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頁
[紅樓+清穿] 最強紈絝 作者:北有佳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真的是,絕了。
太子鎩羽而歸,康師傅為了給他個台階兒下,象徵性地又隨便找了幾個官員詢問噶禮的廉政情況。
好死不死,這一次康師傅找的又是噶禮的親信——太原知府趙鳳昭。
這位趙大人是浙江巡撫趙申喬的二兒子。
那趙申喬是出了名的清官,在年初薛攀陪著康師傅南巡的時候也見過,當時康師傅還表揚了他的。
但是這位清廉趙大人的兒子趙鳳昭卻早就投靠了大貪官噶禮的陣營,成為了一個小貪官。
不能不說是十分諷刺的了。
更加諷刺的是,在康師傅詢問趙鳳昭他的上司陝西巡撫噶禮的為官情況的時候,這位趙大人睜著眼說瞎話,對噶禮一陣吹捧,哄得康師傅更加高興了。
康師傅一高興,就要封賞,於是噶禮又收了一波兒大的。
太子氣得都上火了,但是也拿康師傅沒辦法。他也不敢再堅持勸諫,因為害怕萬一再堅持,康師傅他們倆才剛剛緩和了一點的父子關係,就又會降到了冰點了……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噶禮這事兒似乎是陷入了僵局。
但是薛攀卻還是不慌不忙,隻等著一個合適的機會。
這一天,這個機會終於來了。
西巡隊伍按照正常行程離開太原府,往西北又走了了兩三天之後,到達了更加偏遠荒涼的地方。
此時已是農曆的十一月份,又逢天降大雪後的小晴天,積雪融化成冰,路上泥濘打滑、極其難行,隨行的人員也漸漸露出了疲態。薛攀看著康師傅心情不好,索性直接上前,對著他建議道:
「萬歲爺您看今兒天兒不錯,不知道您有沒有興致,暫且棄了車駕,來一個微服私訪呢?」
作者有話要說:
嘿嘿嘿,小修了一下錯別字和細節。不影響主體劇情。
第92章 私訪
薛攀這個提議的時機選得不錯,康師傅此刻正是百無聊賴、心情煩躁的時候,故此,幾乎是薛攀一提議,他立刻就同意了。
而且,他居然還十分配合地對薛攀道:「既然這麽著,不如咱們索性就別驚動他們,自己悄悄去。」
康師傅這意思是說不帶其他人馬,就他們幾個人去。但是太子考慮到了安全問題,還是說服了康師傅,叫幾個大內侍衛扮做隨從跟著他們一起走了。
又考慮到不能所有人都一起失蹤,那其他伴駕的人馬非得大亂,在十三阿哥的提議之下,三個阿哥抽籤決定誰留守。
不知道是運氣使然還是有意安排,反正最後抽中留守簽的,是三阿哥。
看著三阿哥愁眉苦臉的模樣,康師傅很開心。
他拍著三阿哥的肩膀教他留下好好應付那些隨侍伴駕的大臣們,留下手諭安排他們就地安營紮寨修整一番之後,就換上了一身兒不打眼的衣服,帶著太子、十三阿哥、薛攀,還有五六個貼身護衛,一行十個人,趁著隊伍停下修整的間隙悄悄出發了。
因著薛攀的本意是想著殺一個迴馬槍,故此他們幾個走的是迴頭路,準備專門迴去太原看看噶禮到底是怎麽貪贓枉法的——薛攀的係統信息顯示,這位噶禮大人的確是個真正的貪官。
不但是個貪得無厭的碩鼠,還是個狼心狗肺、夥同妻子虐待老母親的不孝子……buff疊滿了這是,老天不收他都說不過去啊。
當然,歷史上這位噶禮大人還是足足苟了好幾年才被康師傅給處置了的——他中間甚至還升了好幾次職,其中甚至還包括兩江總督這種的高位,使得他有機會跑到江南大撈了一筆,期間各種被人彈劾都沒事,那些彈劾他的人反倒還被康師傅問了罪,說人家是誣告……
總之,在這件事兒上,康師傅的表現還是很迷的。就真的跟喝了迷魂湯一樣,誰說都不信,就信噶禮的說法,噶禮說啥就是啥……
最後還是因為噶禮的老娘親自叩閽,找到康師傅告了禦狀說噶禮要毒死她,康師傅這才終於處置了噶禮還有噶禮那個兇狠的夫人、毒殺他老母的幫兇者……
這個案子搞得沸沸揚揚,對康師傅晚年執政的風評有不小的傷害——其實這個時候康師傅的年紀還不算太老,就是不知道為啥,莫名其妙地辦了這麽個糊塗事兒。
當然,老爺子這個時期辦得糊塗的事兒還不止這一樁。
薛攀原本也懶得管,畢竟,他的興趣都在賺夠了錢之後,早點兒退休上。對朝堂上的事兒,並沒有什麽興趣。
但是擱不住有些事兒,一件件地非得撞到他眼前,那這都不管一下,實在是非常說不過去。
比如這個噶禮,居然連賑災銀子都貪汙,簡直是喪盡天良。
不是不信人告狀,就信噶禮那麽一張嘴嗎?那就有必要讓康師傅親眼看看,他寵信的這個重臣到底有多離譜吧。
都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就讓康師傅感受一下世界的參差好了。
薛攀他們原本離著太原府有三天路程,但是那是西巡大部隊一起走的時候用的時間。這一次他們不過十來個人,輕裝簡從,不過一天就抵達了太原地界。
跟薛攀預料之中的一樣,還沒進城,康師傅就被路上的情景給震驚到了。
因著他們現在看到的太原城外的景象跟三天前看到的完全不一樣。
如果說三天前,是鮮花著錦、處處繁華。那麽現在就是滿目瘡痍、饑饉遍野。
太子鎩羽而歸,康師傅為了給他個台階兒下,象徵性地又隨便找了幾個官員詢問噶禮的廉政情況。
好死不死,這一次康師傅找的又是噶禮的親信——太原知府趙鳳昭。
這位趙大人是浙江巡撫趙申喬的二兒子。
那趙申喬是出了名的清官,在年初薛攀陪著康師傅南巡的時候也見過,當時康師傅還表揚了他的。
但是這位清廉趙大人的兒子趙鳳昭卻早就投靠了大貪官噶禮的陣營,成為了一個小貪官。
不能不說是十分諷刺的了。
更加諷刺的是,在康師傅詢問趙鳳昭他的上司陝西巡撫噶禮的為官情況的時候,這位趙大人睜著眼說瞎話,對噶禮一陣吹捧,哄得康師傅更加高興了。
康師傅一高興,就要封賞,於是噶禮又收了一波兒大的。
太子氣得都上火了,但是也拿康師傅沒辦法。他也不敢再堅持勸諫,因為害怕萬一再堅持,康師傅他們倆才剛剛緩和了一點的父子關係,就又會降到了冰點了……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噶禮這事兒似乎是陷入了僵局。
但是薛攀卻還是不慌不忙,隻等著一個合適的機會。
這一天,這個機會終於來了。
西巡隊伍按照正常行程離開太原府,往西北又走了了兩三天之後,到達了更加偏遠荒涼的地方。
此時已是農曆的十一月份,又逢天降大雪後的小晴天,積雪融化成冰,路上泥濘打滑、極其難行,隨行的人員也漸漸露出了疲態。薛攀看著康師傅心情不好,索性直接上前,對著他建議道:
「萬歲爺您看今兒天兒不錯,不知道您有沒有興致,暫且棄了車駕,來一個微服私訪呢?」
作者有話要說:
嘿嘿嘿,小修了一下錯別字和細節。不影響主體劇情。
第92章 私訪
薛攀這個提議的時機選得不錯,康師傅此刻正是百無聊賴、心情煩躁的時候,故此,幾乎是薛攀一提議,他立刻就同意了。
而且,他居然還十分配合地對薛攀道:「既然這麽著,不如咱們索性就別驚動他們,自己悄悄去。」
康師傅這意思是說不帶其他人馬,就他們幾個人去。但是太子考慮到了安全問題,還是說服了康師傅,叫幾個大內侍衛扮做隨從跟著他們一起走了。
又考慮到不能所有人都一起失蹤,那其他伴駕的人馬非得大亂,在十三阿哥的提議之下,三個阿哥抽籤決定誰留守。
不知道是運氣使然還是有意安排,反正最後抽中留守簽的,是三阿哥。
看著三阿哥愁眉苦臉的模樣,康師傅很開心。
他拍著三阿哥的肩膀教他留下好好應付那些隨侍伴駕的大臣們,留下手諭安排他們就地安營紮寨修整一番之後,就換上了一身兒不打眼的衣服,帶著太子、十三阿哥、薛攀,還有五六個貼身護衛,一行十個人,趁著隊伍停下修整的間隙悄悄出發了。
因著薛攀的本意是想著殺一個迴馬槍,故此他們幾個走的是迴頭路,準備專門迴去太原看看噶禮到底是怎麽貪贓枉法的——薛攀的係統信息顯示,這位噶禮大人的確是個真正的貪官。
不但是個貪得無厭的碩鼠,還是個狼心狗肺、夥同妻子虐待老母親的不孝子……buff疊滿了這是,老天不收他都說不過去啊。
當然,歷史上這位噶禮大人還是足足苟了好幾年才被康師傅給處置了的——他中間甚至還升了好幾次職,其中甚至還包括兩江總督這種的高位,使得他有機會跑到江南大撈了一筆,期間各種被人彈劾都沒事,那些彈劾他的人反倒還被康師傅問了罪,說人家是誣告……
總之,在這件事兒上,康師傅的表現還是很迷的。就真的跟喝了迷魂湯一樣,誰說都不信,就信噶禮的說法,噶禮說啥就是啥……
最後還是因為噶禮的老娘親自叩閽,找到康師傅告了禦狀說噶禮要毒死她,康師傅這才終於處置了噶禮還有噶禮那個兇狠的夫人、毒殺他老母的幫兇者……
這個案子搞得沸沸揚揚,對康師傅晚年執政的風評有不小的傷害——其實這個時候康師傅的年紀還不算太老,就是不知道為啥,莫名其妙地辦了這麽個糊塗事兒。
當然,老爺子這個時期辦得糊塗的事兒還不止這一樁。
薛攀原本也懶得管,畢竟,他的興趣都在賺夠了錢之後,早點兒退休上。對朝堂上的事兒,並沒有什麽興趣。
但是擱不住有些事兒,一件件地非得撞到他眼前,那這都不管一下,實在是非常說不過去。
比如這個噶禮,居然連賑災銀子都貪汙,簡直是喪盡天良。
不是不信人告狀,就信噶禮那麽一張嘴嗎?那就有必要讓康師傅親眼看看,他寵信的這個重臣到底有多離譜吧。
都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就讓康師傅感受一下世界的參差好了。
薛攀他們原本離著太原府有三天路程,但是那是西巡大部隊一起走的時候用的時間。這一次他們不過十來個人,輕裝簡從,不過一天就抵達了太原地界。
跟薛攀預料之中的一樣,還沒進城,康師傅就被路上的情景給震驚到了。
因著他們現在看到的太原城外的景象跟三天前看到的完全不一樣。
如果說三天前,是鮮花著錦、處處繁華。那麽現在就是滿目瘡痍、饑饉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