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任劍南節度使兼成都府長史。」德元帝落棋,劉千甫的白棋突有完敗之勢,「至於忠王侵田和謝從一貪汙的事,那些官員仲山你就看著辦吧,讓他們知道這天下到底誰說了算。」
劉千甫答道:「是。不過陛下,世家與宗親那邊多上書要求嚴懲都修護水利的人,隻怕一個謝從一還是不夠。」
「他們還想做什麽?」德元帝蔑笑,「皇權在上,世家真以為如今還是王與馬的天下?」
刀身掌於帝手多年,德元帝的意思劉千甫聽了個明白,他沉吟道:「陛下,世家有時所言並非無理,長安周邊田地被淹,勢必要一個說法才能信服,殺一個謝從一或許並不能夠。再者陛下,這個事情袁維之也有參上,袁相年齡大了,此前多次與臣說過在長安多患病疾。陛下何不此時,全了兩番心願?」
主手修護水利的人,無非是林懷治、袁紘、謝從一,可林懷治是皇子不會傷到他,那剩下的就是袁紘了。德元帝思索片刻後,落下最後一子,道:「那就袁維之兼門下侍中、遙領安西大都護、檢校大理寺卿、中書令,擔任隴右節度使鄯州刺史,離京赴任。」
皇帝最不耐煩的是何物,便是臣子多言天子腳下不宜居住。
德元帝又問了兒子們的功課以及近日的行蹤才讓他們離開,殿內無人後,德元帝問:「嘉笙最近太平沒有?」
「陛下,長公主近日不過是遊情山水,並無不妥。」劉千甫答道。
德元帝頷首,又問:「事情查得怎麽樣了?」
劉千甫眼眸閃過笑意,答道:「快了。」
忠王侵占田地貶為他州刺史,林潛貶為廣陵縣令。謝從一貶為崖州刺史,嚴明樓官任劍南節度使,袁紘出為隴右節度使。
兵部尚書與門下侍郎之位劉千甫薦他人而上,一時權勢滔天。
--------------------
1、『大家』一詞參考但不限於:漢.蔡邕《獨斷》:「天子自謂曰行在所……親近侍從官稱曰『大家』。」[引用自百度百科]
意思為後妃或近天子臣對皇帝的稱唿。
大家一詞也不止這一層意思,但後文提到的大家多半都是指天子。
最狂的就是李輔國對唐代宗說過:「大家但內坐,外事聽老奴處置。」(後來他就死了)
第110章 舅父
杭州秋季曲葉風荷滿池,江南等地的房屋不同於長安的琉璃頂天,盡是白牆黑瓦,水意席捲這隅魚米之鄉。南屏山在雨中濛濛現身,鄭鬱到杭州這天正是酉時,陰沉略微濕悶的空中還飄著細雨。
江邊水色渾濁,秋風吹著岸邊垂柳。岸邊有衛兵撐著傘,紫緋官袍站了一排,衛兵持長戟肅穆以待,纛旗展風作響。
遠山的寺廟敲響了鍾聲,沉重的佛鍾帶著悠久曠遠氣息。
錢伍撐著傘送鄭鬱下船,岸邊最前頭的那位紫袍官員上前拱手道:「揚州大都督趙貞國,鄭卿幸會。」
「大都督安好,在下姓鄭單名鬱字硯卿。」鄭鬱眉目明朗,遞出了核驗身份的銀魚符袋。
趙貞國身後的衛兵立馬上前查驗魚符又拿出畫像對照,隨後對趙貞國點頭。
趙貞國看人沒錯,隨即笑道:「硯卿遠來辛苦,不妨先迴官舍歇息,明日一早,我等共同議事。」
下馬威來得如此快,如今天色已晚,這群官員估計在岸邊等了他數個時辰,若真想議事,那得等明早。這裏不是並州,他身邊也沒有林懷治這個皇子做膀,鄭鬱笑著頷首:「自然,諸位明日寅時見。」
官舍在淮南節度使的衙門中,隻因上任淮南節度使被德元帝斬了。如今新的任命還未下來,這江南的一應兵員事務都由幕府官員處理,現目前幕府官員由淮南節度使副使馬遠統著,而其餘事情則是鄭鬱與趙貞國等人商議。
秋風蕭瑟,淮南節度使門前的旌旗混著風飛舞。
寅初時分,天光未亮。
淮南節度使的府衙正廳內,節度副使兼揚州長史馬遠稍坐側位,旁邊是領浙江觀察使的鄭鬱以及大都督趙貞國。其三人背後是繡路精美的龍虎旌一麵,紅旗錦麵吸著風盪。
而下首則是江南各地的上佐官員、各州刺史,以及各都督府派上來的參軍謀士,遭水災嚴重的幾個縣令也領著命前來,堂內官袍盛著燭光交錯,人頭坐了一片。
大清早就叫了諸縣官員來議事,有些年歲大了的點著頭打瞌睡,還有幾位看鄭鬱年紀輕輕也不放在眼裏,隻與身邊相熟的官員低聲交談著什麽。還有甚者玩著府衙上的茶盞,倒了水在案上寫字,讓同案相坐的官員猜。
整個江南官場皆是如此局麵。
鄭鬱眼下烏青,麵容沉重,一夜未睡,合上手裏最後一本匯報水災的文冊後,對堂中的一切官樣隻做不見,嚴肅道:「河陰轉運倉現存糧不過七十萬石,各州縣存糧如今總共加起來五十萬石,受水災最為嚴重的四州十二縣災民加起來統共千萬,這糧怕是不夠,我已寫折前往潤州與洛陽借糧,快船五六日間就可到。再者這賑災與災後的疫病就拜託諸位,徐大夫尚在蘇州,我等不要有其內亂才是,一切都是為了朝廷和百姓。」
堂內官員都附和著說是,用水寫字那位官員一時沒反應過來,茶水倒在襠部濕了一片。
「大都督,何才文的家產盡數抄沒,可清算好了?」鄭鬱側頭問向趙貞國。
劉千甫答道:「是。不過陛下,世家與宗親那邊多上書要求嚴懲都修護水利的人,隻怕一個謝從一還是不夠。」
「他們還想做什麽?」德元帝蔑笑,「皇權在上,世家真以為如今還是王與馬的天下?」
刀身掌於帝手多年,德元帝的意思劉千甫聽了個明白,他沉吟道:「陛下,世家有時所言並非無理,長安周邊田地被淹,勢必要一個說法才能信服,殺一個謝從一或許並不能夠。再者陛下,這個事情袁維之也有參上,袁相年齡大了,此前多次與臣說過在長安多患病疾。陛下何不此時,全了兩番心願?」
主手修護水利的人,無非是林懷治、袁紘、謝從一,可林懷治是皇子不會傷到他,那剩下的就是袁紘了。德元帝思索片刻後,落下最後一子,道:「那就袁維之兼門下侍中、遙領安西大都護、檢校大理寺卿、中書令,擔任隴右節度使鄯州刺史,離京赴任。」
皇帝最不耐煩的是何物,便是臣子多言天子腳下不宜居住。
德元帝又問了兒子們的功課以及近日的行蹤才讓他們離開,殿內無人後,德元帝問:「嘉笙最近太平沒有?」
「陛下,長公主近日不過是遊情山水,並無不妥。」劉千甫答道。
德元帝頷首,又問:「事情查得怎麽樣了?」
劉千甫眼眸閃過笑意,答道:「快了。」
忠王侵占田地貶為他州刺史,林潛貶為廣陵縣令。謝從一貶為崖州刺史,嚴明樓官任劍南節度使,袁紘出為隴右節度使。
兵部尚書與門下侍郎之位劉千甫薦他人而上,一時權勢滔天。
--------------------
1、『大家』一詞參考但不限於:漢.蔡邕《獨斷》:「天子自謂曰行在所……親近侍從官稱曰『大家』。」[引用自百度百科]
意思為後妃或近天子臣對皇帝的稱唿。
大家一詞也不止這一層意思,但後文提到的大家多半都是指天子。
最狂的就是李輔國對唐代宗說過:「大家但內坐,外事聽老奴處置。」(後來他就死了)
第110章 舅父
杭州秋季曲葉風荷滿池,江南等地的房屋不同於長安的琉璃頂天,盡是白牆黑瓦,水意席捲這隅魚米之鄉。南屏山在雨中濛濛現身,鄭鬱到杭州這天正是酉時,陰沉略微濕悶的空中還飄著細雨。
江邊水色渾濁,秋風吹著岸邊垂柳。岸邊有衛兵撐著傘,紫緋官袍站了一排,衛兵持長戟肅穆以待,纛旗展風作響。
遠山的寺廟敲響了鍾聲,沉重的佛鍾帶著悠久曠遠氣息。
錢伍撐著傘送鄭鬱下船,岸邊最前頭的那位紫袍官員上前拱手道:「揚州大都督趙貞國,鄭卿幸會。」
「大都督安好,在下姓鄭單名鬱字硯卿。」鄭鬱眉目明朗,遞出了核驗身份的銀魚符袋。
趙貞國身後的衛兵立馬上前查驗魚符又拿出畫像對照,隨後對趙貞國點頭。
趙貞國看人沒錯,隨即笑道:「硯卿遠來辛苦,不妨先迴官舍歇息,明日一早,我等共同議事。」
下馬威來得如此快,如今天色已晚,這群官員估計在岸邊等了他數個時辰,若真想議事,那得等明早。這裏不是並州,他身邊也沒有林懷治這個皇子做膀,鄭鬱笑著頷首:「自然,諸位明日寅時見。」
官舍在淮南節度使的衙門中,隻因上任淮南節度使被德元帝斬了。如今新的任命還未下來,這江南的一應兵員事務都由幕府官員處理,現目前幕府官員由淮南節度使副使馬遠統著,而其餘事情則是鄭鬱與趙貞國等人商議。
秋風蕭瑟,淮南節度使門前的旌旗混著風飛舞。
寅初時分,天光未亮。
淮南節度使的府衙正廳內,節度副使兼揚州長史馬遠稍坐側位,旁邊是領浙江觀察使的鄭鬱以及大都督趙貞國。其三人背後是繡路精美的龍虎旌一麵,紅旗錦麵吸著風盪。
而下首則是江南各地的上佐官員、各州刺史,以及各都督府派上來的參軍謀士,遭水災嚴重的幾個縣令也領著命前來,堂內官袍盛著燭光交錯,人頭坐了一片。
大清早就叫了諸縣官員來議事,有些年歲大了的點著頭打瞌睡,還有幾位看鄭鬱年紀輕輕也不放在眼裏,隻與身邊相熟的官員低聲交談著什麽。還有甚者玩著府衙上的茶盞,倒了水在案上寫字,讓同案相坐的官員猜。
整個江南官場皆是如此局麵。
鄭鬱眼下烏青,麵容沉重,一夜未睡,合上手裏最後一本匯報水災的文冊後,對堂中的一切官樣隻做不見,嚴肅道:「河陰轉運倉現存糧不過七十萬石,各州縣存糧如今總共加起來五十萬石,受水災最為嚴重的四州十二縣災民加起來統共千萬,這糧怕是不夠,我已寫折前往潤州與洛陽借糧,快船五六日間就可到。再者這賑災與災後的疫病就拜託諸位,徐大夫尚在蘇州,我等不要有其內亂才是,一切都是為了朝廷和百姓。」
堂內官員都附和著說是,用水寫字那位官員一時沒反應過來,茶水倒在襠部濕了一片。
「大都督,何才文的家產盡數抄沒,可清算好了?」鄭鬱側頭問向趙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