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2章 大誌向
迴到三國的特種狙擊手 作者:東一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殺!”
王燦低喝,天刀瞬間出鞘。
在王燦衝出的瞬間,太史慈也是閃電般衝出。
兩個人,相差不多。
這一幕,令一個個下山來的賊匪笑了。沒有人迎著王燦和太史慈,也沒有人主動出手,他們都等著王燦和太史慈殺過去。
當王燦殺到一個賊匪麵前時,賊匪好整以暇的掄起鐵叉迎擊。
對賊匪來說,這不是事兒。他們見過無數的人,那都是輕而易舉,便擊潰對方。眼前的青年,賊匪也沒有放在心上。
刀鋒和鐵叉撞在一起,隻聽鐺的一聲脆響,便又響起哢嚓聲,鐵叉直接被劈斷,刀鋒落下,鮮血噴濺,賊匪的腦袋直接被斬落。
“噗!”
殷紅鮮血,登時噴濺出來。
一顆腦袋滾滾飛出,然後跌落在地上,骨碌碌滾動兩下,落在了一名賊匪身旁。
“啊!!”
忽然,淒厲的慘叫聲,自人群中響起。
許多賊匪看到了王燦殺人,都是嚇得震驚了。他們原本認為,這是很容易取勝的。可忽然間發現,雙方完全不是一個層次的。
抵擋的人,盡皆被殺。
無人是王燦的對手,也沒有人是太史慈的對手。
即使賊匪有二十餘人,可這樣的一群人,在太史慈和王燦進攻下,卻是無法抵擋,完全呈一邊倒的屠戮。
死傷的人,越來越多。
有賊匪已經是準備逃走,但王燦和太史慈各自出手,使得一個個意圖逃走的人,盡數被殺。
“我錯了!”
“好漢公子,饒了我們吧。”
“我們錯了!”
……
還剩下六個賊匪,這六人見逃不掉,又打不贏,都不敢廝殺,也不敢逃走,隻能是撲通跪在地上求饒。
太史慈的攻勢,頓時停止。
王燦卻沒有絲毫停手,手起刀落,天刀不斷的揮出,轉眼間,便斬殺了三人。其餘三個人見王燦不留情,直接就起身往外跑。
投降也是死,那就隻能逃。
可惜的是,不過眨眼的功夫,王燦就把僅剩下的三人斬殺。
太史慈卻是略微皺眉,道:“賢弟,既然他們已經投降,為什麽還要殺掉他們呢?”
雖說先前,賊匪曾說要吃人肉,那時候,太史慈可以毫無負擔的殺人。但賊匪不再抵抗,開始投降後,太史慈就沒了殺人的心思。
可惜,王燦把人盡數斬殺。
王燦臉上的神情,透著冷肅,道:“兄長,這些人,已經不是單純的人,就像是剛才說的,他們已經是禽獸,與禽獸無異。”
“現在放了他們,他們倒是得以苟活。”
“可現在放了他們,等他們離開後,他們又會痼疾再犯的。吃過人的人,已經丟失了人性中的純善,這樣的人,必須殺掉。”
“不殺掉,就是禍害百姓。”
“不殺掉,他們再去殺人,就等於我們再間接的殺人。”
王燦說道:“這樣的情況,你願意看到嗎?”
刷!
太史慈麵色微變。
他麵對著王燦的一番話,無可辯解,點頭道:“賢弟所言甚是,你剛才的做法,是正確的。剛才,是我錯了。”
王燦道:“兄長言過了。”
這個時候,王燦還刀入鞘,快速迴到了馬車中,而太史慈也是如此。
兩人再度啟程南下。
這一路南下,王燦一行人,攏共遇到了三次劫道的,無一例外,都是要將王燦等人殺死,以便於吃肉。
對於吃過人的人,王燦一個都沒有放過,盡數斬殺。
這時代,便是人吃人。
千裏無人煙,是常有的事情。
王燦看在眼中,心中也是歎息。沒有經曆過亂世的人,就無法真正體會到亂世的慘烈。
王燦能做的,就是盡量治理好自己的轄區。
讓治下百姓能吃飽穿暖。
這是他能做的。
至於其他,王燦還管不了,還不具備那實力。
王燦和華佗一道,這一路走來,華佗有有一搭沒一搭和王燦聊天,雙方都是熟絡了起來,關係相處還算是不錯。
再度進入琅琊國,已經進入七月。
天氣依舊炎熱。
好在琅琊國境內的環境,還是要比青州好一些,黃巾賊肆虐沒這麽嚴重。
沿途,也有了許多酒肆。
這一日,中午。
一行人在一座酒肆停下就餐,吃完飯後,王燦等人暫時沒有趕路,有短時間的休息。
華佗看向王燦,道:“王縣令氣度恢宏,年紀輕輕,已經是一縣的縣令。王縣令以後,可有什麽誌向?”
王燦聽得笑了起來,道:“這誌向,涉及到的就多了。近的來說,就是讓陽都縣的百姓,吃飽喝足,能不受風吹雨打,能不受饑餓侵襲。”
華佗道:“遠的誌向呢?”
這時候就算太史慈,目光也落在王燦的身上。
王燦臉上神情,淡然而輕鬆,涉及到這樣的問題,對王燦來說,其實是很簡單的事情。他臉上帶著笑容,道:“若說大誌向,通俗的說,便是要掃蕩乾坤,蕩平天下叛亂。如果要文雅一點的說法,便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他臉上神情,也透著肅然。
這不是說來玩兒的。
而是發自肺腑。
因為曾經曆過,曾一心為民,所以不忍百姓陷入困境。
華佗也是愣住。
他原本是閑著和王燦說話,但沒有想到,會問出這樣的一番話來。
太史慈也是身形一震。
他大為震驚。
不論是華佗,亦或是太史慈,都沒有想到,王燦的一番話,藏著如此大的膽魄,藏著如此大的決心。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是大氣魄!
這是大誌向!
華佗雙手合攏,鄭重道:“王縣令之誌向,華佗佩服。相比於王縣令的誌向,華佗所求,不過是盡量的治病救人,能積累經驗寫出醫書,慚愧,老朽實在是慚愧。”
太史慈也道:“賢弟誌向遠大,兄自當竭盡全力,助賢弟實現誌向。”
王燦笑了笑道:“不著急,慢慢來!”
對於自己如今的情況,王燦很清楚,他還僅僅是一縣的縣令,甚至連一郡的郡守都不是。他之所以能招攬到太史慈,是因為太史慈本身就犯法,且他又救了太史慈一命。
加上如今又和太史慈結義,有兄弟情誼羈絆,才能成功。
否則,絕不可能成。
就算是此前的諸葛珪,他之所以歸順王燦,也是因為諸葛珪本身,已經是無路可退。否則以諸葛珪的情況,也不可能屈身的。
說到底,實力太弱了。
而王燦本身,也還沒有名望。
王燦如今的情況,就和當初的劉備相似。但是劉備本身,好歹還頂著一個漢室宗親招搖撞騙,還不斷的說自己有大誌向。
就算是如此,劉備對關羽和張飛,那也都是食則同桌寢則同窗,以加固三人的兄弟感情,如此才使得三人的感情堅固。
王燦如今,也沒有說招攬華佗的事情。
因為實力還不夠。
王燦笑了笑,話鋒一轉,就說道:“華神醫治病救人,妙手迴春,堪稱醫術通神。不過華神醫醫術中,最擅長什麽呢?”
華佗笑道:“我最擅長的,是內科診治。不過我最喜歡的,實際上是解剖之法。這解剖之法,涉及到人體五髒六腑,許多病灶,其實是在五髒六腑,如果能直接祛除病灶,便能夠達到根治的效果。我研製出的麻沸散,便能在動刀時,令人感覺不到痛楚。”
說到這裏,華佗臉上洋溢著笑容。
他是發自肺腑的喜歡醫術。
誠心於醫術!
王燦說道:“可是這樣的解剖手術,沒有足夠的經驗,是不夠的。華神醫如今,要找尋這樣的實驗對象,怕是不容易。”
華佗歎息道:“的確不容易,大多數時候,老夫都以動物實驗。如此一來,以增進對人體的了解。畢竟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王燦道:“等到了陽都縣,我為華神醫找尋一些解剖的實驗對象。”
華佗瞪大眼,道:“我動人屍體,毀人發膚,難道,王縣令不反對嗎?”
“反對?”
王燦聽到後,卻是笑了起來,說道:“對我而言,並沒有什麽世俗的羈絆。我所求,不過是讓百姓能過得更好。醫術,也是讓百姓過得更好的一個途徑。百姓吃飽穿暖,能不受疾病折磨,那是相當重要的。所以,我願意幫助華神醫。”
“王縣令大恩,華佗感激不盡!”
華佗站起身,雙手合攏,恭恭敬敬向王燦揖了一禮。
這是真心實意向王燦道謝。
作為一個誠心於醫術的人,能得到王燦的幫助,華佗自是感激不盡。
王燦道:“華神醫不必如此。”
事實上,王燦的內心,那是想要招攬華佗的。隻是當下的情況,還不具備招攬華佗的實力,可是王燦把華佗留在了身邊,他實力快速擴張,那就有機會招攬華佗了。
到時候,再招攬便容易許多。
否則以華佗的秉性,四處遊曆,到處行醫治病,幾乎是很難找到華佗。
所以,王燦要留下華佗。
幾人聊著天,說著一些趣事兒,休息了一刻鍾後,一行人又再度登上馬車,繼續往陽都縣的方向趕去。
這一路倒是順暢。
當王燦進入陽都縣境內後,觀察著陽都縣的一切。他離開陽都縣也有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他要看看,有什麽變化。
王燦低喝,天刀瞬間出鞘。
在王燦衝出的瞬間,太史慈也是閃電般衝出。
兩個人,相差不多。
這一幕,令一個個下山來的賊匪笑了。沒有人迎著王燦和太史慈,也沒有人主動出手,他們都等著王燦和太史慈殺過去。
當王燦殺到一個賊匪麵前時,賊匪好整以暇的掄起鐵叉迎擊。
對賊匪來說,這不是事兒。他們見過無數的人,那都是輕而易舉,便擊潰對方。眼前的青年,賊匪也沒有放在心上。
刀鋒和鐵叉撞在一起,隻聽鐺的一聲脆響,便又響起哢嚓聲,鐵叉直接被劈斷,刀鋒落下,鮮血噴濺,賊匪的腦袋直接被斬落。
“噗!”
殷紅鮮血,登時噴濺出來。
一顆腦袋滾滾飛出,然後跌落在地上,骨碌碌滾動兩下,落在了一名賊匪身旁。
“啊!!”
忽然,淒厲的慘叫聲,自人群中響起。
許多賊匪看到了王燦殺人,都是嚇得震驚了。他們原本認為,這是很容易取勝的。可忽然間發現,雙方完全不是一個層次的。
抵擋的人,盡皆被殺。
無人是王燦的對手,也沒有人是太史慈的對手。
即使賊匪有二十餘人,可這樣的一群人,在太史慈和王燦進攻下,卻是無法抵擋,完全呈一邊倒的屠戮。
死傷的人,越來越多。
有賊匪已經是準備逃走,但王燦和太史慈各自出手,使得一個個意圖逃走的人,盡數被殺。
“我錯了!”
“好漢公子,饒了我們吧。”
“我們錯了!”
……
還剩下六個賊匪,這六人見逃不掉,又打不贏,都不敢廝殺,也不敢逃走,隻能是撲通跪在地上求饒。
太史慈的攻勢,頓時停止。
王燦卻沒有絲毫停手,手起刀落,天刀不斷的揮出,轉眼間,便斬殺了三人。其餘三個人見王燦不留情,直接就起身往外跑。
投降也是死,那就隻能逃。
可惜的是,不過眨眼的功夫,王燦就把僅剩下的三人斬殺。
太史慈卻是略微皺眉,道:“賢弟,既然他們已經投降,為什麽還要殺掉他們呢?”
雖說先前,賊匪曾說要吃人肉,那時候,太史慈可以毫無負擔的殺人。但賊匪不再抵抗,開始投降後,太史慈就沒了殺人的心思。
可惜,王燦把人盡數斬殺。
王燦臉上的神情,透著冷肅,道:“兄長,這些人,已經不是單純的人,就像是剛才說的,他們已經是禽獸,與禽獸無異。”
“現在放了他們,他們倒是得以苟活。”
“可現在放了他們,等他們離開後,他們又會痼疾再犯的。吃過人的人,已經丟失了人性中的純善,這樣的人,必須殺掉。”
“不殺掉,就是禍害百姓。”
“不殺掉,他們再去殺人,就等於我們再間接的殺人。”
王燦說道:“這樣的情況,你願意看到嗎?”
刷!
太史慈麵色微變。
他麵對著王燦的一番話,無可辯解,點頭道:“賢弟所言甚是,你剛才的做法,是正確的。剛才,是我錯了。”
王燦道:“兄長言過了。”
這個時候,王燦還刀入鞘,快速迴到了馬車中,而太史慈也是如此。
兩人再度啟程南下。
這一路南下,王燦一行人,攏共遇到了三次劫道的,無一例外,都是要將王燦等人殺死,以便於吃肉。
對於吃過人的人,王燦一個都沒有放過,盡數斬殺。
這時代,便是人吃人。
千裏無人煙,是常有的事情。
王燦看在眼中,心中也是歎息。沒有經曆過亂世的人,就無法真正體會到亂世的慘烈。
王燦能做的,就是盡量治理好自己的轄區。
讓治下百姓能吃飽穿暖。
這是他能做的。
至於其他,王燦還管不了,還不具備那實力。
王燦和華佗一道,這一路走來,華佗有有一搭沒一搭和王燦聊天,雙方都是熟絡了起來,關係相處還算是不錯。
再度進入琅琊國,已經進入七月。
天氣依舊炎熱。
好在琅琊國境內的環境,還是要比青州好一些,黃巾賊肆虐沒這麽嚴重。
沿途,也有了許多酒肆。
這一日,中午。
一行人在一座酒肆停下就餐,吃完飯後,王燦等人暫時沒有趕路,有短時間的休息。
華佗看向王燦,道:“王縣令氣度恢宏,年紀輕輕,已經是一縣的縣令。王縣令以後,可有什麽誌向?”
王燦聽得笑了起來,道:“這誌向,涉及到的就多了。近的來說,就是讓陽都縣的百姓,吃飽喝足,能不受風吹雨打,能不受饑餓侵襲。”
華佗道:“遠的誌向呢?”
這時候就算太史慈,目光也落在王燦的身上。
王燦臉上神情,淡然而輕鬆,涉及到這樣的問題,對王燦來說,其實是很簡單的事情。他臉上帶著笑容,道:“若說大誌向,通俗的說,便是要掃蕩乾坤,蕩平天下叛亂。如果要文雅一點的說法,便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他臉上神情,也透著肅然。
這不是說來玩兒的。
而是發自肺腑。
因為曾經曆過,曾一心為民,所以不忍百姓陷入困境。
華佗也是愣住。
他原本是閑著和王燦說話,但沒有想到,會問出這樣的一番話來。
太史慈也是身形一震。
他大為震驚。
不論是華佗,亦或是太史慈,都沒有想到,王燦的一番話,藏著如此大的膽魄,藏著如此大的決心。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是大氣魄!
這是大誌向!
華佗雙手合攏,鄭重道:“王縣令之誌向,華佗佩服。相比於王縣令的誌向,華佗所求,不過是盡量的治病救人,能積累經驗寫出醫書,慚愧,老朽實在是慚愧。”
太史慈也道:“賢弟誌向遠大,兄自當竭盡全力,助賢弟實現誌向。”
王燦笑了笑道:“不著急,慢慢來!”
對於自己如今的情況,王燦很清楚,他還僅僅是一縣的縣令,甚至連一郡的郡守都不是。他之所以能招攬到太史慈,是因為太史慈本身就犯法,且他又救了太史慈一命。
加上如今又和太史慈結義,有兄弟情誼羈絆,才能成功。
否則,絕不可能成。
就算是此前的諸葛珪,他之所以歸順王燦,也是因為諸葛珪本身,已經是無路可退。否則以諸葛珪的情況,也不可能屈身的。
說到底,實力太弱了。
而王燦本身,也還沒有名望。
王燦如今的情況,就和當初的劉備相似。但是劉備本身,好歹還頂著一個漢室宗親招搖撞騙,還不斷的說自己有大誌向。
就算是如此,劉備對關羽和張飛,那也都是食則同桌寢則同窗,以加固三人的兄弟感情,如此才使得三人的感情堅固。
王燦如今,也沒有說招攬華佗的事情。
因為實力還不夠。
王燦笑了笑,話鋒一轉,就說道:“華神醫治病救人,妙手迴春,堪稱醫術通神。不過華神醫醫術中,最擅長什麽呢?”
華佗笑道:“我最擅長的,是內科診治。不過我最喜歡的,實際上是解剖之法。這解剖之法,涉及到人體五髒六腑,許多病灶,其實是在五髒六腑,如果能直接祛除病灶,便能夠達到根治的效果。我研製出的麻沸散,便能在動刀時,令人感覺不到痛楚。”
說到這裏,華佗臉上洋溢著笑容。
他是發自肺腑的喜歡醫術。
誠心於醫術!
王燦說道:“可是這樣的解剖手術,沒有足夠的經驗,是不夠的。華神醫如今,要找尋這樣的實驗對象,怕是不容易。”
華佗歎息道:“的確不容易,大多數時候,老夫都以動物實驗。如此一來,以增進對人體的了解。畢竟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王燦道:“等到了陽都縣,我為華神醫找尋一些解剖的實驗對象。”
華佗瞪大眼,道:“我動人屍體,毀人發膚,難道,王縣令不反對嗎?”
“反對?”
王燦聽到後,卻是笑了起來,說道:“對我而言,並沒有什麽世俗的羈絆。我所求,不過是讓百姓能過得更好。醫術,也是讓百姓過得更好的一個途徑。百姓吃飽穿暖,能不受疾病折磨,那是相當重要的。所以,我願意幫助華神醫。”
“王縣令大恩,華佗感激不盡!”
華佗站起身,雙手合攏,恭恭敬敬向王燦揖了一禮。
這是真心實意向王燦道謝。
作為一個誠心於醫術的人,能得到王燦的幫助,華佗自是感激不盡。
王燦道:“華神醫不必如此。”
事實上,王燦的內心,那是想要招攬華佗的。隻是當下的情況,還不具備招攬華佗的實力,可是王燦把華佗留在了身邊,他實力快速擴張,那就有機會招攬華佗了。
到時候,再招攬便容易許多。
否則以華佗的秉性,四處遊曆,到處行醫治病,幾乎是很難找到華佗。
所以,王燦要留下華佗。
幾人聊著天,說著一些趣事兒,休息了一刻鍾後,一行人又再度登上馬車,繼續往陽都縣的方向趕去。
這一路倒是順暢。
當王燦進入陽都縣境內後,觀察著陽都縣的一切。他離開陽都縣也有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他要看看,有什麽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