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年琢磨一番後,詢問道:“祖父一說,孫兒的確是莽撞衝動了。隻是木已成舟,孫兒該如何挽迴呢?”


    “挽迴?”


    李神通冷聲道:“你真當一個武道大宗師,是大街上的便宜貨,能隨意買到嗎?更何況李端本身,就不願意收你為徒。”


    “你拒絕了,李端自是高興。”


    “你如果不拒絕,反而好一些,有可操作的餘地。沒辦法,誰讓你愚蠢呢?”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你現在,就好好習武吧。”


    李神通說道:“狠話已經放出去了,老夫期待著,你能有超越李端的那一天。”


    李永年道:“孫兒明白了。”


    李神通擺手道:“你自幼順風順水,沒精力什麽挫折。有今天的這般結果,也是你咎由自取。但是,吃一塹長一智,經此一事,就要好好吸取教訓。”


    “是!”


    李永年再度迴答。


    李神通擺手道:“下去吧!”


    “喏!”


    李永年點了點頭,便轉身退下。


    李神通一個人坐在房中,盤腿而坐,運轉內力,調整身體的內傷。他先前和王燦的交手,不僅是自身肺腑受到震蕩,連精神也大為受創。李神通最擅長的,便是精神力,可如今精神力受創,必須要一定的時間,才能恢複過來。


    中軍大帳。


    李世民、房玄齡和杜如晦賓主落座。


    李世民臉上也有一抹難掩的失望,說道:“今天李永年的事情,太讓朕失望了。如果因為一個李永年,使得李端離開,那損失就打了。好在,安撫住了李端。”


    房玄齡道:“老王爺的這孫子,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不過他如今,也是無足輕重的。隻要李端留下,一切就還有綢繆的機會。尤其李端武藝大進後,更必須把他留在大唐。這樣的人才,損失了就太可惜了。”


    杜如晦道:“費盡一切手段,都必須留下李端。”


    說到這裏,杜如晦眼眸眯了起來,道:“皇上,臣倒是有一個發現。”


    李世民道:“什麽發現?”


    杜如晦迴答道:“李端這個人,對權勢不怎麽熱衷,對錢財不怎麽熱衷,但在女色上,卻是有些弱點的。李端到了鼎祥樓中,和嫣然不過短短幾天,便把嫣然接走了。換一個思路,要讓李端留在大唐,可以由皇上嫁女。”


    李世民的諸多子女,那都在適婚的年齡。


    這些女子適合聯姻。


    事實上,李世民膝下的女兒,就是聯姻的工具,以鞏固和麾下臣子的關係。


    李世民聽到杜如晦的話,也是眼前一亮。


    杜如晦的提議,是一個不錯的建議。


    如果用一個皇室的公主,能換來一個武道上的大高手大宗師,這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這是機會。


    李世民道:“眼下還在前線作戰,暫且按下此事。等這一戰結束後,朕就安排此事,一定要把李端留在大唐。”


    “皇上聖明!”


    杜如晦直接就恭維了一句。


    房玄齡也沒有多言,他也讚同杜如晦的提議。


    李世民道:“如今,就隻能按照此前的計劃。等王叔的身體恢複後,再進行計劃了。”


    杜如晦道:“皇上,提到老王爺,就不得不說他重傷的事情。雖說當時的情況,看不出老王爺傷勢到底如何,但老王爺精於控製,一旦意識受損,就不可能是輕傷。微臣建議,皇上親自去慰問一番,以彰顯皇上對老王爺的器重。雖說李永年那小子囂張狂妄,但老王爺為人,卻也是無可挑剔的。”


    李世民道:“克明所言甚是!”


    克明,是杜如晦的字。


    李世民一向不是拖遝的人,他讓杜如晦、房玄齡等人下去休息,就帶著內侍走出營帳,往李神通居住的營帳去。


    雖說先前在營地門口,李世民也簡單詢問了,但終究不夠正式。


    李世民此番,還讓人準備了老山參,以便於李神通恢複。


    從李世民的營帳,到李神通所在的營帳,走了約莫小半刻鍾的時間,李世民就到了。他進入營帳中後,看到了調息的李神通,道:“王叔!”


    李神通連忙起身行禮。


    李世民連忙示意李神通不必多禮,又說了一番籠絡的話。話鋒一轉,李世民道:“王叔,李端這個人呢?性情是有些古怪。如今大唐處在多事之秋,偏偏需要李端這樣的人才。李端今天冒犯王叔,還請王叔能海涵。朕在這裏,替他向王叔賠個不是了。”


    “皇上折煞老臣了。”


    李神通道:“老臣是隨太上皇一起,篳路藍縷,打下了這個江山的,知道大唐的來之不易。請皇上放心,老臣知道以大局為重。更何況,敗給了李端,老臣也是心服口服。”


    李世民道:“多謝王叔!”


    他一招手,身邊的內侍上前,把一個錦盒擱在了李神通的麵前。


    李世民道:“王叔,這是一直老山參,約莫有三百年的年份,功效十足,也適合王叔調養身體。”


    李神通也不推辭,直接道:“謝皇上!”


    李世民繼續道:“皇叔的傷勢,約莫多長時間能恢複呢?”


    李神通道:“皇上,因為和李端交鋒時,涉及到了意識精神上的交鋒,老臣雖說肺腑上的傷勢,在兩三天後,就能夠將養好。可是,這精神上的傷,恐怕最少要十天的時間。”


    先前李神通調息時,才發現自身的傷勢。


    傷勢不重,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恢複過來的。


    至少,也得十天半個月。


    李世民聽到後,臉上的神情有些惋惜,沒想到一個較量,竟然要耽擱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前線的戰事,是軍情如火的,耽擱時間,就等於是耽擱戰機。


    除此外,糧食的消耗也是巨大的。


    六萬人的兵力屯駐,每一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糧食。


    半個月左右,得消耗無數糧食。


    李世民占據了荊州、兗州等地,可除了荊州外,其餘地方雖說屯田,但各地駐軍會消耗大量的糧食,李世民的底子並不怎麽好。


    所以李世民聽到李神通的傷,有些牙疼。


    不過,這也是李世民轉念間琢磨的事情,並沒有顯露出內心真實的想法。他臉上掛著淡淡的微笑,便道:“王叔盡管養傷就是,我們暫時,也不會出兵。等王叔的傷勢恢複後,再按照計劃行事。這一戰,最終獲勝的必定是我們。”


    “謝皇上!”


    李神通連忙又道謝。


    李世民倒是沒有多呆,他離開了李神通的營帳後,又帶著內侍,徑直朝王燦居住的營帳中行去,他安撫了李神通,不可能不管王燦。


    得都兼顧到。


    這是一碗水端平。


    否則,容易引發不滿。


    李世民到了王燦的營帳中時,王燦倒是悠哉悠哉的看書。他如今武藝取得突破,實力大進,更加的從容鎮定。


    李世民進入,王燦連忙起身行禮道:“臣李端,拜見皇上。”


    李世民道:“藥王兄不必多禮。”


    他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道:“藥王兄,今天發生的事情,都是李永年那小子胡作非為,肆意妄為。小孩子不懂規矩,還希望藥王兄不要掛在心上。”


    他一樣先前就安撫了王燦。


    可是,依舊單獨來。


    這是為了穩住王燦,以便於王燦能真正的留在軍中。


    王燦笑道:“皇上多慮了,不過是小孩子的意氣之爭,不值一提。更何況,最後不也和解了嗎?”


    李世民道:“藥王兄不計較,那就好。”


    他一招手,內侍又遞上一個錦盒。


    李世民再度道:“藥王兄,這一個錦盒裏麵,是一支三百餘年的老山參,功效極佳,尤其是對武者來說,更能固本培元,養精蓄銳。先前藥王兄武藝突破,必定需要這樣的老山參。”


    “謝皇上!”


    王燦也是連忙道謝。


    他對煉丹之法是不懂的,所以有了這一支三百餘年的老山參,也隻能是口服,無法煉丹提取老山參的精華。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王燦對李世民的來意,更是心如明鏡,是一清二楚的。


    李世民來,是要安撫他。


    王燦也可以推斷出,李世民肯定也去見了李神通,說了一樣安撫李神通的話。


    這是帝王權術。


    兩邊都要穩住,且都是施恩。


    李世民繼續道:“朕詢問了王叔,他的傷勢恐怕需要半個月左右。這期間,就隻能委屈藥王兄了。伏擊蜀軍的計劃,暫時擱淺。等王叔的身體恢複後,便執行計劃。”


    “沒問題!”


    王燦也是做出一副歉意的樣子,道:“臣和老王爺交手,沒有控製住輕重,導致老王爺身體受創,皇上沒有追究臣的責任,臣已經是萬幸了。”


    李世民道:“比武較量,受傷也是在所難免。”


    王燦聽到李世民的話,心中感慨。


    李世民此人,的確厲害。


    身為帝王,一點都不端架子,這是極為不容易的。身為一個帝王,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掌握了無數人的生死權利,這是極容易胡來的。


    李世民卻能控製住自己。


    這一點殊為不易。


    王燦感謝了李世民後,又和李世民說了一通沒營養的廢話,才送走了李世民,然後繼續埋頭看書。


    他欽佩李世民。


    可是,他和李世民的立場是對立的,這是沒辦法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三國的特種狙擊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一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一方並收藏迴到三國的特種狙擊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