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


    小修。


    第153章 真理


    歷史記載,康熙四十六年農曆十月,江、浙大旱。


    這次旱情十分嚴重,康師傅即便還遠在塞外出巡,都專門頒發了旨意命開倉賑災,還特意因此減免了他們兩省當年和第二年的稅賦,可以說是非常地憂國憂民了。


    這當然不是本朝第一次發生大旱災,而且也並不隻有南方會發生,北方也會。


    事實上,除了旱災,還有水災……很難說哪一種災難更可怕,反正,隨便哪一種,都會讓百姓們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也是因著這一點,康師傅特別重視河務治理——不管是旱災還是水災,都能通過水利工程緩解,甚至是防範。這是即便在這個時代都眾所周知的真理。


    直到現世,這個辦法也依然是防範治理旱災、水患的最好辦法。


    畢竟,這算是從根源上解決問題,而並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那種治標不治本的法子。


    隻是,不管是什麽時代,這都是非常難的工程。


    特別是在這個時代,因為生產力的局限,想要徹底搞好水利工程,真的很難——幾乎是根本無法實現的那種難度。


    當然,古代也有諸如都江堰水利工程那樣的成功案例。不過這基本上就是屬於「神跡」一般的存在了,全世界都獨一無二的那種。


    而且這種工程,有其成功所必需的天時地利人和,並不具備普遍推廣的特性。所以,想要借著這種成功經驗來治理現在南方、北方的旱災或者水患,都不太現實。


    那麽有沒有什麽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總不能眼睜睜看著一場大災難要降臨,卻什麽都不做罷。


    薛攀想著自己反正都是個要退休的人了,不如就最後做件大事兒,給自己的職業生涯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罷。


    這麽一想,還覺得挺感動的。


    不過,這種大事兒,肯定不可能隻是停留在空想的階段,還是得早點兒動手才行。


    薛攀打定了主意,就開始著手布置。


    他要做的,就是把現代那些經過有效驗證的治理旱災的方法給照搬過來——要防範治理旱災,首要的就是要興修水利。


    這個事兒,歷任河道總督們都在做,康師傅幾次南巡也主要都是為的視察這個事兒。


    隻是吧,興修水利這個工程,實在是前期投入太大,修建進度也慢。畢竟現在的生產力水平就這樣,想要快,也快不了不是。


    人工修造,哪裏比得上機器快速。


    所以,哪怕修了十幾年、幾十年,這河務工程的建築進度還是差強人意。


    再加上好多堤壩修好了之後,還是會被洪水沖壞,需要反覆修補,這麽一來,就更浪費時間了。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這種需要從長計議的法子都已經不好用了,但是有些補救措施,倒是可以試一試。


    那麽這麽一來,就不得不靠大力發展農田灌溉事業這個更加簡單一點兒的方式作為替代方案了。


    在這個時代,主要的灌溉農田的方式,還是靠人工取水。


    薛攀感覺,這個時候搞些什麽科學灌溉,也不是很現實,但是至少可以通過一些方式減少水的蒸發——比如,改大水漫灌為管道灌溉,就可以節約不少水資源。


    江南地區,最多的就是竹子,用竹子製造灌溉管道,雖然有些匪夷所思,但說不定也是可行的。


    這就得尋找能工巧匠來幫忙了。


    好在薛家原本就在金陵城經營了幾代人,積累了不少人脈,想要尋找些擅治竹器的能人,那自然不會太難。


    甚至都不需要什麽特別的能工巧匠——隻要能夠選出合適的竹子,然後把它們連在一起做成管道連通到農田裏就可以啦。


    這麽一說,不就是非常簡單了麽。


    為此,薛攀專門找了馬六來負責這件事兒——這小子作為薛家在京城的產業的總掌櫃,已經有了不小的能量,這種小事兒,交給他去辦,肯定沒有啥問題。


    如果有啥問題,這不是還有他這個東家呢麽。


    有他兜底,馬大掌櫃當然可以放手去飛,咳咳,是放手去做。


    信步走到了京城最繁華的當鋪「恆舒典」,薛攀果然找到了正在忙活的馬六。


    「恆舒典」作為他們薛家在京城產業的核心,幾乎是作為集團內部的資金調度中心來使用的。


    馬六一直都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投放在這裏,基本上是按照民營商業銀行的雛形來運作的,這也是薛攀的意思。


    主要當然是給自家的產業提供支持,但是也可以接一些交好商家的資金周轉需求。


    說實話,當馬六第一次盤點他自己反對但是薛攀堅持的這個所謂的「賠本兒放印子錢」生意盈虧的時候,整個人都驚呆了。


    明明利錢要的那麽低,為啥還是賺錢的,馬大掌櫃百思不得其解,還是薛攀給他解惑了——無他,「薄利多銷」、「人情大於金錢」而已。


    這是一種高端局,當時還年輕的馬大掌櫃的還不是很懂,但是沒過兩年,他就懂了。


    不得不佩服他們東家,這思維就是高端。


    馬六再一次為薛攀的高端商業思維深深折服,然後幹得更起勁兒了。甚至把這「恆舒典」真的要搞成一家銀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清穿] 最強紈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有佳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有佳魚並收藏[紅樓+清穿] 最強紈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