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三淄州州牧
馬家門:我是被迫爭霸的 作者:馬占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昌勳出身號稱天下第一士族的琅琊王氏,王氏家族以儒傳家。
當今天下,王氏乃儒家的中流砥柱。
王昌勳在他這一代裏,算是平平無奇的存在。
因為他誌不在官場,所以出仕很晚。
否則以他的能力,四十歲就能進駐任何一個人族國家的中樞了。
有家族的支持,王昌勳的前半生才能逍遙自在。
他本可一生縱情山水間,但天下亂世百年,儒家逐漸勢微,他不得不出仕為官。
王昌勳算是飲水思源,為了家族,他投身官場這個大染缸。
已年過半百的王昌勳右手握拳,抵住太陽穴,閉目養神。
眼睛休息了,大腦可還沒休息。
因為馬仲通的出行,讓這位州牧大人嗅到了一絲特別的“味道”。
馬家二爺,武道宗師,江湖人人敬仰的火龍先生。
大張旗鼓的代表侯府,頻繁拜訪東山路各大勳貴世家,沿途官員。
那位侯爺最近是行蹤神秘,加上月華公主以及京畿那邊的動向。
梁國可能要迎來一場動蕩了。
馬仲通的到來,原本平靜三淄州必將掀起一股暗流。
這股暗流,不知何時就能發酵成一片巨浪。
王昌勳的思緒隨著轎夫的節奏,起起落落,
他在推演,梁國這場風暴過後,無論誰是贏家,對三淄州的影響又如何。
他這個州牧該走哪條道,該站誰的隊。
三淄州在王昌勳的治下,蒸蒸日上,政通人和。
保持現有的形勢繼續發展,是王昌勳最想看到的。
三淄州有一位齊國公,一位威東將軍,無論他們在這場風暴中扮演什麽角色,王昌勳都有把握應對。
這就是王昌勳的自信。
但是,不在他把握之內,或者說,王昌勳怕的,是那座學院——稷下學院。
——州牧府,書房內。
王昌勳雙指捏了捏眉間,剛剛看完家族那邊傳來的消息。
家族的態度,讓他為官近十年來,第一次有了一絲力不從心的感覺。
桌邊的茶是溫熱的,朝夕相處幾十年的塗夫人,總是能算準王昌勳什麽時候去喝那杯茶。
王昌勳把茶杯放到書案上的那一刻,塗夫人緩步走進書房,輕聲提醒道。
“夫君,該歇息了。”
王昌勳看到夫人的狀態,是平日裏少有的疲憊。
於是,他開口安慰道。
“我本打算親自見一見馬家二爺,奈何身不由己,反倒是辛苦夫人了。”
王夫人心頭感動。
“為夫君分憂,是我份內之事,何談辛苦。
隻是妾身有一事不明,夫君可解惑?”
王昌勳倚靠在椅背上。
“夫妻之間有什麽不能問的?”
王夫人輕輕捏著王昌勳的肩膀,低聲說道。
“那馬家二爺縱情江湖,生性坦蕩直率,不正是夫君您向往的樣子麽。
既然他有結交之意,夫君為何避而不見,反而要妾身出麵呢?”
王昌勳輕輕拍了拍夫人的手,示意不用再給自己捏肩了。
“夫人今日辛苦,坐吧。”
他起身走到窗前,推開窗戶,感受到還略有一絲涼意的晚風,開口說道:
“馬仲通乃是一代宗師,我與之神交已久。
他若行走江湖來到三淄州,我必與他把酒言歡,大醉一場。
但是,他這次出行,代表的是馬家,而非他個人。
江湖盛名的火龍先生,為家族而放低姿態,奔走於我們這些滿是算計的人之間,也是難為他了。
或許,這就是他的無奈吧。”
此刻王昌勳似乎與馬仲通有些共情,同樣無奈的歎了口氣。
他與安靜坐在一旁的夫人對視一眼後,收起無奈的眼神,繼續說道:
“馬仲通還未到三淄州的時候,我就收到堂兄傳來的消息。
家族那邊,也開始有所動作了。
在這之前,京畿,關隴,襄州,燕州也都做了相應的準備。
咱們那位皇後娘娘,最近也是頻繁動作。
可能要到了站隊的時候了。”
‘到了要站隊的時候。’
縱使不懂政治的王夫人,也懂得這句話的含義。
她的眼神閃爍,這些不是她這位婦人該聽的。
但她還是忍住了打斷王昌齡的衝動,繼續安靜的聽著。
“我們王家乃天下儒林執牛耳者,梁國吳王被堂叔父收為關門弟子。
而青水侯馬伯通,曾求學於稷下學院武聖門下,實打實的兵家弟子。
同時,他還是襄王的親妹夫。
說到底,梁國要開始“爭”了。
道統之爭,權利之爭,利益之爭。
我不與馬仲通見麵,卻讓你為馬仲通接風。
這是表明我與他立場不同,不便相見。
同時也表示,我個人願與之結為通家之好。”
王夫人聽到了太多信息,她聰明的摒棄掉那些重要的秘密,而是選擇她想聽到的答案。
“難怪馬二爺喊我嫂夫人,還要我代他給您這位兄長問好。”
王昌齡眼神裏閃過一絲欣喜,隨後恢複平靜。
“夫人辛苦一天,又聽我在這嘮叨個沒完,真是。。。”
“夫君。”
王夫人這次很果斷的打斷了王昌勳。
“妾身出身草莽,才學粗淺,自知幫上夫君什麽。
能在一些小事上為夫君分憂,妾身便知足了。”
王昌勳看著眼前相濡以沫幾十年的夫人,心中湧起一陣感動。
他上前虛扶起夫人,“天色已晚,夫人安歇吧。”
——梁國京畿,朦朧的月色,給那座碩大的皇宮,披上了一層黃色的薄紗。
皇後寢宮內,燈火通明。
女官呂棋伺候著皇後呂雉更衣,嘴裏輕聲的匯報著今日傳來的消息。
“娘娘,自各大家族先後行動之後,坐在幕後的“百家”也有所動作了。
稷下學院,玉京書院,白鹿洞等,都有人先後入世。
不過,最活躍的,還是與幾位王爺聯係緊密的朝臣。
青水侯府,琅琊王氏,關隴王氏,清河崔氏等各大家族所布的棋子,已經開始動了。。。”
呂雉換好一身素衣,呂棋剛好說完今日匯總的消息,恭敬的退到一旁。
一身素衣,青絲自然垂下。
不施脂粉的臉上,沒有一絲歲月的痕跡。
赤足踱步於纖塵不染的宮殿內,雖然每一步都是成熟女人的魅力表現,但每一步都讓人不敢直視。
那種天然的上位者氣勢,乃是天授。
呂雉紅唇輕啟。
“雀巢那邊怎樣了?”
呂棋躬身迴答。
“劉澤風已經開始在重建了,他已經掌握了孫君羊,夢浩,石嘯等人的行蹤,娘娘您看?”
“幾個廢物而已,物盡其用吧。”
“是~”
當今天下,王氏乃儒家的中流砥柱。
王昌勳在他這一代裏,算是平平無奇的存在。
因為他誌不在官場,所以出仕很晚。
否則以他的能力,四十歲就能進駐任何一個人族國家的中樞了。
有家族的支持,王昌勳的前半生才能逍遙自在。
他本可一生縱情山水間,但天下亂世百年,儒家逐漸勢微,他不得不出仕為官。
王昌勳算是飲水思源,為了家族,他投身官場這個大染缸。
已年過半百的王昌勳右手握拳,抵住太陽穴,閉目養神。
眼睛休息了,大腦可還沒休息。
因為馬仲通的出行,讓這位州牧大人嗅到了一絲特別的“味道”。
馬家二爺,武道宗師,江湖人人敬仰的火龍先生。
大張旗鼓的代表侯府,頻繁拜訪東山路各大勳貴世家,沿途官員。
那位侯爺最近是行蹤神秘,加上月華公主以及京畿那邊的動向。
梁國可能要迎來一場動蕩了。
馬仲通的到來,原本平靜三淄州必將掀起一股暗流。
這股暗流,不知何時就能發酵成一片巨浪。
王昌勳的思緒隨著轎夫的節奏,起起落落,
他在推演,梁國這場風暴過後,無論誰是贏家,對三淄州的影響又如何。
他這個州牧該走哪條道,該站誰的隊。
三淄州在王昌勳的治下,蒸蒸日上,政通人和。
保持現有的形勢繼續發展,是王昌勳最想看到的。
三淄州有一位齊國公,一位威東將軍,無論他們在這場風暴中扮演什麽角色,王昌勳都有把握應對。
這就是王昌勳的自信。
但是,不在他把握之內,或者說,王昌勳怕的,是那座學院——稷下學院。
——州牧府,書房內。
王昌勳雙指捏了捏眉間,剛剛看完家族那邊傳來的消息。
家族的態度,讓他為官近十年來,第一次有了一絲力不從心的感覺。
桌邊的茶是溫熱的,朝夕相處幾十年的塗夫人,總是能算準王昌勳什麽時候去喝那杯茶。
王昌勳把茶杯放到書案上的那一刻,塗夫人緩步走進書房,輕聲提醒道。
“夫君,該歇息了。”
王昌勳看到夫人的狀態,是平日裏少有的疲憊。
於是,他開口安慰道。
“我本打算親自見一見馬家二爺,奈何身不由己,反倒是辛苦夫人了。”
王夫人心頭感動。
“為夫君分憂,是我份內之事,何談辛苦。
隻是妾身有一事不明,夫君可解惑?”
王昌勳倚靠在椅背上。
“夫妻之間有什麽不能問的?”
王夫人輕輕捏著王昌勳的肩膀,低聲說道。
“那馬家二爺縱情江湖,生性坦蕩直率,不正是夫君您向往的樣子麽。
既然他有結交之意,夫君為何避而不見,反而要妾身出麵呢?”
王昌勳輕輕拍了拍夫人的手,示意不用再給自己捏肩了。
“夫人今日辛苦,坐吧。”
他起身走到窗前,推開窗戶,感受到還略有一絲涼意的晚風,開口說道:
“馬仲通乃是一代宗師,我與之神交已久。
他若行走江湖來到三淄州,我必與他把酒言歡,大醉一場。
但是,他這次出行,代表的是馬家,而非他個人。
江湖盛名的火龍先生,為家族而放低姿態,奔走於我們這些滿是算計的人之間,也是難為他了。
或許,這就是他的無奈吧。”
此刻王昌勳似乎與馬仲通有些共情,同樣無奈的歎了口氣。
他與安靜坐在一旁的夫人對視一眼後,收起無奈的眼神,繼續說道:
“馬仲通還未到三淄州的時候,我就收到堂兄傳來的消息。
家族那邊,也開始有所動作了。
在這之前,京畿,關隴,襄州,燕州也都做了相應的準備。
咱們那位皇後娘娘,最近也是頻繁動作。
可能要到了站隊的時候了。”
‘到了要站隊的時候。’
縱使不懂政治的王夫人,也懂得這句話的含義。
她的眼神閃爍,這些不是她這位婦人該聽的。
但她還是忍住了打斷王昌齡的衝動,繼續安靜的聽著。
“我們王家乃天下儒林執牛耳者,梁國吳王被堂叔父收為關門弟子。
而青水侯馬伯通,曾求學於稷下學院武聖門下,實打實的兵家弟子。
同時,他還是襄王的親妹夫。
說到底,梁國要開始“爭”了。
道統之爭,權利之爭,利益之爭。
我不與馬仲通見麵,卻讓你為馬仲通接風。
這是表明我與他立場不同,不便相見。
同時也表示,我個人願與之結為通家之好。”
王夫人聽到了太多信息,她聰明的摒棄掉那些重要的秘密,而是選擇她想聽到的答案。
“難怪馬二爺喊我嫂夫人,還要我代他給您這位兄長問好。”
王昌齡眼神裏閃過一絲欣喜,隨後恢複平靜。
“夫人辛苦一天,又聽我在這嘮叨個沒完,真是。。。”
“夫君。”
王夫人這次很果斷的打斷了王昌勳。
“妾身出身草莽,才學粗淺,自知幫上夫君什麽。
能在一些小事上為夫君分憂,妾身便知足了。”
王昌勳看著眼前相濡以沫幾十年的夫人,心中湧起一陣感動。
他上前虛扶起夫人,“天色已晚,夫人安歇吧。”
——梁國京畿,朦朧的月色,給那座碩大的皇宮,披上了一層黃色的薄紗。
皇後寢宮內,燈火通明。
女官呂棋伺候著皇後呂雉更衣,嘴裏輕聲的匯報著今日傳來的消息。
“娘娘,自各大家族先後行動之後,坐在幕後的“百家”也有所動作了。
稷下學院,玉京書院,白鹿洞等,都有人先後入世。
不過,最活躍的,還是與幾位王爺聯係緊密的朝臣。
青水侯府,琅琊王氏,關隴王氏,清河崔氏等各大家族所布的棋子,已經開始動了。。。”
呂雉換好一身素衣,呂棋剛好說完今日匯總的消息,恭敬的退到一旁。
一身素衣,青絲自然垂下。
不施脂粉的臉上,沒有一絲歲月的痕跡。
赤足踱步於纖塵不染的宮殿內,雖然每一步都是成熟女人的魅力表現,但每一步都讓人不敢直視。
那種天然的上位者氣勢,乃是天授。
呂雉紅唇輕啟。
“雀巢那邊怎樣了?”
呂棋躬身迴答。
“劉澤風已經開始在重建了,他已經掌握了孫君羊,夢浩,石嘯等人的行蹤,娘娘您看?”
“幾個廢物而已,物盡其用吧。”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