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人還沒反應過來時,孫正又道:「大人,取消各州縣歲貢乃是天下百姓之福,臣等肩挑天下大職,無祿米領取吃苦十分沒有關係,可百姓與將士們不能啊!盧龍地界去今夏大旱,明年怕有蝗災,這般下去還要歲貢,百姓可是要人竟相食了。阿耶!」
一通發自肺腑的話說完,孫正已是淚流滿麵,六十而過臉上皺紋遍布,淚水順著他的眼角滴在德元帝的龍袍上。似是滴出一朵梅花,在這奢靡的華清宮內緩緩綻放。
鄭厚禮與徐子諒等人這時也緩慢過來跪下,一同支持孫正所言,但更多的還是希望德元帝醒悟過來將軍餉發下去。
德元帝嘆道:「我知道了,孫愛卿,你先放開我。」
「阿耶!」孫正哭到停不下來,「軍餉不能拖了!」
被六十多歲的大臣抱著大腿哭,德元帝心裏多多少少有點膈應,可也不好蹬開孫正,隻拿著那話本敲了幾下孫正的滿頭花白,咬牙道:「你先放開我!」
孫正道:「還請阿耶三思!」
這下德元帝再也忍不住了,大怒:「你父親我記得六年前就去世了!孫尚書,你是在咒朕嗎?!」
孫正不想這些事德元帝還記得又是感動的嚎啕大哭,可能把鼻涕眼淚擦在龍袍上後,他鬆開了德元帝,跪道:「陛下。」
德元帝冷眼掃過這群跪著的臣子,丟開話本,輕嘆一聲:「戶部把各地的軍餉都發下去,一文別少,吵了這麽久你們一天天也不累。至於這京官的俸祿......」
劉千甫快速迴道:「陛下,臣等願為君父解憂,俸祿一事臣與諸相公好生商議,絕不讓同僚無米養家。」
德元帝撐著憑幾起身,笑道:「按中書令說的辦,散了吧。」
可嘆其餘臣子還沒來得及說話,德元帝就已離開。
鄭鬱看完這殿內的一切事情,隻覺朝廷之弊似在眼前,而他對麵的林懷湘與林懷治也是默默聽完這些,沒有開口也不好開口。
出華清宮門時,鄭鬱稍等片刻,遇上了林懷湘。他很想知道林懷湘這位太子,未來的皇帝是如何看待今日之事的。
可林懷湘留給他的隻有一句話。
「我也想愛民如子,可得有子才能愛吧?劉相一心為國無錯,父皇亦是,隻是時局不同而已。」
冬日的暖陽照在鄭鬱身上他感覺不到半點暖和,他凝視著林懷湘走遠的紅袍身影,站在原地許久,心中滿上的是無限喜悲。
高興的是未來的儲君愛民如子,可他還不是皇帝。悲的是林懷湘認為劉千甫這個人沒有錯,德元帝的一切政策也沒有,任用佞臣,耗國庫巨帑而修殿宇。
鄭鬱想不通也想不明白,直到鄭厚禮拍拍他的肩,示意他隨自己離開。
從華清宮下來迴驪山腳下的別苑路上,鄭鬱問鄭厚禮:「爹,我們堅持的是什麽?」
鄭厚禮嘆了口氣,望著頭頂的陽光,說:「是忠義,是正統。」繼而他轉頭對鄭鬱一笑:「局麵你看到了,家國如此,百姓需要一位明君。」
馬蹄踏著積雪,鄭鬱摸著馬駒的鬢毛點頭,想著近日來的所有事情,他心裏的天平慢慢出現。
而後幾日,鄭鬱沒有見過林懷治,也沒有見到德元帝。林懷湘身為太子去了惠陵祭祀,而寧王林懷湛則在八方來往。
--------------------
第133章 父子
幾日後德元帝難得迴到長安上朝,坐上龍椅就對戶部和工部的官員黜了好幾位,這其中就包括兵部尚書。德元帝將此人調為洛陽尹,而鄭鬱這位中書舍人,一直在旁提筆擬詔。
黃昏時分又開始下起大雪,德元帝這兩日很有精氣神。接連見了好幾位州縣官員,聽他們稟報政務、民生。
好像是華清宮裏孫正的切詞言論,讓他醒悟些許。
「爹,先休息吧,官員們明日再見也不遲。」越王林懷淳道。
這是除林懷湘、林懷治之外,德元帝常帶在身邊的兒子。
德元帝笑著點頭,看向鄭鬱:「鄭卿,你今夜宿直否?」
鄭鬱起身迴道:「陛下,今夜臣並不宿直宮中。但陛下若有傳召,臣自相陪。」
「我有些日子沒見嘉笙了。」德元帝思索須臾,朝張守一說,「去把十八娘請來,若是懷治不忙也一同帶來吧。」
張守一應聲退下。
德元帝隨後與鄭鬱聊起朝政,多是江南與新法的局勢。新法實行已快有兩年,國庫的錢補上去卻也經不住德元帝那般揮霍。
林懷淳乖巧地站在一旁,不時給德元帝添茶。
過了約一個時辰,德元帝要見的人都來了。
皇帝一家都在,唯獨多了鄭鬱這個外臣。林嘉笙從來不怕這種場合,笑著問:「五哥,你今夜召我和六郎來,是賞雪嗎?」
德元帝道:「再過不久便又是新年,我想看看你們,讓你們來陪陪我,這都不行?」
「父親傳召,兒自欣喜,未有怨言。」林懷治坐在林嘉笙旁邊,他對麵就是鄭鬱,兩人相視一眼又快速分開。
德元帝嗯了聲,林嘉笙又問:「五哥,你這幾日玄修身體可好些了?」
說到底她還是在意德元帝,此人是君也是父。
「玄修,玄修,半明半暗便為玄。」德元帝笑著說,「這事我們聽聽就行,這人哪有長生呢。」
林嘉笙道:「怎麽沒有,五哥是天子難道不是萬歲?」
一通發自肺腑的話說完,孫正已是淚流滿麵,六十而過臉上皺紋遍布,淚水順著他的眼角滴在德元帝的龍袍上。似是滴出一朵梅花,在這奢靡的華清宮內緩緩綻放。
鄭厚禮與徐子諒等人這時也緩慢過來跪下,一同支持孫正所言,但更多的還是希望德元帝醒悟過來將軍餉發下去。
德元帝嘆道:「我知道了,孫愛卿,你先放開我。」
「阿耶!」孫正哭到停不下來,「軍餉不能拖了!」
被六十多歲的大臣抱著大腿哭,德元帝心裏多多少少有點膈應,可也不好蹬開孫正,隻拿著那話本敲了幾下孫正的滿頭花白,咬牙道:「你先放開我!」
孫正道:「還請阿耶三思!」
這下德元帝再也忍不住了,大怒:「你父親我記得六年前就去世了!孫尚書,你是在咒朕嗎?!」
孫正不想這些事德元帝還記得又是感動的嚎啕大哭,可能把鼻涕眼淚擦在龍袍上後,他鬆開了德元帝,跪道:「陛下。」
德元帝冷眼掃過這群跪著的臣子,丟開話本,輕嘆一聲:「戶部把各地的軍餉都發下去,一文別少,吵了這麽久你們一天天也不累。至於這京官的俸祿......」
劉千甫快速迴道:「陛下,臣等願為君父解憂,俸祿一事臣與諸相公好生商議,絕不讓同僚無米養家。」
德元帝撐著憑幾起身,笑道:「按中書令說的辦,散了吧。」
可嘆其餘臣子還沒來得及說話,德元帝就已離開。
鄭鬱看完這殿內的一切事情,隻覺朝廷之弊似在眼前,而他對麵的林懷湘與林懷治也是默默聽完這些,沒有開口也不好開口。
出華清宮門時,鄭鬱稍等片刻,遇上了林懷湘。他很想知道林懷湘這位太子,未來的皇帝是如何看待今日之事的。
可林懷湘留給他的隻有一句話。
「我也想愛民如子,可得有子才能愛吧?劉相一心為國無錯,父皇亦是,隻是時局不同而已。」
冬日的暖陽照在鄭鬱身上他感覺不到半點暖和,他凝視著林懷湘走遠的紅袍身影,站在原地許久,心中滿上的是無限喜悲。
高興的是未來的儲君愛民如子,可他還不是皇帝。悲的是林懷湘認為劉千甫這個人沒有錯,德元帝的一切政策也沒有,任用佞臣,耗國庫巨帑而修殿宇。
鄭鬱想不通也想不明白,直到鄭厚禮拍拍他的肩,示意他隨自己離開。
從華清宮下來迴驪山腳下的別苑路上,鄭鬱問鄭厚禮:「爹,我們堅持的是什麽?」
鄭厚禮嘆了口氣,望著頭頂的陽光,說:「是忠義,是正統。」繼而他轉頭對鄭鬱一笑:「局麵你看到了,家國如此,百姓需要一位明君。」
馬蹄踏著積雪,鄭鬱摸著馬駒的鬢毛點頭,想著近日來的所有事情,他心裏的天平慢慢出現。
而後幾日,鄭鬱沒有見過林懷治,也沒有見到德元帝。林懷湘身為太子去了惠陵祭祀,而寧王林懷湛則在八方來往。
--------------------
第133章 父子
幾日後德元帝難得迴到長安上朝,坐上龍椅就對戶部和工部的官員黜了好幾位,這其中就包括兵部尚書。德元帝將此人調為洛陽尹,而鄭鬱這位中書舍人,一直在旁提筆擬詔。
黃昏時分又開始下起大雪,德元帝這兩日很有精氣神。接連見了好幾位州縣官員,聽他們稟報政務、民生。
好像是華清宮裏孫正的切詞言論,讓他醒悟些許。
「爹,先休息吧,官員們明日再見也不遲。」越王林懷淳道。
這是除林懷湘、林懷治之外,德元帝常帶在身邊的兒子。
德元帝笑著點頭,看向鄭鬱:「鄭卿,你今夜宿直否?」
鄭鬱起身迴道:「陛下,今夜臣並不宿直宮中。但陛下若有傳召,臣自相陪。」
「我有些日子沒見嘉笙了。」德元帝思索須臾,朝張守一說,「去把十八娘請來,若是懷治不忙也一同帶來吧。」
張守一應聲退下。
德元帝隨後與鄭鬱聊起朝政,多是江南與新法的局勢。新法實行已快有兩年,國庫的錢補上去卻也經不住德元帝那般揮霍。
林懷淳乖巧地站在一旁,不時給德元帝添茶。
過了約一個時辰,德元帝要見的人都來了。
皇帝一家都在,唯獨多了鄭鬱這個外臣。林嘉笙從來不怕這種場合,笑著問:「五哥,你今夜召我和六郎來,是賞雪嗎?」
德元帝道:「再過不久便又是新年,我想看看你們,讓你們來陪陪我,這都不行?」
「父親傳召,兒自欣喜,未有怨言。」林懷治坐在林嘉笙旁邊,他對麵就是鄭鬱,兩人相視一眼又快速分開。
德元帝嗯了聲,林嘉笙又問:「五哥,你這幾日玄修身體可好些了?」
說到底她還是在意德元帝,此人是君也是父。
「玄修,玄修,半明半暗便為玄。」德元帝笑著說,「這事我們聽聽就行,這人哪有長生呢。」
林嘉笙道:「怎麽沒有,五哥是天子難道不是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