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再備禮物進奉李苾,厚賂左右之人,左右竭力參贊。
苾乃再為申奏姑緩秋收之意,沈璣亦上表甚陳流眾害民妨業,及李禦史初到,不察其詐,被惑等因。
張華見益州副判之本,知李苾有姑恤之心,復差馮該為西川總督禦史,入蜀催趕。
李苾思受賄賂誤事,倘若馮該成功,必以己為無能,反遣人報李特知之。
特即與閻式商議,將金珠饋送於路,馮該受之,到川日,先召眾流民詢問端的,任臧入見,哀告曰:“但今秋收未完,行糧不敷,故此少捱,非敢違旨也。
”馮該曰:“我就限你秋收,但沈判官催稟不過,我今出下一榜,限你冬底起身,我即迴朝伏命,隻道一郡兩個巡按迭來,百姓受累不便。
”榜出,沈璣亟入稟曰:“朝廷因為流黨害民,故特欽命大人前來監促出境,何反寬彼冬底?”馮該曰:“流民至此者皆無賴之徒,若逼太急,恐其有變,不若待彼自限,方始甘心離此。
”璣曰:“下官不貪其私,以直驅彼,吾為郡副,當與百姓分憂,肯容他人久在此間占奪本州地利乎?”馮該見璣說出“貪心”二字,心中不悅,乃巽謂曰:“我奉欽差,尚存委曲,恐汝無此力量,自惹禍累,休怨別人!”沈璣憤然而出。
時有流民奸細在旁聽得,徑來報與李讓知之。
讓乃特之侄,極有智識,乃與楊褒二人私議曰:“今觀馮禦史之言,似幸我等抗對沈副判者,但恐吾叔不肯為耳。
”褒曰:“李甸長守法奉忠,吾等終被所逐。
不若乘眾未散,暗將沈璣圖之,那時不怕汝叔不從也。
”讓曰:“吾亦久有此心,未知眾心如何。
”褒曰:“再請上官晶、閻式等一同謀之,便可行矣。
”是夜,一班流民劇首共暗商議其事。
任臧曰:“必須請李甸長來主大意方可。
”閻式曰:“若一彼知,事必不行矣。
今朝中大亂,漢寇在境,北部氐羌皆有餘黨,若肯為之,一時必無兵馬來征。
設有兵至,吾等塞險守要,亦難動搖我等。
”李讓從之,即謂眾人曰:“明日馮禦史迴京,各官皆要遠送。
我今揀選好漢數十人,扮作強徒模樣,伏於僻處,待璣迴馬之時,出而襲之,有何難哉?”眾人從之,打點去訖。
次日,沈璣送馮該三十裏外方迴,直至日落平西,轉到伏所,忽被流賊自楠林中躍出,把沈璣砍於馬下,從人死者過半,餘皆逃去。
讓等乘勢搶入城中,劫其府庫錢糧。
特集流民聚於一處,謂之曰:“汝等我之深契,何該誤我?倘一朝廷行剿,豈不有乖祖先乎?”眾人曰:“某等願效死力,有何懼哉?但此太守趙廞,國之重臣,必來爭取,如何對敵?”閻式曰:“一郡之地,亦不值甚麽,我今不若退迴綿竹,棄此空城,朝中聞知,亦謂我等不據城,非為反叛也。
待看緊慢,緩緩圖之。
馮、李二禦史亦必待吾方便,以為沈副判激變我等致喪命,或可免其加兵也。
”李特從之。
川中左近州郡疊疊申報入朝,言流民渠首李特等殺死本官,劫掠府庫等因。
馮該、李苾果替分辨,以為沈璣詐索不遂,自行激變遭害。
帝亦從之。
惟張華極言流民久必為亂,不可姑恤,章三上而帝不能即剿,反以言語再三寬慰張華。
按《晉傳》:張華字茂先,聰明博物,少有文才,智能辨惑,凡九流三教,星緯象學,無所不通,疑難等事悉皆曉之。
少時作《鷦鷯賦》,即便著名。
阮籍見而嘆曰:“王佐之才也。
”與裴頠善。
頠字逸民,山西聞喜人,弘雅有遠識,博學稽古,善性情,禦史中丞周弼嘆二人曰:“華、頠若武庫五兵,縱橫一時之傑也。
”樂廣嚐與一人談論,言辭豐博,廣不能應。
廣亦名士,多材識,一見二人,乃深敬服。
華好接納人物,延譽賢才,即貧窮之士,有一介之善者,亦加交結,延至其家,故天下有名之士皆出其門,當時號為知人。
家多秘書奇集,嚐徙洛陽,載書二十乘,尚不能了。
秘書監虞摯撰著星曆,無書可考,人薦其詣華家借之,果有,遂得歸正。
凡書籍世所稀有者,華皆抄有之,以故博物洽聞,世無與比。
人有所不能明者,皆詣華請教。
一日,有一書生求見,共談書史,歷朝世變,應對敏捷,華不能難,及問三皇時事,則不能答,夏商之事,略知其概,周秦之事,悉若目睹。
華乃留款,約與共敘,私謂荀鳴鶴等曰:“此非凡人,其老狐也。
”眾曰:“何以知之?”華曰:“吾見其言論風生,聞一知十,語句過人,五帝以前之事則不能曉,三王以後之事則皆貫徹,此未過千年之狐耳!若得千年之木,燃而燭之,斯無所遁其形矣。
”鳴鶴曰:“若有此法可製,當尋來試之,但難辨有千年之木耳!”華曰:“惟有昭王墓前華表之木,已經千年,汝當親帶從人前去,為吾取之。
苾乃再為申奏姑緩秋收之意,沈璣亦上表甚陳流眾害民妨業,及李禦史初到,不察其詐,被惑等因。
張華見益州副判之本,知李苾有姑恤之心,復差馮該為西川總督禦史,入蜀催趕。
李苾思受賄賂誤事,倘若馮該成功,必以己為無能,反遣人報李特知之。
特即與閻式商議,將金珠饋送於路,馮該受之,到川日,先召眾流民詢問端的,任臧入見,哀告曰:“但今秋收未完,行糧不敷,故此少捱,非敢違旨也。
”馮該曰:“我就限你秋收,但沈判官催稟不過,我今出下一榜,限你冬底起身,我即迴朝伏命,隻道一郡兩個巡按迭來,百姓受累不便。
”榜出,沈璣亟入稟曰:“朝廷因為流黨害民,故特欽命大人前來監促出境,何反寬彼冬底?”馮該曰:“流民至此者皆無賴之徒,若逼太急,恐其有變,不若待彼自限,方始甘心離此。
”璣曰:“下官不貪其私,以直驅彼,吾為郡副,當與百姓分憂,肯容他人久在此間占奪本州地利乎?”馮該見璣說出“貪心”二字,心中不悅,乃巽謂曰:“我奉欽差,尚存委曲,恐汝無此力量,自惹禍累,休怨別人!”沈璣憤然而出。
時有流民奸細在旁聽得,徑來報與李讓知之。
讓乃特之侄,極有智識,乃與楊褒二人私議曰:“今觀馮禦史之言,似幸我等抗對沈副判者,但恐吾叔不肯為耳。
”褒曰:“李甸長守法奉忠,吾等終被所逐。
不若乘眾未散,暗將沈璣圖之,那時不怕汝叔不從也。
”讓曰:“吾亦久有此心,未知眾心如何。
”褒曰:“再請上官晶、閻式等一同謀之,便可行矣。
”是夜,一班流民劇首共暗商議其事。
任臧曰:“必須請李甸長來主大意方可。
”閻式曰:“若一彼知,事必不行矣。
今朝中大亂,漢寇在境,北部氐羌皆有餘黨,若肯為之,一時必無兵馬來征。
設有兵至,吾等塞險守要,亦難動搖我等。
”李讓從之,即謂眾人曰:“明日馮禦史迴京,各官皆要遠送。
我今揀選好漢數十人,扮作強徒模樣,伏於僻處,待璣迴馬之時,出而襲之,有何難哉?”眾人從之,打點去訖。
次日,沈璣送馮該三十裏外方迴,直至日落平西,轉到伏所,忽被流賊自楠林中躍出,把沈璣砍於馬下,從人死者過半,餘皆逃去。
讓等乘勢搶入城中,劫其府庫錢糧。
特集流民聚於一處,謂之曰:“汝等我之深契,何該誤我?倘一朝廷行剿,豈不有乖祖先乎?”眾人曰:“某等願效死力,有何懼哉?但此太守趙廞,國之重臣,必來爭取,如何對敵?”閻式曰:“一郡之地,亦不值甚麽,我今不若退迴綿竹,棄此空城,朝中聞知,亦謂我等不據城,非為反叛也。
待看緊慢,緩緩圖之。
馮、李二禦史亦必待吾方便,以為沈副判激變我等致喪命,或可免其加兵也。
”李特從之。
川中左近州郡疊疊申報入朝,言流民渠首李特等殺死本官,劫掠府庫等因。
馮該、李苾果替分辨,以為沈璣詐索不遂,自行激變遭害。
帝亦從之。
惟張華極言流民久必為亂,不可姑恤,章三上而帝不能即剿,反以言語再三寬慰張華。
按《晉傳》:張華字茂先,聰明博物,少有文才,智能辨惑,凡九流三教,星緯象學,無所不通,疑難等事悉皆曉之。
少時作《鷦鷯賦》,即便著名。
阮籍見而嘆曰:“王佐之才也。
”與裴頠善。
頠字逸民,山西聞喜人,弘雅有遠識,博學稽古,善性情,禦史中丞周弼嘆二人曰:“華、頠若武庫五兵,縱橫一時之傑也。
”樂廣嚐與一人談論,言辭豐博,廣不能應。
廣亦名士,多材識,一見二人,乃深敬服。
華好接納人物,延譽賢才,即貧窮之士,有一介之善者,亦加交結,延至其家,故天下有名之士皆出其門,當時號為知人。
家多秘書奇集,嚐徙洛陽,載書二十乘,尚不能了。
秘書監虞摯撰著星曆,無書可考,人薦其詣華家借之,果有,遂得歸正。
凡書籍世所稀有者,華皆抄有之,以故博物洽聞,世無與比。
人有所不能明者,皆詣華請教。
一日,有一書生求見,共談書史,歷朝世變,應對敏捷,華不能難,及問三皇時事,則不能答,夏商之事,略知其概,周秦之事,悉若目睹。
華乃留款,約與共敘,私謂荀鳴鶴等曰:“此非凡人,其老狐也。
”眾曰:“何以知之?”華曰:“吾見其言論風生,聞一知十,語句過人,五帝以前之事則不能曉,三王以後之事則皆貫徹,此未過千年之狐耳!若得千年之木,燃而燭之,斯無所遁其形矣。
”鳴鶴曰:“若有此法可製,當尋來試之,但難辨有千年之木耳!”華曰:“惟有昭王墓前華表之木,已經千年,汝當親帶從人前去,為吾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