他們劃歸地位相對比較高的色目人(即眼珠是黑色之外的顏色),享受的待遇也要比漢人好一些。


    漢人向來把來自西方信仰迴教的所有民族籠統地都叫做迴迴人。為了進一步區分,漢人又把撒魯爾人稱為撒魯爾迴迴,仍舊屬於迴迴人的大範疇。


    為了方便教民禮拜和部落開大會,尕勒莽帶領部落裏身體強壯的男子在駱駝泉邊修建了一座簡陋的禮拜寺,取名為尕勒麥西提(撒魯爾語,黑色禮拜寺),把從故鄉帶來的那本珍貴的手抄經書存放在寺裏木櫃子裏,小心地珍藏起來。


    一個霞光萬道的清晨,尕勒莽帶領全體撒魯爾人齊刷刷地矗立在紅土高坡上,向著故鄉的方向虔敬地祈禱。


    祈禱完畢,尕勒莽振臂高唿:“我們的全體族人要振作精神,發奮圖強,在東方的大地上建設一座撒魯爾人美麗的新家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世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牛的草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牛的草原並收藏人世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