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再三後,他顫聲道:「下官權財、官職以及身家性命都是右相給的,自以右相為先。」
劉千甫笑著將趙晉拉起來,俊逸的麵目染著親近人的笑意,「你和苗安去外麵沉幾年,做出點功績來,朝堂還有你們一席之地,太子也是看重你們的。」
趙晉垂眸答道:「多謝太子殿下和右相器重。」
劉千甫收了手,轉著指間白玉扳指,輕描淡寫道:「謝密和張書意送的什麽?」
趙晉看著劉千甫隨之笑道:「大禮。」想起紫雲樓的事,又問劉千甫,「不過揭發那人,右相你看怎麽辦?」
「不過蛞螻,何足在意。」劉千甫深嘆口氣,說,「縱得進士,也隻是三萬官位中的一個,好好照料就是。」
黃昏時分的紫宸殿中,火光暗暗,依稀還帶著紫雲樓裏的桂花酒味。
德元帝依次看過手上進士的試卷,感慨道:「還真不錯,十七人,六人及,其餘十一人是怎麽弄來的?」
袁紘揖禮小心道:「恐怕是私賄為之,陛下要免了嗎?」
「袁卿猜猜,這裏麵有沒有你家二十一郎?」德元帝沒迴袁紘的話。
袁紘沉吟,道:「幼子若才疏學淺,就算一時走運提了名,日後總要見得真章。」
「亭宜是個好孩子,還算不錯,你這個父親沒少教他。」德元帝說,「現下京官中還有何空缺?」
吏部司郎中答道:「這是空缺名冊,請陛下過目。」
說罷將冊子遞於張守一,而後張守一轉給德元帝。
德元帝把冊子來來去去翻了兩遍,思忖片刻後,說:「授袁亭宜秘書省校書郎,徐球萬年縣縣尉,華州鄉貢李康授藍田縣尉,餘者,吏部按規矩來。落第者,統統發迴原籍。」
吏部司郎中道:「是,陛下。」
德元帝不耐揮手讓吏部司郎中退下,而後看著殿內的袁紘、劉千甫、嚴明樓肅聲道:「三位愛卿認為這事該如何?」
「臣認為,這事是吏部尚書失職之罪,新科進士名冊都會交由右相看,難道右相是沒看出來嗎?」嚴明樓耐人尋味地看了眼劉千甫。
「嚴尚書啊!我說了我不知道這件事。」劉千甫淡笑著說,「趙晉和苗安若私下受賄,難不成會把贓物擺我家去?」
紫雲樓的事袁紘來時就知道了,這裏麵肯定有劉千甫的手攪著。隻是現下劉千甫在,他不好明說此事。
德元帝寵信劉千甫,就是在放縱自身,科舉舞弊引出苗頭,不妨再將這把火燒大些。
袁紘直擊要害,沉聲道:「陛下,臣認為該嚴查趙晉和苗安,朝中早有受賄之風,現下不如一併打擊了才是。」
「誰查這件事?」德元帝想這三人裏,總算這個袁紘還靈光。
劉千甫上前幾步,說道:「不如把這件事交給大理寺和禦史台,兩司素來正直,定不會枉法。」
「陛下,臣認為不妥,大理寺卿是右相你的親家,要是想做什麽不就做了嗎?」袁紘還能不知道劉千甫那點心思,直接出言拒絕。
劉千甫反擊說道:「袁相公是認為我會徇私?好!大理寺不行,還有禦史台,禦史中丞謝密為人還算行吧?」
嚴明樓看德元帝思慮狀,立馬說道:「可謝密是左諫議大夫的妻弟,且這次落第人裏也有謝密的兒子,這查起來不好說啊!陛下,此事遍及朝堂,陛下既然想大查貪汙風氣,不如重新指派人,指一個與朝堂沒有多少交情的人。」
「嗯......沒有多少交情的人?」德元帝喃喃著這句話,貪汙這件事要大查,就勢必會得罪京裏權貴。
骨子得硬,身份也得硬。
「陛下,平陽世子尚在長安。」劉千甫想透了嚴明樓的話,但他更能猜透德元帝的心。
袁紘忍無可忍道:「平陽王也是你的親家,右相!」
「我推舉的人都是為了陛下著想,袁維之你何必一而再再而三的往兒女親家上靠。」劉千甫怒了。
他實在想不通袁紘一天天記著這些做什麽,難道在家無趣的日子就是數他跟誰結了親嗎?
這邊德元帝還在思索,袁紘雙指懟著劉千甫,厲聲嗬斥:「劉仲山你是為了陛下,還是為了別的,隻有你自己心裏最清楚。」
「我心裏?我一切都是為了大雍,我在中樞多年,掌誥令,可曾出過錯?」劉千甫撥開袁紘的手,反駁,「倒是袁維之你上次命給事中駁了同川長公主的詔書,是覺得陛下決策不好嗎?」
說起這個,袁紘就氣,大喝:「你進言加皇妹食實封至兩千戶,可知加這五百戶,實乃違反祖製。」
「祖製?陛下疼惜幼妹,這分明是陛下仁厚寬宏,憐愛手足之情,怎麽到了你袁維之眼裏就是違反祖製了。」劉千甫懶得跟袁紘爭,說,「陛下,臣認為平陽世子既在京,不如就讓他來查這件事。一則此人生性忠直,不與權貴交染,二則,陛下任用人才,何須擔心內裏不實的曲折,隻需見結果就行。」
這兩人吵起來就沒完,德元帝和嚴明樓早已習慣。
嚴明樓未參與他倆的爭吵,神智還算清醒,將王台鶴在腦裏念了幾遍,又想起紫雲殿裏的一人說道:「陛下,北陽王之子鄭鬱也在京。」
--------------------
第60章 作親
嚴明樓看德元帝已在思考這件事,不如就應了劉千甫的話,繼而再推一個人出來。劉千甫想借這件事剷除異己,那也得看這人上不上鉤。
劉千甫笑著將趙晉拉起來,俊逸的麵目染著親近人的笑意,「你和苗安去外麵沉幾年,做出點功績來,朝堂還有你們一席之地,太子也是看重你們的。」
趙晉垂眸答道:「多謝太子殿下和右相器重。」
劉千甫收了手,轉著指間白玉扳指,輕描淡寫道:「謝密和張書意送的什麽?」
趙晉看著劉千甫隨之笑道:「大禮。」想起紫雲樓的事,又問劉千甫,「不過揭發那人,右相你看怎麽辦?」
「不過蛞螻,何足在意。」劉千甫深嘆口氣,說,「縱得進士,也隻是三萬官位中的一個,好好照料就是。」
黃昏時分的紫宸殿中,火光暗暗,依稀還帶著紫雲樓裏的桂花酒味。
德元帝依次看過手上進士的試卷,感慨道:「還真不錯,十七人,六人及,其餘十一人是怎麽弄來的?」
袁紘揖禮小心道:「恐怕是私賄為之,陛下要免了嗎?」
「袁卿猜猜,這裏麵有沒有你家二十一郎?」德元帝沒迴袁紘的話。
袁紘沉吟,道:「幼子若才疏學淺,就算一時走運提了名,日後總要見得真章。」
「亭宜是個好孩子,還算不錯,你這個父親沒少教他。」德元帝說,「現下京官中還有何空缺?」
吏部司郎中答道:「這是空缺名冊,請陛下過目。」
說罷將冊子遞於張守一,而後張守一轉給德元帝。
德元帝把冊子來來去去翻了兩遍,思忖片刻後,說:「授袁亭宜秘書省校書郎,徐球萬年縣縣尉,華州鄉貢李康授藍田縣尉,餘者,吏部按規矩來。落第者,統統發迴原籍。」
吏部司郎中道:「是,陛下。」
德元帝不耐揮手讓吏部司郎中退下,而後看著殿內的袁紘、劉千甫、嚴明樓肅聲道:「三位愛卿認為這事該如何?」
「臣認為,這事是吏部尚書失職之罪,新科進士名冊都會交由右相看,難道右相是沒看出來嗎?」嚴明樓耐人尋味地看了眼劉千甫。
「嚴尚書啊!我說了我不知道這件事。」劉千甫淡笑著說,「趙晉和苗安若私下受賄,難不成會把贓物擺我家去?」
紫雲樓的事袁紘來時就知道了,這裏麵肯定有劉千甫的手攪著。隻是現下劉千甫在,他不好明說此事。
德元帝寵信劉千甫,就是在放縱自身,科舉舞弊引出苗頭,不妨再將這把火燒大些。
袁紘直擊要害,沉聲道:「陛下,臣認為該嚴查趙晉和苗安,朝中早有受賄之風,現下不如一併打擊了才是。」
「誰查這件事?」德元帝想這三人裏,總算這個袁紘還靈光。
劉千甫上前幾步,說道:「不如把這件事交給大理寺和禦史台,兩司素來正直,定不會枉法。」
「陛下,臣認為不妥,大理寺卿是右相你的親家,要是想做什麽不就做了嗎?」袁紘還能不知道劉千甫那點心思,直接出言拒絕。
劉千甫反擊說道:「袁相公是認為我會徇私?好!大理寺不行,還有禦史台,禦史中丞謝密為人還算行吧?」
嚴明樓看德元帝思慮狀,立馬說道:「可謝密是左諫議大夫的妻弟,且這次落第人裏也有謝密的兒子,這查起來不好說啊!陛下,此事遍及朝堂,陛下既然想大查貪汙風氣,不如重新指派人,指一個與朝堂沒有多少交情的人。」
「嗯......沒有多少交情的人?」德元帝喃喃著這句話,貪汙這件事要大查,就勢必會得罪京裏權貴。
骨子得硬,身份也得硬。
「陛下,平陽世子尚在長安。」劉千甫想透了嚴明樓的話,但他更能猜透德元帝的心。
袁紘忍無可忍道:「平陽王也是你的親家,右相!」
「我推舉的人都是為了陛下著想,袁維之你何必一而再再而三的往兒女親家上靠。」劉千甫怒了。
他實在想不通袁紘一天天記著這些做什麽,難道在家無趣的日子就是數他跟誰結了親嗎?
這邊德元帝還在思索,袁紘雙指懟著劉千甫,厲聲嗬斥:「劉仲山你是為了陛下,還是為了別的,隻有你自己心裏最清楚。」
「我心裏?我一切都是為了大雍,我在中樞多年,掌誥令,可曾出過錯?」劉千甫撥開袁紘的手,反駁,「倒是袁維之你上次命給事中駁了同川長公主的詔書,是覺得陛下決策不好嗎?」
說起這個,袁紘就氣,大喝:「你進言加皇妹食實封至兩千戶,可知加這五百戶,實乃違反祖製。」
「祖製?陛下疼惜幼妹,這分明是陛下仁厚寬宏,憐愛手足之情,怎麽到了你袁維之眼裏就是違反祖製了。」劉千甫懶得跟袁紘爭,說,「陛下,臣認為平陽世子既在京,不如就讓他來查這件事。一則此人生性忠直,不與權貴交染,二則,陛下任用人才,何須擔心內裏不實的曲折,隻需見結果就行。」
這兩人吵起來就沒完,德元帝和嚴明樓早已習慣。
嚴明樓未參與他倆的爭吵,神智還算清醒,將王台鶴在腦裏念了幾遍,又想起紫雲殿裏的一人說道:「陛下,北陽王之子鄭鬱也在京。」
--------------------
第60章 作親
嚴明樓看德元帝已在思考這件事,不如就應了劉千甫的話,繼而再推一個人出來。劉千甫想借這件事剷除異己,那也得看這人上不上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