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愣了很久,終於迴過神來,麵對著侯三爺炯炯有神的目光,我慚愧的低下了頭:「三爺,我知道了。」
侯三爺笑了笑,拍了拍我的肩膀,說道:「不要太有壓力,悟道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有些道理明白了,也不是能真的勘破,要慢慢來的。」
「三爺,我會努力的。」
「你小子就是太懶了,遇到什麽事情都不愛動腦子思考,其實關於普通人的欲望,我們的國家政策早就給出答案了。」
「什麽答案?」我總覺得侯三爺在忽悠我,這種玄學層麵的討論,怎麽能跟國家政策扯到一起去?
「我問你,我們的國策描述中,是不是有一句,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日益增長的需求?這個需求是不是普通人的欲望?沒有人喜歡過苦日子,所有人都嚮往美好,這是不是欲望?」
我整個人都傻了,隻能老實的迴答道:「是。」
「我們要實現大同世界,不是要消滅掉普通人的欲望,因為欲望不可消滅,我們是要形成一種良好的社會秩序和環境,讓欲望成為推動力,讓一切變得更加美好。道家陰陽魚中,陰陽互生,互為因果,相生相剋,你現在是不是有了跟之前不同的理解了?」
還別說,侯三爺這番話真讓我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以往隻要提起欲望之類的,我下意識就把欲望這個詞跟一些下三濫的東西聯繫在了一起,也把它跟混亂,搶奪之類的詞語聯繫到了一起。
現在想來,欲望本身沒有錯,主要看外在的環境如何。
在一個好的環境當中,比如說風氣良好的宗族村子裏,大家會想著如何一起努力賺錢發財,如何一起過上好日子,所以就有了那種富裕村,整個村子都過上了好日子。
而如果風氣不好的地方,一家發了財,其餘人就是憎恨妒忌,輕則破事不斷,重則出現刑事案件。
這還隻是一個很小的範圍環境,如果把這個範圍擴大,擴大到整個國家,其中有多麽的複雜困難,可想而知。
也正因為如此,思想的混亂是不可避免的,卻又必須要去努力引導,將整體大環境變好,讓所有人都本著美好生活去努力,而不是陷入混亂和混沌之中,彼此折磨,相互坑害。
就像道家陰陽魚一樣,如果陰陽魚彼此的力量不能穩定,就會成為一片混沌,它的力量一定要穩定,才能達到陰陽互生,相互促進的功效。
侯三爺看到我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笑著開口道:「臭小子,懂了沒?」
第269章 規矩和界限
「有點明白了。」我點頭應道。
「你啊,還沒明白呢,你這隻是摸到了門檻而已,不過沒關係,誰都是摸著門檻進屋,登堂入室也不是那麽簡單就能做到的,以後不要那麽懶,什麽事情都多想想,不能別人說什麽就信什麽,那樣過一輩子也是稀裏糊塗過的,等於白活這一生。」
「三爺,我知道的,以後會多思考的。」我猶豫了一下,還是提出了自已的問題:「三爺,欲望永遠存在這個事情,我理解了,不過民族的信仰這個我還是不太明白。」
「你還是沒有學習到思考的精髓,來,我帶你一步步的進行思考推論。」侯三爺這一次表現得相當耐心。
「三爺,您說。」
「欲望是無法消滅的,信仰也不可能絕對純粹,當然,不排除有些人的確崇高且純粹,比如說歷史上被尊聖的老子,孔聖人那些,還有那些能在歷史上留名的民族英雄,但是這些人是絕對的少部分人,大部分人的想法都是現實且複雜的,兩個挨著的人家都可能有利益衝突,兩個相鄰的村子也有可能是世仇,擴大範圍到更大的區域,語言不通,省份經濟發展水平不平均,民族生活習俗差異,地域歧視種種問題,這些都是現實存在的。這樣複雜的人心和現實,你覺得要怎麽去處理?」
說真的,以往我沒想過這些問題,畢竟在我看來,自已就是一個小老百姓,在遇到社會問題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是以情感為判斷,拿起鍵盤在網上噴一通,舒服了之後,後續該如何處理,我是真沒想過。
現在侯三爺跟我聊起這些現實問題,我這猛然發現,現實原來竟然有那麽的複雜和麻煩,並不是我意識裏那種簡單的好人壞人的區分,更不是隨便一個解決方案就能徹底搞定一切的。
這種事情怎麽是我這樣一個小腦瓜能夠想出對策的,我隻能無奈的搖了搖頭:「三爺,這我可想不出來。」
「我當然知道你想不出來,我隻是讓你對現實的複雜程度有個概念。因為現實十分複雜,一件簡單的事情,不同立場的人來看,得出的認知和結果可能就是完全相反的。這樣複雜的現實情況下,能得到一個統一的認知和目標,是相當重要的,也相當難能可貴。」
「所有人都應該感謝我們的歷史上出了一位秦始皇,雖然他千百年來一直遭受文人的詬病,但是他在歷史上第一次做到了大一統,在全國範圍內實行書同文,車同軌,讓華夏這片大地成就了大一統,從那之後,哪怕北方人和南方人語言不通,卻可以通過文字交流,哪怕彼此之間還會有陌生感和隔閡感存在,卻有一個共同的民族認知,那就是炎黃子孫,華夏人。」
「中國人早已把大一統當做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事情,卻不知道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多麽偉大的成就。混亂和彼此爭鬥,就會被利用,就會不停的爭吵,甚至戰爭,看一看現在的歐洲,你就知道他們為什麽會有那麽多弱智奇葩的操作了,因為不能有共同認知,無法有大一統的思想,他們彼此間永遠是算計的。這種事情在華夏是不可想像的,我們也許有南方人和北方人之分,會因為粽子吃甜吃鹹而爭論,卻不會彼此朝死裏去算計,因為在我們的認知裏,我們是一家人,隻是口音不同,生活習慣不同而已。」
侯三爺笑了笑,拍了拍我的肩膀,說道:「不要太有壓力,悟道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有些道理明白了,也不是能真的勘破,要慢慢來的。」
「三爺,我會努力的。」
「你小子就是太懶了,遇到什麽事情都不愛動腦子思考,其實關於普通人的欲望,我們的國家政策早就給出答案了。」
「什麽答案?」我總覺得侯三爺在忽悠我,這種玄學層麵的討論,怎麽能跟國家政策扯到一起去?
「我問你,我們的國策描述中,是不是有一句,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日益增長的需求?這個需求是不是普通人的欲望?沒有人喜歡過苦日子,所有人都嚮往美好,這是不是欲望?」
我整個人都傻了,隻能老實的迴答道:「是。」
「我們要實現大同世界,不是要消滅掉普通人的欲望,因為欲望不可消滅,我們是要形成一種良好的社會秩序和環境,讓欲望成為推動力,讓一切變得更加美好。道家陰陽魚中,陰陽互生,互為因果,相生相剋,你現在是不是有了跟之前不同的理解了?」
還別說,侯三爺這番話真讓我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以往隻要提起欲望之類的,我下意識就把欲望這個詞跟一些下三濫的東西聯繫在了一起,也把它跟混亂,搶奪之類的詞語聯繫到了一起。
現在想來,欲望本身沒有錯,主要看外在的環境如何。
在一個好的環境當中,比如說風氣良好的宗族村子裏,大家會想著如何一起努力賺錢發財,如何一起過上好日子,所以就有了那種富裕村,整個村子都過上了好日子。
而如果風氣不好的地方,一家發了財,其餘人就是憎恨妒忌,輕則破事不斷,重則出現刑事案件。
這還隻是一個很小的範圍環境,如果把這個範圍擴大,擴大到整個國家,其中有多麽的複雜困難,可想而知。
也正因為如此,思想的混亂是不可避免的,卻又必須要去努力引導,將整體大環境變好,讓所有人都本著美好生活去努力,而不是陷入混亂和混沌之中,彼此折磨,相互坑害。
就像道家陰陽魚一樣,如果陰陽魚彼此的力量不能穩定,就會成為一片混沌,它的力量一定要穩定,才能達到陰陽互生,相互促進的功效。
侯三爺看到我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笑著開口道:「臭小子,懂了沒?」
第269章 規矩和界限
「有點明白了。」我點頭應道。
「你啊,還沒明白呢,你這隻是摸到了門檻而已,不過沒關係,誰都是摸著門檻進屋,登堂入室也不是那麽簡單就能做到的,以後不要那麽懶,什麽事情都多想想,不能別人說什麽就信什麽,那樣過一輩子也是稀裏糊塗過的,等於白活這一生。」
「三爺,我知道的,以後會多思考的。」我猶豫了一下,還是提出了自已的問題:「三爺,欲望永遠存在這個事情,我理解了,不過民族的信仰這個我還是不太明白。」
「你還是沒有學習到思考的精髓,來,我帶你一步步的進行思考推論。」侯三爺這一次表現得相當耐心。
「三爺,您說。」
「欲望是無法消滅的,信仰也不可能絕對純粹,當然,不排除有些人的確崇高且純粹,比如說歷史上被尊聖的老子,孔聖人那些,還有那些能在歷史上留名的民族英雄,但是這些人是絕對的少部分人,大部分人的想法都是現實且複雜的,兩個挨著的人家都可能有利益衝突,兩個相鄰的村子也有可能是世仇,擴大範圍到更大的區域,語言不通,省份經濟發展水平不平均,民族生活習俗差異,地域歧視種種問題,這些都是現實存在的。這樣複雜的人心和現實,你覺得要怎麽去處理?」
說真的,以往我沒想過這些問題,畢竟在我看來,自已就是一個小老百姓,在遇到社會問題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是以情感為判斷,拿起鍵盤在網上噴一通,舒服了之後,後續該如何處理,我是真沒想過。
現在侯三爺跟我聊起這些現實問題,我這猛然發現,現實原來竟然有那麽的複雜和麻煩,並不是我意識裏那種簡單的好人壞人的區分,更不是隨便一個解決方案就能徹底搞定一切的。
這種事情怎麽是我這樣一個小腦瓜能夠想出對策的,我隻能無奈的搖了搖頭:「三爺,這我可想不出來。」
「我當然知道你想不出來,我隻是讓你對現實的複雜程度有個概念。因為現實十分複雜,一件簡單的事情,不同立場的人來看,得出的認知和結果可能就是完全相反的。這樣複雜的現實情況下,能得到一個統一的認知和目標,是相當重要的,也相當難能可貴。」
「所有人都應該感謝我們的歷史上出了一位秦始皇,雖然他千百年來一直遭受文人的詬病,但是他在歷史上第一次做到了大一統,在全國範圍內實行書同文,車同軌,讓華夏這片大地成就了大一統,從那之後,哪怕北方人和南方人語言不通,卻可以通過文字交流,哪怕彼此之間還會有陌生感和隔閡感存在,卻有一個共同的民族認知,那就是炎黃子孫,華夏人。」
「中國人早已把大一統當做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事情,卻不知道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多麽偉大的成就。混亂和彼此爭鬥,就會被利用,就會不停的爭吵,甚至戰爭,看一看現在的歐洲,你就知道他們為什麽會有那麽多弱智奇葩的操作了,因為不能有共同認知,無法有大一統的思想,他們彼此間永遠是算計的。這種事情在華夏是不可想像的,我們也許有南方人和北方人之分,會因為粽子吃甜吃鹹而爭論,卻不會彼此朝死裏去算計,因為在我們的認知裏,我們是一家人,隻是口音不同,生活習慣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