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說是給勳貴們傳遞開飯的信號而不是把勳貴們一並吃了,並不是劉盈沒有這副好胃口,而是勳貴們作為漢朝的統治階級基本盤,除非劉盈真正把矛頭指向勳貴們本身,不然任何連帶的傷害基本上都隻會被借力打力轉移到其他人頭上。劉盈甚至預期了自己打通佐渡金山開采冶煉的全鏈條的同時,基本上漢廷內有些人,至少曹參呂澤這些人的信息渠道不可能不知道他在海外發的這筆橫財,但市場上連一點非正常的波動都看不出。
真是貪心啊,這是已經在暗中調整倉位了還藏著內幕信息不暴露出來,看起來某些人的倉位還沒有處理幹淨。但當劉盈真正主動出手,市麵上瞬間就完成了多翻空的翻轉,黃金價格急轉直下,其中藏了多少內幕交易者真是難以知曉。
漢朝黃金交易的盤子並不算太大,很大程度上是劉盈的貨幣政策逼出來的。複本位貨幣製度是貨幣管理的災難,劉盈特意建設銀行體係隔絕了黃金的貨幣地位,皇家銀行對於黃金的管理是視作純粹的商品,銀行體係,鑄幣體係和特種金屬冶煉是相互分離的,劉盈收兌幹淨黃金的手段是借助冶煉廠對黃金進行折價收兌,雖然因為冶煉技術的優勢,對於原有的爐房形成了降維打擊,但說到底大家都是使用的坩堝法,吹灰法冶煉,無非是使用煤氣爐的冶煉廠氣流穩定性更高些,火法冶煉損耗更小些,比起將自己家的錢落在皇帝眼裏簡直不值一提。
劉盈在開打金融戰爭之前就收緊了冶煉廠的收儲指導價,除了其他有色金屬的冶煉工作以外,黃金冶煉的對外項目主要是將成色較低的金合金或金銀合金進行分離,收取加工費用,至於首飾產業使用的玫瑰金等18k金,走的是內部劃撥和損耗定額機製,不涉及市價。
均輸平準作為財政政策,純粹的銅本位製確保了黃金價格的劇烈波動盡可能不帶動市場上主要大宗商品與銅錢的比價波動,否則貨幣聯動導致的劇烈波動中,勳貴們會更容易獲利,而百姓得因為價格變動吃上大虧。
這就是把市場上的少數參與者全部捆在盤子裏刀刀見血,黃金黑市化還是有好處的,老百姓用作嫁妝的那部分其實可以略去不談,和自有資金購買自住房一樣,大媽們囤積的黃金捂盤子的本事強到難以想象,雖說未來也不一定有什麽好結果,但至少短期內,浮虧不算虧。再說此時婚禮上能打個金鐲子的,就算在漢朝平民裏也稱得上絕對的上層了,劉盈參觀了招親會的那家大庶長獨女才不過能打一副。
其餘市場參與者不是黑的就是半黑,半黑的多半還是漢廷的統治階級,吃不了虧的主。劉盈不知道有多少人參與了黃金的炒作,反正他隻管安心出貨,看著黃金的價格一路下滑跌了一半多,就完全淪落為了無量下跌狀態,根本沒有對手盤來接。
劉盈完全沒打算給出指導價,一開始冶煉廠定的價格是黃金跌迴高帝九年十年那會的水平,可是看著金價的巨幅波動,劉盈幹脆讓冶煉廠宣布停止收兌,當然,你要按紅銅的價格賣金子,那估計還是能找到員工私下裏交易的,但是官方層麵,劉盈直接放棄了給出穩定預期,靜等對手盤的到來。
這個冤大頭自然就是冒頓了,隻有他需要出貨黃金,兌換漢朝市麵上的商品。如果劉盈是認真做局,此時應該給出一個冒頓認為勉強可以接受的指導價,然後等著冒頓的使者來了再砸盤,但是這樣做局未免太過明顯,簡直是拿草原上的大單於當猴涮。劉盈幹脆把坑挖的深不見底,看看冒頓還有沒有什麽別的方法。
或者說,因為漢朝經濟的過於不發達,劉盈此時也已經沒有什麽新的手段了。後世資本市場上混合著各種什麽保證金交易,融資融券,穿倉爆倉。但那是信用金融的時代,劉盈之前已經把路修到龍城,占領了匈奴的聖地,試圖逼著冒頓壓一波東西方貿易的貨款,上桌來賭一把,沒想到冒頓是真心放棄了。
漢朝這邊也是一樣,不少中小勳貴在交易中狠狠損失了一波,然後也就沒有然後了,黃金隻占各家貨幣儲備的一小部分,之前上漲時沒人借貸資金買入黃金,如今下跌,即便是實虧也不至於嚴重影響家族運轉。
劉盈當然展現了自己在金融市場上各種奇妙手段的統治力,但建立了銀行體係的他有多危險本來就是不需要懷疑的事情,各家吃了虧之後唯一想的就是怎麽合作起來敲冒頓一筆。
接到信報的冒頓要瘋了,很明顯冒頓的間諜還是沒有劉盈心狠的,在他那裏除了匯報了高至一斤(漢斤)黃金萬餘錢的價格如今已經迴落到四千錢不到,而且沒有人願意用這個比價來兌換,最低的比價可能迴落到金銀同價,每斤千錢有餘的水平。
在劉盈這裏,金銀價比確實有套利空間,問題是,如果以二次工業革命為目標,其實白銀的工業使用廣泛程度並不低於黃金,早期照片使用的就是溴化銀,何況未來還有電解技術這一將金銀價比拉到五十倍以上的潛在貴金屬冶煉技術,短期內還用不著急著追逐這份利益。
冒頓的應對隻能讓劉盈氣得牙癢癢了,憑借著出超地位,漢朝確實是沒有虧本,可看著神駿的阿拉伯馬,縱使劉盈再想對天大喊“朕的馬”也隻能咬牙買下,種公馬呀,不愧是遊牧民族,長期的出口禁運為的就是這一錘子買賣。
其他寶石、珍珠、玳瑁、珊瑚、犀角、象牙、香料、乳香沒藥阿魏膠等西方貿易的特色商品更是讓劉盈沒法拒絕,雖然逼得冒頓掏空了自己用於炫耀權威的寶庫,但是確實沒想到這家夥居然還真拿出了大筆金銀購置西方貿易品。
真是貪心啊,這是已經在暗中調整倉位了還藏著內幕信息不暴露出來,看起來某些人的倉位還沒有處理幹淨。但當劉盈真正主動出手,市麵上瞬間就完成了多翻空的翻轉,黃金價格急轉直下,其中藏了多少內幕交易者真是難以知曉。
漢朝黃金交易的盤子並不算太大,很大程度上是劉盈的貨幣政策逼出來的。複本位貨幣製度是貨幣管理的災難,劉盈特意建設銀行體係隔絕了黃金的貨幣地位,皇家銀行對於黃金的管理是視作純粹的商品,銀行體係,鑄幣體係和特種金屬冶煉是相互分離的,劉盈收兌幹淨黃金的手段是借助冶煉廠對黃金進行折價收兌,雖然因為冶煉技術的優勢,對於原有的爐房形成了降維打擊,但說到底大家都是使用的坩堝法,吹灰法冶煉,無非是使用煤氣爐的冶煉廠氣流穩定性更高些,火法冶煉損耗更小些,比起將自己家的錢落在皇帝眼裏簡直不值一提。
劉盈在開打金融戰爭之前就收緊了冶煉廠的收儲指導價,除了其他有色金屬的冶煉工作以外,黃金冶煉的對外項目主要是將成色較低的金合金或金銀合金進行分離,收取加工費用,至於首飾產業使用的玫瑰金等18k金,走的是內部劃撥和損耗定額機製,不涉及市價。
均輸平準作為財政政策,純粹的銅本位製確保了黃金價格的劇烈波動盡可能不帶動市場上主要大宗商品與銅錢的比價波動,否則貨幣聯動導致的劇烈波動中,勳貴們會更容易獲利,而百姓得因為價格變動吃上大虧。
這就是把市場上的少數參與者全部捆在盤子裏刀刀見血,黃金黑市化還是有好處的,老百姓用作嫁妝的那部分其實可以略去不談,和自有資金購買自住房一樣,大媽們囤積的黃金捂盤子的本事強到難以想象,雖說未來也不一定有什麽好結果,但至少短期內,浮虧不算虧。再說此時婚禮上能打個金鐲子的,就算在漢朝平民裏也稱得上絕對的上層了,劉盈參觀了招親會的那家大庶長獨女才不過能打一副。
其餘市場參與者不是黑的就是半黑,半黑的多半還是漢廷的統治階級,吃不了虧的主。劉盈不知道有多少人參與了黃金的炒作,反正他隻管安心出貨,看著黃金的價格一路下滑跌了一半多,就完全淪落為了無量下跌狀態,根本沒有對手盤來接。
劉盈完全沒打算給出指導價,一開始冶煉廠定的價格是黃金跌迴高帝九年十年那會的水平,可是看著金價的巨幅波動,劉盈幹脆讓冶煉廠宣布停止收兌,當然,你要按紅銅的價格賣金子,那估計還是能找到員工私下裏交易的,但是官方層麵,劉盈直接放棄了給出穩定預期,靜等對手盤的到來。
這個冤大頭自然就是冒頓了,隻有他需要出貨黃金,兌換漢朝市麵上的商品。如果劉盈是認真做局,此時應該給出一個冒頓認為勉強可以接受的指導價,然後等著冒頓的使者來了再砸盤,但是這樣做局未免太過明顯,簡直是拿草原上的大單於當猴涮。劉盈幹脆把坑挖的深不見底,看看冒頓還有沒有什麽別的方法。
或者說,因為漢朝經濟的過於不發達,劉盈此時也已經沒有什麽新的手段了。後世資本市場上混合著各種什麽保證金交易,融資融券,穿倉爆倉。但那是信用金融的時代,劉盈之前已經把路修到龍城,占領了匈奴的聖地,試圖逼著冒頓壓一波東西方貿易的貨款,上桌來賭一把,沒想到冒頓是真心放棄了。
漢朝這邊也是一樣,不少中小勳貴在交易中狠狠損失了一波,然後也就沒有然後了,黃金隻占各家貨幣儲備的一小部分,之前上漲時沒人借貸資金買入黃金,如今下跌,即便是實虧也不至於嚴重影響家族運轉。
劉盈當然展現了自己在金融市場上各種奇妙手段的統治力,但建立了銀行體係的他有多危險本來就是不需要懷疑的事情,各家吃了虧之後唯一想的就是怎麽合作起來敲冒頓一筆。
接到信報的冒頓要瘋了,很明顯冒頓的間諜還是沒有劉盈心狠的,在他那裏除了匯報了高至一斤(漢斤)黃金萬餘錢的價格如今已經迴落到四千錢不到,而且沒有人願意用這個比價來兌換,最低的比價可能迴落到金銀同價,每斤千錢有餘的水平。
在劉盈這裏,金銀價比確實有套利空間,問題是,如果以二次工業革命為目標,其實白銀的工業使用廣泛程度並不低於黃金,早期照片使用的就是溴化銀,何況未來還有電解技術這一將金銀價比拉到五十倍以上的潛在貴金屬冶煉技術,短期內還用不著急著追逐這份利益。
冒頓的應對隻能讓劉盈氣得牙癢癢了,憑借著出超地位,漢朝確實是沒有虧本,可看著神駿的阿拉伯馬,縱使劉盈再想對天大喊“朕的馬”也隻能咬牙買下,種公馬呀,不愧是遊牧民族,長期的出口禁運為的就是這一錘子買賣。
其他寶石、珍珠、玳瑁、珊瑚、犀角、象牙、香料、乳香沒藥阿魏膠等西方貿易的特色商品更是讓劉盈沒法拒絕,雖然逼得冒頓掏空了自己用於炫耀權威的寶庫,但是確實沒想到這家夥居然還真拿出了大筆金銀購置西方貿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