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頁
[紅樓+清穿] 最強紈絝 作者:北有佳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開始,所有人都說噶禮大人是個好官啊,清正廉潔,不得了啊、聖上英明,給他們選了這麽好的一個撫台大人啊……
康師傅聽了這些當然也是高興的不行,少不了又找了噶禮詢問,假模假式地訓了幾句話,然後就給了噶禮一堆封賞。
薛攀看在眼中,卻不動聲色,隻是耐心等待著一個機會,好務必能夠達到,一出手就可以一擊即中的目的。
他計劃的倒是挺好,但是跟他有一樣想法的,顯然不隻是他一個人。
還有太子。
說起來,自從江南貪腐案之後,太子對薛攀的態度也有些奇怪。說他想要拉攏薛攀進入到他的陣營吧,他又沒有怎麽特別熱絡地對薛攀有什麽表示——人家三阿哥都知道上門拜訪,再不濟是送個禮物什麽的。
但是太子啥都沒有做。
他對待薛攀,客套疏遠得好像之前那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什麽?你說孤為了拉攏你甚至逼迫你在江南案子裏怎麽站隊,怎麽辦事兒?那麽怎麽可能?
你看孤跟你根本就不熟嘛。
除了公務,根本就沒有什麽往來嘛。
開啥玩笑?
結黨是絕對沒可能結黨的,這輩子都不可能……
但是說他要跟薛攀保持距離吧,隻要稍加留意,就會發現,他已經在薛攀周圍布置好了各種眼線,這種似有若無的存在感,足夠把一般人給逼瘋……
但是薛攀顯然不是一般人。
薛攀早就發現了太子在這裏搞東搞西,他全部都注意到了,但是他就是裝作無事發生。
隻要哥裝作沒看見,那就什麽事兒都沒有,反正諒你也不敢做得太明顯,玩兒得太過分,那還有啥好怕的呢?
就是玩兒唄。
基於這麽一種情況,薛攀跟太子的關係進入到了一個很微妙的狀態。大概就是,一個不當迴事兒,一個不肯放手又不敢鬧大,就是這麽一個極限拉扯一般的無語狀態。
當然,主要是太子那邊兒比較難受,薛攀這裏反倒沒什麽壓力。
不過,顯然,薛攀這邊兒本來也不是太子的工作重點。這位太子殿下的工作重點,顯然一直都在奪嫡大業上——哦,對於他來說,應該是守嫡大業。
差不多所有的成年兄弟都在覬覦他的位子,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兄弟天團的規模還在慢慢擴大……這就非常操蛋了。
搞得太子簡直沒有任何餘力再去關注其他的事兒了。
至於薛攀麽?
反正看樣子他也沒有支持任何一個皇子的意思,就先這麽放著,也不是不可以。
跟老十三關係好?
這倒是有點兒讓他在意,畢竟,老十三,算是老四的人吧……
想到這個四弟,太子的麵色愈發不好,他連忙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大事兒上,試圖這次一定不能重蹈覆轍,挽迴一局。
既然是這樣,那肯定就得再幹幾件大事兒出來,向著皇阿瑪證明,他胤礽也是可以心狠手辣地對付那些朝廷養出來的可惡「蛀蟲」的。
首當其衝的,就是噶禮。
這頭碩鼠,貪得可不是一點兒半點兒。若是抄了他的家,不知道又能搞到多少錢糧來呢。
故此,不單隻是薛攀看上了噶禮,連太子也看上了他——大貪官嘛,總是最引人注意,反正都是要搞一次,當然是搞個大貪官更有錢途啦。
太子既然動了這個心思,一向就下手不會慢。
果然,才過了一日,當康師傅又帶著大家出去閑逛、體察民情的時候,就遇到了一群本地的官民攔路陳情——陳的就是本地的民情。
他們控訴山西巡撫噶禮枉顧聖恩、貪得無厭,居然在朝廷稅賦的基礎上,每樣多抽一兩成,整得是怨聲載道、民不聊生。他自己的腰包卻鼓了起來,富得流油,真的是典型的「大老鼠」了。
太子不知道打哪兒找來的這麽些人,不但事實清晰,陳述的人也真情實感,聲嘶力竭,現場效果完全拉滿。
薛攀在一邊兒看著都難受得不行,都想著是不是直接把這個該死的噶禮弄來砍了算了,偏偏康師傅不知道中了什麽邪,居然放著這麽多人證物證不管,直接叫噶禮出來跟他解釋——我的老天爺啊,您老居然叫嫌疑人本人出來解釋,那還有啥懸念?
他肯能不能認啊。
貪汙瀆職可是要掉腦袋、誅九族的大罪,擱誰誰也不能認這個啊。
果然,噶禮一上來就跪倒在地,哭著解釋,指天發誓自己是個清正廉潔的好官兒,都是那些人嫉妒他才要這麽誣陷他的。
他是冤枉的。
他真的是好人啊。
如此這般,又哭又喊,賭咒發誓,怎麽誇張怎麽來,連薛攀都看不下去了,但是康師傅居然還真的就相信了。
這老爺子又假模假式地對著噶禮訓話了幾句,就放過了他。然後就準備離開太原,繼續往西北走了。
太子當然不能幹了。畢竟他都準備了那麽久了,怎麽可能就這樣前功盡棄。
隻是,他的努力,在康師傅的固執麵前,簡直不值一提。
最關鍵的是,康師傅不知道是中了什麽邪,其他的事兒上也沒見他這麽固執,非得就是在這一個事兒上,他就什麽都聽不進去。真是不知道,到底這噶禮有什麽特別之處,讓他好像灌了迷魂湯似的,就是要信這個噶禮的一麵之詞,也不肯看看百姓們哭泣的臉。
康師傅聽了這些當然也是高興的不行,少不了又找了噶禮詢問,假模假式地訓了幾句話,然後就給了噶禮一堆封賞。
薛攀看在眼中,卻不動聲色,隻是耐心等待著一個機會,好務必能夠達到,一出手就可以一擊即中的目的。
他計劃的倒是挺好,但是跟他有一樣想法的,顯然不隻是他一個人。
還有太子。
說起來,自從江南貪腐案之後,太子對薛攀的態度也有些奇怪。說他想要拉攏薛攀進入到他的陣營吧,他又沒有怎麽特別熱絡地對薛攀有什麽表示——人家三阿哥都知道上門拜訪,再不濟是送個禮物什麽的。
但是太子啥都沒有做。
他對待薛攀,客套疏遠得好像之前那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什麽?你說孤為了拉攏你甚至逼迫你在江南案子裏怎麽站隊,怎麽辦事兒?那麽怎麽可能?
你看孤跟你根本就不熟嘛。
除了公務,根本就沒有什麽往來嘛。
開啥玩笑?
結黨是絕對沒可能結黨的,這輩子都不可能……
但是說他要跟薛攀保持距離吧,隻要稍加留意,就會發現,他已經在薛攀周圍布置好了各種眼線,這種似有若無的存在感,足夠把一般人給逼瘋……
但是薛攀顯然不是一般人。
薛攀早就發現了太子在這裏搞東搞西,他全部都注意到了,但是他就是裝作無事發生。
隻要哥裝作沒看見,那就什麽事兒都沒有,反正諒你也不敢做得太明顯,玩兒得太過分,那還有啥好怕的呢?
就是玩兒唄。
基於這麽一種情況,薛攀跟太子的關係進入到了一個很微妙的狀態。大概就是,一個不當迴事兒,一個不肯放手又不敢鬧大,就是這麽一個極限拉扯一般的無語狀態。
當然,主要是太子那邊兒比較難受,薛攀這裏反倒沒什麽壓力。
不過,顯然,薛攀這邊兒本來也不是太子的工作重點。這位太子殿下的工作重點,顯然一直都在奪嫡大業上——哦,對於他來說,應該是守嫡大業。
差不多所有的成年兄弟都在覬覦他的位子,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兄弟天團的規模還在慢慢擴大……這就非常操蛋了。
搞得太子簡直沒有任何餘力再去關注其他的事兒了。
至於薛攀麽?
反正看樣子他也沒有支持任何一個皇子的意思,就先這麽放著,也不是不可以。
跟老十三關係好?
這倒是有點兒讓他在意,畢竟,老十三,算是老四的人吧……
想到這個四弟,太子的麵色愈發不好,他連忙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大事兒上,試圖這次一定不能重蹈覆轍,挽迴一局。
既然是這樣,那肯定就得再幹幾件大事兒出來,向著皇阿瑪證明,他胤礽也是可以心狠手辣地對付那些朝廷養出來的可惡「蛀蟲」的。
首當其衝的,就是噶禮。
這頭碩鼠,貪得可不是一點兒半點兒。若是抄了他的家,不知道又能搞到多少錢糧來呢。
故此,不單隻是薛攀看上了噶禮,連太子也看上了他——大貪官嘛,總是最引人注意,反正都是要搞一次,當然是搞個大貪官更有錢途啦。
太子既然動了這個心思,一向就下手不會慢。
果然,才過了一日,當康師傅又帶著大家出去閑逛、體察民情的時候,就遇到了一群本地的官民攔路陳情——陳的就是本地的民情。
他們控訴山西巡撫噶禮枉顧聖恩、貪得無厭,居然在朝廷稅賦的基礎上,每樣多抽一兩成,整得是怨聲載道、民不聊生。他自己的腰包卻鼓了起來,富得流油,真的是典型的「大老鼠」了。
太子不知道打哪兒找來的這麽些人,不但事實清晰,陳述的人也真情實感,聲嘶力竭,現場效果完全拉滿。
薛攀在一邊兒看著都難受得不行,都想著是不是直接把這個該死的噶禮弄來砍了算了,偏偏康師傅不知道中了什麽邪,居然放著這麽多人證物證不管,直接叫噶禮出來跟他解釋——我的老天爺啊,您老居然叫嫌疑人本人出來解釋,那還有啥懸念?
他肯能不能認啊。
貪汙瀆職可是要掉腦袋、誅九族的大罪,擱誰誰也不能認這個啊。
果然,噶禮一上來就跪倒在地,哭著解釋,指天發誓自己是個清正廉潔的好官兒,都是那些人嫉妒他才要這麽誣陷他的。
他是冤枉的。
他真的是好人啊。
如此這般,又哭又喊,賭咒發誓,怎麽誇張怎麽來,連薛攀都看不下去了,但是康師傅居然還真的就相信了。
這老爺子又假模假式地對著噶禮訓話了幾句,就放過了他。然後就準備離開太原,繼續往西北走了。
太子當然不能幹了。畢竟他都準備了那麽久了,怎麽可能就這樣前功盡棄。
隻是,他的努力,在康師傅的固執麵前,簡直不值一提。
最關鍵的是,康師傅不知道是中了什麽邪,其他的事兒上也沒見他這麽固執,非得就是在這一個事兒上,他就什麽都聽不進去。真是不知道,到底這噶禮有什麽特別之處,讓他好像灌了迷魂湯似的,就是要信這個噶禮的一麵之詞,也不肯看看百姓們哭泣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