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廖平見知府去了,又打聽得知府吩咐四門盤詰,心中還是一憂,隻得乘夜到西山報都建文。建文大驚,因問程濟道:“雀投羅,魚在網,卻怎生能脫去?”程濟道:“師自天而墜淵,亦非小事,安能不被一驚!若要保全,還要經歷幾難,此第一難也。”建文道:“後難且莫問,但不知今此一難,汝有何計可以脫我否?”程濟道:“若無妙計,也不敢請師出亡也,不敢從師遠遁了。”
建文見程濟說話有擔當,顏色方才定了。廖平因問程濟道:“知府有心,四門嚴緊盤詰,俗人還可改裝逃去,三個僧人,到眼即見,怎生隱藏?不知有何妙計?”程濟道:“他嚴緊盤詰,我自有設法使他不嚴緊盤詰。”建文道:“既有設法,就可速行。”程濟道:“今日甲午,明日乙未,門奇俱不利,隻到後日丙申,門是生方,又正值丁奇到門,又遇天德貴人在西矣。保無事。”
算計定了,等到丙申前一夜,先吩咐備一隻小柴船,將三師藏伏其中,悄悄撐到西水城邊伺候。隻候岸上報捉住建文了,眾水軍跑去看時,就乘空而去。又吩咐草庵中一個僧人,叫他如此如此。又叫幾個家人,吩咐他如此如此。眾人俱領命去了。
等到丙申清早,程濟自扮作一個鄉人,親到西城門邊來察聽,隻見城門一開,早有一個和尚,夾在人叢裏,慌慌張張往外亂闖。眾門軍是奉知府之命,留心要捉建文的,看見有和尚要闖出城,遂一齊上前攔阻盤問。
那和尚見有人攔阻,忙轉身要跑。眾門軍看見有些詫異,忙捉住問道:“你是那寺裏的僧人?莫非就是建文帝麽?”那和尚驚呆了,口也不開,隻是要跑。早有旁邊看的人說道:“這是建文無疑了。”這個人隻說得一聲,又有三四個一齊吆喝道:“好了,捉住建文了。你們大造化,都要到府裏去領賞了。”眾門軍認了真,都來圍著和尚,連守水城門的軍士,也跑來圍著要分賞,那裏還盤詰那隻小柴船?那小柴船早已不知不覺撐出水門去了。
建文脫了此難,方知永樂不能忘情,遂一意竟往雲南。在路上因問程濟道:“你既有道術,又有才智,我命你充軍師,護李景隆兵北伐時,你為何半籌不展,坐看他們兵敗?”程濟道:“勝敗天也。當其時,燕王應勝,景隆應敗,皆天意也。弟子小小智術,安敢逆天?使逆天而強為之,縱好亦不過為項羽之老亞夫死久矣,安得留此身於今日,以少效區區!即今日之效區區,亦師之難原不至傷身,故僥倖億中耳。”建文聽了,不勝嘆息。
一日,行到夔州地方,見前麵樹林裏,走出一個人來。建文道:“前麵來的,莫非是馮漼麽?”程濟舉頭一看,說道:“正是。”遂上前叫道:“馮兄,我們師弟都在此。”馮漼忽然看見,又驚又喜,路上不便說話,就邀四人同往館中。
到了館中,卻是一帶疏籬,三間草屋。廳上坐著十數個村童。因有客至,俱放了迴去。大家坐定,馮漼方說:“自史家別後,迴到黃嚴,府縣見我是削籍之人,為朝廷所忌,凡事隻管苛求。我竟棄家來此,以章句訓童子,為衣食計。隻愁道路多歧,無處訪問消息。不期天幸,恰逢於此。”
建文亦訴說在襄陽廖平家之難,“我今要往雲南去,不知他曾被我連累否?我甚放心不下。”馮漼道:“師在則廖平有罪,師既無蹤,則廖平自然無恙,又何慮焉!”因沽村酒獻師,大家同酌,草草為歡。住了三日,師弟四人方才起身,往雲南去。
在路耽耽擱擱,直到永樂元年正月方到雲南。果然雲南離京萬裏,別是一天。人看見,隻知是三個和尚一個道人,並沒別樣的猜疑。故師弟四人放下心腸,要尋一個叢林為駐錫之地。訪知永嘉是個大寺,遂往投之。
那寺中當家的老和尚叫作普利,看見建文形容異眾,又見兩僧一道皆非凡品,又想起昨夜伽藍託夢,說:“明日午時,有個文和尚,乃是天降的大貴人,領三個徒弟要借這寺中棲身。你可殷勤留他,惹怠慢不留,定遭神譴!”恰好今日午時,果然有師弟四人來投,說要借寓樂時,就滿口應允,備齋款待。建文師弟四人,也安心在永嘉寺寄跡,按下不題。
且說廖平自師脫去,門軍捉住他草庵和尚,解與知府,廖平雖叫人與知府辨明放了,卻紛紛傳說:“廖侍郎家窩藏建文帝。”他著了忙,恐在家有禍,遂棄家隻身走出,要往雲南尋師,又恐不僧不俗,難以追隨,隻得向東而走。不期走到會稽,盤纏用盡,資身無策,竟自負柴薪,上街貨賣,以給衣食。這事且不表。
再說史仲彬,與師分別之時,曾約明年三月於襄陽廖平家相會,時刻在心。一到正月盡,即起身往襄陽而來。至三月初三日,方到廖平家裏。細細訪問,方知廖平為前番之事,已將家眷移住於漢中,自家遠遁,不知何方。止留下僕人看屋,以待眾人來會。
再問眾人曾有誰先在此?僕人道:“止得牛爺在內。”仲彬忙入去相見,各訴別來之事,但不知師曾到雲南也不曾?又不知今日之約能踐也不能踐?
過了六日,忽見馮漼走來,相見時細問,馮漼說自家行遁在夔州教書,並路中逢師要往雲南,留住三日之事。二人又問:“師到雲南,不知可有居停之地?又不知今日之約,復能來踐麽?”
建文見程濟說話有擔當,顏色方才定了。廖平因問程濟道:“知府有心,四門嚴緊盤詰,俗人還可改裝逃去,三個僧人,到眼即見,怎生隱藏?不知有何妙計?”程濟道:“他嚴緊盤詰,我自有設法使他不嚴緊盤詰。”建文道:“既有設法,就可速行。”程濟道:“今日甲午,明日乙未,門奇俱不利,隻到後日丙申,門是生方,又正值丁奇到門,又遇天德貴人在西矣。保無事。”
算計定了,等到丙申前一夜,先吩咐備一隻小柴船,將三師藏伏其中,悄悄撐到西水城邊伺候。隻候岸上報捉住建文了,眾水軍跑去看時,就乘空而去。又吩咐草庵中一個僧人,叫他如此如此。又叫幾個家人,吩咐他如此如此。眾人俱領命去了。
等到丙申清早,程濟自扮作一個鄉人,親到西城門邊來察聽,隻見城門一開,早有一個和尚,夾在人叢裏,慌慌張張往外亂闖。眾門軍是奉知府之命,留心要捉建文的,看見有和尚要闖出城,遂一齊上前攔阻盤問。
那和尚見有人攔阻,忙轉身要跑。眾門軍看見有些詫異,忙捉住問道:“你是那寺裏的僧人?莫非就是建文帝麽?”那和尚驚呆了,口也不開,隻是要跑。早有旁邊看的人說道:“這是建文無疑了。”這個人隻說得一聲,又有三四個一齊吆喝道:“好了,捉住建文了。你們大造化,都要到府裏去領賞了。”眾門軍認了真,都來圍著和尚,連守水城門的軍士,也跑來圍著要分賞,那裏還盤詰那隻小柴船?那小柴船早已不知不覺撐出水門去了。
建文脫了此難,方知永樂不能忘情,遂一意竟往雲南。在路上因問程濟道:“你既有道術,又有才智,我命你充軍師,護李景隆兵北伐時,你為何半籌不展,坐看他們兵敗?”程濟道:“勝敗天也。當其時,燕王應勝,景隆應敗,皆天意也。弟子小小智術,安敢逆天?使逆天而強為之,縱好亦不過為項羽之老亞夫死久矣,安得留此身於今日,以少效區區!即今日之效區區,亦師之難原不至傷身,故僥倖億中耳。”建文聽了,不勝嘆息。
一日,行到夔州地方,見前麵樹林裏,走出一個人來。建文道:“前麵來的,莫非是馮漼麽?”程濟舉頭一看,說道:“正是。”遂上前叫道:“馮兄,我們師弟都在此。”馮漼忽然看見,又驚又喜,路上不便說話,就邀四人同往館中。
到了館中,卻是一帶疏籬,三間草屋。廳上坐著十數個村童。因有客至,俱放了迴去。大家坐定,馮漼方說:“自史家別後,迴到黃嚴,府縣見我是削籍之人,為朝廷所忌,凡事隻管苛求。我竟棄家來此,以章句訓童子,為衣食計。隻愁道路多歧,無處訪問消息。不期天幸,恰逢於此。”
建文亦訴說在襄陽廖平家之難,“我今要往雲南去,不知他曾被我連累否?我甚放心不下。”馮漼道:“師在則廖平有罪,師既無蹤,則廖平自然無恙,又何慮焉!”因沽村酒獻師,大家同酌,草草為歡。住了三日,師弟四人方才起身,往雲南去。
在路耽耽擱擱,直到永樂元年正月方到雲南。果然雲南離京萬裏,別是一天。人看見,隻知是三個和尚一個道人,並沒別樣的猜疑。故師弟四人放下心腸,要尋一個叢林為駐錫之地。訪知永嘉是個大寺,遂往投之。
那寺中當家的老和尚叫作普利,看見建文形容異眾,又見兩僧一道皆非凡品,又想起昨夜伽藍託夢,說:“明日午時,有個文和尚,乃是天降的大貴人,領三個徒弟要借這寺中棲身。你可殷勤留他,惹怠慢不留,定遭神譴!”恰好今日午時,果然有師弟四人來投,說要借寓樂時,就滿口應允,備齋款待。建文師弟四人,也安心在永嘉寺寄跡,按下不題。
且說廖平自師脫去,門軍捉住他草庵和尚,解與知府,廖平雖叫人與知府辨明放了,卻紛紛傳說:“廖侍郎家窩藏建文帝。”他著了忙,恐在家有禍,遂棄家隻身走出,要往雲南尋師,又恐不僧不俗,難以追隨,隻得向東而走。不期走到會稽,盤纏用盡,資身無策,竟自負柴薪,上街貨賣,以給衣食。這事且不表。
再說史仲彬,與師分別之時,曾約明年三月於襄陽廖平家相會,時刻在心。一到正月盡,即起身往襄陽而來。至三月初三日,方到廖平家裏。細細訪問,方知廖平為前番之事,已將家眷移住於漢中,自家遠遁,不知何方。止留下僕人看屋,以待眾人來會。
再問眾人曾有誰先在此?僕人道:“止得牛爺在內。”仲彬忙入去相見,各訴別來之事,但不知師曾到雲南也不曾?又不知今日之約能踐也不能踐?
過了六日,忽見馮漼走來,相見時細問,馮漼說自家行遁在夔州教書,並路中逢師要往雲南,留住三日之事。二人又問:“師到雲南,不知可有居停之地?又不知今日之約,復能來踐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