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嶠奏曰:“今宿衛寡弱,徵兵未至,若賊等恃獷馳突而來,將何以遏之?恐宗廟且不保,況一橋乎?”帝悟怒息,乃以兵沿岸紮下。
王導使人遺書於王含曰: 昨聞大將軍不諱,況此舉自謂可如昔年之事乎?昔年佞臣亂朝,人懷不忿,如導之徒心思外濟。
今則不然,大將軍來屯湖陰,漸失人心。
臨終之時,委重反側,諸有耳者,皆知其為篡代,此非人臣之所行也。
先帝中興,遺愛在民。
新君聰敏,德洽朝野。
兄乃妄萌逆意,以虧臣節。
凡居祿秩者,誰不忿嘆?導門戶大小,受國厚恩。
今日之事,明目張膽,作六軍之首,寧為忠藎而死,不為無賴而生。
王含見書,徒怒而不能答。
明帝見無迴話,乃宣召五總管瞻、嶠、亮、鑒等俱至南皇堂,議曰:“王含屯兵對岸,書去不迴答,必思來犯京城者。
汝諸卿有何破逆之策?”段琇、韓潛曰:“王含、錢鳳勢力十倍於我,難與緩戰。
宜趁此處苑城小而不固,軍兵未集,大駕親率六軍,向前一戰,可破矣。
”郤鑒曰:“未宜造次。
群逆縱逸,勢不易當,隻可以謀屈之,難以兵力勝者。
況且王含無敦之能,號令不一,兵卒抄盜相尋,曠延日久,必起義士之心,賊自解散。
今欲逞血氣之剛,決強弱於一時,脫或蹉跌不勝,雖有包胥之徒,亦無能補其事矣。
”明帝從之,按甲而守。
凡十日,王含不能渡,鋒挫兵懈。
帝自選拚死士一千二百,願效死力,衛卒二千助之,爭先肯渡。
帝喜,各皆重賞,賜一色號衣,以好辨認。
命段琇為大將軍,與司馬曹渾、左軍陳嵩、右軍鍾寅,夜半渡朱雀港,以劫含營。
又命韓潛領兵五千為接應。
溫嶠、紀瞻準備船隻,以候進退。
段琇等偷過北岸,王含之眾以為京兵不敢出戰,寂然無備。
琇喜,令曹渾、陳、鍾三將,引壯士千二百人,大喊殺進。
自將衛卒悄悄布於壘門之外,單馬立而伺之。
王含聽得喊起,急自躍出,催眾迎敵。
周撫、鄧嶽於內混殺。
魏義一馬先出壘門,招左右杜弘、呂猗自外合至,欲圍住京兵盡剿之。
不防段琇躲在暗處,從背後趕出,一刀砍去,魏義頭隨刀落。
衛士大震,一齊奮進含壘。
弘、猗聽得中軍喊鬧,急來救應,又遇韓潛殺至,叫曰:“大兵十萬,皇帝禦駕親征,各宜放杖,免夷三族。
”含等正不知兵之多少,真以為晉主自至,乃先往寨後而走。
軍士各自奔潰,四散亂竄,獨周撫恃勇,舍力衝殺,曹渾不能抵敵。
陳嵩看見,喚鍾寅令軍放箭,於是一齊亂射,周撫麵中兩箭,亦退後而走。
敦兵大敗,棄了朱雀橋頭大寨,退二十裏住紮。
折大將魏義、兵士萬餘。
含甚惱怒,遣人報與王敦知道,催後軍齊進,共攻建康。
王敦正聊小可,聽得折了魏義,氣復上沖,昏悶偃仰。
王應、諸葛瑤等扶入帳中少睡。
忽然夢在石頭城外江上耕地,被波濤拍至驚醒,乃召郭璞解而詳之。
璞曰:“江上耕地,乃是空費力耳。
波濤拍至,是不容立也。
且江深無底,焉能種得?夢主無根基立足,不成之兆。
”王敦意在必克建康,聽璞所言,已甚不悅,乃復問璞曰:“吾今有疾,愈在幾時?汝素有先見,試言驗否。
”璞曰:“公數未合入兆,若還退入武昌,福壽未可量也。
若必欲逞心肆誌,恐勞傷精神,不能痊耳。
”敦大怒曰:“死生有命,豈雲退愈而進主亡乎?據若所言,能知汝自家當在幾時死?”璞曰:“臣之命,論數隻在今日午時。
”敦令監下試看。
璞曰:“天上仙籍,已排位相等。
監亦隻在午時,不監也隻在午時。
”敦聽其言,疑璞行術遁去,即命押出斬之。
時尚在巳初刻,押者故捱,以為有保救,免害高人。
直至午時,並無諫勸者,乃密催監刑者吳伯動手。
吳伯曰:“公犯大辟,並沒愛賢敬能之人為公伸解。
某當奉命,慎毋嗔恨。
”璞曰:“汝不憶昔年柵塘贈衣之時也?”伯思之流涕,曰:“久忘大德,無可救公,其將奈何?”璞曰:“汝若相念,但易吾所佩木劍刑之,見今日之情也。
”吳伯曰:“恐公相戲,兩各不美。
”璞曰:“焉有戲理?試請用之,鋒利過於鋼也。
”伯乃揮淚取木劍刑之,迎刃頸斷,惟有白血升許。
伯將首呈與押斬者看驗,忽然江水乘風一湧而至,街衢數尺,人莫能避,徑將璞之屍身首級一齊漂去。
吳伯入稟其事。
王敦營中見水盈尺,乃不責問璞首。
點兵三萬,令沈充、周光等往助眾將,疾攻建康,差別將任怡、劉芳、王度往阻淮北入援之兵。
時京師五總管俱渡朱雀港,在王含大營占紮。
王導使人遺書於王含曰: 昨聞大將軍不諱,況此舉自謂可如昔年之事乎?昔年佞臣亂朝,人懷不忿,如導之徒心思外濟。
今則不然,大將軍來屯湖陰,漸失人心。
臨終之時,委重反側,諸有耳者,皆知其為篡代,此非人臣之所行也。
先帝中興,遺愛在民。
新君聰敏,德洽朝野。
兄乃妄萌逆意,以虧臣節。
凡居祿秩者,誰不忿嘆?導門戶大小,受國厚恩。
今日之事,明目張膽,作六軍之首,寧為忠藎而死,不為無賴而生。
王含見書,徒怒而不能答。
明帝見無迴話,乃宣召五總管瞻、嶠、亮、鑒等俱至南皇堂,議曰:“王含屯兵對岸,書去不迴答,必思來犯京城者。
汝諸卿有何破逆之策?”段琇、韓潛曰:“王含、錢鳳勢力十倍於我,難與緩戰。
宜趁此處苑城小而不固,軍兵未集,大駕親率六軍,向前一戰,可破矣。
”郤鑒曰:“未宜造次。
群逆縱逸,勢不易當,隻可以謀屈之,難以兵力勝者。
況且王含無敦之能,號令不一,兵卒抄盜相尋,曠延日久,必起義士之心,賊自解散。
今欲逞血氣之剛,決強弱於一時,脫或蹉跌不勝,雖有包胥之徒,亦無能補其事矣。
”明帝從之,按甲而守。
凡十日,王含不能渡,鋒挫兵懈。
帝自選拚死士一千二百,願效死力,衛卒二千助之,爭先肯渡。
帝喜,各皆重賞,賜一色號衣,以好辨認。
命段琇為大將軍,與司馬曹渾、左軍陳嵩、右軍鍾寅,夜半渡朱雀港,以劫含營。
又命韓潛領兵五千為接應。
溫嶠、紀瞻準備船隻,以候進退。
段琇等偷過北岸,王含之眾以為京兵不敢出戰,寂然無備。
琇喜,令曹渾、陳、鍾三將,引壯士千二百人,大喊殺進。
自將衛卒悄悄布於壘門之外,單馬立而伺之。
王含聽得喊起,急自躍出,催眾迎敵。
周撫、鄧嶽於內混殺。
魏義一馬先出壘門,招左右杜弘、呂猗自外合至,欲圍住京兵盡剿之。
不防段琇躲在暗處,從背後趕出,一刀砍去,魏義頭隨刀落。
衛士大震,一齊奮進含壘。
弘、猗聽得中軍喊鬧,急來救應,又遇韓潛殺至,叫曰:“大兵十萬,皇帝禦駕親征,各宜放杖,免夷三族。
”含等正不知兵之多少,真以為晉主自至,乃先往寨後而走。
軍士各自奔潰,四散亂竄,獨周撫恃勇,舍力衝殺,曹渾不能抵敵。
陳嵩看見,喚鍾寅令軍放箭,於是一齊亂射,周撫麵中兩箭,亦退後而走。
敦兵大敗,棄了朱雀橋頭大寨,退二十裏住紮。
折大將魏義、兵士萬餘。
含甚惱怒,遣人報與王敦知道,催後軍齊進,共攻建康。
王敦正聊小可,聽得折了魏義,氣復上沖,昏悶偃仰。
王應、諸葛瑤等扶入帳中少睡。
忽然夢在石頭城外江上耕地,被波濤拍至驚醒,乃召郭璞解而詳之。
璞曰:“江上耕地,乃是空費力耳。
波濤拍至,是不容立也。
且江深無底,焉能種得?夢主無根基立足,不成之兆。
”王敦意在必克建康,聽璞所言,已甚不悅,乃復問璞曰:“吾今有疾,愈在幾時?汝素有先見,試言驗否。
”璞曰:“公數未合入兆,若還退入武昌,福壽未可量也。
若必欲逞心肆誌,恐勞傷精神,不能痊耳。
”敦大怒曰:“死生有命,豈雲退愈而進主亡乎?據若所言,能知汝自家當在幾時死?”璞曰:“臣之命,論數隻在今日午時。
”敦令監下試看。
璞曰:“天上仙籍,已排位相等。
監亦隻在午時,不監也隻在午時。
”敦聽其言,疑璞行術遁去,即命押出斬之。
時尚在巳初刻,押者故捱,以為有保救,免害高人。
直至午時,並無諫勸者,乃密催監刑者吳伯動手。
吳伯曰:“公犯大辟,並沒愛賢敬能之人為公伸解。
某當奉命,慎毋嗔恨。
”璞曰:“汝不憶昔年柵塘贈衣之時也?”伯思之流涕,曰:“久忘大德,無可救公,其將奈何?”璞曰:“汝若相念,但易吾所佩木劍刑之,見今日之情也。
”吳伯曰:“恐公相戲,兩各不美。
”璞曰:“焉有戲理?試請用之,鋒利過於鋼也。
”伯乃揮淚取木劍刑之,迎刃頸斷,惟有白血升許。
伯將首呈與押斬者看驗,忽然江水乘風一湧而至,街衢數尺,人莫能避,徑將璞之屍身首級一齊漂去。
吳伯入稟其事。
王敦營中見水盈尺,乃不責問璞首。
點兵三萬,令沈充、周光等往助眾將,疾攻建康,差別將任怡、劉芳、王度往阻淮北入援之兵。
時京師五總管俱渡朱雀港,在王含大營占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