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者善之長也。


    亨者嘉之會也。


    利者義之和也。


    貞者事之幹也。


    你能扛的住多大的事,就配有多大的成就。


    低穀也就是機遇。


    盯著自己的目標,默默戰鬥,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焦慮改變不了明天,反而會影響你今天的心情,行動是打敗一切不順利的最好方法。


    當你不知該如何做什麽的時候?那就把眼前的手頭上的事做好就行了。


    如果你自我妥協,它將會如細菌感染一樣,一步一步侵蝕你的靈魂,使你這輩子都站不直身,一事無成。


    許多深奧的道理,就是一個個簡單壘積起來的積木。


    不要再彷徨,放手去幹吧!


    事在人為 ,不要等待。


    經過幾天高強度的勞動,張學峰漸漸地適應了,又如迴到從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沒有什麽時間概念的狀態了。


    餓了就吃,累了就休息,困了就睡覺……


    其餘時間就是盡快收割,與時光賽跑,抓緊,再抓緊點;多幹一會,再給自己加壓點。


    內心無時不在焦慮狀態。


    收割完之後,入倉才是心安。


    張學峰的臉曬得更黑了,飯量增加了,大腦也不去胡思亂想了,夜裏也能睡著覺了,一覺到天明。


    身體機能周期恢複快,感覺渾身有勁,但胳膊與腿有點酸痛,特別是休息過後,更明顯。


    這麽多年,張學峰沒有迴家勞動,都是父母親一點一點地收割完,然後轉運到麥場,最後在麥場上曬好再轉運到家……


    每想到這裏,都有一種內疚感,一種負罪感……


    張學峰仿佛真正的成熟了……


    在一個天氣晴朗的早上,太陽早早地露出笑臉,仿佛催促著人們早起床,不要耽誤一天最美好的時光。


    一日之計在於晨。


    人勤太陽起的早。


    今天張學峰將隨父母親一起去玉米地的梯田裏,收玉米捧子並把玉米杆從地裏砍掉。


    早晨準備好口袋、竹籃子、鐵鍬、钁子等一並放在架子車上。


    張學峰拉起架子車,架子車上坐著父親,母親照例騎著三輪車,一家三口說笑著,下地幹活去了。


    日複一日的重複著這種簡單的體力勞動,也許隻有這樣才能磨練人的意誌,強化人的思想。


    今天收這個山堰上的高梁,明天去收那個山梁上的豆子,後天收自留地的小麥……


    盼望著,盼望著……


    快快收割,我好迴家……


    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學會靠自己去成長,畢竟都是生活在現實的世界裏。


    不是你向誰訴苦?就有人幫你;不是你求誰借錢?別人就借給你。


    所有的經曆,隻有你一個人在“扛”。


    無論什麽樣的困難,遇見什麽樣的事情,都會讓你有所覺醒,讓你領悟許多。


    別人沒有義務幫助你。


    人都是被逼出來的,沒有人幫,隻有自己幫助自己;無人靠,隻有靠自己;無人問津,隻有自己給自己“打氣”。


    逼自己一把,也許能讓生活對你有所惠顧;對自己狠一點,也許你會看到不一樣的自己。


    上午,張學峰正在一麵山坡上掰玉米棒,突然感覺內急,急忙往梯田最下方的深坑裏走去。


    正在方便時,突然發現對著自己的正前方,有一平方米左右,什麽都沒生長?


    而在此片附近都長滿了草或藤條,或裸露在外的樹根上生長的小枝條。


    這個發現讓張學峰一驚,這怎麽可能?為什麽草不連片生長,而隻留這光禿禿一片,如同“黑白邊界”,劃分的如此分明。


    方便完以後,就在坑裏仔細研究起來,東看看,西瞅瞅,並用小木棍順勢攪一攪,扒出兩個“銅片子”。


    東漢南朝玄山腰。


    張學峰是幹什麽的?他心裏明白,但也不敢肯定。


    不生長草說明這地方有門道,過去聽說,大貴族,王侯以上的墓堆都用的是“鐵鍋炒土”,要炒七七四十九天,不能炒焦,也不能炒黃,要保持原樣本色,這樣盜墓高手也難分辨出來。


    製作好這樣的熟土是永遠不生草不生樹的。


    想到這裏,張學峰拿起那兩個“銅片子”,走到父親麵前,讓其幫助參考一下,解釋一下,父親一看,說道,“像是古銅器碎片。”


    父親又自言自語道,“我們這塊地是南坡,已經種了幾十年了,從來沒發現有這類似東西出現。”


    張學峰問父親,“以前咱家的玉米地有人為破壞的痕跡嗎?”


    “有陌生人到我們這塊地附近經常轉悠嗎?”


    父親肯定迴答,“沒有,從來沒有發現過。”


    於是,張學峰把自己的發現告訴了父親,並把自己的看法和疑問說了出來。


    父親說:“走,看看去。”


    張學峰順手拿一把鐵鍬,把剛才的方便,給移走。


    父親蹲在這不生長草的地方,看了有幾分鍾,並用鐵鍬挖出一點土,再用手“摳”一下,把土放在眼前碾成粉沬,然後隨風揚起。


    父親道,“這就是“熟土”,生土不是這種狀態。”


    又繼續在這坑的四周仔細觀看。


    父親記得這塊不長草的地方,出現有三四年了,當時認為是下雨衝刷的,淤積的泥土。


    當時也沒在意,隨後也就忘了這件事。


    張學峰拿鐵鍬在挖著,突然“咳喳”一聲,認為是碰到石頭的,又移下方向,還是挖不下去。


    父親說:“小心挖,淺挖,不要“吃鍬”那麽深。”


    張學峰擴大麵積,小心翼翼地慢慢的挖著。


    父親說道,“據老輩人講,這地方原來是200多米高的山,文化大革命時學大寨,當時為了取土改田的需要。”


    “把山頭給挖了,改成梯田形式。”


    “山下還有幾十米深,都用山頭的土給填上了,慢慢的變成現在這樣子。”


    說明這裏有“文章”。父子倆同時想到,是不是古墓。


    問蒼茫大地,悠悠萬年。


    紛紛揚揚,誰領今朝?


    事敗皆因懶,人廢皆因閑,家敗皆因奢,隻有勤才能百弊除。


    人的所有努力與堅持,隻為最後那一刻的綻放異彩。


    如果希望自己一努力一點,就必須有迴報,那也許將一事無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玩江湖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乾寶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乾寶浩並收藏古玩江湖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