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頁
[紅樓+清穿] 最強紈絝 作者:北有佳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參加小選沒事兒,選秀雖然不夠資格,但是這個恩典也不是不能給。
可惜,賈家所謀求的,遠遠不隻這些。
他們根本不是想把元春弄進康師傅的後宮,而是居然打的是下一任皇帝的主意——康師傅都已經是這麽一把年紀了,誰知道還有多少日子好活呢。
若是好好的女兒送進去,最後變成了一個年少守寡的太常在、太答應,就很慘了。
但是吧,若是把女兒給了太子,不說現在根本沒有位子,便就是有,他們也不甘心女兒就去做個普通的庶妃。
其他阿哥們有些還是有格格或者是側福晉的位子,隻是可惜,要麽他們看不上人家,要麽人家看不上他們,總之沒有一個合適的。
這種情況之下,隻能另外做打算,先把女兒送進宮再說了。
反正女史這個位置,進可攻退可守,雖然有些尷尬,但是實惠啊。
他們賈家嫡出的姑娘,年紀合適、最主要是能力足夠的就隻有元春了。
其他的姑娘,不是年紀太小,就是能力不夠,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再也沒有誰有元春這麽能幹,可以搏一搏,看看能不能再出一個貴妃了。
憑什麽甄家可以有甄老太妃,他們賈家就不能出一個呢。
他們看他們家的元春就挺好的,是最合適不過的貴妃的人選了。
而且元春的命格兒也貴重,正月初一的生日,誰都得說一句,天生有福之人,她以後的福氣還大著呢。
於是在這麽多種考慮之下,元春終於入宮了,並且也不尷不尬地在宮裏頭呆了幾年的時間了。
眼看著年紀一年大似一年,至於夫婿要選誰,那還真的不知道怎麽才好。
反正一定要選好,若是這個時候再一腳踩空了,那才悲劇了。
大阿哥是不行了,太子目前看起來很是強勢,八阿哥好像也有些不錯,要不就再等一等?
錦上添花、總比不上雪中送炭啊。總之沒有個貴妃,絕對不能幹。
賈家的算盤打得非常好,但是元春本人卻並不想這麽幹。她的人生理想跟所有這個年紀的大家閨秀小姑娘一樣,都是嫁個好人家,然後相夫教子,平安幸福一生。
非常普通的塵世幸福,而並不是要成為什麽皇妃,作為皇帝後宮的一員,跟一群女人爭寵。
雖然說現在的情況,還不如幹脆就是宮女那樣來得清靜呢。
因為最尷尬的是,雖然她是女史,但是其實也是皇帝後宮的一員。這種既是父親的女人將來可能又會是兒子的女人的尷尬,讓元春十分難受,畢竟她最重視規矩禮教,至少想著有人會這麽想她,簡直就完全接受不了。
但是根本沒有人聽她的訴說,所有人都覺得這是她的福氣,還是天大的福氣。
而且家族根本都已經幫她鋪好了路,她隻需要按照家族安排走就可以了,到底還有什麽不滿的呢?
這種情況之下,元春鬱鬱寡歡,小小年紀便就如同一朵得不到養料的花兒一般迅速衰敗了。
她的喜怒哀樂都漸漸消失,就剩下被洗腦之後的封建正統思想了,什麽活潑的少女心、健康向上的青春力,全部都沒有了。
這樣的女子,不要說皇帝了,阿哥們也一個都看不上她呀。
期待之中的「飛上枝頭」遲遲沒有發生,賈家就愈發著急了。
不過這種事兒越是著急越是不行,連著浪費了好幾次精心策劃的機會之後,元春也就愈發緊張了。特別是賈家的動作漸漸引起康師傅的注意,甚至有意讓阿哥們都遠離了她,教她簡直不知道要怎麽好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元春聽說了薛攀的事跡,也就私下求了王嬪想要見薛攀一麵。
其實原來元春並沒有跟王嬪有多熱絡,畢竟王嬪隻是元春她媽王夫人娘家的一個遠房表親——大概就是來自於一種嫡係的傲慢,覺得主動去跟旁支的人聯繫,是一種跌份兒的表現。
所以說,有時候薛攀也很奇怪,為啥賈家人的思路總是這麽清奇——不知道哪個有才華的人做的這個決策,你們是當皇家,當康師傅是傻子,看不出來你們在各個皇子中搖擺,想要賭一把,學人家玩兒個「從龍之功」嗎?
但是又沒有能撐得起來的男人——賈珠本來還是有希望的,但是一來他身體不太好,二來,走科舉的路太難太慢,變數也太多了。
他們等不及,所以居然一邊兒逼著賈珠讀書,一邊兒把柔柔弱弱、腦子也不太好的元春小姑娘推出來打前鋒,當炮灰,這也是醉了。
沒有說看不起小姑娘的意思,隻是客觀評價,具體到元春這個小姑娘,那確實是柔柔弱弱、沒有腦子……
要不然也不能進宮這麽幾年,還學不會說話,甚至都學不會閉嘴,隻塞了滿腦子的「忠孝仁義」,白瞎了那麽一張花容月貌……
好在她還年輕,總有千般不是,隻要有心爬出這個大坑,也總有一線希望。
薛攀就是她的那一線希望,這才有了今天的這個會麵。
不過會麵是會麵了,見了麵之後,元春卻不知道說什麽好,一不小心就又「舊病復發」了……
其實這種無聊的話她也不是故意要說,隻是她實在不知道,這種情況之下,她還能說什麽……真是越想越難過,到底為什麽要她來承擔家族復興的希望啊啊啊。
可惜,賈家所謀求的,遠遠不隻這些。
他們根本不是想把元春弄進康師傅的後宮,而是居然打的是下一任皇帝的主意——康師傅都已經是這麽一把年紀了,誰知道還有多少日子好活呢。
若是好好的女兒送進去,最後變成了一個年少守寡的太常在、太答應,就很慘了。
但是吧,若是把女兒給了太子,不說現在根本沒有位子,便就是有,他們也不甘心女兒就去做個普通的庶妃。
其他阿哥們有些還是有格格或者是側福晉的位子,隻是可惜,要麽他們看不上人家,要麽人家看不上他們,總之沒有一個合適的。
這種情況之下,隻能另外做打算,先把女兒送進宮再說了。
反正女史這個位置,進可攻退可守,雖然有些尷尬,但是實惠啊。
他們賈家嫡出的姑娘,年紀合適、最主要是能力足夠的就隻有元春了。
其他的姑娘,不是年紀太小,就是能力不夠,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再也沒有誰有元春這麽能幹,可以搏一搏,看看能不能再出一個貴妃了。
憑什麽甄家可以有甄老太妃,他們賈家就不能出一個呢。
他們看他們家的元春就挺好的,是最合適不過的貴妃的人選了。
而且元春的命格兒也貴重,正月初一的生日,誰都得說一句,天生有福之人,她以後的福氣還大著呢。
於是在這麽多種考慮之下,元春終於入宮了,並且也不尷不尬地在宮裏頭呆了幾年的時間了。
眼看著年紀一年大似一年,至於夫婿要選誰,那還真的不知道怎麽才好。
反正一定要選好,若是這個時候再一腳踩空了,那才悲劇了。
大阿哥是不行了,太子目前看起來很是強勢,八阿哥好像也有些不錯,要不就再等一等?
錦上添花、總比不上雪中送炭啊。總之沒有個貴妃,絕對不能幹。
賈家的算盤打得非常好,但是元春本人卻並不想這麽幹。她的人生理想跟所有這個年紀的大家閨秀小姑娘一樣,都是嫁個好人家,然後相夫教子,平安幸福一生。
非常普通的塵世幸福,而並不是要成為什麽皇妃,作為皇帝後宮的一員,跟一群女人爭寵。
雖然說現在的情況,還不如幹脆就是宮女那樣來得清靜呢。
因為最尷尬的是,雖然她是女史,但是其實也是皇帝後宮的一員。這種既是父親的女人將來可能又會是兒子的女人的尷尬,讓元春十分難受,畢竟她最重視規矩禮教,至少想著有人會這麽想她,簡直就完全接受不了。
但是根本沒有人聽她的訴說,所有人都覺得這是她的福氣,還是天大的福氣。
而且家族根本都已經幫她鋪好了路,她隻需要按照家族安排走就可以了,到底還有什麽不滿的呢?
這種情況之下,元春鬱鬱寡歡,小小年紀便就如同一朵得不到養料的花兒一般迅速衰敗了。
她的喜怒哀樂都漸漸消失,就剩下被洗腦之後的封建正統思想了,什麽活潑的少女心、健康向上的青春力,全部都沒有了。
這樣的女子,不要說皇帝了,阿哥們也一個都看不上她呀。
期待之中的「飛上枝頭」遲遲沒有發生,賈家就愈發著急了。
不過這種事兒越是著急越是不行,連著浪費了好幾次精心策劃的機會之後,元春也就愈發緊張了。特別是賈家的動作漸漸引起康師傅的注意,甚至有意讓阿哥們都遠離了她,教她簡直不知道要怎麽好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元春聽說了薛攀的事跡,也就私下求了王嬪想要見薛攀一麵。
其實原來元春並沒有跟王嬪有多熱絡,畢竟王嬪隻是元春她媽王夫人娘家的一個遠房表親——大概就是來自於一種嫡係的傲慢,覺得主動去跟旁支的人聯繫,是一種跌份兒的表現。
所以說,有時候薛攀也很奇怪,為啥賈家人的思路總是這麽清奇——不知道哪個有才華的人做的這個決策,你們是當皇家,當康師傅是傻子,看不出來你們在各個皇子中搖擺,想要賭一把,學人家玩兒個「從龍之功」嗎?
但是又沒有能撐得起來的男人——賈珠本來還是有希望的,但是一來他身體不太好,二來,走科舉的路太難太慢,變數也太多了。
他們等不及,所以居然一邊兒逼著賈珠讀書,一邊兒把柔柔弱弱、腦子也不太好的元春小姑娘推出來打前鋒,當炮灰,這也是醉了。
沒有說看不起小姑娘的意思,隻是客觀評價,具體到元春這個小姑娘,那確實是柔柔弱弱、沒有腦子……
要不然也不能進宮這麽幾年,還學不會說話,甚至都學不會閉嘴,隻塞了滿腦子的「忠孝仁義」,白瞎了那麽一張花容月貌……
好在她還年輕,總有千般不是,隻要有心爬出這個大坑,也總有一線希望。
薛攀就是她的那一線希望,這才有了今天的這個會麵。
不過會麵是會麵了,見了麵之後,元春卻不知道說什麽好,一不小心就又「舊病復發」了……
其實這種無聊的話她也不是故意要說,隻是她實在不知道,這種情況之下,她還能說什麽……真是越想越難過,到底為什麽要她來承擔家族復興的希望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