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七章 桃源遇險逃桃源
驚世嫡女:這位公子我罩了 作者:月映薔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喬安上前一步,那幾個人已稀裏嘩啦逃走了,“哎呦,真是一群蠢豬!”
沈喬安平生第一次投降,卻想不到那群人急如星火逃走了,喬安在一次到院子去,迎頭就撞上了李仲宣。
李仲宣看喬安還在,怒道:“你怎麽不走啊,我自己可以逃走,帶著你倒是成了累贅了。”
喬安慍怒,一時半會竟不知說什麽好,兩人逃出,後麵那一群人還在追,後麵是寬闊的道路,路邊有一群樵夫,這樵夫內有個看起來麵容周正的,那人明顯發覺沈喬安和李仲宣在逃亡。
那人二話不說用扁擔扛起來兩捆木柴,後頭幾個樵夫也有樣學樣,徹底將一條路給堵死了。
“兄台讓個路,我們玩兒貓抓老鼠的遊戲呢,我夫君死貓兒,我是老鼠。”那男子星眸一閃,淡笑一下,讓開了一條路。
等沈喬安和李仲宣出來後,那人卻擋住了一群家丁。
“哎呦,不要衝撞,我的柴。”
“我的腳丫子啊!走路不長眼睛嗎?”一片蜩螗沸羹聲中,喬安和李仲宣已去得遠了,後麵是山路,兩人馬不停蹄的跑,約略跑出去一裏路,料定家丁不會追到,沈喬安才坐在一塊白花花的石頭上喘氣。
李仲宣也累壞了,坐在喬安旁邊。
沈喬安看了看天邊月:“我想不到那縣令大人是個小人,竟謀算你我,幸虧那酒水中無毒,不然此刻你我豈非完蛋?”
李仲宣也心有餘悸,“慶公子的人。”
“可不是!”喬安看看遠處,那群人並沒有追趕過來,但李仲宣的表情卻頓時變了。
原計劃後天才迴,但因了這兇險,喬安轉變了計劃,“明日我們就離開這裏,可太危險了。”
李仲宣深以為然。
這一晚他們露宿在荒郊野嶺,雖然已五月了,但山裏的夜很冷,喬安任憑李仲宣抱著乖乖的蜷縮在李仲宣的懷抱中。挨到天亮,李仲宣忽然道:“我們不能走。”
“為什麽?”喬安詫異,遭遇了之前的兇險,任誰都想溜之乎也,倒是李仲宣,竟沒有逃離的意思。
李仲宣有自己迷惑的地方。
“之前,你想一想!”他的眼神剛剛還很混沌,但此刻已卓然,雪亮好像星鬥,明銳好像火光,“我們之前投宿的客店也是沈慶年開的,而我們每晚迴去,那人都會提醒我們有人飛鴿傳書,很顯然那人十有八九已經知我的身份了。”
其實,李仲宣不需要說話,單純的站在那裏,明眼人一看也能感覺到王者之氣,與眾不同。
一般的男子舉手投足不會帶有他那斬釘截鐵的狠勁。
被李仲宣這麽一梳理,喬安也恍惚想明白了什麽,微微摸一摸眉毛,“你的意思,”她推測:“那些人很有可能不是慶公子的了?但若不是,他們又是什麽人呢?為什麽要穿慶公子家丁的衣裳?”
“這等黑色衣裳隨便找個裁縫鋪子都可定做,不是嗎?”李仲宣道:“因那桃源縣的縣令大仰沈慶年鼻息存活,所以沈慶年要的人,他必須竭盡全力幫忙拿下,這就讓人有了可乘之機,是也不是?”
推理到這裏,一切不言自明。
“那是一群假冒沈慶年的人。”
“目前這樣說還為時尚早了,且不蓋棺論定,我們不要著急離開,將事情弄清楚。”天逐漸亮了,李仲宣到河邊去汲水,喬安淨麵後覺得神清氣爽,暗忖,其實和李仲宣在一起也不錯。
都說男人是粗枝大葉的,但當李仲宣將烤熟的第一條魚兒剔骨後交給喬安的時候,就徹底顛覆了喬安對男人的既定看法,至少李仲宣是個變數,是個異類,他對自己好到了極點。
兩人看向遠處,茅簷低小,遠處有人家,喬安道:“已大天亮了,那群人也未必知道我們到了這裏,既要了解情況,不如到前麵去問一問。”
兩人到了那庭院,卻好巧不巧的遇到了昨晚幫助過他們的樵夫,那樵夫對縣太爺也深惡痛疾,“昨夜我看公子和姑娘逃命就知你們得罪了豬扒皮,哎!”
“豬扒皮?”喬安對這綽號很感興趣。
那樵夫道:“可不是豬扒皮是什麽?公子,姑娘想必也都看到了,他的庭院修築的是何等樣的富麗堂皇,何等樣的了不起,但老百姓呢?老百姓還在啼饑號寒呢,他最喜公器私用,哎。”
此人一張口就倒苦水,可見其餘老百姓的牢騷也不會少,喬安聽的入壟,倒是問了不少問題。
諸如那豬扒皮平日裏如何魚肉百姓,如何冠冕堂皇作踐人,而這群樵夫為什麽出現在那邊,等等都問了。
這阿牛是個看似老實巴交,實際上心直口快古道熱腸之人,一麵送了吃的給他們,一麵逐條去迴答。
喬安發現,此人思辨能力很強,且聰明絕頂,很是厲害,幾乎每個字每句話都能說到點子上。
旁邊的李仲宣看似在漫不經心的吃東西,然而實際上也在認真思考問題,他貴為天子,乃一國之君,此刻怎麽能溜之乎也呢?
兩人下定決心將這縣太爺朱老爺給拿下!那阿牛說了不少豬扒皮的壞事,直聽的喬安牙根癢癢。
“你倒是不應該住在這茅屋之內,你胸懷天下。”喬安看了看那人,那阿牛不過淡淡一笑:“宦海浮沉有什麽好,好的過我這粗茶淡飯嗎?日日案牘勞形,上要對付督查,下要折騰百姓,中間還要平衡夫人姨娘,真是豬一般的生活。”
聽到這裏,喬安人俊不禁,李仲宣早就大大方方的笑了。
“你是明白人!”李仲宣鮮少讚美誰。
在他沒有做帝王之前,他也感覺做皇帝一定是恣意之事,真龍天子啊!多少人會夢寐以求呢?哪裏知道真正做了皇帝後,每天需要三更天就起身日日忙不完的家事國事天下事。
因此,古往今來,帝王都比較短命。
看阿牛閑閑的坐在他們對麵,喬安道:“你成家了嗎?你這?”
按照一般人的看法,這樣一個胸無大誌之人,隻怕成家立業會難上加難,喬安這麽一說,阿牛笑了笑,笑容有點疲倦。
“我知道了,你太絕妙了,以至一般的女孩都看不上你。”喬安道。
“世人?”阿牛嗤笑了一聲,哼聲道:“都是一群隻見皮相不見骨相之人,他們哪裏知道,功名利祿對我來說探囊取物一般,我可不屑於罷了。”
他輕拍了一下衣袖上的白月光,好像月光也是塵埃一般,喬安看到此人這麽潔癖,這麽高傲,但是很適合自己的脾胃。
“來來來,我們再聊聊。”
但就在此刻,李仲宣卻忽然介入了兩人之間,“適可而止吧,安兒,你吃的怎麽樣呢?”
“酒足飯飽,果然粗茶淡飯的味道好。”喬安是的確許久沒有享受到粗茶淡飯了。
日日大魚大肉,間或吃一下山肴野蔌,倒也是一種別樣的享受。看喬安淡淡的笑著,李仲宣點了點頭:“出去走走吧。”
喬安再看了一下麵前人,那人握著毛筆,在一張紙上寫了起來,湊近一看,竟是“難得糊塗”四個字。
“難得!難得啊!”喬安翹起來大拇指。
和李仲宣從阿牛家裏出來後,李仲宣怨聲載道:“那阿牛胸無大誌,你怎麽和他聊的這麽熱火朝天,你幾乎忘記我了。”
李仲宣的聲音多少有點幽怨,沈喬安一笑:“怎麽?委屈了?”
李仲宣不說話。
兩人往前走,已黃昏了,蕎麥也開花了,風一吹蕩漾出一種沁人心脾的幽香,這種感覺到是很不錯的,在和李仲宣散步的時候,喬安可以什麽都想,但也可以什麽都不去想。
那是一種清歡,一種生命格外的饋贈。
“我們要改變改變這裏的現狀,依照我說,這個阿牛比那個豬扒皮還要適合做縣太爺。”
“他飽讀聖賢書,世事洞明,但卻沒有考取功名,如何能做縣太爺?你不要看縣太爺僅僅是芝麻綠豆一般的官兒,那也是進士及第後才可以做官。”
沈喬安自然也明白,但卻據理力爭:“剛幹我們吃的菜。”
喬安的話顯然說了一半,分明是欲言又止,李仲宣忍不住問下去:“你究竟要說什麽啊,什麽叫剛剛我們吃的菜?”
“那菜看起來不怎麽樣,但口味卻好得很,我們在宮廷裏家宴上吃的菜呢,賣相很好,但味道怎麽樣呢?”
不言而喻。
中京逢年過節都會有家宴,雖然喬安和李仲宣杜絕鋪張浪費,但國宴在所難免。
在國宴上出現的種類繁多的菜品,看起來琳琅滿目,精彩豐呈,但實際上也僅僅是色澤靚麗罷了,並沒有什麽了不起。
李仲宣思及此,似乎觸類旁通明白了什麽,而喬安本意就希望李仲宣能舉一反三。
“這八股文不過是用來對付你的罷了,他們希望欺騙過你的眼睛,然後能出將入相,然而你掰手指頭算一算,在你做皇帝這十一年來,有幾個進士及第之人做了了不起的事?”
李仲宣聽到這裏,微微思索了一下,嘴角漾出了一抹淡淡的苦笑。
“依照你說,這科舉製是不需要的了?”每一次和沈喬安討論,喬安總有那麽多別出心裁的看法。
這科舉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朝廷選用人才的時候,都在沿襲,所謂習焉不察。
作為選拔人才的主宰者,多年來李仲宣壓根就沒有感覺到有什麽問題,倒是此刻被喬安這麽一說,好像哪裏哪裏都數之不盡的存在鼻端。
喬安也不敢一棍子就打死了:“也不是說都有問題,我舉例說明,你洗耳恭聽,怎麽樣?”
她沒有發現,和他相處的時間逐漸久了,兩人是越發的融洽,越發的和睦了。
“願聞其詳。”
李仲宣探尋的眼神落在了喬安麵上,沈喬安見微知萌,早感覺科舉製對人的荼毒是非常嚴重的,笑道:“莫少穹和莫少嚴飽讀詩書了?”
“狼王和他弟弟從來也不看書。”
“杜邊和奉遇呢,也是考的武狀元咯?成將軍呢?也是武狀元咯?”經起沈喬安這麽一分析,在目前朝廷裏,真正占一定比重的人都是“白手起家”的。
沈喬安平生第一次投降,卻想不到那群人急如星火逃走了,喬安在一次到院子去,迎頭就撞上了李仲宣。
李仲宣看喬安還在,怒道:“你怎麽不走啊,我自己可以逃走,帶著你倒是成了累贅了。”
喬安慍怒,一時半會竟不知說什麽好,兩人逃出,後麵那一群人還在追,後麵是寬闊的道路,路邊有一群樵夫,這樵夫內有個看起來麵容周正的,那人明顯發覺沈喬安和李仲宣在逃亡。
那人二話不說用扁擔扛起來兩捆木柴,後頭幾個樵夫也有樣學樣,徹底將一條路給堵死了。
“兄台讓個路,我們玩兒貓抓老鼠的遊戲呢,我夫君死貓兒,我是老鼠。”那男子星眸一閃,淡笑一下,讓開了一條路。
等沈喬安和李仲宣出來後,那人卻擋住了一群家丁。
“哎呦,不要衝撞,我的柴。”
“我的腳丫子啊!走路不長眼睛嗎?”一片蜩螗沸羹聲中,喬安和李仲宣已去得遠了,後麵是山路,兩人馬不停蹄的跑,約略跑出去一裏路,料定家丁不會追到,沈喬安才坐在一塊白花花的石頭上喘氣。
李仲宣也累壞了,坐在喬安旁邊。
沈喬安看了看天邊月:“我想不到那縣令大人是個小人,竟謀算你我,幸虧那酒水中無毒,不然此刻你我豈非完蛋?”
李仲宣也心有餘悸,“慶公子的人。”
“可不是!”喬安看看遠處,那群人並沒有追趕過來,但李仲宣的表情卻頓時變了。
原計劃後天才迴,但因了這兇險,喬安轉變了計劃,“明日我們就離開這裏,可太危險了。”
李仲宣深以為然。
這一晚他們露宿在荒郊野嶺,雖然已五月了,但山裏的夜很冷,喬安任憑李仲宣抱著乖乖的蜷縮在李仲宣的懷抱中。挨到天亮,李仲宣忽然道:“我們不能走。”
“為什麽?”喬安詫異,遭遇了之前的兇險,任誰都想溜之乎也,倒是李仲宣,竟沒有逃離的意思。
李仲宣有自己迷惑的地方。
“之前,你想一想!”他的眼神剛剛還很混沌,但此刻已卓然,雪亮好像星鬥,明銳好像火光,“我們之前投宿的客店也是沈慶年開的,而我們每晚迴去,那人都會提醒我們有人飛鴿傳書,很顯然那人十有八九已經知我的身份了。”
其實,李仲宣不需要說話,單純的站在那裏,明眼人一看也能感覺到王者之氣,與眾不同。
一般的男子舉手投足不會帶有他那斬釘截鐵的狠勁。
被李仲宣這麽一梳理,喬安也恍惚想明白了什麽,微微摸一摸眉毛,“你的意思,”她推測:“那些人很有可能不是慶公子的了?但若不是,他們又是什麽人呢?為什麽要穿慶公子家丁的衣裳?”
“這等黑色衣裳隨便找個裁縫鋪子都可定做,不是嗎?”李仲宣道:“因那桃源縣的縣令大仰沈慶年鼻息存活,所以沈慶年要的人,他必須竭盡全力幫忙拿下,這就讓人有了可乘之機,是也不是?”
推理到這裏,一切不言自明。
“那是一群假冒沈慶年的人。”
“目前這樣說還為時尚早了,且不蓋棺論定,我們不要著急離開,將事情弄清楚。”天逐漸亮了,李仲宣到河邊去汲水,喬安淨麵後覺得神清氣爽,暗忖,其實和李仲宣在一起也不錯。
都說男人是粗枝大葉的,但當李仲宣將烤熟的第一條魚兒剔骨後交給喬安的時候,就徹底顛覆了喬安對男人的既定看法,至少李仲宣是個變數,是個異類,他對自己好到了極點。
兩人看向遠處,茅簷低小,遠處有人家,喬安道:“已大天亮了,那群人也未必知道我們到了這裏,既要了解情況,不如到前麵去問一問。”
兩人到了那庭院,卻好巧不巧的遇到了昨晚幫助過他們的樵夫,那樵夫對縣太爺也深惡痛疾,“昨夜我看公子和姑娘逃命就知你們得罪了豬扒皮,哎!”
“豬扒皮?”喬安對這綽號很感興趣。
那樵夫道:“可不是豬扒皮是什麽?公子,姑娘想必也都看到了,他的庭院修築的是何等樣的富麗堂皇,何等樣的了不起,但老百姓呢?老百姓還在啼饑號寒呢,他最喜公器私用,哎。”
此人一張口就倒苦水,可見其餘老百姓的牢騷也不會少,喬安聽的入壟,倒是問了不少問題。
諸如那豬扒皮平日裏如何魚肉百姓,如何冠冕堂皇作踐人,而這群樵夫為什麽出現在那邊,等等都問了。
這阿牛是個看似老實巴交,實際上心直口快古道熱腸之人,一麵送了吃的給他們,一麵逐條去迴答。
喬安發現,此人思辨能力很強,且聰明絕頂,很是厲害,幾乎每個字每句話都能說到點子上。
旁邊的李仲宣看似在漫不經心的吃東西,然而實際上也在認真思考問題,他貴為天子,乃一國之君,此刻怎麽能溜之乎也呢?
兩人下定決心將這縣太爺朱老爺給拿下!那阿牛說了不少豬扒皮的壞事,直聽的喬安牙根癢癢。
“你倒是不應該住在這茅屋之內,你胸懷天下。”喬安看了看那人,那阿牛不過淡淡一笑:“宦海浮沉有什麽好,好的過我這粗茶淡飯嗎?日日案牘勞形,上要對付督查,下要折騰百姓,中間還要平衡夫人姨娘,真是豬一般的生活。”
聽到這裏,喬安人俊不禁,李仲宣早就大大方方的笑了。
“你是明白人!”李仲宣鮮少讚美誰。
在他沒有做帝王之前,他也感覺做皇帝一定是恣意之事,真龍天子啊!多少人會夢寐以求呢?哪裏知道真正做了皇帝後,每天需要三更天就起身日日忙不完的家事國事天下事。
因此,古往今來,帝王都比較短命。
看阿牛閑閑的坐在他們對麵,喬安道:“你成家了嗎?你這?”
按照一般人的看法,這樣一個胸無大誌之人,隻怕成家立業會難上加難,喬安這麽一說,阿牛笑了笑,笑容有點疲倦。
“我知道了,你太絕妙了,以至一般的女孩都看不上你。”喬安道。
“世人?”阿牛嗤笑了一聲,哼聲道:“都是一群隻見皮相不見骨相之人,他們哪裏知道,功名利祿對我來說探囊取物一般,我可不屑於罷了。”
他輕拍了一下衣袖上的白月光,好像月光也是塵埃一般,喬安看到此人這麽潔癖,這麽高傲,但是很適合自己的脾胃。
“來來來,我們再聊聊。”
但就在此刻,李仲宣卻忽然介入了兩人之間,“適可而止吧,安兒,你吃的怎麽樣呢?”
“酒足飯飽,果然粗茶淡飯的味道好。”喬安是的確許久沒有享受到粗茶淡飯了。
日日大魚大肉,間或吃一下山肴野蔌,倒也是一種別樣的享受。看喬安淡淡的笑著,李仲宣點了點頭:“出去走走吧。”
喬安再看了一下麵前人,那人握著毛筆,在一張紙上寫了起來,湊近一看,竟是“難得糊塗”四個字。
“難得!難得啊!”喬安翹起來大拇指。
和李仲宣從阿牛家裏出來後,李仲宣怨聲載道:“那阿牛胸無大誌,你怎麽和他聊的這麽熱火朝天,你幾乎忘記我了。”
李仲宣的聲音多少有點幽怨,沈喬安一笑:“怎麽?委屈了?”
李仲宣不說話。
兩人往前走,已黃昏了,蕎麥也開花了,風一吹蕩漾出一種沁人心脾的幽香,這種感覺到是很不錯的,在和李仲宣散步的時候,喬安可以什麽都想,但也可以什麽都不去想。
那是一種清歡,一種生命格外的饋贈。
“我們要改變改變這裏的現狀,依照我說,這個阿牛比那個豬扒皮還要適合做縣太爺。”
“他飽讀聖賢書,世事洞明,但卻沒有考取功名,如何能做縣太爺?你不要看縣太爺僅僅是芝麻綠豆一般的官兒,那也是進士及第後才可以做官。”
沈喬安自然也明白,但卻據理力爭:“剛幹我們吃的菜。”
喬安的話顯然說了一半,分明是欲言又止,李仲宣忍不住問下去:“你究竟要說什麽啊,什麽叫剛剛我們吃的菜?”
“那菜看起來不怎麽樣,但口味卻好得很,我們在宮廷裏家宴上吃的菜呢,賣相很好,但味道怎麽樣呢?”
不言而喻。
中京逢年過節都會有家宴,雖然喬安和李仲宣杜絕鋪張浪費,但國宴在所難免。
在國宴上出現的種類繁多的菜品,看起來琳琅滿目,精彩豐呈,但實際上也僅僅是色澤靚麗罷了,並沒有什麽了不起。
李仲宣思及此,似乎觸類旁通明白了什麽,而喬安本意就希望李仲宣能舉一反三。
“這八股文不過是用來對付你的罷了,他們希望欺騙過你的眼睛,然後能出將入相,然而你掰手指頭算一算,在你做皇帝這十一年來,有幾個進士及第之人做了了不起的事?”
李仲宣聽到這裏,微微思索了一下,嘴角漾出了一抹淡淡的苦笑。
“依照你說,這科舉製是不需要的了?”每一次和沈喬安討論,喬安總有那麽多別出心裁的看法。
這科舉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朝廷選用人才的時候,都在沿襲,所謂習焉不察。
作為選拔人才的主宰者,多年來李仲宣壓根就沒有感覺到有什麽問題,倒是此刻被喬安這麽一說,好像哪裏哪裏都數之不盡的存在鼻端。
喬安也不敢一棍子就打死了:“也不是說都有問題,我舉例說明,你洗耳恭聽,怎麽樣?”
她沒有發現,和他相處的時間逐漸久了,兩人是越發的融洽,越發的和睦了。
“願聞其詳。”
李仲宣探尋的眼神落在了喬安麵上,沈喬安見微知萌,早感覺科舉製對人的荼毒是非常嚴重的,笑道:“莫少穹和莫少嚴飽讀詩書了?”
“狼王和他弟弟從來也不看書。”
“杜邊和奉遇呢,也是考的武狀元咯?成將軍呢?也是武狀元咯?”經起沈喬安這麽一分析,在目前朝廷裏,真正占一定比重的人都是“白手起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