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挺一長矛,徑望敵陣而去。


    馬寧曰:“張季孫真義勇丈夫也,吾當助之。


    ”趙染、趙概聞言,亦仗劍隨往,蜂入敵中,救出黃臣弟兄之命。


    蓋黃臣因亂中誤聽約令,錯從東門而出,故與賓等不值,以致幾為魏軍所害。


    至是黃臣既出,卻又不見了張敬。


    張賓曰:“吾弟平生好殺,必入敵叢深矣。


    我思之,非汲民德不可救也。


    ”桑聞言,即持刀縱步如飛,入彼陣中。


    敵見汲桑向戰之勇,各自迴避,直到城下。


    遇見張敬正挺劍與魏兵接戰,桑欲挾之以出,張敬曰:“待我慢慢殺盡魏賊,方消此恨。


    ”桑乃力挽同迴,見張賓等曰:“敵必來追,惟當速去。


    ”賓曰:“近地皆魏管轄,必不可往,且到邊方暫止,訪求劉家諸殿下及王彌去向,以圖會合,再作良謀。


    ”眾從之,逕往張掖而去。


    後人有詩曰:  四七星官出蜀城,九良八殺六丁神。


    計羅五曜同離去,自此中原不太平。


    又有詩讚汲桑曰:  天付英豪助晚劉,間生賁育到神州。


    他年逐鹿爭王伯,捷足先驅孰與儔。


    且說魏之監軍衛瓘,乘便宜以收鍾會,又追斬鄧艾父子,遂欲擅威福以製服蜀臣,事亦前衍義備詳。


    此時有人知衛瓘之意,急來報於諸葛宣於,宣於尚在家,乃曰:“吾之所以不去者,正為此事耳!”乃即偽扮為雲遊道者,直叩魏之大軍中,來見衛瓘。


    其門客乃急止之曰:“吾聞衛瓘正欲誅戮蜀臣,今豈可自扼虎項而批其逆鱗乎?”宣於笑曰:“吾豈不自知!自幼習祖書,金木五遁,變化莫測。


    衛瓘豈能害我乎?且賈彪不西入以說竇武,則黨錮之禍不解,吾豈可坐而不救乎?”乃直入魏軍,謂其侍衛者曰:“吾乃西州隱士,欲見將軍言機密重事,煩為通報。


    ”其侍衛見說報機密事,即入中軍報衛瓘。


    瓘命請入見,宣於乃飄然入內。


    瓘見宣於一表人物,秀雅不凡,乃即延坐,謂曰:“子有何機密以教不佞?”宣於曰:“愚夫久處山林,不預國政,近聞將軍大兵壓境,紀律甚嚴,聲聞所至,無不踴躍感戴。


    仆見將軍既成不世之功,當培其根本。


    且聞成奕世之業者,行必世之仁;建不拔之基者,立異等之方。


    前者鍾、鄧二公既談笑以定西州,曾不於此時勞來百姓,撫恤瘡痍,乃各妄行私誌,肆意貪殘以取滅籍,蓋由量之淺薄耳!今將軍坐收震世之功,不安綏其臣民,乃欲誅滅蜀臣之家,此則人民驚駭,各懷疑懼之心,翕然叛亂,吾恐禍生不測矣,竊為將軍危之。


    古之聖君賢相,但以德服人之心,安有降而復誅,以及無辜乎!語曰:  不妄殺人者能君人,湯武之師是也。


    ”瓘曰:“吾安有是心?皆人之妄言也。


    以先生曠世之才,下教不佞,敢不從命乎?”乃急出安民之榜,張掛於市,民心始安。


    瓘欲留宣於計議別事,而宣於已去,瓘遣人遍訪求之,竟不得其蹤跡矣。


    後人有詩讚宣於曰:  胸藏星鬥妙無窮,智繼先公並聖聰。


    未能協漢圖仇晉,先說強臣脫眾兇。


    第三迴 晉武帝興兵伐吳


    話說魏主奐鹹熙元年,晉王司馬昭命鄧艾、鍾會等西並巴蜀,平之,封漢主禪為安樂公,意在平吳篡魏。


    至八月病篤而卒,太子司馬炎嗣為相國,襲封晉王,次子司馬攸繼與兄司馬師後,封齊王。


    司馬炎竊父餘勢,專權擅政。


    見鄧艾、鍾會、薑維皆喪,遂有無君之心。


    朝廷士大夫半皆其黨,魏主備位而已。


    賈充、衛瓘乃晉王心腹,日夕於帝前稱頌晉王功德,宜法堯禪舜,以協眾望。


    魏主見朝臣附司馬氏者多,威權又盛,恐遭所弒,乃於十二月禪位與晉王。


    晉王司馬炎即皇帝位,號為武帝,建年泰始元年,追諡祖懿為孝宣皇帝,伯師為孝景皇帝,父昭為太上孝文皇帝,其餘文武官員盡行升擢。


    封魏主奐為陳晉王,出居金墉城。


    以吳尚存,未封宗室。


    晉帝炎承三世之餘烈,將相同心,遂欲吞併江南,統一天下,乃與其賢臣太尉王祥、少保王覽、太保何魯、侍中荀勖、尚書令馮紞、裴秀、禦史大夫王沉、司空荀顗、鎮北將軍衛瓘、護國將軍王渾、魯國公賈充、太傅王戎、尚書左丞張華、錄尚書事山濤等,商議伐吳之事。


    馮紞、荀勖上言,以為吳有長江之險,魏武操、魏文丕數出師江南,皆無功而退。


    且吳未有釁,徒勞士馬,不如養兵愛民,以俟其過,然後方可伐之。


    賈充尤以為吳國已歷三世,根深蒂固,未易可取,乃亦曰:“百年之寇非一朝之能即平者,宜待有隙而進。


    臣所憂者在於西涼,不在吳也。


    ”武帝狐疑不能決。


    會荊州刺史羊祜表到,言吳平則胡自定,宜乘孫皓酷虐,刑繁民怨,但當速濟大功耳。


    朝議多有不同,久而弗決。


    羊祜聞知,嘆曰:“不如意事十恆八九,天與不取,豈非更事者艱於後時哉!”獨揚州刺史杜預、侍中張華贊祜之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續三國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酉陽野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酉陽野史並收藏續三國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