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林不覺工夫見長。
這一日清晨轉樹,童林納悶,樹果追他。(並非是樹追童林,這就是童林的日夜苦功,三年之久,童林練的腳程甚快,就好似樹追他一般。)童林心中暗喜,遂進廟稟知恩師。來至大殿之內,垂手站立仙長麵前。銀髯仙長問道:“你不在外麵用功,來此何幹?”童林見問,雙膝跪倒,“啟稟老師,弟子轉樹,頗為有效,樹果然追我。望恩師賜教第二絕藝”。仙長聞言,點頭說道:“等我觀看。”二位仙長站起身來,命童林隨在後麵,出離大殿,臨於山門之外。命童林如法轉樹。童林點頭,隻得按法去轉。轉了幾個彎兒,二位仙長擺手,“不用轉了,你這兒來”。童林止步,站立仙長麵前。仙長叫道:“童林,今轉此樹三載,這就是你的根基,常言有雲:萬丈高樓從地起,水從源來樹從根,此為第一步的進益,汝若學第二絕藝,休要心煩”。
隨說著,用手一指下首那一棵柏樹,(前文表過,這棵柏樹五六個人摟不過來。)“你來看,此為第二步。”童林說道:“這一棵樹,也轉三年。”仙長說道:“胡說,你來看,又一種的轉法。”仙長命童林隨在背後。上首的這一棵樹,是往左轉,下首的這一棵柏樹,是往右轉。式樣仍如前法。就是往右轉,用左手往右胳臂底下一插,隨著一上左步,右步隨著進去,仍然是向左,直奔上首的那棵柏樹走去,還向左轉。轉幾個彎兒,用右胳臂往左胳臂底下一插,隨著進右步,左步跟著往上走,仍是往右轉,直奔下首那棵柏樹。如同繞花線的一般,終不離兩棵樹。這是兩個轉身,俗唿叫作“單換掌”,正名叫“磨掌”。當年鬼穀子畫卦一元復始,不過是一道的“一”字,變為“二”字,就是陰中返陽,陽中返陰。童林兩個轉身,式若圓形,猶如太極圖形式。天下武林,皆從太極中流出,即此意也。
仙長指點童林明白,命童林著意去做。日子一長了,可就加別的工夫。
內中有雙換掌,“伏地龍”,“獅子抱球”,“獅子捧球”,“獅子滾球”,“白猿獻果”,“黑龍翻身”,“烏龍出洞”,“白蛇纏身”,“白蛇伏草”,“白蛇吐信”。按白蛇纏身,就說這一手掌法,裏麵暗藏七十二趟截腿,一百單八招點穴。書說至此,不能細表,其中奧妙無窮,明者自知,不敢煩絮。
卻說童林,終日不單轉樹,外加別的工夫。什麽工夫呢,早晨轉樹事畢,二位老師與他傳習兵刃,什麽槍刀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釽,钂鏈拐,棍鎙棒,十八般兵刃。外加軍刃譜,五百四十八樣兵刃。還有外門的傢夥,什麽帶鉤的,帶練的,帶刺的,帶繩的,種種不一。那位說“這個山上都有這些樣軍刃嗎”。並沒有。“那麽沒有你說他作什麽呢?”我所說的,可不是鐵的。那位說“是銅的?”也不是銅的。“那到底是什麽的呢?”你若問哪,是木頭的。仙長以木作成兵刃,命童林練成。遂將木械全都燒火作飯。到了晚間,傳習他竄高縱跳,高來高去,陸地飛行之法。每日正午無事,閑坐之時,與他講究一切江湖綠林道的規矩,各行的行話,江湖上的黑話,哪一省有英雄,哪一省有豪俠,哪一處有劍客,哪一處有俠客。手使什麽兵刃,是哪一個門戶的傳授,若要遇上,如何跟他動手,使什麽招數贏他……真是諄諄教導。童林越學越有滋味。無事時,二位仙長,與他拆手。什麽叫拆手呢?
就是將童林的武術,與他講解明白,就如同念書開講一樣。常言有雲:“書念一世不講,不如不念;拳腳練一世不拆,不如不練。”正此之謂也。童林所用的苦工,晝夜的寒暑,得意兵刃,其名叫子午雞爪鴛鴦鉞。此兵刃是怎樣形式呢?就如同護手鉤,可沒有那個鉤。長約一尺二寸長,護手月牙,在月牙的護手上,一邊一個尖子,在尖子底下,向著月牙,一邊一個雞爪鉤。
乃是一對,純鋼打造,利銳鋒芒,此乃內家之兵刃。二位仙長傳授,童林頗得其中之奧妙。童林在此學藝,不知不覺,已經十五載的光陰。日夜的習練,可折為三十年的苦工。
這一日正值深秋,寒風兒陣陣,敗葉凋零,秋草迷目。又兼著,四外的青山,孤零零的古廟,群牆崩頹。又值黃昏時分,二位仙長打坐當中,人聲寂寂,百鳥無音,童林獨坐敗廟以內,欲要打坐盹睡,為秋色所感,觸動思鄉之念。迴憶當年,在家中嬌生慣養,父母的鍾愛。又兼家道和平,十八歲習學武術,因為鬥紙牌,因青草蛇所起,致誤傷老父,因而逃亡在外,如非山口巧遇二位恩師,焉有今日之身?雖然技藝學成,但不知家中景況如何,二老年邁,無人侍奉,我是久離膝下,難以承歡。我誠為天下不孝之子。思想雙親之際,又想到家中的田地無人照管。叔伯兄弟童緩,可不知還在一處同居否,若在一處,尚可照看一二。迴憶舊景不覺的潸潸淚下,心中非常難過。又兼夜靜月明之際,颯颯的秋風,寒月吊在雲端,又有那依稀的星鬥,天若水洗,萬簌無聲,靜悄悄寒蟲兒夜鳴,教人怎能禁受這一分淒涼的景況。
心中輾轉不寧,猶若敗絮。思前想後,直至東方破曉。
這一日清晨轉樹,童林納悶,樹果追他。(並非是樹追童林,這就是童林的日夜苦功,三年之久,童林練的腳程甚快,就好似樹追他一般。)童林心中暗喜,遂進廟稟知恩師。來至大殿之內,垂手站立仙長麵前。銀髯仙長問道:“你不在外麵用功,來此何幹?”童林見問,雙膝跪倒,“啟稟老師,弟子轉樹,頗為有效,樹果然追我。望恩師賜教第二絕藝”。仙長聞言,點頭說道:“等我觀看。”二位仙長站起身來,命童林隨在後麵,出離大殿,臨於山門之外。命童林如法轉樹。童林點頭,隻得按法去轉。轉了幾個彎兒,二位仙長擺手,“不用轉了,你這兒來”。童林止步,站立仙長麵前。仙長叫道:“童林,今轉此樹三載,這就是你的根基,常言有雲:萬丈高樓從地起,水從源來樹從根,此為第一步的進益,汝若學第二絕藝,休要心煩”。
隨說著,用手一指下首那一棵柏樹,(前文表過,這棵柏樹五六個人摟不過來。)“你來看,此為第二步。”童林說道:“這一棵樹,也轉三年。”仙長說道:“胡說,你來看,又一種的轉法。”仙長命童林隨在背後。上首的這一棵樹,是往左轉,下首的這一棵柏樹,是往右轉。式樣仍如前法。就是往右轉,用左手往右胳臂底下一插,隨著一上左步,右步隨著進去,仍然是向左,直奔上首的那棵柏樹走去,還向左轉。轉幾個彎兒,用右胳臂往左胳臂底下一插,隨著進右步,左步跟著往上走,仍是往右轉,直奔下首那棵柏樹。如同繞花線的一般,終不離兩棵樹。這是兩個轉身,俗唿叫作“單換掌”,正名叫“磨掌”。當年鬼穀子畫卦一元復始,不過是一道的“一”字,變為“二”字,就是陰中返陽,陽中返陰。童林兩個轉身,式若圓形,猶如太極圖形式。天下武林,皆從太極中流出,即此意也。
仙長指點童林明白,命童林著意去做。日子一長了,可就加別的工夫。
內中有雙換掌,“伏地龍”,“獅子抱球”,“獅子捧球”,“獅子滾球”,“白猿獻果”,“黑龍翻身”,“烏龍出洞”,“白蛇纏身”,“白蛇伏草”,“白蛇吐信”。按白蛇纏身,就說這一手掌法,裏麵暗藏七十二趟截腿,一百單八招點穴。書說至此,不能細表,其中奧妙無窮,明者自知,不敢煩絮。
卻說童林,終日不單轉樹,外加別的工夫。什麽工夫呢,早晨轉樹事畢,二位老師與他傳習兵刃,什麽槍刀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釽,钂鏈拐,棍鎙棒,十八般兵刃。外加軍刃譜,五百四十八樣兵刃。還有外門的傢夥,什麽帶鉤的,帶練的,帶刺的,帶繩的,種種不一。那位說“這個山上都有這些樣軍刃嗎”。並沒有。“那麽沒有你說他作什麽呢?”我所說的,可不是鐵的。那位說“是銅的?”也不是銅的。“那到底是什麽的呢?”你若問哪,是木頭的。仙長以木作成兵刃,命童林練成。遂將木械全都燒火作飯。到了晚間,傳習他竄高縱跳,高來高去,陸地飛行之法。每日正午無事,閑坐之時,與他講究一切江湖綠林道的規矩,各行的行話,江湖上的黑話,哪一省有英雄,哪一省有豪俠,哪一處有劍客,哪一處有俠客。手使什麽兵刃,是哪一個門戶的傳授,若要遇上,如何跟他動手,使什麽招數贏他……真是諄諄教導。童林越學越有滋味。無事時,二位仙長,與他拆手。什麽叫拆手呢?
就是將童林的武術,與他講解明白,就如同念書開講一樣。常言有雲:“書念一世不講,不如不念;拳腳練一世不拆,不如不練。”正此之謂也。童林所用的苦工,晝夜的寒暑,得意兵刃,其名叫子午雞爪鴛鴦鉞。此兵刃是怎樣形式呢?就如同護手鉤,可沒有那個鉤。長約一尺二寸長,護手月牙,在月牙的護手上,一邊一個尖子,在尖子底下,向著月牙,一邊一個雞爪鉤。
乃是一對,純鋼打造,利銳鋒芒,此乃內家之兵刃。二位仙長傳授,童林頗得其中之奧妙。童林在此學藝,不知不覺,已經十五載的光陰。日夜的習練,可折為三十年的苦工。
這一日正值深秋,寒風兒陣陣,敗葉凋零,秋草迷目。又兼著,四外的青山,孤零零的古廟,群牆崩頹。又值黃昏時分,二位仙長打坐當中,人聲寂寂,百鳥無音,童林獨坐敗廟以內,欲要打坐盹睡,為秋色所感,觸動思鄉之念。迴憶當年,在家中嬌生慣養,父母的鍾愛。又兼家道和平,十八歲習學武術,因為鬥紙牌,因青草蛇所起,致誤傷老父,因而逃亡在外,如非山口巧遇二位恩師,焉有今日之身?雖然技藝學成,但不知家中景況如何,二老年邁,無人侍奉,我是久離膝下,難以承歡。我誠為天下不孝之子。思想雙親之際,又想到家中的田地無人照管。叔伯兄弟童緩,可不知還在一處同居否,若在一處,尚可照看一二。迴憶舊景不覺的潸潸淚下,心中非常難過。又兼夜靜月明之際,颯颯的秋風,寒月吊在雲端,又有那依稀的星鬥,天若水洗,萬簌無聲,靜悄悄寒蟲兒夜鳴,教人怎能禁受這一分淒涼的景況。
心中輾轉不寧,猶若敗絮。思前想後,直至東方破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