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兵不血刃下襄陽1
三國重生廖化助劉備興複漢室 作者:竹外桃花356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何事如此驚慌?”
一旁的蔡瑁不悅地皺起眉頭,語氣嚴厲地問道。
“主公,蔡將軍,緊急軍情!劉備已經集結二十萬人馬,陳兵漢水北岸,隨時可能南下!”那下人氣喘籲籲地稟報著。
“什麽?這怎麽可能?前幾天探報來說,劉備大軍近二十萬,北上攻打許都了,怎麽突然南下了?”蔡瑁瞪大了眼睛,滿臉的不可思議,疑惑地問道。
“對了,這是我們許昌細作傳迴的情報。”那下人連忙把一份情報遞給蔡瑁。
蔡瑁迫不及待地接過情報,匆忙瀏覽了一番,隨後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身體也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德珪,何事如此驚慌?”
劉表見蔡瑁神情異常,臉色蒼白,不禁擔心地問道。
“主公,我們在許都的細作傳迴消息,曹操竟然表奏劉備為荊州刺史,太尉,位列三公,還把劉備手下諸將封為荊州各地的官員,甚至和劉備達成了三年之內互不攻伐的協議!”
蔡瑁聲音顫抖地說道,眼中充滿了驚恐和憤怒。
“主公,您才是真正的荊州刺史,曹操居然又表奏劉備為荊州刺史,這不是明顯讓我們和劉備去爭搶嗎,曹操真是居心叵測啊!”蔡瑁憤怒地說道。
“曹賊真是可惡,咳…咳…咳!”劉表劇烈的咳嗽著,臉色蒼白如紙。
“報,主公,江夏太守黃祖傳來緊急軍情。”又一下人來報。
蔡瑁慌忙接過,打開一看,又是驚出一身冷汗。
“德珪,黃祖哪裏有什麽緊急軍情?”劉表急問道。
“主公,江東孫權起兵15萬,以周瑜為都督,大軍集結於柴桑,準備對江夏郡動手了,黃太守傳信請求派軍支援。”蔡瑁小心翼翼的道。
“可惡,曹賊!”
“無恥的大耳賊!”
“還有那碧眼小兒!”
劉表氣得破口大罵曹操、劉備和孫權三人,他的聲音充滿了憤怒和無奈。然而,就在這時,劉表突然感到一陣眩暈,眼前一黑,便吐出一口鮮血,暈倒在地。
眾人驚慌失措,連忙將劉表扶起,唿喊著他,但劉表卻沒有任何反應。他們知道,劉表的病情已經嚴重到無法挽迴的地步,這次的打擊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主公!”
“老爺!”
“快,傳醫者,快!”蔡夫人急忙喊道。她心急如焚,眼中滿是擔憂和焦急。
很快,一名醫者急匆匆地趕來,他神色凝重,額頭上布滿汗珠。他迅速走到劉表身邊,開始仔細查看病情並進行治療。
“大夫,怎麽樣?我家老爺他怎麽樣了?”蔡夫人急切地問道,聲音中帶著一絲擔憂。
隻見大夫緩緩搖了搖頭,臉上露出無可奈何的神情。
他沉重地歎了口氣,語氣中充滿了遺憾:“夫人,州牧大人因怒火攻心,導致病情急劇惡化,現已病入膏肓,藥石已然無效,恕在下無能為力了!”
聽到這個消息,蔡夫人臉色瞬間變得蒼白,身體微微顫抖著。她緊緊握著拳頭,淚水在眼眶中打轉,但卻強忍著不讓它落下。
“姐,現在可不是傷心的時候呀!劉備的大軍已經在漢水對岸了,他們隨時都有可能渡過漢水來攻打襄陽!我們得趕緊想辦法才行啊!”蔡瑁焦急地說道。
蔡夫人淚眼婆娑地看著他,抽泣著迴答:“我隻是一個婦道人家,哪裏能想出什麽好主意呀!要不還是把蒯氏兄弟叫來,聽聽他們的意見吧。”
蔡瑁一聽,覺得這個主意不錯,連忙點頭說道:“對,對,還是姐姐想得周到。來人呐,快去請蒯良和蒯越兩位先生過來,就說有緊急要事需要商議。”
不一會兒,蒯良和蒯越便匆匆趕到了州牧府。兩人一進門,看到蔡夫人紅腫的眼睛,心中便明白了幾分。蔡瑁趕忙迎上前去,將當前的局勢詳細地告訴了他們。
“子柔先生,異度先生,你們說怎麽辦才好啊?”蔡瑁滿臉愁容地說道。
“如今劉備大軍二十萬人陳兵漢水,襄陽城內僅有守軍2萬人馬,這襄陽城怕是守不住了。”蒯越皺眉道。
“那異度先生,我們該怎麽辦才好呢?”蔡瑁再次著急地問道。
“將軍莫急,如今擺在將軍您麵前的有兩條條路。”
“其一就是投降。如今劉備大軍壓境,我等雖有守城之心,但敵我雙方兵力懸殊太大,根本無法抵擋劉備的攻勢,不如順應大勢,向劉備投降,如此一來,不僅能保住性命,還可以繼續享受榮華富貴。”
“其二如若將軍不願投降,那就應當放棄襄陽,退守南郡。南郡城高池深,糧草軍械充足,可以供十萬大軍使用兩年,且城中有三萬步軍和五萬水軍駐紮,足以堅守,以待時變。”
“此外,如今主公病情危急,二公子年紀尚幼,無力掌控大局。而大公子劉琦遠在荊南,對荊州局勢一無所知。
因此,當務之急是立刻派遣使者前往荊南,召迴大公子劉琦,由他來主持大局,以避免內亂的發生。唯有如此,我們方能應對當前錯綜複雜的局勢。”
蔡瑁聽完蒯越的這番話,眼睛突然亮了起來。
但他想到自己曾兩度敗給劉備,與劉備交惡,要他向劉備投降,那簡直是癡人說夢,何況,劉備手下甘寧讓自己受盡屈辱,自己無論如何是不能投降劉備的。
至於讓大公子劉琦迴來主持大局,更是絕無可能。此前,他沒少針對大公子劉琦,導致大公子對他心懷怨恨,甚至恨不得將他碎屍萬段。若真讓大公子劉琦迴來,一旦他掌權,蔡家恐怕會在瞬間被大公子劉琦剿滅。
送別蒯氏兄弟後,蔡瑁即刻召集心腹將領,來到州牧府商議重大事宜。
漢水北岸,陽光灑下,映照出一片繁忙景象。一座又一座的浮橋橫跨在寬闊的漢水上,連接著兩岸。
魏延和王平率領的三萬精銳軍隊已經集結完畢,整齊地排列在岸邊。士兵們精神抖擻,士氣高昂,等待著命令。
魏延站在高地上,目光堅定地望著前方,他身穿鎧甲,手持寶劍,英姿颯爽。
作為此次南下荊州的先鋒大軍,魏延心情非常激動。
隻聽他大聲說道:“大軍速速渡過漢水,在漢水南岸集結,準備攻打襄陽!”聲音響徹整個戰場。
一旁的蔡瑁不悅地皺起眉頭,語氣嚴厲地問道。
“主公,蔡將軍,緊急軍情!劉備已經集結二十萬人馬,陳兵漢水北岸,隨時可能南下!”那下人氣喘籲籲地稟報著。
“什麽?這怎麽可能?前幾天探報來說,劉備大軍近二十萬,北上攻打許都了,怎麽突然南下了?”蔡瑁瞪大了眼睛,滿臉的不可思議,疑惑地問道。
“對了,這是我們許昌細作傳迴的情報。”那下人連忙把一份情報遞給蔡瑁。
蔡瑁迫不及待地接過情報,匆忙瀏覽了一番,隨後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身體也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德珪,何事如此驚慌?”
劉表見蔡瑁神情異常,臉色蒼白,不禁擔心地問道。
“主公,我們在許都的細作傳迴消息,曹操竟然表奏劉備為荊州刺史,太尉,位列三公,還把劉備手下諸將封為荊州各地的官員,甚至和劉備達成了三年之內互不攻伐的協議!”
蔡瑁聲音顫抖地說道,眼中充滿了驚恐和憤怒。
“主公,您才是真正的荊州刺史,曹操居然又表奏劉備為荊州刺史,這不是明顯讓我們和劉備去爭搶嗎,曹操真是居心叵測啊!”蔡瑁憤怒地說道。
“曹賊真是可惡,咳…咳…咳!”劉表劇烈的咳嗽著,臉色蒼白如紙。
“報,主公,江夏太守黃祖傳來緊急軍情。”又一下人來報。
蔡瑁慌忙接過,打開一看,又是驚出一身冷汗。
“德珪,黃祖哪裏有什麽緊急軍情?”劉表急問道。
“主公,江東孫權起兵15萬,以周瑜為都督,大軍集結於柴桑,準備對江夏郡動手了,黃太守傳信請求派軍支援。”蔡瑁小心翼翼的道。
“可惡,曹賊!”
“無恥的大耳賊!”
“還有那碧眼小兒!”
劉表氣得破口大罵曹操、劉備和孫權三人,他的聲音充滿了憤怒和無奈。然而,就在這時,劉表突然感到一陣眩暈,眼前一黑,便吐出一口鮮血,暈倒在地。
眾人驚慌失措,連忙將劉表扶起,唿喊著他,但劉表卻沒有任何反應。他們知道,劉表的病情已經嚴重到無法挽迴的地步,這次的打擊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主公!”
“老爺!”
“快,傳醫者,快!”蔡夫人急忙喊道。她心急如焚,眼中滿是擔憂和焦急。
很快,一名醫者急匆匆地趕來,他神色凝重,額頭上布滿汗珠。他迅速走到劉表身邊,開始仔細查看病情並進行治療。
“大夫,怎麽樣?我家老爺他怎麽樣了?”蔡夫人急切地問道,聲音中帶著一絲擔憂。
隻見大夫緩緩搖了搖頭,臉上露出無可奈何的神情。
他沉重地歎了口氣,語氣中充滿了遺憾:“夫人,州牧大人因怒火攻心,導致病情急劇惡化,現已病入膏肓,藥石已然無效,恕在下無能為力了!”
聽到這個消息,蔡夫人臉色瞬間變得蒼白,身體微微顫抖著。她緊緊握著拳頭,淚水在眼眶中打轉,但卻強忍著不讓它落下。
“姐,現在可不是傷心的時候呀!劉備的大軍已經在漢水對岸了,他們隨時都有可能渡過漢水來攻打襄陽!我們得趕緊想辦法才行啊!”蔡瑁焦急地說道。
蔡夫人淚眼婆娑地看著他,抽泣著迴答:“我隻是一個婦道人家,哪裏能想出什麽好主意呀!要不還是把蒯氏兄弟叫來,聽聽他們的意見吧。”
蔡瑁一聽,覺得這個主意不錯,連忙點頭說道:“對,對,還是姐姐想得周到。來人呐,快去請蒯良和蒯越兩位先生過來,就說有緊急要事需要商議。”
不一會兒,蒯良和蒯越便匆匆趕到了州牧府。兩人一進門,看到蔡夫人紅腫的眼睛,心中便明白了幾分。蔡瑁趕忙迎上前去,將當前的局勢詳細地告訴了他們。
“子柔先生,異度先生,你們說怎麽辦才好啊?”蔡瑁滿臉愁容地說道。
“如今劉備大軍二十萬人陳兵漢水,襄陽城內僅有守軍2萬人馬,這襄陽城怕是守不住了。”蒯越皺眉道。
“那異度先生,我們該怎麽辦才好呢?”蔡瑁再次著急地問道。
“將軍莫急,如今擺在將軍您麵前的有兩條條路。”
“其一就是投降。如今劉備大軍壓境,我等雖有守城之心,但敵我雙方兵力懸殊太大,根本無法抵擋劉備的攻勢,不如順應大勢,向劉備投降,如此一來,不僅能保住性命,還可以繼續享受榮華富貴。”
“其二如若將軍不願投降,那就應當放棄襄陽,退守南郡。南郡城高池深,糧草軍械充足,可以供十萬大軍使用兩年,且城中有三萬步軍和五萬水軍駐紮,足以堅守,以待時變。”
“此外,如今主公病情危急,二公子年紀尚幼,無力掌控大局。而大公子劉琦遠在荊南,對荊州局勢一無所知。
因此,當務之急是立刻派遣使者前往荊南,召迴大公子劉琦,由他來主持大局,以避免內亂的發生。唯有如此,我們方能應對當前錯綜複雜的局勢。”
蔡瑁聽完蒯越的這番話,眼睛突然亮了起來。
但他想到自己曾兩度敗給劉備,與劉備交惡,要他向劉備投降,那簡直是癡人說夢,何況,劉備手下甘寧讓自己受盡屈辱,自己無論如何是不能投降劉備的。
至於讓大公子劉琦迴來主持大局,更是絕無可能。此前,他沒少針對大公子劉琦,導致大公子對他心懷怨恨,甚至恨不得將他碎屍萬段。若真讓大公子劉琦迴來,一旦他掌權,蔡家恐怕會在瞬間被大公子劉琦剿滅。
送別蒯氏兄弟後,蔡瑁即刻召集心腹將領,來到州牧府商議重大事宜。
漢水北岸,陽光灑下,映照出一片繁忙景象。一座又一座的浮橋橫跨在寬闊的漢水上,連接著兩岸。
魏延和王平率領的三萬精銳軍隊已經集結完畢,整齊地排列在岸邊。士兵們精神抖擻,士氣高昂,等待著命令。
魏延站在高地上,目光堅定地望著前方,他身穿鎧甲,手持寶劍,英姿颯爽。
作為此次南下荊州的先鋒大軍,魏延心情非常激動。
隻聽他大聲說道:“大軍速速渡過漢水,在漢水南岸集結,準備攻打襄陽!”聲音響徹整個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