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宴氣氛平和,無國朝大事商議。


    幾人又飲茶閑聊片刻,皇後與太子妃便帶著岐王子嗣離開了。


    三個年紀大些的孩子知道此宴是為了以誠待爺爺舊臣與父親新友,五個年齡小的尚不明其意。


    臨走時還吵鬧著說,既有客來,為何還要迴文華殿學習。


    太子妃笑言,那是陛下與你們父親之客,待有一日你們的客人來時可自主賓宴,也就不用忙於學業了。


    眾小童聞之則喜,皆言定要多交好友邀來玩耍,好擺脫繁重學業。


    此時他們還不知,幼時之願難以實現,等他們可自主賓宴時便留不得宮中了。


    當真是懵懵懂懂幼童去、野心少年故沉穩,諸子皆知皇權貴、未知家業非國業。


    他們是皇家子卻非國朝臣,待他們離開後殿中之人才開始商談國事。


    “周將軍,聽聞你受清源道脈看重,得蓋原分院掌門之位。


    此非國朝所賜、乃你自身之福,無論掌門之權有何貴,我亦不會以君令侵占。”


    “我說此言非是安撫,乃是實意。


    四海八荒之地浩瀚無邊,我大魏不同於他國,從不視國人之私為國朝所有。


    太祖曾訓言,若有國難魏人皆有守土之責,若魏人界外自行立業,其業屬人之能、非國之賜。”


    “為此,大魏行事必不劣於秘境,他們視你為真傳弟子厚待於你。


    我亦視你為國朝英才、守正賢臣,自不會蠻橫貪婪行威逼之事。”


    大魏皇帝說的是實話,他從不苛責臣下,更不會狂妄認為天下秘境之物皆是大魏之財。


    否則早晚會將天資卓越者逼的離心離德,魏國賢才也會心生芥蒂失去探索界外秘境的鬥誌。


    因此周元若隱而不報非罪,如實相告非功是德,合作共贏興盛國朝則有功有德。


    “陛下寬大為懷,實乃大魏百姓之福。”


    “此乃常理、非我仁德,君者當疏遠心中喜惡、事事秉理而行。


    隻有我分得清因果是非,國朝才能有法可依、有理可循。”


    魏皇既然將周元視為儲君重臣,自然願意與他道明大魏法度。


    好讓他知曉大魏內治有度、外禦有威,是一個值得守護的國家。


    周元見過楚、梁、虞三國之貌,相比之下大魏無楚之分裂、梁之雜亂、虞之老態,多有興盛之相。


    這也是他為何願意尋魏國合作的原因,與其自建自籌煩勞瑣事,不如相互合作各得其利。


    至於拒絕聯姻的原因倒也不複雜,他勢力已成於四國水族皆有尊位,不必委屈自己接受他人安排。


    若真想得相知伴侶,也當自己去尋去見,如此才會如譚越故事般互敬求道、不忘不棄。


    “周將軍得清源道賜福而歸京,當是有何事教我。


    還請將軍直言,掌門之位有何貴,可能興清源道以助大魏國運。”


    “當有幾分助力,我得掌門之位有監院、傳教、傳法之權。


    其中監院可任命下屬、清理弟子,傳教可招募道人,得清靈道心之妙、道蘊顯法之利、玄門迴返之便。


    傳法可授門人清源兩法四術,待其修為圓滿可推入妙道清源觀晉修丹法。”


    “這···,天下竟有此等尊位,將軍真乃福德昌盛之士。”


    魏皇不明掌門之權時想了很多種可能,卻不曾想掌門之位竟能如此全麵。


    如此一來,周元便相當於承接了清源道脈,可布道天下、興盛清源道。


    相比於魏皇與岐王的震驚,李思則是滿心苦澀。


    周元未有傳道之實卻得其位,他操勞偃山清源觀多年不得垂憐,當真是遺憾難舒。


    “我今日始知瘋魔院癡道人之哀,非他們荒謬不堪,實乃求之不得真亦為假。


    道兄可留幾個名額於他們,好教他們知曉蹉跎歲月雖不見道途,但清源道確實存在。


    想來他們心中瘋癲之念可以此化解,釋懷此生求道之得失。”


    “掌教寬心,他們既為清源門人,我自然會渡上一渡。”


    魏皇聞言拍了拍李思的肩膀,並借癡道人之事寬慰道。


    “天下之人各不同,皆有自身緣法。


    癡道人苦心成癲不見道途,非他們心意不誠,乃是道無可觀,不明何時可見道門。


    李公之事亦然,非你德行不足,而是不明承道要求,為此方有周將軍承位之事。”


    “多謝陛下勸解,我因放下此事而成就真丹,心中雖有豔羨,卻不會過分思慮糾纏。


    況且掌門之位成全的是我清源道,而非金壇乾元、霞光淨樂等道脈,我豈能再癡心不滿。”


    萬事萬物一經對比便會發生變化,李思迴想起三山法會的其他道脈頓感心中舒暢。


    清源道在他的帶領下終究勝過了其他道脈,再過些年月或可執首道之尊名、得道門之正統。


    隻是不知分院掌門有幾分權限,總不會真的能肆意傳法。


    “道兄,不知蓋原分院可授弟子幾何?”


    “一百之數為滿,但限製可破,悟性不俗學有所成者可推入清源觀,難成道法者可中途清退。


    如此百人之限亦能成就不小聲勢。”


    “此法可行,有退有進方能綿綿不絕,不過清退弟子會發生何種變化也是一個問題。


    若是不遺道法,或許能靠清退之權快速傳法。”


    “我亦不知,想來是有不小變化的,否則清退之權便沒了意義。”


    李思提了一個好問題,先收入道門傳法再清退會如何。


    皇宮中最不缺的就是各類形形色色的人,一位負責看管國史文書的宗室掌故令很快被內侍引入殿中。


    “周將軍請放心一試,此乃我族兄為人謹慎守忠甚為可信,加之喜好文法未修靈武,當能順利入道。”


    魏皇喚老者落座後,先對其言明入道與清退之事,那老者十分欣喜,言盡管一試損傷無礙。


    周元見此利用傳教之權將他收為分院門人,再以傳法之權授予其清源心經。


    “掌故令,有何感覺?”


    “稟將軍,心中自生奇術謂曰清靈、道蘊、玄門,又有一法名為清源心經。”


    “好,我且清退你再看效果。”


    隨著周元清退掌故令,他立刻感知到新的變化。


    “將軍,清源心經亦留心中,清靈、道蘊、玄門三術已無跡可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看見血條的我,選擇打爆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豆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豆茶並收藏看見血條的我,選擇打爆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