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無言以對,乃命將邵洎四人皆斬於市。


    石趙主既平幽冀,山西河北悉歸輿圖。


    喜帝業以成,命官吏至上黨武鄉營修石莧墳塋,立大牢祀之。


    封石宗之子石撲為冀城侯。


    因召武鄉耆舊鄰右等七十以上者,俱至襄國,賜官帶禦宴,以崇顯之,耆老不敢逆,皆隨使命而至。


    大排筵席,與父老輩論齒序而坐,以敘昔年鄉曲之情。


    飲間論談平昔勾當,無不歡笑。


    獨有聯居李揚亦乃壯士,膂力雄豪,常與勒爭麻池捉魚,動至廝打,兩無相讓。


    後勒聚兵報仇,鄉中十八兇十四悍皆從,隻有李揚勇冠,不與俱焉,至是恐勒見怪,亦不來赴。


    石勒因問眾曰:“李揚在否?”對曰:“在。


    ”勒曰:“何為不來?”對曰:“揚思得罪於先,懼不敢赴。


    ”勒曰:“麻池毆擊之時,乃布衣之事,焉知有今日之異乎?朕何怪為?”乃復使人備馬去請,分付曰:“如彼不來,定斬汝等!”使者領旨見揚,拜跪哀告。


    揚乃聚老幼謂曰:“昔年少壯,隻逞一時之強,焉知今日有生殺之異?”因而涕淚泣別,舉家慟哭拜送。


    揚乃分以為必死,一路多索酒肉,以消憂悶。


    及至襄國,入朝拜伏於地,懼不能起。


    勒命左右扶上,敘鄉曲禮賜坐。


    復召眾故舊歡唿戲謔,再相暢飲。


    酒斟,把揚之臂曰:“朕生厭卿之老拳,而卿亦飽朕之毒手,可謂兩盡少年之壯矣。


    ”至更深,席散。


    次日,賜李揚甲第一區,拜為參軍都尉。


    又與眾老者曰:“武鄉者,朕之豐沛也。


    萬歲之後,魂靈當歸之耳。


    朕依漢高待豐沛例,武鄉錢糧免什七,丁壯不役。


    ”言訖,頒賜布帛財物給賞,而以安車送父老各還武鄉。


    父老上言,以為陛下主宰萬民,不宜荒飲。


    趙主勒聽之,乃重戒釀酒,雖郊祀社稷宗廟,皆用酥酪行之,於是數年無敢釀酒者。


    後人有詩讚曰:  石勒雖由起莽徒,移風製設創鴻圖。


    禮賢勸課施存恤,是亦五胡偉丈夫。


    第一二八迴 王敦霸荊襄思亂


    晉元帝改號永昌元年,王敦橫據荊襄,不行朝賀。


    帝謂劉隗、刁協曰:“王敦反跡日彰,不以君主為意,亂在不久,將何製之?”隗曰:“賊勢已盛,一時難除。


    若有不諧,是自逼之反耳。


    為今之計,惟選良將將兵防備為上。


    臣舉一人,可敵王敦。


    ”帝曰:“還是何人?卿試言之。


    ”隗曰:“廣陵戴淵,深通謀略,可使將兵防製上流,能保無失。


    ”  按《晉史》:戴淵字若思,廣陵人也。


    夙有膽略,閑於武藝,豐儀爽豁。


    少好遊俠,不拘操行。


    自恃英勇,嚐於江湖哨聚亡命,劫掠客商。


    陸機赴洛陽,遇其船,見淵據胡床指揮部落,凜凜有將帥風。


    機謂之曰:“卿才如此,不思大用,乃效小人行劫也?”淵遂感悟,即流涕嘆悔,因投劍長揖,悉還機物。


    就陸機習藝,深通孫吳。


    陸機甚贊之,後舉俊才入洛,張華曰:“戴若思東南之遺寶,朝宰之奇璞也。


    ”趙王倫聞其言,闢為主簿,及倫事敗,逃迴廣陵,隱居不仕。


    後琅琊王渡江,訪求賢俊,人以淵薦,乃出為從事。


    至是,劉隗舉淵使掌兵馬。


    帝曰:“朕亦知淵有文武才略,堪倚大任。


    ”當即擢之。


    召至,帝問曰:“今王敦不道,將欲作耗,卿乃明達智遠之士,特與議為預備,宜當籌而畫之。


    ”戴淵曰:“王敦雄據上流,兵馬強盛,且恃功驕橫。


    若一旦順流而來,未易製也,允如聖料。


    臣愚以為,周訪已死,所恃者隻有河南境上之兵,可以為敵。


    但恐祖逖一時不能即赴急難,必得一人鎮居淮西之地,總督青徐蔡豫諸軍,然後可以緩急應用,庶幾少有以遏敦逆。


    其外無他良策也。


    ”元帝曰:“此任非卿不克當也。


    ”乃擢淵為征西將軍,都督蔡豫六州諸軍事,開府合肥。


    劉隗為鎮北將軍,都督青徐四州諸軍事,鎮守淮陰。


    隗雖出外,而朝廷進退士夫亦皆遣人與之諮議。


    改以王導為司空錄尚書事,但備職而實疏之。


    禦史中丞周嵩知此為召禍,上疏勸帝,不宜聽信佞者之言,疏遠舊德,虧已往之恩,啟將來之患。


    帝乃感悟,王導得安。


    王敦在武昌聞劉隗出守淮陰,使人遺書於隗,言當與戮力王室,共清海內。


    隗報書答曰:“魚相忘於江湖,人相忘於道術。


    但竭股肱之力,效之以忠貞,隗之誌也。


    ”敦見書,甚怒於隗。


    豫州祖逖見朝廷以二人將兵馬出鎮,知是防敦,亦嘆曰:“淵雖吳中有望之士,而無弘才真識,禍難之作不遠耳。


    劉隗豈王氏之敵哉?今國中釁起,恢復之事休,吾之前功總費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續三國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酉陽野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酉陽野史並收藏續三國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