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家,她在生時有家不能迴。如今人沒了,迴不迴去又有什麽意義?
她所有的對於愛與溫暖的感受和記憶,都並不來自於那個被稱之為故土的地方。
也不知幾點,突然就聽見有人在悄悄開我的門。開始我以為自己聽錯了,可沒一會兒就感覺,沒錯。
那窸窸窣窣的聲音。
有人。
我一個機靈清醒。
整個人開始緊張,在這陌生的小鎮上我孤立無援。我拿起電話,還好,不像恐怖或者兇殺電影裏演的那樣,電話還有電。
我解鎖,迅速按下110,門卻在這個時候被堂而皇之的打開了,我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兒,從前光聽說過天高皇帝遠。
會遠到這個地步嗎?
我果斷按下了接通鍵,對麵傳來人工接線員的聲音,燈卻“啪”被打開。
張若雷!
我連忙掛斷電話。
“怎麽迴事?”
我朝他奔過去。
“嚇死我了。為什麽不提前打個電話?我還以為......”
他倒輕鬆一笑。
“你不是以為自己萬能,什麽都不怕嗎?”
我語塞,還想再責備兩句,不過看他兩鬢風塵,遂也不忍再苛責。
“吃了沒?”
“簡單吃了一口。”
“你呢?”
“沒。吃不下。”
“那怎麽行?我讓廚房給你煮碗麵。或者去下麵買桶方便麵。”
我攔下他。
“算了,你也不看看現在幾點了。沒一會兒天就亮了,天亮了一起吃早餐吧。”
“也好。”
兩個人都和衣躺在床上,都感覺恍如隔世。前幾天在眼前跟我們一起言笑晏晏的人,眨眼間卻天人永隔。
人世無常。
做人當珍惜當下。
一切定了性,張姨入土為安,開了死亡證明,他打算買塊墓地,我向張若雷提議把她的骨灰送迴老家。張若雷不同意,說別說沒有那時間和精力把她送迴去,即使有,那邊也不會對這個早年離家,一直以來音信全無的所謂親人的骨灰感興趣。
若反因此而多生事端反倒不好。
“你怕她的家屬管你要錢嗎?畢竟她是在為你們家服務時死的。”
張若雷看看我,神色一黯。
說:“如果錢能讓她開心,能換迴她一條命來。我願意拿出一部分錢來。她們家能要多少?那個地方我去過,給個十萬八萬一大關。你認為十萬八萬對我來說是問題嗎?”
他停頓一下看我。
“她最想什麽?”
張若雷眼睛望向遠方。
“這麽多年,她最想就是重新活一次。這一次一定不要再像上一次。對她來說,來我們家是她命運的轉折。”
他把目光從遠方收迴來,重新將它們定格在我臉上。他長出一口氣。
“當然,這裏也是她的終結。如果----”
他又深深吸一口氣。
“如果知道是這樣的結局,我相信,沒一處是她真正想要的。”
張若雷眼紅,他轉過身去,我不知他是否流了眼淚。
“這----”
他後背微抖。
“這---”
他兩支肩膀尤其抖得厲害,他竟不能成言。
也許我誤會他了。我走到他身後,想給他一個擁抱,想給他力量,想給他溫暖。然而......
我手就那樣停在半空,聽他把剩的那句話說完。
“這人間,哪個地方不埋人?哪個地方配埋個真正的人?”
張姨後事很快辦妥,最終並沒有買墓地,附近正好有座山,找了風水先生堪輿,選了塊吉地,我們兩個站在她墳前。問他:
“選吉地都為了利益自己的子孫後代,張姨也沒有子孫。”
“她求來世?”
“不知道。如果來世還是這樣的話,其實再來不再來一迴,也沒任何實質意義。”
他看我一眼。
“你說這話,很像得道高僧。”
我們不約而同朝她的墓碑鞠了一個躬。風把我的話撕碎在山林裏。
“我這輩子是跳不出去了,我心裏有太多魔障。”
他拉上我的手,兩人深一腳、淺一腳朝山下走去。途經那座曾經的世外桃源,他停下車。夕陽中那棟逶麗而雄偉的建築仍舊恬淡安寧、雍容華貴。我第一次跟它見麵,以為這是難得的人間仙境,世間所有風浪都沒有辦法波及到它。
不想幾年而已,這裏倒先成了一座空蕩蕩的兇宅。我想像張姨的身影像鬼魅一樣日日夜夜在這裏不停徘徊,踏歌而行。
她唱的、吟詠的,一定是對自己命運的詠歎和對生活的撻伐。
“這房子怎麽辦?”
我問。
“能怎麽辦?”
他迴身瞅瞅我,發動車子。
“憑吊?荒置?過幾年興許成為一個有名的景點兒。現在人心浮躁,什麽也沒有辦法讓自己踏實似的。聽過封門鬼村吧,人們喜歡到那裏麵去探險。不止那兒,好多這種發生過人命案的兇宅,到最後都會成為那些所謂的探索未知世界或者不信邪的人們的新的遊樂場。他們大批大批湧入、樂此不疲。就像葉公好龍一樣。葉公天天對龍好奇,說喜歡,或者說其他的,但是當真龍真正出現在他麵前。早被嚇得屁滾尿流。”
“如果張姨真的還在這兒住,我真不希望有人再打擾到她。”
“沒有人希望她再被別人打擾。放心吧,張姨的靈魂不會在這兒徘徊,她能上天堂,那兒才是她的家。聽說過嗎?”
他開了遠光,這一段路竟然一盞路燈都沒有。兩邊魅影幢幢,很應景的讓人深感
毛骨悚然。張若雷接著說。
“生前飽受折磨的靈魂到最後都會升上天堂。”
我偏過頭,看向窗外,對他這種論調不置可否。如果類似這樣的安慰確實可以讓正在受苦受難的人們有點兒期望,讓遊蕩於黑色冰冷未知空間的靈魂們心裏更好受的話。那麽就這樣說吧,又有何妨呢?誰又真正在乎這說法兒的真偽或者是否可以真正實現呢?
死,就是死了,生前所有,死後所有,一切都瞬間化為烏有。
哪怕那些在人世間曾經受到過百千種折磨的亡靈們真的能升上天堂,但,那也無法抹煞、彌補他們生前曾經遭受過的一切。
不是嗎?
車子一拐,終於上了高速。眼前頓時豁亮起來,或遠或近紅色車尾燈在夜色裏穿行。車禦風行,借無邊夜色逞兇,兩邊單薄寡淡的景物,那些直立在兩旁的燈柱,迅速向後退去,一閃即逝,讓人來不及辨出它們的模樣。
不過話又說迴來,誰又曾真正在乎這這些存在呢?他在黑暗裏為別人照明,保無數人安全返航,可所有身受其益的人們對此並無半點感激之情,甚至理所當然到無視它們的存在。
一切未經提醒的付出,到最後都會為自己培養出最大的消耗者和敵人。
“什麽時候會破案?”
“不知道。”
他目視前方。
“你也知道,有時,甚至十年八年,或者更長的時間,就像張姨,她也曾經......”
他迴頭瞅了我一眼沒往下說,我點點頭。
想,這算什麽,算報應嗎?當初她不明不白要了別人的性命,自己未被追查,苟且偷生這麽多年。法律沒有辦法懲罰她。如今算是報應嗎?
“也許換個角度,她多活了這麽多年,已經算賺到。”
我笑笑,歎口氣。
“帳是這麽算的嗎?那時候那男人幾乎打死她,她充其量算是自衛還擊。就算法院判,找個好律師,把事情原原本本還原,她會因此而喪命嗎?會被判死刑嗎?也許在監獄裏表現好,早就提前釋放甚至有自己的小家了。可是現在,我們甚至根本就不知道兇手到底是誰,到底因為什麽,那人跟她素昧平生,他們之間從來沒有過節。隻因為她有點兒體己,又是一個沒什麽反抗能力的女人,這地方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就這樣,就能堂而皇這的要人的性命?可以逍遙法外?”
“我們別再因為這事兒爭辯。我也想把兇手繩之以法。但是沒有,我,還是你,我們誰能什麽也不幹天天去為她緝拿兇手?”
我不說話,我知道張若雷說的不無道理。兩人在車裏沉默。
“也許。”
張若雷伸出一支手來握住我的手。
“也許我們能為她做點兒別的什麽。
梅子,答應我,別再糾纏這件事兒了。除了張姨的事情外,我們還有許多事兒需要去忙、去籌備、去謀劃,人就是這樣,不死,每天睜開眼睛你就有許多事無休無止的要去麵對、去忙。死者已矣,可是活著的人生活還得繼續。公司的事兒,家裏的事兒,哪樁哪件不夠我們一想起來就頭疼?梅子。”
他拍拍我的手,我討厭這個動作,每當人們在對其他人作出這樣動作的時候,大多都表示對對方的期待或者困難愛莫能助。
“梅子。”
他繼續說。
“有時候,不是人情冷漠,不是人死如燈滅,也不是人一走茶就涼。”
他頓一下,喉嚨略微發澀。
“而是,我們自顧不暇。”
汽車裏轟鳴的引掣聲淹沒了我長長的歎息。
我心裏明白,張若雷說的是事實。
“若雷。”
“嗯?”
“可是”
我緩緩對他說。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張姨並非死於劫殺或者兇殺,那她的死,則很有可能跟那張作為賀禮的字條有關。”
(本章完)
她所有的對於愛與溫暖的感受和記憶,都並不來自於那個被稱之為故土的地方。
也不知幾點,突然就聽見有人在悄悄開我的門。開始我以為自己聽錯了,可沒一會兒就感覺,沒錯。
那窸窸窣窣的聲音。
有人。
我一個機靈清醒。
整個人開始緊張,在這陌生的小鎮上我孤立無援。我拿起電話,還好,不像恐怖或者兇殺電影裏演的那樣,電話還有電。
我解鎖,迅速按下110,門卻在這個時候被堂而皇之的打開了,我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兒,從前光聽說過天高皇帝遠。
會遠到這個地步嗎?
我果斷按下了接通鍵,對麵傳來人工接線員的聲音,燈卻“啪”被打開。
張若雷!
我連忙掛斷電話。
“怎麽迴事?”
我朝他奔過去。
“嚇死我了。為什麽不提前打個電話?我還以為......”
他倒輕鬆一笑。
“你不是以為自己萬能,什麽都不怕嗎?”
我語塞,還想再責備兩句,不過看他兩鬢風塵,遂也不忍再苛責。
“吃了沒?”
“簡單吃了一口。”
“你呢?”
“沒。吃不下。”
“那怎麽行?我讓廚房給你煮碗麵。或者去下麵買桶方便麵。”
我攔下他。
“算了,你也不看看現在幾點了。沒一會兒天就亮了,天亮了一起吃早餐吧。”
“也好。”
兩個人都和衣躺在床上,都感覺恍如隔世。前幾天在眼前跟我們一起言笑晏晏的人,眨眼間卻天人永隔。
人世無常。
做人當珍惜當下。
一切定了性,張姨入土為安,開了死亡證明,他打算買塊墓地,我向張若雷提議把她的骨灰送迴老家。張若雷不同意,說別說沒有那時間和精力把她送迴去,即使有,那邊也不會對這個早年離家,一直以來音信全無的所謂親人的骨灰感興趣。
若反因此而多生事端反倒不好。
“你怕她的家屬管你要錢嗎?畢竟她是在為你們家服務時死的。”
張若雷看看我,神色一黯。
說:“如果錢能讓她開心,能換迴她一條命來。我願意拿出一部分錢來。她們家能要多少?那個地方我去過,給個十萬八萬一大關。你認為十萬八萬對我來說是問題嗎?”
他停頓一下看我。
“她最想什麽?”
張若雷眼睛望向遠方。
“這麽多年,她最想就是重新活一次。這一次一定不要再像上一次。對她來說,來我們家是她命運的轉折。”
他把目光從遠方收迴來,重新將它們定格在我臉上。他長出一口氣。
“當然,這裏也是她的終結。如果----”
他又深深吸一口氣。
“如果知道是這樣的結局,我相信,沒一處是她真正想要的。”
張若雷眼紅,他轉過身去,我不知他是否流了眼淚。
“這----”
他後背微抖。
“這---”
他兩支肩膀尤其抖得厲害,他竟不能成言。
也許我誤會他了。我走到他身後,想給他一個擁抱,想給他力量,想給他溫暖。然而......
我手就那樣停在半空,聽他把剩的那句話說完。
“這人間,哪個地方不埋人?哪個地方配埋個真正的人?”
張姨後事很快辦妥,最終並沒有買墓地,附近正好有座山,找了風水先生堪輿,選了塊吉地,我們兩個站在她墳前。問他:
“選吉地都為了利益自己的子孫後代,張姨也沒有子孫。”
“她求來世?”
“不知道。如果來世還是這樣的話,其實再來不再來一迴,也沒任何實質意義。”
他看我一眼。
“你說這話,很像得道高僧。”
我們不約而同朝她的墓碑鞠了一個躬。風把我的話撕碎在山林裏。
“我這輩子是跳不出去了,我心裏有太多魔障。”
他拉上我的手,兩人深一腳、淺一腳朝山下走去。途經那座曾經的世外桃源,他停下車。夕陽中那棟逶麗而雄偉的建築仍舊恬淡安寧、雍容華貴。我第一次跟它見麵,以為這是難得的人間仙境,世間所有風浪都沒有辦法波及到它。
不想幾年而已,這裏倒先成了一座空蕩蕩的兇宅。我想像張姨的身影像鬼魅一樣日日夜夜在這裏不停徘徊,踏歌而行。
她唱的、吟詠的,一定是對自己命運的詠歎和對生活的撻伐。
“這房子怎麽辦?”
我問。
“能怎麽辦?”
他迴身瞅瞅我,發動車子。
“憑吊?荒置?過幾年興許成為一個有名的景點兒。現在人心浮躁,什麽也沒有辦法讓自己踏實似的。聽過封門鬼村吧,人們喜歡到那裏麵去探險。不止那兒,好多這種發生過人命案的兇宅,到最後都會成為那些所謂的探索未知世界或者不信邪的人們的新的遊樂場。他們大批大批湧入、樂此不疲。就像葉公好龍一樣。葉公天天對龍好奇,說喜歡,或者說其他的,但是當真龍真正出現在他麵前。早被嚇得屁滾尿流。”
“如果張姨真的還在這兒住,我真不希望有人再打擾到她。”
“沒有人希望她再被別人打擾。放心吧,張姨的靈魂不會在這兒徘徊,她能上天堂,那兒才是她的家。聽說過嗎?”
他開了遠光,這一段路竟然一盞路燈都沒有。兩邊魅影幢幢,很應景的讓人深感
毛骨悚然。張若雷接著說。
“生前飽受折磨的靈魂到最後都會升上天堂。”
我偏過頭,看向窗外,對他這種論調不置可否。如果類似這樣的安慰確實可以讓正在受苦受難的人們有點兒期望,讓遊蕩於黑色冰冷未知空間的靈魂們心裏更好受的話。那麽就這樣說吧,又有何妨呢?誰又真正在乎這說法兒的真偽或者是否可以真正實現呢?
死,就是死了,生前所有,死後所有,一切都瞬間化為烏有。
哪怕那些在人世間曾經受到過百千種折磨的亡靈們真的能升上天堂,但,那也無法抹煞、彌補他們生前曾經遭受過的一切。
不是嗎?
車子一拐,終於上了高速。眼前頓時豁亮起來,或遠或近紅色車尾燈在夜色裏穿行。車禦風行,借無邊夜色逞兇,兩邊單薄寡淡的景物,那些直立在兩旁的燈柱,迅速向後退去,一閃即逝,讓人來不及辨出它們的模樣。
不過話又說迴來,誰又曾真正在乎這這些存在呢?他在黑暗裏為別人照明,保無數人安全返航,可所有身受其益的人們對此並無半點感激之情,甚至理所當然到無視它們的存在。
一切未經提醒的付出,到最後都會為自己培養出最大的消耗者和敵人。
“什麽時候會破案?”
“不知道。”
他目視前方。
“你也知道,有時,甚至十年八年,或者更長的時間,就像張姨,她也曾經......”
他迴頭瞅了我一眼沒往下說,我點點頭。
想,這算什麽,算報應嗎?當初她不明不白要了別人的性命,自己未被追查,苟且偷生這麽多年。法律沒有辦法懲罰她。如今算是報應嗎?
“也許換個角度,她多活了這麽多年,已經算賺到。”
我笑笑,歎口氣。
“帳是這麽算的嗎?那時候那男人幾乎打死她,她充其量算是自衛還擊。就算法院判,找個好律師,把事情原原本本還原,她會因此而喪命嗎?會被判死刑嗎?也許在監獄裏表現好,早就提前釋放甚至有自己的小家了。可是現在,我們甚至根本就不知道兇手到底是誰,到底因為什麽,那人跟她素昧平生,他們之間從來沒有過節。隻因為她有點兒體己,又是一個沒什麽反抗能力的女人,這地方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就這樣,就能堂而皇這的要人的性命?可以逍遙法外?”
“我們別再因為這事兒爭辯。我也想把兇手繩之以法。但是沒有,我,還是你,我們誰能什麽也不幹天天去為她緝拿兇手?”
我不說話,我知道張若雷說的不無道理。兩人在車裏沉默。
“也許。”
張若雷伸出一支手來握住我的手。
“也許我們能為她做點兒別的什麽。
梅子,答應我,別再糾纏這件事兒了。除了張姨的事情外,我們還有許多事兒需要去忙、去籌備、去謀劃,人就是這樣,不死,每天睜開眼睛你就有許多事無休無止的要去麵對、去忙。死者已矣,可是活著的人生活還得繼續。公司的事兒,家裏的事兒,哪樁哪件不夠我們一想起來就頭疼?梅子。”
他拍拍我的手,我討厭這個動作,每當人們在對其他人作出這樣動作的時候,大多都表示對對方的期待或者困難愛莫能助。
“梅子。”
他繼續說。
“有時候,不是人情冷漠,不是人死如燈滅,也不是人一走茶就涼。”
他頓一下,喉嚨略微發澀。
“而是,我們自顧不暇。”
汽車裏轟鳴的引掣聲淹沒了我長長的歎息。
我心裏明白,張若雷說的是事實。
“若雷。”
“嗯?”
“可是”
我緩緩對他說。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張姨並非死於劫殺或者兇殺,那她的死,則很有可能跟那張作為賀禮的字條有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