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一向以孝治天下,天子孝行有虧,就此引發了歷時數年之久的過宮風波。朝臣們因為光宗皇帝拒絕過宮,不斷進諫,數百太學生聯名投匭上書,上至官員士紳,下至販夫走卒,談論此事時都搖頭嘆息,民間更是滋生謠言,說光宗皇帝深居後宮飲酒宴遊,卻堅決不過宮向太上皇問安,有太學生甚至為此散布文章,說「周公欺我,願焚《酒誥》於康衢;孔子空言,請束《孝經》於高閣」,諷刺光宗皇帝無德不孝。即便如此,光宗皇帝受製於李鳳娘,仍不肯過宮侍奉太上皇,甚至好幾次答應過宮,臨出發時卻又反悔,可謂是反覆無常。後來太上皇病重,直至駕崩,光宗皇帝也沒去重華宮問疾,甚至拒不執喪,引發朝野動盪。當時民間私相傳言,說大宋出了個瘋子皇帝,這是亂世亡國之兆,以至於許多人都覺得天下將亂,臨安城內不少市井百姓舉家遷徙,居城內者移居村落,居城郊者移居旁郡,富戶之家紛紛私藏金銀,以至於市價為之倍長,就連後宮妃嬪們都悄悄打點細軟送迴娘家,應付即將可能發生的動亂。這樣的擔心並非空穴來風,實則當時京口諸軍訛言洶洶,已經躍躍欲動,襄陽歸正人陳應祥準備了數千縞巾,誘聚亡命,以替太上皇發喪為名,圖謀變亂,可以說種種禍變已在醞釀之中。
在此局麵下,宰相留正在眾朝臣的建言下,反覆上書光宗皇帝,請早立嘉王為太子,以安定人心。光宗皇帝先是許之,後又禦批八字:「歷事歲久,念欲退閑」。皇帝剛剛答應立太子,突然又說「退閑」,留正揣測不透聖意,心中懼怕,上表乞請致仕。工部尚書趙彥逾向時任知樞密院事的趙汝愚進言:「聽說皇帝有禦筆,何不就立嘉王?」功莫大於從龍,趙汝愚遂決定行內禪之事,以安天下。因知閤門事韓侂胄是太皇太後吳氏的侄女婿,趙汝愚於是通過韓侂胄取得了太皇太後吳氏的支持,將嘉王趙擴和許國公趙抦一起召入重華宮,以光宗皇帝患病不能執喪為由,當著趙抦的麵,擁立趙擴即皇帝位,尊光宗皇帝為太上皇,皇後李鳳娘為太上皇後。當時趙抦被召入重華宮,因為重華宮本是太上皇的寢宮,太上皇生前又有意立他為儲君,他以為自己有可能位登九五,想到大宋一貫的掃閣傳統——新君一旦即位,市井百姓可進入其舊邸,拾取剩遺之物,謂之掃閣——是以入宮之前,他還專門做了準備,以免掃閣時損失太多。哪知到頭來,竟是趙擴即位,之所以召他入宮,是為了當麵斷絕他做皇帝的念頭。內禪消息傳出,嘉王府被臨安百姓掃閣一空,趙抦最終隻被晉封為吳興郡王。
對於這場內禪,光宗皇帝一直被蒙在鼓裏,當得知自己成為太上皇後,他長期拒絕接受趙擴的朝見,不肯搬往為太上皇準備的寢宮。他本就擔心失去皇位,如今終於應驗,病情因此越發嚴重。李鳳娘失勢之後,對光宗皇帝反倒不再像以前那般咄咄相逼,常以杯中之物來寬解光宗皇帝的心情,還反覆叮囑內侍和宮女,不要在光宗皇帝麵前提起「太上皇」和「內禪」等字。六年之後,二人於同一年崩逝。
這場紹熙內禪,因為此前持續數年之久的過宮風波,可謂鬧得天下皆知。人人都知道光宗皇帝體弱多病,反覆無常,知道趙汝愚和韓侂胄立下了從龍之功,共掌權柄,韓侂胄更是在一年之後扳倒趙汝愚,借理學之禁打壓異己,從此獨攬朝政達十年之久。
宋慈也知道這些事。從賈老頭聽到「紹熙內禪」四個字後的反應來看,他便知道自己沒有猜錯,古公公之所以賞給賈老頭那麽多金銀珠玉,就是因為紹熙內禪。一瞬間,諸多疑惑豁然而解,他一下子想明白了韓侂胄的秘密是什麽。
在賈老頭的床前站了許久,宋慈轉過身去,將那枚玉扣揣入懷中,離開了賈老頭的住處,向許義告了別,一步步地走出報恩坊,一步步地向太學走去。不再似先前那般著急趕路,他這一路上走得很慢,對周遭的人與物全不理會,隻是時不時地抬起頭來,朝陰沉沉的天空望上一眼。
宋慈慢慢地走迴了太學,走迴了習是齋。
就在習是齋外,一聲尖聲細氣的「宋公子」忽然傳來。
宋慈循聲望去,看見了站在不遠處、穿著一身青衿服的史寬之。
宋慈沒理會史寬之,徑直走進了齋舍,片刻之後又出來,卻見史寬之已經來到了齋舍門外。宋慈仍不理睬史寬之,打算從其身邊走過。
史寬之橫手一攔,笑道:「宋公子,我可是在太學閑逛了大半個時辰。」
「有勞你久等。」宋慈道,「上次泥溪村的事,是你救了我一命,不管你為何救我,總之多謝你。但你想要的東西,不在我手上,你請迴吧。」
史寬之道:「我還沒開口,宋公子便知道我為何而來?」
宋慈看了史寬之一眼,道:「你非太學學子,卻身穿青衿服來此,手不拿摺扇,那是不想惹人注目。你是史大人的公子,時下來見我,無非是為了所有人都想要的東西。」
史寬之來見他,定是史彌遠吩咐的。此前已有楊次山為蟲達留下的證據而來,史彌遠授意史寬之來此,想來也是為了這一證據。
「既然宋公子知道,那不如便把東西給我。」史寬之道,「宋公子隻管放心,劉公子和辛公子身陷牢獄,我定會想辦法救他們出來。如此宋公子不擔風險,可謂坐享其成,何樂而不為?」
在此局麵下,宰相留正在眾朝臣的建言下,反覆上書光宗皇帝,請早立嘉王為太子,以安定人心。光宗皇帝先是許之,後又禦批八字:「歷事歲久,念欲退閑」。皇帝剛剛答應立太子,突然又說「退閑」,留正揣測不透聖意,心中懼怕,上表乞請致仕。工部尚書趙彥逾向時任知樞密院事的趙汝愚進言:「聽說皇帝有禦筆,何不就立嘉王?」功莫大於從龍,趙汝愚遂決定行內禪之事,以安天下。因知閤門事韓侂胄是太皇太後吳氏的侄女婿,趙汝愚於是通過韓侂胄取得了太皇太後吳氏的支持,將嘉王趙擴和許國公趙抦一起召入重華宮,以光宗皇帝患病不能執喪為由,當著趙抦的麵,擁立趙擴即皇帝位,尊光宗皇帝為太上皇,皇後李鳳娘為太上皇後。當時趙抦被召入重華宮,因為重華宮本是太上皇的寢宮,太上皇生前又有意立他為儲君,他以為自己有可能位登九五,想到大宋一貫的掃閣傳統——新君一旦即位,市井百姓可進入其舊邸,拾取剩遺之物,謂之掃閣——是以入宮之前,他還專門做了準備,以免掃閣時損失太多。哪知到頭來,竟是趙擴即位,之所以召他入宮,是為了當麵斷絕他做皇帝的念頭。內禪消息傳出,嘉王府被臨安百姓掃閣一空,趙抦最終隻被晉封為吳興郡王。
對於這場內禪,光宗皇帝一直被蒙在鼓裏,當得知自己成為太上皇後,他長期拒絕接受趙擴的朝見,不肯搬往為太上皇準備的寢宮。他本就擔心失去皇位,如今終於應驗,病情因此越發嚴重。李鳳娘失勢之後,對光宗皇帝反倒不再像以前那般咄咄相逼,常以杯中之物來寬解光宗皇帝的心情,還反覆叮囑內侍和宮女,不要在光宗皇帝麵前提起「太上皇」和「內禪」等字。六年之後,二人於同一年崩逝。
這場紹熙內禪,因為此前持續數年之久的過宮風波,可謂鬧得天下皆知。人人都知道光宗皇帝體弱多病,反覆無常,知道趙汝愚和韓侂胄立下了從龍之功,共掌權柄,韓侂胄更是在一年之後扳倒趙汝愚,借理學之禁打壓異己,從此獨攬朝政達十年之久。
宋慈也知道這些事。從賈老頭聽到「紹熙內禪」四個字後的反應來看,他便知道自己沒有猜錯,古公公之所以賞給賈老頭那麽多金銀珠玉,就是因為紹熙內禪。一瞬間,諸多疑惑豁然而解,他一下子想明白了韓侂胄的秘密是什麽。
在賈老頭的床前站了許久,宋慈轉過身去,將那枚玉扣揣入懷中,離開了賈老頭的住處,向許義告了別,一步步地走出報恩坊,一步步地向太學走去。不再似先前那般著急趕路,他這一路上走得很慢,對周遭的人與物全不理會,隻是時不時地抬起頭來,朝陰沉沉的天空望上一眼。
宋慈慢慢地走迴了太學,走迴了習是齋。
就在習是齋外,一聲尖聲細氣的「宋公子」忽然傳來。
宋慈循聲望去,看見了站在不遠處、穿著一身青衿服的史寬之。
宋慈沒理會史寬之,徑直走進了齋舍,片刻之後又出來,卻見史寬之已經來到了齋舍門外。宋慈仍不理睬史寬之,打算從其身邊走過。
史寬之橫手一攔,笑道:「宋公子,我可是在太學閑逛了大半個時辰。」
「有勞你久等。」宋慈道,「上次泥溪村的事,是你救了我一命,不管你為何救我,總之多謝你。但你想要的東西,不在我手上,你請迴吧。」
史寬之道:「我還沒開口,宋公子便知道我為何而來?」
宋慈看了史寬之一眼,道:「你非太學學子,卻身穿青衿服來此,手不拿摺扇,那是不想惹人注目。你是史大人的公子,時下來見我,無非是為了所有人都想要的東西。」
史寬之來見他,定是史彌遠吩咐的。此前已有楊次山為蟲達留下的證據而來,史彌遠授意史寬之來此,想來也是為了這一證據。
「既然宋公子知道,那不如便把東西給我。」史寬之道,「宋公子隻管放心,劉公子和辛公子身陷牢獄,我定會想辦法救他們出來。如此宋公子不擔風險,可謂坐享其成,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