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鮮令聞,及惠帝時,王室遭值多故,睿每謙恭退讓,得免於禍。
沉敏有度量,不顯灼然之跡,故時人未之識焉。
惟稽紹異之,嚐謂人曰:“瑯琊王毛骨非常,殆非人臣之相也。
”元康二年,拜員外散騎常侍,累遷左將軍。
以討漢盪陰之敗,從成都王居鄴。
以叔東安王繇為穎所害,睿懼禍及,欲遁去,以侍者覆檄未果。
會雨暴至,雷電大作,侍者皆弛縱散去,睿乃乘怠潛出。
又值成都王有令,遣人守住河陽津,不許貴人官屬奔走入洛,睿為關吏盤住,從睿心腹家吏宋典步行在後趕到,故以鞭策打睿馬,曰:“舍長爾從何來?今關津禁止貴人官屬,你何得在此耽阻,以誤石先鋒公事!”官吏見言是舍長奉石超出差之人,放關催之速行。
睿乃奔於東海王,以為平東將軍,使收兵下邳。
與王導共謀,賄賂裴妃,求鎮建業。
乃渡江廣求賢士,聘賀循、卞壼與紀瞻等,相與為治,凡事悉資王導為之謀主。
兵糧漸集,帝王之規將成矣。
又按《晉史》:賀循字彥修,會稽山陰人。
曾祖賀齊為吳國名將,祖賀景為吳滅寇校尉,父賀劭為吳中書令,為孫皓所殺。
循母慮禍及族,求買當權,乃徙家於邊郡。
循少膺家難,流放海隅,吳亡,乃還歸本郡。
循操行高尚,童稚時即不群於眾,言語進止必以禮讓。
及是丁義為相國,召循為官掾,不就。
刺史稽喜舉秀才,除陽羨令。
以寬惠為本,不求課最。
後為武康令,俗多重厚葬,及循拘忌,致迴避歲月,停喪延久不發者,循皆禁革其弊。
鄰邑鹹化,政教大行。
聲譽頗聞,但朝無黨族,久不進秩。
陸機上疏薦之曰:“庶士殊風,四方異俗。
壅隔之害,遠國益甚。
至於荊、揚二州,戶各數十萬,今揚州無一為郎,荊州、江南居天下之半,乃無一人為京城職品,當非聖朝待四方之公心。
若論才望資品,武康令賀循德量邃茂,刑罰肅穆,堪為尚書郎。
蒸陽令郭訥可為太子洗馬。
”朝廷從之,召為太子舍人。
及趙倫篡位,循乃辭疾避位。
尋遷南中郎長史,不就。
會有強寇李辰起兵於江夏,征鎮不能討,皆望風奔走。
李辰別帥據有揚州,名石冰。
冰勢倡,侵江左,逐會稽相張景,以前寧遠將軍程超代之,以其長史夏宰輿領山陰令。
前南平內史王矩拒之,合舊吳興內史顧秘與前舉秀士周玘等倡首,會合州郡之兵討冰。
循亦以兵赴義。
石冰有大將杭寵擁兵數千,屯於郡之講堂。
循以兵少難剿,乃移檄與寵,陳以順逆之道,杭寵畏罪遁去。
程超、夏宰輿皆歸命迎循,循復請張景還郡,江左悉平。
循乃分賞義勇,謝而遣去,杜門不出。
朝中論功報賞,循、玘皆不要,請俱歸於陳敏。
敏後作亂,詐稱詔旨,以循為丹陽尹。
循知非出朝命,辭以手足有疾,不能製筆執事。
又服寒食散,露發裸身,示不可用,敏不敢逼。
是時州郡豪傑皆被陳敏縻執,或有老疾,亦加秩命,惟循與吳郡朱誕不預其事。
及後陳敏破敗,征東將軍周馥上循功,領會稽內史,尋改吳國內史,車征皆不就任。
至是瑯琊王聘為安東將軍,欣然赴命。
又按《晉史》:卞壼字望之,濟陰冤句人。
祖卞統為瑯琊內史,父卞粹以清廉鑑察稱,兄弟六人並登宰府,世稱“卞氏六龍,玄仁無雙”,玄仁乃粹之字也。
初楊駿執政,人多阿附,而粹正直無諛。
及駿誅,超拜右丞,遷右軍將軍。
張華之誅,卞粹以華婿免官。
齊王冏輔政,卞粹為侍中中書令,進爵為公。
及長沙王收齊王,乃害之。
時粹如廁,見一物若兩眼,俄而難作。
卞壼弱冠有名譽,司、兗二州悉皆推重之,齊王冏辟召,不就。
後遇父難,避還鄉裏。
永嘉初,朝廷以壼蔭襲父爵。
周馥請為從事中郎,壼不肯應。
復因寇亂,本州遭陷,東依妻兄徐州刺史裴循。
循以壼行廣陵相。
至是瑯琊王渡江,陳敏勢橫,壼乃謝事。
遊建業,瑯琊王遇於郊,闢為從事中郎,乃就之。
第八十三迴 陳敏謀反據江東
晉懷帝永嘉元年,北漢主劉淵永鳳二年,西蜀成主李雄建興元年,此時正統雖屬於晉,但晉都洛陽,值國多難,罹張方之慘,西徙長安,又遇祁弘等肆行暴掠,空其城邑,惟有鄴城為畿下首郡,亦被鮮卑、烏桓所擄。
外郡湖襄最要,錢糧之府,屢為張昌、杜弢寇擾,多所殘敝;並州晉陽大地,其定襄馬邑,皆馬、盧二羌部所據,幾成丘墟;淮陽乃鹽利所出,貢賦首稱,被李辰、石冰占為賊壘,及得平復,陳敏在郡,十無二三到京;豫章、武昌、蘄皖一帶,又是汪可東等在其地作亂殘毀;平陽、太原、常山、真定、渤海、汲郡等處,盡屬北漢所轄;兗魏、瀛州諸郡,時為戰場,幹戈不息。
沉敏有度量,不顯灼然之跡,故時人未之識焉。
惟稽紹異之,嚐謂人曰:“瑯琊王毛骨非常,殆非人臣之相也。
”元康二年,拜員外散騎常侍,累遷左將軍。
以討漢盪陰之敗,從成都王居鄴。
以叔東安王繇為穎所害,睿懼禍及,欲遁去,以侍者覆檄未果。
會雨暴至,雷電大作,侍者皆弛縱散去,睿乃乘怠潛出。
又值成都王有令,遣人守住河陽津,不許貴人官屬奔走入洛,睿為關吏盤住,從睿心腹家吏宋典步行在後趕到,故以鞭策打睿馬,曰:“舍長爾從何來?今關津禁止貴人官屬,你何得在此耽阻,以誤石先鋒公事!”官吏見言是舍長奉石超出差之人,放關催之速行。
睿乃奔於東海王,以為平東將軍,使收兵下邳。
與王導共謀,賄賂裴妃,求鎮建業。
乃渡江廣求賢士,聘賀循、卞壼與紀瞻等,相與為治,凡事悉資王導為之謀主。
兵糧漸集,帝王之規將成矣。
又按《晉史》:賀循字彥修,會稽山陰人。
曾祖賀齊為吳國名將,祖賀景為吳滅寇校尉,父賀劭為吳中書令,為孫皓所殺。
循母慮禍及族,求買當權,乃徙家於邊郡。
循少膺家難,流放海隅,吳亡,乃還歸本郡。
循操行高尚,童稚時即不群於眾,言語進止必以禮讓。
及是丁義為相國,召循為官掾,不就。
刺史稽喜舉秀才,除陽羨令。
以寬惠為本,不求課最。
後為武康令,俗多重厚葬,及循拘忌,致迴避歲月,停喪延久不發者,循皆禁革其弊。
鄰邑鹹化,政教大行。
聲譽頗聞,但朝無黨族,久不進秩。
陸機上疏薦之曰:“庶士殊風,四方異俗。
壅隔之害,遠國益甚。
至於荊、揚二州,戶各數十萬,今揚州無一為郎,荊州、江南居天下之半,乃無一人為京城職品,當非聖朝待四方之公心。
若論才望資品,武康令賀循德量邃茂,刑罰肅穆,堪為尚書郎。
蒸陽令郭訥可為太子洗馬。
”朝廷從之,召為太子舍人。
及趙倫篡位,循乃辭疾避位。
尋遷南中郎長史,不就。
會有強寇李辰起兵於江夏,征鎮不能討,皆望風奔走。
李辰別帥據有揚州,名石冰。
冰勢倡,侵江左,逐會稽相張景,以前寧遠將軍程超代之,以其長史夏宰輿領山陰令。
前南平內史王矩拒之,合舊吳興內史顧秘與前舉秀士周玘等倡首,會合州郡之兵討冰。
循亦以兵赴義。
石冰有大將杭寵擁兵數千,屯於郡之講堂。
循以兵少難剿,乃移檄與寵,陳以順逆之道,杭寵畏罪遁去。
程超、夏宰輿皆歸命迎循,循復請張景還郡,江左悉平。
循乃分賞義勇,謝而遣去,杜門不出。
朝中論功報賞,循、玘皆不要,請俱歸於陳敏。
敏後作亂,詐稱詔旨,以循為丹陽尹。
循知非出朝命,辭以手足有疾,不能製筆執事。
又服寒食散,露發裸身,示不可用,敏不敢逼。
是時州郡豪傑皆被陳敏縻執,或有老疾,亦加秩命,惟循與吳郡朱誕不預其事。
及後陳敏破敗,征東將軍周馥上循功,領會稽內史,尋改吳國內史,車征皆不就任。
至是瑯琊王聘為安東將軍,欣然赴命。
又按《晉史》:卞壼字望之,濟陰冤句人。
祖卞統為瑯琊內史,父卞粹以清廉鑑察稱,兄弟六人並登宰府,世稱“卞氏六龍,玄仁無雙”,玄仁乃粹之字也。
初楊駿執政,人多阿附,而粹正直無諛。
及駿誅,超拜右丞,遷右軍將軍。
張華之誅,卞粹以華婿免官。
齊王冏輔政,卞粹為侍中中書令,進爵為公。
及長沙王收齊王,乃害之。
時粹如廁,見一物若兩眼,俄而難作。
卞壼弱冠有名譽,司、兗二州悉皆推重之,齊王冏辟召,不就。
後遇父難,避還鄉裏。
永嘉初,朝廷以壼蔭襲父爵。
周馥請為從事中郎,壼不肯應。
復因寇亂,本州遭陷,東依妻兄徐州刺史裴循。
循以壼行廣陵相。
至是瑯琊王渡江,陳敏勢橫,壼乃謝事。
遊建業,瑯琊王遇於郊,闢為從事中郎,乃就之。
第八十三迴 陳敏謀反據江東
晉懷帝永嘉元年,北漢主劉淵永鳳二年,西蜀成主李雄建興元年,此時正統雖屬於晉,但晉都洛陽,值國多難,罹張方之慘,西徙長安,又遇祁弘等肆行暴掠,空其城邑,惟有鄴城為畿下首郡,亦被鮮卑、烏桓所擄。
外郡湖襄最要,錢糧之府,屢為張昌、杜弢寇擾,多所殘敝;並州晉陽大地,其定襄馬邑,皆馬、盧二羌部所據,幾成丘墟;淮陽乃鹽利所出,貢賦首稱,被李辰、石冰占為賊壘,及得平復,陳敏在郡,十無二三到京;豫章、武昌、蘄皖一帶,又是汪可東等在其地作亂殘毀;平陽、太原、常山、真定、渤海、汲郡等處,盡屬北漢所轄;兗魏、瀛州諸郡,時為戰場,幹戈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