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ri)夜,涼州吐蕃王庭再次大辦宴席。同樣的酒,同樣的(rou),招待的也是同樣的人。然而宴會的氛圍和卻是截然不同。


    宴席開始後,潘羅支捧著黃金酒樽向淩坤深深鞠了一躬說道:“大將軍救我妻兒,使我全家團圓,便是我潘羅支的恩人,請讓我對大將軍表示深深的謝意。”


    淩坤接過金樽說道:“王爺千萬不要客氣,我也是舉手之勞,再說我與尋宗很投機,我們以兄弟相稱,我不幫他幫誰?隻是我沒想到尋宗的父親會是王爺,我不明白,既然王爺是尋宗的父親,為何這麽多年不去找他們呢?”


    “唉!”潘羅支深深歎口氣,滿臉歉意地坐迴原位說道:“大將軍有所不知,聽我慢慢給你說來。”


    “想當初,我隻是一個小部落的酋長的小兒子,也沒什麽遠大誌向,從小喜歡遊山玩水,那年遊到東海與當地武林人士發生衝突被人打傷,垂死之際被尋宗的母親玉茹所救,後來我們(qing)投意合,就在一起了。”


    “原本我打算迴到吐蕃後就告訴父親到膠州去提親,可是當時吐蕃六穀各自為政,互相攻擊,我的父親和哥哥們在一次戰爭中被另外一個部落殺死了。我迴來之後已經家破人亡,族人和部落也被霸占了。”


    “我發誓要為父兄報仇雪恨,奈何孤家寡人一個,有心無力啊。於是我就去投奔了另外一個與仇人部落為敵的部落,並且娶酋長的女兒。經過多年的經營,我最終成了酋長,還統一了六穀,殺死了仇人,成為吐蕃六穀的大首領。”


    “這期間,我並不知道還有個兒子在膠州,但我沒有一(ri)不在思念玉茹,隻是我要為父報仇,要統一六穀,要固守政權,一直沒有時間去尋她,派出很多人去找,卻始終沒有結果。”


    淩坤靜靜聽著潘羅支的講述,雖然說得簡單,但可以想象潘羅支這些年是何等的驚心動魄,於是說道:“原來是這樣,王爺這些年也不容易啊,想必阿姨和尋宗知道這些,也不會怪王


    爺的。”


    坐在潘羅支旁邊的陳尋宗大聲說:“淩大哥,我們不怪父親,父親是大英雄,一直在做大事。”


    潘羅支一臉慈(ài)的摸了摸陳尋宗的腦袋說道:“大將軍,本王這些年四處征戰,忙於政事,至今隻有四個女兒,還沒有生下兒子,你不知道突然出來個兒子,本王是何等的高興,這都要感謝大將軍的成全和幫助。”


    淩坤連忙說道:“王爺過譽了,說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潘羅支搖搖頭道:“我潘羅支一向言出必行,有仇報仇,有恩報恩。大將軍此番恩(qing)本王一定要還,李繼遷的事大將軍放心,本王一定誓死相助。”


    淩坤聞言大喜,不過還是說道:“王爺,咱一碼歸一碼,我救尋宗沒想到有您這層關係,不需要迴報,王爺幫我如果實在有難處,我也不會強求。”


    潘羅支喝了一大口酒說道:“不瞞大將軍,難處是真的有,李繼遷早就看中了涼州,連吐蕃六穀都想變成他的狡兔一窟。這一年多來,他一直都在派人威(bi)利(you),(bi)我投降西夏,昨夜你殺的三個人就是西夏使者。”


    淩坤微微一驚道:“這麽說來,豈不是給王爺闖禍了。”


    潘羅支擺擺手繼續道:“李繼遷兵多將廣,來去無蹤,戰力很強,而我吐蕃號稱有六萬精兵,其實根本沒有,真要撕破臉,一定不會是他的對手。所以這麽長時間,本王一直虛以為蛇,盡量不與他撕破臉皮,不過這次是該做個了結了。”


    淩坤聽了此話,反而皺緊了眉頭為難道:“如此說來,你們雙方實力太過懸殊,此時撕破臉,怕是對吐蕃不利啊,王爺還是三思而後行吧。”


    “沒關係,本王已經想好了,這事一定要了結,既是消除我吐蕃的困境,也是報大將軍的恩(qing)。”


    淩坤長長舒了口氣道:“淩某感謝王爺盛(qing),隻是茲事體大,我們必須想個萬全之策才好。”


    “這事本王已經想好了,屆時還需大將


    軍祝我一臂之力。”潘羅支豪邁地說道。


    淩坤大喜問道:“王爺有何良策?”


    潘羅支嗬嗬一笑,雙目之中殺機畢現:“所謂舍不得孩子(tào)不住狼,他不是一直想要涼州嗎,那就給他吧。”


    “王爺難道是要詐降?引李繼遷到涼州來?”淩坤問道。


    “對,你要找李繼遷,那比登天還難,唯一的辦法就是讓他主動來找你。”


    淩坤皺眉道:“王爺,計是好計,隻是太過冒險,你放李繼遷進城,那是引狼入室,到時候你殺不了狼,就得被狼咬死。”


    “是啊,這個本王自然也想到了,不過置之死地而後生是本王的致勝法寶,不然以我從前的實力怎麽能夠統一六穀呢?況且這次還有大將軍,本王可聽說了,大將軍武藝超群,天下少有,到時候大將軍負責打頭狼,我們負責殺小狼。隻要李繼遷一死,西夏便不足為患。”


    淩坤連連點頭道:“王爺妙計,淩某願拿腦袋擔保,保證李繼遷有去無迴。”


    潘羅支搖頭道:“大將軍人中龍鳳,千萬不要在這蠻荒之地冒險,盡力而為就行。不過,本王還有另外一個請求,請大將軍務必答應。”


    “哦,王爺請講,隻要淩某能做到,什麽事都可以答應。”


    潘羅支說道:“既然大將軍和尋宗兄弟相稱,那就索(xing)結為異(xing)兄弟如何?如果本王一旦事敗,尋宗母子吐蕃族眾還要靠大將軍照顧。”


    “這當然可以,我與尋宗本來就是兄弟嘛。”淩坤爽快地同意,並說道:“王爺切不可妄自菲薄,鹿死誰手還不一定呢。”


    “哈哈哈,本王隻是先做最壞的打算,鋪好後路才能輕裝上陣嘛。”潘羅支吩咐道:“來人呐,準備香案祭品,為大將軍和尋宗舉行結拜大禮。”


    結拜大禮非常隆重,吐蕃國師親自主持儀式,將宴會再次推上。


    隻是這次夜宴之後,會是個什麽結果,就很難預料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宋柱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布衣相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布衣相卿並收藏北宋柱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