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著護衛將軍孟觀、楚王瑋、東安王繇,帶領本部並羽林兵馬,共收讒叛。
諸王臣宜念宗廟社稷之重,各秉忠心,奠安家國。
欽此欽聞,勿負朕意! 孟觀寫訖,藏於懷中而出,令人出城會合楚王。
楚王得命,即帶人馬入屯司馬門。
東安王將羽林軍三千,伏於宮門之外。
觀亦將本衛禁兵分把內門。
一切完備,令董猛矯帝詔命,宣太傅入內計議楚王入朝去留之事。
時楊駿在府中與二弟敘話,言昨夜一夢甚是不明,今日尚然心驚肉惕,未知有何兇吉。
未及講詳,見董猛持帝詔來宣入宮議事,楊駿拜命即行。
楊珧止之曰:“前日兄長麵叱賈後,今日董猛來此,恐非帝意,其中有詐,且未可入宮。
倘內有一時之變,外救不及,非但兄遭其難,且累及宗族矣。
”駿曰:“君命召,不俟駕。
今上急召議事,不去即是逆詔,庸可已乎?”濟又曰:“昨日兄言楚王無故將兵入朝,必有所事,莫非賈後與之構謀,未可知也。
況孟觀管領禁衛,亦常怨兄,今數出入宮掖,亦必有異。
兄今一入宮內,定遭其算矣。
”駿不能決,乃召官屬張劭、段廣等議曰:“吾忠心為國,並無差訛。
今上宣我入宮議事,吾之二弟以為賈後詐謀,非出聖意。
君等必有高見,為吾籌之。
”主簿朱振曰:“吾竊見楚王將兵入朝,孟觀迎於途中,今早與東安王入內,俱不曾出來。
此必宮閹同謀,將不利於太傅明矣,焉有所疑?”駿曰:“然則何計可以處之?”左將軍楊邈曰:“必欲入宮,可召出東安王與孟觀、李肇禁衛之士,某等先去守住雲龍門,那時方可入宮。
”朱振曰:“不然,斯亦非能固身之策。
依吾愚見,即便點兵屯於雲龍門外,再引東宮護衛,擁皇太子入宮,放火燒斷宮門,脅索宮人,鞫問造奸諸人之首,宮內震恐,必斬奸首送出,然後效曹魏公故事,言賈後構通姦黨,謀殺大臣,共危社稷,一併除之,庶幾可以免禍振威,永保無患矣。
”楊駿素無謀斷,怎能幹此大事?乃曰:“此門是魏明帝所造,決功不細,何可擅燒?況賈後謀吾,未見形跡,若其所為,是造反矣。
”侍中傅祗知之,馳白駿曰:“事有變矣,請與武騎俱入雲龍門,觀察動靜。
”駿又不聽。
傅祗謂群僚曰:“宮中不可去,吾當即返。
”遂長揖而出。
楊太後在西宮亦知事變,令人修書射出宮外,又被孟觀部兵拾得。
觀見,恐事不測,急告賈後曰:“事有返復。
既以至此,宜請速行,先發者製人,毋為人所製。
”賈後又發手詔催李肇、孟觀等火速帶兵收剿,以問違詔之罪。
惠帝曰:“事宜三思,不可造次。
”正值楊駿差段廣入內,未及迴命,見事急,忙向前奏曰:“楊駿以上皇國戚,受先帝顧命,竭心輔政,不徇私意,二弟尚且坐家居閑,願陛下審之。
”帝未及答,賈後喝令先將段廣收下。
孟觀等提兵把楊駿之府圍住,楊駿懼不敢出。
觀命放火燒之,駿走馬廄中,府門燒壞,被觀兵士擒獲。
令人去收楊珧,珧聞收己,乃曰:“吾每諫兄,兄不聽信,因此告退不仕,啟在金?,可問張華,便知吾之忠心,焉敢反也。
”軍士不聽,竟收之。
朝中士夫皆謂宜與申理,合依鍾繇故事為例。
賈後恐遺禍根,不容,再使人去收楊濟。
濟初見兄所為,屢諫不聽,乃與外甥李能共詣傅鹹、石崇處,浼其勸駿請汝南王同輔政治,以求退保門戶。
鹹、崇再四謂駿,宜收時望,舉賢任事,駿皆不從。
楊濟平生仗義好施,人皆樂用,久點兵馬,雖不在朝,所從有壯士四百餘人,皆秦中精銳。
見濟謝事,俱不願在軍,於京師生理。
聞知朝廷欲收濟,盡來濟第,願捨身救逃出外,慢慢辨理。
濟問裴楷。
楷以為宜當入辨,濟從之。
未及行,兵士至,濟同去被捉,並楊珧皆遇害。
聞者莫不嗟嘆。
其餘黨與張劭、段廣等十餘家,悉遭族滅,左將軍楊邈、右將軍劉穎、河南尹李斌、中書蔣俊、東夷尉文淑、尚書令武茂,皆死之。
楊太後乃詣後宮罵曰:“昔先帝不肯娶你,是吾一力抬舉,方才允納。
今日得誌,反又害吾宗族,天理何在?”賈後曰:“晉家天下,半由吾父,汝是何等之家,乃敢專執朝權,私樹黨與,以亂朝廷,思謀不軌?”兩家爭鬧無已,眾妃嬪勸開,送太後歸西宮而去。
初,楊駿欲求高士,先聘王彰,彰逃不應。
再聘孫登,登有先見,知駿不終其位,乃不應命。
駿遣人送布被一條以予登,登乃碎砍之於門前,曰:“斫斫剌剌,以希剝床,光光文長,大戟為牆,毒藥難行,戟還自傷。
”私置有持戟之士三千,至是果應。
後張華為相,勸帝造贈楊氏,惠帝乃下詔楊氏一門曰:“昔皇國丈失怙,宗族殞墜,渭陽之思,孔懷感傷,宜取楊超封為?亭侯,以慰蓼莪之思。
諸王臣宜念宗廟社稷之重,各秉忠心,奠安家國。
欽此欽聞,勿負朕意! 孟觀寫訖,藏於懷中而出,令人出城會合楚王。
楚王得命,即帶人馬入屯司馬門。
東安王將羽林軍三千,伏於宮門之外。
觀亦將本衛禁兵分把內門。
一切完備,令董猛矯帝詔命,宣太傅入內計議楚王入朝去留之事。
時楊駿在府中與二弟敘話,言昨夜一夢甚是不明,今日尚然心驚肉惕,未知有何兇吉。
未及講詳,見董猛持帝詔來宣入宮議事,楊駿拜命即行。
楊珧止之曰:“前日兄長麵叱賈後,今日董猛來此,恐非帝意,其中有詐,且未可入宮。
倘內有一時之變,外救不及,非但兄遭其難,且累及宗族矣。
”駿曰:“君命召,不俟駕。
今上急召議事,不去即是逆詔,庸可已乎?”濟又曰:“昨日兄言楚王無故將兵入朝,必有所事,莫非賈後與之構謀,未可知也。
況孟觀管領禁衛,亦常怨兄,今數出入宮掖,亦必有異。
兄今一入宮內,定遭其算矣。
”駿不能決,乃召官屬張劭、段廣等議曰:“吾忠心為國,並無差訛。
今上宣我入宮議事,吾之二弟以為賈後詐謀,非出聖意。
君等必有高見,為吾籌之。
”主簿朱振曰:“吾竊見楚王將兵入朝,孟觀迎於途中,今早與東安王入內,俱不曾出來。
此必宮閹同謀,將不利於太傅明矣,焉有所疑?”駿曰:“然則何計可以處之?”左將軍楊邈曰:“必欲入宮,可召出東安王與孟觀、李肇禁衛之士,某等先去守住雲龍門,那時方可入宮。
”朱振曰:“不然,斯亦非能固身之策。
依吾愚見,即便點兵屯於雲龍門外,再引東宮護衛,擁皇太子入宮,放火燒斷宮門,脅索宮人,鞫問造奸諸人之首,宮內震恐,必斬奸首送出,然後效曹魏公故事,言賈後構通姦黨,謀殺大臣,共危社稷,一併除之,庶幾可以免禍振威,永保無患矣。
”楊駿素無謀斷,怎能幹此大事?乃曰:“此門是魏明帝所造,決功不細,何可擅燒?況賈後謀吾,未見形跡,若其所為,是造反矣。
”侍中傅祗知之,馳白駿曰:“事有變矣,請與武騎俱入雲龍門,觀察動靜。
”駿又不聽。
傅祗謂群僚曰:“宮中不可去,吾當即返。
”遂長揖而出。
楊太後在西宮亦知事變,令人修書射出宮外,又被孟觀部兵拾得。
觀見,恐事不測,急告賈後曰:“事有返復。
既以至此,宜請速行,先發者製人,毋為人所製。
”賈後又發手詔催李肇、孟觀等火速帶兵收剿,以問違詔之罪。
惠帝曰:“事宜三思,不可造次。
”正值楊駿差段廣入內,未及迴命,見事急,忙向前奏曰:“楊駿以上皇國戚,受先帝顧命,竭心輔政,不徇私意,二弟尚且坐家居閑,願陛下審之。
”帝未及答,賈後喝令先將段廣收下。
孟觀等提兵把楊駿之府圍住,楊駿懼不敢出。
觀命放火燒之,駿走馬廄中,府門燒壞,被觀兵士擒獲。
令人去收楊珧,珧聞收己,乃曰:“吾每諫兄,兄不聽信,因此告退不仕,啟在金?,可問張華,便知吾之忠心,焉敢反也。
”軍士不聽,竟收之。
朝中士夫皆謂宜與申理,合依鍾繇故事為例。
賈後恐遺禍根,不容,再使人去收楊濟。
濟初見兄所為,屢諫不聽,乃與外甥李能共詣傅鹹、石崇處,浼其勸駿請汝南王同輔政治,以求退保門戶。
鹹、崇再四謂駿,宜收時望,舉賢任事,駿皆不從。
楊濟平生仗義好施,人皆樂用,久點兵馬,雖不在朝,所從有壯士四百餘人,皆秦中精銳。
見濟謝事,俱不願在軍,於京師生理。
聞知朝廷欲收濟,盡來濟第,願捨身救逃出外,慢慢辨理。
濟問裴楷。
楷以為宜當入辨,濟從之。
未及行,兵士至,濟同去被捉,並楊珧皆遇害。
聞者莫不嗟嘆。
其餘黨與張劭、段廣等十餘家,悉遭族滅,左將軍楊邈、右將軍劉穎、河南尹李斌、中書蔣俊、東夷尉文淑、尚書令武茂,皆死之。
楊太後乃詣後宮罵曰:“昔先帝不肯娶你,是吾一力抬舉,方才允納。
今日得誌,反又害吾宗族,天理何在?”賈後曰:“晉家天下,半由吾父,汝是何等之家,乃敢專執朝權,私樹黨與,以亂朝廷,思謀不軌?”兩家爭鬧無已,眾妃嬪勸開,送太後歸西宮而去。
初,楊駿欲求高士,先聘王彰,彰逃不應。
再聘孫登,登有先見,知駿不終其位,乃不應命。
駿遣人送布被一條以予登,登乃碎砍之於門前,曰:“斫斫剌剌,以希剝床,光光文長,大戟為牆,毒藥難行,戟還自傷。
”私置有持戟之士三千,至是果應。
後張華為相,勸帝造贈楊氏,惠帝乃下詔楊氏一門曰:“昔皇國丈失怙,宗族殞墜,渭陽之思,孔懷感傷,宜取楊超封為?亭侯,以慰蓼莪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