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是四哥說那宅子送給兒臣了,他還立了字據。”
楚承簡從懷中拿出那張字據,李全德見狀連忙下來拿過紙張走到永安帝麵前,遞上去。
“要不是有四哥確切的話語,兒臣也不敢將那宅子賣了啊。”
永安帝接過紙張,見其被折得整齊,也明白此字據被保存完好。
心中明白了,楚承簡早有預謀,的確是他坑了他四哥的銀子。
楚承宇看看楚承簡,又看看永安帝和其手中的紙張,“你剛剛說等一下,就是去拿這個?”
“四哥,這是憑證,你要尋父皇說理,自然要拿來給父皇看了。”
楚承簡默默移得遠了些,生怕又被四哥揍了,但思及在禦前,四哥就是看在父皇的麵子上,也得收斂。
“父皇,九郎字據都哄兒臣立下了,還說他沒有坑兒臣的銀子,您要為兒臣做主啊,”楚承宇又真誠的磕頭。
“你要朕為你做什麽主?”永安帝反問,“這字據是你立的吧?”
“是,但這是九郎騙兒臣立的。”
“那這白紙黑字上寫的,還有你宋親王的私印,不管趙王是如何得的,那也是你自願贈予給趙王的。”
永安帝拿著紙張,朝禦桌上重重一拍,越說越生氣。
為何四兒子如此蠢,永安帝想起他其餘的兒子,得出一個結論,隨他母妃了。
“父皇·····”
“所以這個虧,你怎麽都得吃下去。”
楚承宇垂著頭,心中氣急,幾千兩銀子他不在乎,但自己吃癟,心中真的很難受。
永安帝又看向楚承簡,氣道,“還有你,趙王,你眼裏還有沒有兄長了?親兄弟的銀子都坑,你日後是不是要坑朕的銀子了?”
“父皇,兒子不敢,”楚承簡磕下頭,“兒臣隻是無能,府上有好幾年沒有進項,兒臣心中焦急,想為府上多添些銀子花,但又沒有本事。”
“然後你就盯上了你四哥?”
“不是,兒臣沒有,是四哥撞上來的,”楚承簡的聲音很小。
“你很缺銀子?”永安帝問,“你的王妃不給你銀子花?”
“沒有,”楚承簡迴道,“不,是缺銀子,但王妃會給兒臣銀子花,但兒臣不願坐吃山空,也不願看見王妃為銀錢發愁。”
永安帝盯著楚承簡,他就不信趙王妃會沒有銀子,這傻兒子該不會被他王妃給騙了吧。
他的心中惆悵,怎麽一個兩個都那麽傻,這個也隨·····
不對,九郎的母妃不算傻,他的外家舅舅和表兄都不傻。
永安帝又看向楚承宇,這個是真傻,真隨他母妃,也隨外家,但他自己的外家也是定國公穆氏,這讓永安帝更加惆悵了。
“那麽心疼你的王妃?那你為何要養外室?”
“兒臣,兒臣沒有想,”楚承簡頭也不抬的道。
“沒事,你要真想,朕給你指婚,賞你個側妃,也繞不著你那麽辛苦的在外邊養,”永安帝冷眼道,“還給皇室丟人。”
“不,不,兒臣真的不想,”楚承簡心中有些慌張。
這要是迴去被王妃知曉,他給王妃帶了個姐妹迴去,舊氣加新氣,楚承簡覺得要完了。
“父皇,府上都揭不開鍋了,過幾個月又要添一張口,兒臣不敢再添一張口,她們一看就吃得多。”
永安帝:“······”
她們吃得再多也沒有你多啊。
一個親王用揭不開鍋來形容王府,這得多寒酸啊。
趙王妃嫁妝有不少吧,就沒想著給丈夫花點?
不過,夫妻間不信任,妻子的嫁妝要留給孩子,不給丈夫花也正常,永安帝也能理解。
但慧妃銀子也多啊,難不成親娘也不將銀子給兒子花?她的銀子要帶去棺材裏?
“趙親王,不顧兄弟情分,坑騙兄長,於府上禁足半年,無召不得外出,”永安帝冷聲道。
楚承簡想著禁足半年不能出府,這也太無聊了,但想到半年不上朝,冬日不上朝,可以睡懶覺,這還是能接受的。
況且王妃過幾個月就要生了,他正好在府上陪著王妃,挺好,也能接受。
“怎麽了,不接受?”永安帝見其沒有動靜,問。
“不,兒臣····”楚承簡想到什麽,問,“不過父皇,兒臣的王妃過幾個月就要臨盆了,那孩子降生時的洗三禮,滿月宴,能辦嗎?”
“兒臣不想委屈了孩子,這怎麽說也是兒臣的第二個孩子,要是不能辦,孩子多可憐啊,”楚承簡絮絮叨叨的說著。
永安帝都無語了,他還沒說不給辦呢,“自然可以,這是朕的皇孫,你不想委屈了他,朕自然也不想。”
“謝父皇,”楚承簡欣喜道,“兒臣遵命,無父皇的旨意,絕不踏出府門半步。”
楚承宇在一旁,心中不滿父皇對楚承簡的懲罰,這也太輕了。
永安帝又將目光轉向楚承宇,這個太傻了,又丟了銀子,搞得他這個做父皇的都不好意思懲戒他了。
“四郎,念及此事是九郎不對,朕不罰你禁足,”永安帝道,“但此事也因你而起,朕便罰你放下此事,別因此事破壞了你們的兄弟感情。”
“是,兒臣遵命,”楚承宇心不甘情不願的迴道。
“你的長子快要成婚了吧?”
“是,半個月後,王妃正在籌辦,”楚承宇應道。
“迴去好好辦,到時朕給懷仁添禮,”永安帝道,“都娶兒媳了,別和九郎一般見識。”
“是,兒臣遵命。”
“沒什麽事就迴去吧,”永安帝揮揮手,看著他們就糟心。
等楚承簡與楚承宇出了殿後,楚承宇瞪著楚承簡。
“四哥,別那樣看本王,咱們都沒討著什麽好,”楚承簡誠懇道,“此事是弟弟不對,弟弟給四哥賠罪。”
“你要真想,就賠銀子吧。”
楚承簡為難了,“四哥,真的沒銀子了,你也看到了,弟弟迴去還得去給王妃一個解釋。”
“嗬,活該。”
“是弟弟活該,”楚承簡歎息,“侄兒成婚,弟弟是不能來了,王妃月份大了也不能來了,懷澈還小,單獨去,本王也不放心。”
“怎麽了,想逃禮兒?”
楚承簡從懷中拿出那張字據,李全德見狀連忙下來拿過紙張走到永安帝麵前,遞上去。
“要不是有四哥確切的話語,兒臣也不敢將那宅子賣了啊。”
永安帝接過紙張,見其被折得整齊,也明白此字據被保存完好。
心中明白了,楚承簡早有預謀,的確是他坑了他四哥的銀子。
楚承宇看看楚承簡,又看看永安帝和其手中的紙張,“你剛剛說等一下,就是去拿這個?”
“四哥,這是憑證,你要尋父皇說理,自然要拿來給父皇看了。”
楚承簡默默移得遠了些,生怕又被四哥揍了,但思及在禦前,四哥就是看在父皇的麵子上,也得收斂。
“父皇,九郎字據都哄兒臣立下了,還說他沒有坑兒臣的銀子,您要為兒臣做主啊,”楚承宇又真誠的磕頭。
“你要朕為你做什麽主?”永安帝反問,“這字據是你立的吧?”
“是,但這是九郎騙兒臣立的。”
“那這白紙黑字上寫的,還有你宋親王的私印,不管趙王是如何得的,那也是你自願贈予給趙王的。”
永安帝拿著紙張,朝禦桌上重重一拍,越說越生氣。
為何四兒子如此蠢,永安帝想起他其餘的兒子,得出一個結論,隨他母妃了。
“父皇·····”
“所以這個虧,你怎麽都得吃下去。”
楚承宇垂著頭,心中氣急,幾千兩銀子他不在乎,但自己吃癟,心中真的很難受。
永安帝又看向楚承簡,氣道,“還有你,趙王,你眼裏還有沒有兄長了?親兄弟的銀子都坑,你日後是不是要坑朕的銀子了?”
“父皇,兒子不敢,”楚承簡磕下頭,“兒臣隻是無能,府上有好幾年沒有進項,兒臣心中焦急,想為府上多添些銀子花,但又沒有本事。”
“然後你就盯上了你四哥?”
“不是,兒臣沒有,是四哥撞上來的,”楚承簡的聲音很小。
“你很缺銀子?”永安帝問,“你的王妃不給你銀子花?”
“沒有,”楚承簡迴道,“不,是缺銀子,但王妃會給兒臣銀子花,但兒臣不願坐吃山空,也不願看見王妃為銀錢發愁。”
永安帝盯著楚承簡,他就不信趙王妃會沒有銀子,這傻兒子該不會被他王妃給騙了吧。
他的心中惆悵,怎麽一個兩個都那麽傻,這個也隨·····
不對,九郎的母妃不算傻,他的外家舅舅和表兄都不傻。
永安帝又看向楚承宇,這個是真傻,真隨他母妃,也隨外家,但他自己的外家也是定國公穆氏,這讓永安帝更加惆悵了。
“那麽心疼你的王妃?那你為何要養外室?”
“兒臣,兒臣沒有想,”楚承簡頭也不抬的道。
“沒事,你要真想,朕給你指婚,賞你個側妃,也繞不著你那麽辛苦的在外邊養,”永安帝冷眼道,“還給皇室丟人。”
“不,不,兒臣真的不想,”楚承簡心中有些慌張。
這要是迴去被王妃知曉,他給王妃帶了個姐妹迴去,舊氣加新氣,楚承簡覺得要完了。
“父皇,府上都揭不開鍋了,過幾個月又要添一張口,兒臣不敢再添一張口,她們一看就吃得多。”
永安帝:“······”
她們吃得再多也沒有你多啊。
一個親王用揭不開鍋來形容王府,這得多寒酸啊。
趙王妃嫁妝有不少吧,就沒想著給丈夫花點?
不過,夫妻間不信任,妻子的嫁妝要留給孩子,不給丈夫花也正常,永安帝也能理解。
但慧妃銀子也多啊,難不成親娘也不將銀子給兒子花?她的銀子要帶去棺材裏?
“趙親王,不顧兄弟情分,坑騙兄長,於府上禁足半年,無召不得外出,”永安帝冷聲道。
楚承簡想著禁足半年不能出府,這也太無聊了,但想到半年不上朝,冬日不上朝,可以睡懶覺,這還是能接受的。
況且王妃過幾個月就要生了,他正好在府上陪著王妃,挺好,也能接受。
“怎麽了,不接受?”永安帝見其沒有動靜,問。
“不,兒臣····”楚承簡想到什麽,問,“不過父皇,兒臣的王妃過幾個月就要臨盆了,那孩子降生時的洗三禮,滿月宴,能辦嗎?”
“兒臣不想委屈了孩子,這怎麽說也是兒臣的第二個孩子,要是不能辦,孩子多可憐啊,”楚承簡絮絮叨叨的說著。
永安帝都無語了,他還沒說不給辦呢,“自然可以,這是朕的皇孫,你不想委屈了他,朕自然也不想。”
“謝父皇,”楚承簡欣喜道,“兒臣遵命,無父皇的旨意,絕不踏出府門半步。”
楚承宇在一旁,心中不滿父皇對楚承簡的懲罰,這也太輕了。
永安帝又將目光轉向楚承宇,這個太傻了,又丟了銀子,搞得他這個做父皇的都不好意思懲戒他了。
“四郎,念及此事是九郎不對,朕不罰你禁足,”永安帝道,“但此事也因你而起,朕便罰你放下此事,別因此事破壞了你們的兄弟感情。”
“是,兒臣遵命,”楚承宇心不甘情不願的迴道。
“你的長子快要成婚了吧?”
“是,半個月後,王妃正在籌辦,”楚承宇應道。
“迴去好好辦,到時朕給懷仁添禮,”永安帝道,“都娶兒媳了,別和九郎一般見識。”
“是,兒臣遵命。”
“沒什麽事就迴去吧,”永安帝揮揮手,看著他們就糟心。
等楚承簡與楚承宇出了殿後,楚承宇瞪著楚承簡。
“四哥,別那樣看本王,咱們都沒討著什麽好,”楚承簡誠懇道,“此事是弟弟不對,弟弟給四哥賠罪。”
“你要真想,就賠銀子吧。”
楚承簡為難了,“四哥,真的沒銀子了,你也看到了,弟弟迴去還得去給王妃一個解釋。”
“嗬,活該。”
“是弟弟活該,”楚承簡歎息,“侄兒成婚,弟弟是不能來了,王妃月份大了也不能來了,懷澈還小,單獨去,本王也不放心。”
“怎麽了,想逃禮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