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兵驚擾,分敵不迭,復又潰亂,折人馬萬餘而走,李矩等奪據漢營,獲器仗軍資無限。
至天明,劉暢等走四十裏,探得李矩等隻有一萬五千人馬,乃大悔,復整軍伍有五萬餘,轉攻李矩。
矩亦不敢進退,兩邊相拒,苦戰數日,互相勝負,折兵無算,矩兵存不滿萬。
自思暢等還有四萬餘人,終難為敵,乃遣駱增衝出,往洛陽求救。
趙固即將兵馬,駕舟船從水路來救,以分漢勢。
劉暢知之,先使將兵拒住岸口,以長鉤排列河上,又將蘆葦、茭草等物,灌以麻油、硝黃引火者伺候,待船到即鉤住燒之。
固果不能進,相持有二十餘日。
李矩心中甚懼,乃謂眾將曰:“我等與賊死守相拒,終不得了,必向險中求勝方可。
今漢兵精銳者,皆在河上與趙固、駱增戰於岸口。
宜趁黑夜,備柴草劫入漢營燒之。
倘得成功,賊自走矣,何須苦等洛陽救至?”眾皆從之,各帶柴草一把,煄火而去。
挨近漢寨,悄悄一齊殺入,丟撇火草燒起。
劉燦、王翼光急起,火勢已盛。
王邇橫刀向前開路,被飛火徑撲入眼,邇不能戰,被耿稚一槍刺死。
劉燦與王翼光沖得出陣,無兵相護,大敗而走。
劉暢和郭默大戰,被李矩等並至,正在危急之中,卻得卜泰、劉雅在河上看見火起,趕來救應,殺退晉將。
又被趙固、駱增殺散岸上小兵,隨後追至。
劉暢等遂抵當不住,望西逃遁,一直走至溫邑,方才住紮,晉兵大勝。
矩乃送趙固還洛陽,自與張皮、駱增迴兵滎陽,使耿稚把守虎牢關,張肇、範勝往河內代守,使郭默留兵掎角以助趙固。
默乃救滅餘火,收漢遺糧,修其舊屯紮住。
漢帥劉暢乃將趙固反叛殺周侲,糾李矩、郭默劫營燒糧戰敗之由,報上平陽。
漢主看本,見說王邇被殺,乃大慟曰:“王飛豹兄弟數人,盡力為我立功,皆未獲安享榮華而死,今隻王邇,又亡於陣,可傷,可傷!”乃即怒集文武共議曰:“叵耐李矩勾引趙固入晉,又黨援救洛,暗算我兵,情理難容!若不興兵報伐,晉人即皆藐覷我漢矣!”遂命尚書範隆與鎮北將軍劉勛、中軍將軍王騰復帥步騎三萬,往助太子共伐李矩、郭默。
郭默在孟津漢舊屯中住紮,探得漢差尚書太尉範隆率領大兵前來報仇,乃聚副佐等議曰:“漢忿兩次之敗,今來報恨,兵勢必盛。
我等在此,無城可守,且兵微糧少,難與戰爭。
不如趁其未到,將糧草車仗移入虎牢關中,去就耿稚。
又與滎陽密邇,可以拒彼矣。
”眾皆從之,遂望虎牢關上去紮。
範隆引兵至溫邑,與太子等相見,共言李矩兵勢強弱之事。
劉暢曰:“矩兵三萬,前後死喪者及半,亦不足道。
但被趙固從河中來相牽絆,郭默暗用火攻燒寨致敗耳。
”隆曰:“聖上見太子兩次遭李矩所算,折了王邇,十分大怒,故又命我來助太子伐矩報仇。
可速整兵進圍孟津,先擒郭默,再攻滎陽,李矩無能為矣。
”眾曰:“太尉高見。
亟宜疾發,免被逃去。
”正議間,探馬來報,言:“郭默聞知大將軍、太子要去報仇,亦甚防備,及見太尉又帶兵來,心中懼怕,已皆逃入虎牢關上去了。
”劉暢曰:“我今不要往孟津河去,逕往虎牢攻取郭默,若一得關,滎陽唾手可下也。
”範隆曰:“不然。
彼既走入關中據守,則西通滎陽,已有救援,未可卒攻矣。
古雲‘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況賊又是有識有智之將?不如且迴平陽,集兵來擒趙固。
洛陽一破,滎陽勢孤,亦在掌中矣,何必區區與郭默小將爭此窮關以勞軍馬乎?”太子從之,乃收兵迴平陽去。
後人有詩嘆曰: 自古行兵在用謀,漢初到處凱聲謳。
隻因諸葛關張去,十場爭戰九休囚。
第一一六迴 韓璞上邽敗陳安
再說南陽王司馬保因父被害,聚兵進據秦州,自稱大司馬。
及湣帝再迴長安,加升為右丞相。
會親將陳安不忿反去,張春懼罪又逃,勢復單弱,乃與胡崧又退保上邽。
漢攻長安時,江東琅琊王恐人議論,差遣石冰降將夏正、夏文與叔夏景將兵五千,救護湣帝。
景知漢兵盛,不敢獨進。
探得胡崧陳兵遮馬橋,即往相助。
及長安被破,不能得救,欲迴江東,又慮路途遙遠,行糧不給。
叔侄因議:“自從歸正以來,數載不得薄授一職。
今又無功空返,非但不加祿秩,且恐罪及。
”遂從胡崧往上邽,依輔南陽王。
南陽王以景為都尉,正與文為左右司馬,兵勢復振。
聞知李矩以一郡之兵屢勝漢將,司馬保將欲藉其兵共復長安,乃使使拜矩為太尉河南都督。
李矩自思地近長安,恐劉曜得知,先要加兵,且聞胡崧徇私,乃不受其職,惟自集兵馬,以防北漢復仇。
使迴,為漢王差常侍劉雅至關中問劉曜征糧,途中遇獲,搜出司馬保偽劄,帶至長安,審知其情。
至天明,劉暢等走四十裏,探得李矩等隻有一萬五千人馬,乃大悔,復整軍伍有五萬餘,轉攻李矩。
矩亦不敢進退,兩邊相拒,苦戰數日,互相勝負,折兵無算,矩兵存不滿萬。
自思暢等還有四萬餘人,終難為敵,乃遣駱增衝出,往洛陽求救。
趙固即將兵馬,駕舟船從水路來救,以分漢勢。
劉暢知之,先使將兵拒住岸口,以長鉤排列河上,又將蘆葦、茭草等物,灌以麻油、硝黃引火者伺候,待船到即鉤住燒之。
固果不能進,相持有二十餘日。
李矩心中甚懼,乃謂眾將曰:“我等與賊死守相拒,終不得了,必向險中求勝方可。
今漢兵精銳者,皆在河上與趙固、駱增戰於岸口。
宜趁黑夜,備柴草劫入漢營燒之。
倘得成功,賊自走矣,何須苦等洛陽救至?”眾皆從之,各帶柴草一把,煄火而去。
挨近漢寨,悄悄一齊殺入,丟撇火草燒起。
劉燦、王翼光急起,火勢已盛。
王邇橫刀向前開路,被飛火徑撲入眼,邇不能戰,被耿稚一槍刺死。
劉燦與王翼光沖得出陣,無兵相護,大敗而走。
劉暢和郭默大戰,被李矩等並至,正在危急之中,卻得卜泰、劉雅在河上看見火起,趕來救應,殺退晉將。
又被趙固、駱增殺散岸上小兵,隨後追至。
劉暢等遂抵當不住,望西逃遁,一直走至溫邑,方才住紮,晉兵大勝。
矩乃送趙固還洛陽,自與張皮、駱增迴兵滎陽,使耿稚把守虎牢關,張肇、範勝往河內代守,使郭默留兵掎角以助趙固。
默乃救滅餘火,收漢遺糧,修其舊屯紮住。
漢帥劉暢乃將趙固反叛殺周侲,糾李矩、郭默劫營燒糧戰敗之由,報上平陽。
漢主看本,見說王邇被殺,乃大慟曰:“王飛豹兄弟數人,盡力為我立功,皆未獲安享榮華而死,今隻王邇,又亡於陣,可傷,可傷!”乃即怒集文武共議曰:“叵耐李矩勾引趙固入晉,又黨援救洛,暗算我兵,情理難容!若不興兵報伐,晉人即皆藐覷我漢矣!”遂命尚書範隆與鎮北將軍劉勛、中軍將軍王騰復帥步騎三萬,往助太子共伐李矩、郭默。
郭默在孟津漢舊屯中住紮,探得漢差尚書太尉範隆率領大兵前來報仇,乃聚副佐等議曰:“漢忿兩次之敗,今來報恨,兵勢必盛。
我等在此,無城可守,且兵微糧少,難與戰爭。
不如趁其未到,將糧草車仗移入虎牢關中,去就耿稚。
又與滎陽密邇,可以拒彼矣。
”眾皆從之,遂望虎牢關上去紮。
範隆引兵至溫邑,與太子等相見,共言李矩兵勢強弱之事。
劉暢曰:“矩兵三萬,前後死喪者及半,亦不足道。
但被趙固從河中來相牽絆,郭默暗用火攻燒寨致敗耳。
”隆曰:“聖上見太子兩次遭李矩所算,折了王邇,十分大怒,故又命我來助太子伐矩報仇。
可速整兵進圍孟津,先擒郭默,再攻滎陽,李矩無能為矣。
”眾曰:“太尉高見。
亟宜疾發,免被逃去。
”正議間,探馬來報,言:“郭默聞知大將軍、太子要去報仇,亦甚防備,及見太尉又帶兵來,心中懼怕,已皆逃入虎牢關上去了。
”劉暢曰:“我今不要往孟津河去,逕往虎牢攻取郭默,若一得關,滎陽唾手可下也。
”範隆曰:“不然。
彼既走入關中據守,則西通滎陽,已有救援,未可卒攻矣。
古雲‘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況賊又是有識有智之將?不如且迴平陽,集兵來擒趙固。
洛陽一破,滎陽勢孤,亦在掌中矣,何必區區與郭默小將爭此窮關以勞軍馬乎?”太子從之,乃收兵迴平陽去。
後人有詩嘆曰: 自古行兵在用謀,漢初到處凱聲謳。
隻因諸葛關張去,十場爭戰九休囚。
第一一六迴 韓璞上邽敗陳安
再說南陽王司馬保因父被害,聚兵進據秦州,自稱大司馬。
及湣帝再迴長安,加升為右丞相。
會親將陳安不忿反去,張春懼罪又逃,勢復單弱,乃與胡崧又退保上邽。
漢攻長安時,江東琅琊王恐人議論,差遣石冰降將夏正、夏文與叔夏景將兵五千,救護湣帝。
景知漢兵盛,不敢獨進。
探得胡崧陳兵遮馬橋,即往相助。
及長安被破,不能得救,欲迴江東,又慮路途遙遠,行糧不給。
叔侄因議:“自從歸正以來,數載不得薄授一職。
今又無功空返,非但不加祿秩,且恐罪及。
”遂從胡崧往上邽,依輔南陽王。
南陽王以景為都尉,正與文為左右司馬,兵勢復振。
聞知李矩以一郡之兵屢勝漢將,司馬保將欲藉其兵共復長安,乃使使拜矩為太尉河南都督。
李矩自思地近長安,恐劉曜得知,先要加兵,且聞胡崧徇私,乃不受其職,惟自集兵馬,以防北漢復仇。
使迴,為漢王差常侍劉雅至關中問劉曜征糧,途中遇獲,搜出司馬保偽劄,帶至長安,審知其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