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千甫事多了,被貶出長安,他這太子與德元帝喜愛的林懷治跟前還有幾分勝算?劉千甫太能拿捏德元帝的心思了,樁樁件件,德元帝都會問過他,他不能失了這個倚仗。
「謝從一是我的人,也是世家的人。這隻是生死前後的虛名而已,並不重要。」劉千甫心境淡然,笑著說,「我隻盼著,殿下可別插手這件事太多。別忘了前車之鑑,惠文太子。」
當年惠文太子就是力陳新法,而被世家排擠,認為林懷清上位必定會損害更多自身利益,於是大肆彈劾。德元帝被動搖,加之劉千甫與陳仙言日日吹風,亦有廢太子之心,後因群臣聯合作保才未被廢除,自然這都是德元十七年夏的事了。
林懷湘望向劉千甫,蹙眉道:「姨父會永遠支持我嗎?」
劉千甫能把林懷清從太子位上拉下來,屆時也會把自己拉下來嗎?林懷湘幼時被陳仙言嚴苛教導,事事遭挾製,並以林懷清的行為為準則,他實在是被遠大的期望壓得喘不過氣。
如今坐上太子位,又有大弊在前。他害怕,害怕得想抓住一個能令他永遠相信的東西。
劉千甫淡然一笑,誠懇道:「臣永遠支持太子殿下。」
前提是你得要聽話,林懷湘。
蔚藍的天色懸掛著初陽,燥熱的暑氣還未焦烤大地,空氣中帶著泥土混著露水的味道。
鳥雀飛旋的展翅棱聲與終南山腳下的金黃麥田形成別樣的風景,晨風吹來,麥穗隨風浪滾滾。麥田裏有幾位農戶的神色對他們有著懼意,鄭鬱給了齊鳴一個眼神,齊鳴點頭。
灞河岸邊,馬蹄行過岸邊的萱草。鄭鬱縱著韁繩跟在林懷治身後巡視著灞河橋樑與水利。兩人身後還跟著都水使者與工部侍郎、水部司郎中、藍田縣令、諸官員說著橋樑的建成,分水的溝渠。
「所以成王殿下,這水利溝渠您也看見了,實在是風雨摧殘,加之時日年久才如此。」水部司郎中說,「殿下,日頭大了可別曬傷。」
林懷治摸了摸駿馬懸夜馰的五花辮,道:「年久失修?宋明府未上報?」
「這......這橋樑溝渠一有不妥之處,下官就會立即呈報有司,不敢有片刻懈怠。「藍田縣令宋華逸麵有尬色,說,「隻是成王殿下,這事報上去跟批下來再到執行可是慢的很。」
話裏意思還不是說戶部和工部、都水監的責任。
都水監使者道:「都水監與水部司掌京城水利,怎麽可能會推諉此等民生大事。」
「諸位說的都有理,隻是為民舉措,日後可別再拖了。」鄭鬱想你們還不是因戶部沒來人,所以使勁往他們身上推,說,「聖上重視此番修葺京畿周邊的水利政舉,諸位理當齊心協力才是。」
身後官員一通答應,覺出針對戶部太過,悻悻閉嘴。
「此次工程是交予謝閣老及成王殿下督辦。」鄭鬱笑著迴頭,望了眼人群,疑道:「謝閣老人呢?」
工部侍郎道:「謝閣老中了暑熱,休假在家呢。」
林懷治調轉馬頭,望了眼鄭鬱,兩人相視一笑。林懷治微抬頜示意他看向前方,鄭鬱尋目光看去。
前方的終南山盛著金光,雲霞傾斜撫摸著山尖,千裏平原展於眼前,晨夏的風吹進兩人身間,身後是有著萬裏鵬程的長安。
--------------------
人物設定:
林懷湘是一個被陳仙言和劉千甫嚴厲盯著長大的孩子,他童年常被陳仙言要求如何向林懷清學習。
他的童年就是在母親無限的期望中度過,然後頭上還頂著一個近乎完美的兄長,他心裏會有點叛逆,現在也很叛逆。
謝謝閱讀啦!
第101章 亭台
此後幾天鄭鬱陪著林懷治帶著這些官員走遍長安周邊,勘察了護城河的水勢,對於八水的溝渠情況有了一番大致了解,便開始命水部司與都水監開始修葺。
七月轉瞬來到,朝堂上還在為著六月劉千甫提出的新法細碎吵著。但世家看德元帝有囫圇過去的意思後,也沒繼續追著咬。
夕陽殘晦照映的荷香亭中,黃昏熱浪不減,水車帶起的水簾將亭內人與外間的熱氣隔開。亭簷的水滴入蓮池中,旁邊水車發著力將水送到亭尖。
「這麽多事,總算要處理完了。」鄭鬱伏案哀嚎,眼前是水簾遮天。
林懷治坐他旁邊,直身為他捏肩,輕笑:「這段日子辛苦鄭少卿了。」
兩人最近除了勘察水利,林懷治多數都在驪山住,而鄭鬱則在長安做著禦史台的事,見麵也不算多。
「不辛苦,至少局已布下,過幾日就會有成效。」鄭鬱眯眼擺手笑道,「世家冗盛,想要讓他們依著我們的步子,就得下狠藥。」
林懷治力道深厚,舒緩著鄭鬱的疲累,他道:「屆時我會提前把人撤走。」
棋局早已被鄭鬱和袁紘布下,就等人來鑽,鄭鬱問:「劉九安的傷也快好了吧?」
「自然。」林懷治道,「硯卿是又有何高見?」
鄭鬱輕笑一聲:「高見談不上,但他這把刀也不能不用。」
林懷治:「嗯?」
鄭鬱按住林懷治的手,轉身在林懷治耳邊密語幾句。
「他會走入這一步嗎?」林懷治好奇。
鄭鬱說:「除去世家推行新法,對你和太子都有好處。這幾日我觀劉仲山派了幾批人馬人去外地,不知是何事,宮中一切可好?」
「謝從一是我的人,也是世家的人。這隻是生死前後的虛名而已,並不重要。」劉千甫心境淡然,笑著說,「我隻盼著,殿下可別插手這件事太多。別忘了前車之鑑,惠文太子。」
當年惠文太子就是力陳新法,而被世家排擠,認為林懷清上位必定會損害更多自身利益,於是大肆彈劾。德元帝被動搖,加之劉千甫與陳仙言日日吹風,亦有廢太子之心,後因群臣聯合作保才未被廢除,自然這都是德元十七年夏的事了。
林懷湘望向劉千甫,蹙眉道:「姨父會永遠支持我嗎?」
劉千甫能把林懷清從太子位上拉下來,屆時也會把自己拉下來嗎?林懷湘幼時被陳仙言嚴苛教導,事事遭挾製,並以林懷清的行為為準則,他實在是被遠大的期望壓得喘不過氣。
如今坐上太子位,又有大弊在前。他害怕,害怕得想抓住一個能令他永遠相信的東西。
劉千甫淡然一笑,誠懇道:「臣永遠支持太子殿下。」
前提是你得要聽話,林懷湘。
蔚藍的天色懸掛著初陽,燥熱的暑氣還未焦烤大地,空氣中帶著泥土混著露水的味道。
鳥雀飛旋的展翅棱聲與終南山腳下的金黃麥田形成別樣的風景,晨風吹來,麥穗隨風浪滾滾。麥田裏有幾位農戶的神色對他們有著懼意,鄭鬱給了齊鳴一個眼神,齊鳴點頭。
灞河岸邊,馬蹄行過岸邊的萱草。鄭鬱縱著韁繩跟在林懷治身後巡視著灞河橋樑與水利。兩人身後還跟著都水使者與工部侍郎、水部司郎中、藍田縣令、諸官員說著橋樑的建成,分水的溝渠。
「所以成王殿下,這水利溝渠您也看見了,實在是風雨摧殘,加之時日年久才如此。」水部司郎中說,「殿下,日頭大了可別曬傷。」
林懷治摸了摸駿馬懸夜馰的五花辮,道:「年久失修?宋明府未上報?」
「這......這橋樑溝渠一有不妥之處,下官就會立即呈報有司,不敢有片刻懈怠。「藍田縣令宋華逸麵有尬色,說,「隻是成王殿下,這事報上去跟批下來再到執行可是慢的很。」
話裏意思還不是說戶部和工部、都水監的責任。
都水監使者道:「都水監與水部司掌京城水利,怎麽可能會推諉此等民生大事。」
「諸位說的都有理,隻是為民舉措,日後可別再拖了。」鄭鬱想你們還不是因戶部沒來人,所以使勁往他們身上推,說,「聖上重視此番修葺京畿周邊的水利政舉,諸位理當齊心協力才是。」
身後官員一通答應,覺出針對戶部太過,悻悻閉嘴。
「此次工程是交予謝閣老及成王殿下督辦。」鄭鬱笑著迴頭,望了眼人群,疑道:「謝閣老人呢?」
工部侍郎道:「謝閣老中了暑熱,休假在家呢。」
林懷治調轉馬頭,望了眼鄭鬱,兩人相視一笑。林懷治微抬頜示意他看向前方,鄭鬱尋目光看去。
前方的終南山盛著金光,雲霞傾斜撫摸著山尖,千裏平原展於眼前,晨夏的風吹進兩人身間,身後是有著萬裏鵬程的長安。
--------------------
人物設定:
林懷湘是一個被陳仙言和劉千甫嚴厲盯著長大的孩子,他童年常被陳仙言要求如何向林懷清學習。
他的童年就是在母親無限的期望中度過,然後頭上還頂著一個近乎完美的兄長,他心裏會有點叛逆,現在也很叛逆。
謝謝閱讀啦!
第101章 亭台
此後幾天鄭鬱陪著林懷治帶著這些官員走遍長安周邊,勘察了護城河的水勢,對於八水的溝渠情況有了一番大致了解,便開始命水部司與都水監開始修葺。
七月轉瞬來到,朝堂上還在為著六月劉千甫提出的新法細碎吵著。但世家看德元帝有囫圇過去的意思後,也沒繼續追著咬。
夕陽殘晦照映的荷香亭中,黃昏熱浪不減,水車帶起的水簾將亭內人與外間的熱氣隔開。亭簷的水滴入蓮池中,旁邊水車發著力將水送到亭尖。
「這麽多事,總算要處理完了。」鄭鬱伏案哀嚎,眼前是水簾遮天。
林懷治坐他旁邊,直身為他捏肩,輕笑:「這段日子辛苦鄭少卿了。」
兩人最近除了勘察水利,林懷治多數都在驪山住,而鄭鬱則在長安做著禦史台的事,見麵也不算多。
「不辛苦,至少局已布下,過幾日就會有成效。」鄭鬱眯眼擺手笑道,「世家冗盛,想要讓他們依著我們的步子,就得下狠藥。」
林懷治力道深厚,舒緩著鄭鬱的疲累,他道:「屆時我會提前把人撤走。」
棋局早已被鄭鬱和袁紘布下,就等人來鑽,鄭鬱問:「劉九安的傷也快好了吧?」
「自然。」林懷治道,「硯卿是又有何高見?」
鄭鬱輕笑一聲:「高見談不上,但他這把刀也不能不用。」
林懷治:「嗯?」
鄭鬱按住林懷治的手,轉身在林懷治耳邊密語幾句。
「他會走入這一步嗎?」林懷治好奇。
鄭鬱說:「除去世家推行新法,對你和太子都有好處。這幾日我觀劉仲山派了幾批人馬人去外地,不知是何事,宮中一切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