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獄不欲數數而然。


    子產知而鑄刑書,此非政之善事,所以又不得不作者。


    今要迴天變,拯救一時弊政,惟赦民以蔽上流,乃高策也。


    依卦中爻象,赦出則兇災退而福祥至矣。


    ”帝從之,次日大赦境內,行文各鎮。


    豫州祖逖榜出,百姓皆感恩欣躍。


    後趙所轄之民,將晉因月變行赦報與守將,守將奏與趙主勒知,石勒召張賓議曰:“祖逖雖與吾通好,邊境無事,今彼行赦,吾民悉皆仰德歸心於晉,且天日人君之象,或何不驚畏?行赦而無驚乎?”張賓曰:“赦亦要須,恩亦要施。


    ”乃作赦文寬宥刑獄征徭,又定九品官職,詔公卿及州郡官員,歲舉孝廉、文學、賢良、方正、直言、勇士各四名。


    薦舉不當及無應者,皆罰罪。


    於是窮得達,野無遺賢,文武稱職,兵眾日盛。


    其養子單於大都督石虎自恃強勇,有兼一天下之心,乃上言曰:“今國家兵馬八十餘萬,糧積十有三年,久閑坐食,無用武之地,何不趁此兵威,北取燕冀,收服遼代,再征河南。


    諸處一平,然後西並劉曜,東下建康,以成一統。


    何為區區拘執小義,自失大計乎?”石趙主聽言大喜,即以石虎為征北大元帥,提兵二十萬,先取冀州;孔萇將兵五萬,分略幽冀下縣。


    時幽州總管段匹殫以冀州邵緝歸附,自與段文鴦將兵五萬屯厭次城,好相救援。


    石虎至界,探得備細,乃與將佐等曰:“冀州邵緝兄弟易與,不若先取厭次,破擒匹殫,則全燕之地易取也。


    ”眾將稱善,取小路而進。


    邵緝知之,遣人報於段匹殫。


    匹殫乃點集兵馬,以備迎敵。


    不數日,後趙兵到近界,匹殫恐其逼城以擾居民,乃紮營於要路拒住。


    石虎探有兵阻,引眾直前布陣廝戰。


    匹殫亦嚴隊伍而出,遙見石虎威風壯猛,狀貌魁梧,乃顧謂弟文鴦曰:“一向不見石兒,何變異之若是也?似為可畏,須要謹防。


    ”文鴦曰:“兄何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待吾出馬打話,看他何如!”乃向前欠身謂石虎曰:“向曾結契,既猶一體,何屢侵犯?”虎曰:“兄居遼西冀北之地,當屬我趙。


    前破邵續,是汝襲救,奪吾成功之冀城,反言侵汝也。


    但還吾幽冀,即便幹休!”文鴦曰:“汝父得幽州而不能守,襲邵續而不能下城,是自無用,反欲責人?”石虎大怒,揮刀殺出,段文鴦揮槊架住。


    二人素有舊好,各知英勇,乃抖擻而戰。


    但隻見殺氣迷空,兩個煞神從雲裏戰;塵沙翳日,一雙魔帝在霧中爭。


    二人對上了八十餘合,不分勝敗。


    其日天晚,各自收兵。


    段匹殫謂文鴦曰:“我看石虎威勇倍於昔日,不能勝他。


    不若迴城堅守,以老其鋒。


    再合邵竺兄弟之兵,裏應外合,方可破他。


    ”文鴦曰:“邵家兵素懼石虎,恐不敢來,未可恃也。


    焉可自入牢籠,待其困乎?若一退守,無人來救,積日累月,糧料愈乏,越至弱矣,何以取勝?不如來日再出,與之決一大戰,奮力向前,倘能殺退趙軍,是吾幸也。


    脫不能勝,奔往遼中去守舊地,又作他圖。


    ”匹殫從之,申令三軍先頒重賞,用心決戰。


    眾皆踴躍應諾。


    石虎歸寨,亦與諸將議曰:“文鴦英勇非比別將,一時未能即下,如何取得北地?”眾曰:“我兵二十餘萬,他兵不過五萬,何以他們為意?來日管取大勝。


    ”石虎壯其言,重賞而散。


    次日,文鴦先出搦戰,石虎亦整兵向前。


    兩陣對圓,石虎曰:“世事盛衰,難逃動察。


    勢已至此,大概可知矣,何須苦戰以傷兵命乎?”文鴦曰:“今日和你並個輸贏,以定去舍。


    休得要走!”石虎曰:“我不生擒你們,不為好漢!”文鴦曰:“弟何無情無義之甚也?難道我又擒不得你乎?”虎怒,舞刀砍殺過陣,文鴦接住。


    二人戰上五十餘合,未分勝敗。


    忽然,西北角上喊聲大震,邵緝、邵竺、邵樂分三路殺入趙之後陣。


    段匹殫見趙兵紛紛亂竄,乃自催兵湧去,大叫:“石兵敗矣!奮勇向前,可擒石虎,休得退後,各有重賞!”虎迴頭,果見後軍已敗,遂亦退走。


    段眾爭前趕殺三十餘裏而止。


    虎走四十裏住紮,折人馬三萬餘。


    遣人報上襄國,言被邵、段合謀攻我後軍,以致敗績之事。


    石趙主亟請張賓議曰:“朕以段匹殫近弱易與,不以為事。


    今乃反被殺敗,必須再起大兵前去,方可平他。


    ”賓曰:“吾顧知文鴦英勇,非比放常,不可忽彼。


    今元帥有兵十六七萬,足以為用,但欠於善謀耳。


    待老臣親往觀軍,以看形勢強弱,便知端的。


    ”勒曰:“朕亦思想非右侯莫能成功,第以老成元宰,不敢動勞耳,乞指一方略可也。


    ”賓曰:“否也。


    臣不親行,焉得城下?昔日廉頗八十餘,尚能威服六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續三國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酉陽野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酉陽野史並收藏續三國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