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東吳出兵
三國重生廖化助劉備興複漢室 作者:竹外桃花356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吳郡吳縣
年僅 19 歲的孫權繼承父兄之誌,統領江東。
剛剛被封為吳侯的孫權正沉浸在喜悅之中,心中充滿了成就感和自豪感。
他年輕有為,意氣風發,眼中閃爍著堅定和自信的光芒。
他迴想起半年前,兄長孫策突然遇刺身亡,將江東這片廣袤的土地托付給他的時候。那時,內憂外患交織在一起,局勢十分危急。眾人對他這位年輕的繼承者並不看好,而他自己也深感肩頭壓力沉重如山。
然而,他並沒有被困難擊倒。他憑借著堅強的意誌和手段,逐漸穩定了局勢。
廬江太守李術公然反叛,成為了他麵臨的第一個挑戰。但他毫不畏懼,果斷采取行動,最終成功平定叛亂,斬殺李術,得其部眾三萬餘人馬。
宗室之內,廬陵太守孫輔暗通曹操,試圖背叛江東。這一消息傳來時,孫權心中一驚,但很快就冷靜下來。他巧妙地運用策略,化解了這場危機。
此外,還有孫暠聚集私兵企圖奪權,孫權以迅雷之勢拿下了孫暠,收編了其部眾。
豫章、會稽等地山越人聚眾作亂,孫權以大軍討伐,收編山越三萬餘人馬,把其他不服的山越人趕迴了深山老林。
幸運的是,他還得到了一群忠誠可靠的文臣武將們的支持與輔佐。其中包括張昭、周瑜、魯肅、韓當、程普、黃蓋、周泰等等。他們各展其能,共同協助孫權度過難關,穩定了江東的局勢。
如今,孫權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享受勝利的果實。
“主公,汝南的劉備正集結兵馬,看來是準備對荊州下手了。”坐在下麵的魯肅一臉嚴肅地說道。
孫權皺起眉頭,疑惑地問道:“劉備動作如此之快,他不是剛剛才擊敗曹仁,和曹操對峙於許昌城下嗎?怎麽這麽快就有新動作了?”
魯肅迴答說:“主公,據探子來報,曹操和劉備雖然對峙於許都,但似乎他們之間達成了某種協議。曹操不僅表奏劉備為荊州刺史,還把劉備手下諸將封到荊州各地為官,劉備隨後就撤兵了。”
孫權歎息道:“真是可惜啊!本以為他們會拚個兩敗俱傷,沒想到竟然和解了。”
魯肅分析道:“主公,曹操、劉備二人皆是世之梟雄,他們深知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道理。眼下曹操和袁紹正在爭奪北方的控製權,而劉備則想趁此機會南下奪取荊州,荊州之地對我們也至關重要。”
孫權點了點頭,表示認同:“嗯,你說得不錯。荊州對我們東吳來說同樣至關重要。占據荊州,便能全據長江天險,以東吳和荊州之地為根基,進而可以圖謀天下,成就霸業;退一步亦可安民自保,鞏固根基。”
魯肅接著說道:“主公,如今我們東吳內部已然穩固,正是圖謀天下之時,還請主公早作謀劃才好。”
這時,一名下人前來稟報:“啟稟主公,都督周瑜派專人從柴桑送來了一封密信。”
孫權聽聞,連忙下令:“快,將信呈上來!”
下人呈上信件,孫權接過信,迫不及待地拆開並迅速瀏覽了一遍,隨後將信遞給身旁的魯肅。
魯肅看完信後,激動地對孫權說道:“主公,這可是上天賜予我們的絕佳機會啊!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主公應盡快起兵攻打江夏,剿滅黃祖,首先奪取江夏郡,再謀取江陵和南郡。”
孫權聽後,興奮地說道:“好,就按子敬所說去辦。”
他緊接著下令:“傳我的命令,集結江東十萬兵馬,與柴桑的五萬水軍會合,共計十五萬大軍。
任命周瑜為大都督,程普、韓當為副都督,黃蓋、周泰、丁奉、徐盛、淩統、淩操等人為大將。魯肅,你擔任參軍校尉,限你們三日之內在柴桑集結完畢,必須攻克江夏,活捉黃祖那個老家夥,我定要親手殺了他,為父親報仇雪恨。”
“諾!”
與此同時,孫權下令讓呂蒙和賀齊二人分別率領八千士兵前往豫章和會稽兩地。他們的任務不僅是要鎮守這兩個重要地區,還要對當地的山越人形成威懾。
山越人的存在一直以來都是東吳的心腹大患,如果不加以控製,這些山越人隨時可能會給東吳帶來麻煩。因此,孫權希望通過這次軍事行動,徹底震懾住山越人,讓他們不敢輕易出山擾亂。
荊州,襄陽城。
州牧府內,一片寧靜祥和之氣。陽光透過窗戶灑進房間,照亮了劉表蒼白的臉龐。他躺在病床上,神情疲憊,但眼神卻透露出一絲欣慰。
蔡夫人坐在床邊,細心地照顧著劉表。她端起一碗藥,輕輕地吹了吹,然後溫柔地遞給劉表:“老爺,該喝藥了。”
劉表微微點頭,接過藥碗,慢慢地喝了下去。蔡夫人看著他喝完藥,眼中滿是關切和擔憂。
“老爺,您感覺怎麽樣?有沒有好一些?”蔡夫人輕聲問道。
劉表笑了笑,安慰道:“好多了,多虧了你這些天的悉心照料。”
蔡夫人輕輕歎了口氣:“老爺,您一定要快點好起來啊!”
這時,一個丫鬟匆匆走了進來,向蔡夫人稟報:“夫人,蔡瑁將軍還跪在門外呢,已經跪了一夜了。”
蔡夫人皺了皺眉,轉頭對劉表說:“老爺,我那不爭氣的弟弟已經在外麵跪了一夜了,您就饒了他吧。”
劉表聞言,臉上露出怒色:“他喪師辱國,先後折損我荊州十幾萬大軍,還有臉迴來?”說完,他因激動而劇烈咳嗽起來。
蔡夫人急忙幫劉表順氣,勸說道:“老爺,別生氣,氣壞了身子可不好。蔡瑁雖然有錯,但畢竟也是咱們自家的人,您就原諒他這次吧。”
劉表喘著粗氣,無奈地搖了搖頭:“罷了,讓他進來吧。”
蔡夫人點了點頭,示意丫鬟將蔡瑁帶進來。不一會兒,蔡瑁一臉愧疚地走進房間,撲通一聲跪在劉表麵前。
“主公,我知道錯了,請主公責罰!”蔡瑁低著頭,聲音顫抖地說道。
劉表瞪了他一眼,冷冷地說:“責罰?你可知道自己犯了多大過錯?”
劉表歎了口氣,擺擺手:“罷了,事已至此,多說無益,你先起來吧。”
“報,主公,有緊急軍情!”
這時一個下人慌慌張張跑了進來。
年僅 19 歲的孫權繼承父兄之誌,統領江東。
剛剛被封為吳侯的孫權正沉浸在喜悅之中,心中充滿了成就感和自豪感。
他年輕有為,意氣風發,眼中閃爍著堅定和自信的光芒。
他迴想起半年前,兄長孫策突然遇刺身亡,將江東這片廣袤的土地托付給他的時候。那時,內憂外患交織在一起,局勢十分危急。眾人對他這位年輕的繼承者並不看好,而他自己也深感肩頭壓力沉重如山。
然而,他並沒有被困難擊倒。他憑借著堅強的意誌和手段,逐漸穩定了局勢。
廬江太守李術公然反叛,成為了他麵臨的第一個挑戰。但他毫不畏懼,果斷采取行動,最終成功平定叛亂,斬殺李術,得其部眾三萬餘人馬。
宗室之內,廬陵太守孫輔暗通曹操,試圖背叛江東。這一消息傳來時,孫權心中一驚,但很快就冷靜下來。他巧妙地運用策略,化解了這場危機。
此外,還有孫暠聚集私兵企圖奪權,孫權以迅雷之勢拿下了孫暠,收編了其部眾。
豫章、會稽等地山越人聚眾作亂,孫權以大軍討伐,收編山越三萬餘人馬,把其他不服的山越人趕迴了深山老林。
幸運的是,他還得到了一群忠誠可靠的文臣武將們的支持與輔佐。其中包括張昭、周瑜、魯肅、韓當、程普、黃蓋、周泰等等。他們各展其能,共同協助孫權度過難關,穩定了江東的局勢。
如今,孫權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享受勝利的果實。
“主公,汝南的劉備正集結兵馬,看來是準備對荊州下手了。”坐在下麵的魯肅一臉嚴肅地說道。
孫權皺起眉頭,疑惑地問道:“劉備動作如此之快,他不是剛剛才擊敗曹仁,和曹操對峙於許昌城下嗎?怎麽這麽快就有新動作了?”
魯肅迴答說:“主公,據探子來報,曹操和劉備雖然對峙於許都,但似乎他們之間達成了某種協議。曹操不僅表奏劉備為荊州刺史,還把劉備手下諸將封到荊州各地為官,劉備隨後就撤兵了。”
孫權歎息道:“真是可惜啊!本以為他們會拚個兩敗俱傷,沒想到竟然和解了。”
魯肅分析道:“主公,曹操、劉備二人皆是世之梟雄,他們深知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道理。眼下曹操和袁紹正在爭奪北方的控製權,而劉備則想趁此機會南下奪取荊州,荊州之地對我們也至關重要。”
孫權點了點頭,表示認同:“嗯,你說得不錯。荊州對我們東吳來說同樣至關重要。占據荊州,便能全據長江天險,以東吳和荊州之地為根基,進而可以圖謀天下,成就霸業;退一步亦可安民自保,鞏固根基。”
魯肅接著說道:“主公,如今我們東吳內部已然穩固,正是圖謀天下之時,還請主公早作謀劃才好。”
這時,一名下人前來稟報:“啟稟主公,都督周瑜派專人從柴桑送來了一封密信。”
孫權聽聞,連忙下令:“快,將信呈上來!”
下人呈上信件,孫權接過信,迫不及待地拆開並迅速瀏覽了一遍,隨後將信遞給身旁的魯肅。
魯肅看完信後,激動地對孫權說道:“主公,這可是上天賜予我們的絕佳機會啊!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主公應盡快起兵攻打江夏,剿滅黃祖,首先奪取江夏郡,再謀取江陵和南郡。”
孫權聽後,興奮地說道:“好,就按子敬所說去辦。”
他緊接著下令:“傳我的命令,集結江東十萬兵馬,與柴桑的五萬水軍會合,共計十五萬大軍。
任命周瑜為大都督,程普、韓當為副都督,黃蓋、周泰、丁奉、徐盛、淩統、淩操等人為大將。魯肅,你擔任參軍校尉,限你們三日之內在柴桑集結完畢,必須攻克江夏,活捉黃祖那個老家夥,我定要親手殺了他,為父親報仇雪恨。”
“諾!”
與此同時,孫權下令讓呂蒙和賀齊二人分別率領八千士兵前往豫章和會稽兩地。他們的任務不僅是要鎮守這兩個重要地區,還要對當地的山越人形成威懾。
山越人的存在一直以來都是東吳的心腹大患,如果不加以控製,這些山越人隨時可能會給東吳帶來麻煩。因此,孫權希望通過這次軍事行動,徹底震懾住山越人,讓他們不敢輕易出山擾亂。
荊州,襄陽城。
州牧府內,一片寧靜祥和之氣。陽光透過窗戶灑進房間,照亮了劉表蒼白的臉龐。他躺在病床上,神情疲憊,但眼神卻透露出一絲欣慰。
蔡夫人坐在床邊,細心地照顧著劉表。她端起一碗藥,輕輕地吹了吹,然後溫柔地遞給劉表:“老爺,該喝藥了。”
劉表微微點頭,接過藥碗,慢慢地喝了下去。蔡夫人看著他喝完藥,眼中滿是關切和擔憂。
“老爺,您感覺怎麽樣?有沒有好一些?”蔡夫人輕聲問道。
劉表笑了笑,安慰道:“好多了,多虧了你這些天的悉心照料。”
蔡夫人輕輕歎了口氣:“老爺,您一定要快點好起來啊!”
這時,一個丫鬟匆匆走了進來,向蔡夫人稟報:“夫人,蔡瑁將軍還跪在門外呢,已經跪了一夜了。”
蔡夫人皺了皺眉,轉頭對劉表說:“老爺,我那不爭氣的弟弟已經在外麵跪了一夜了,您就饒了他吧。”
劉表聞言,臉上露出怒色:“他喪師辱國,先後折損我荊州十幾萬大軍,還有臉迴來?”說完,他因激動而劇烈咳嗽起來。
蔡夫人急忙幫劉表順氣,勸說道:“老爺,別生氣,氣壞了身子可不好。蔡瑁雖然有錯,但畢竟也是咱們自家的人,您就原諒他這次吧。”
劉表喘著粗氣,無奈地搖了搖頭:“罷了,讓他進來吧。”
蔡夫人點了點頭,示意丫鬟將蔡瑁帶進來。不一會兒,蔡瑁一臉愧疚地走進房間,撲通一聲跪在劉表麵前。
“主公,我知道錯了,請主公責罰!”蔡瑁低著頭,聲音顫抖地說道。
劉表瞪了他一眼,冷冷地說:“責罰?你可知道自己犯了多大過錯?”
劉表歎了口氣,擺擺手:“罷了,事已至此,多說無益,你先起來吧。”
“報,主公,有緊急軍情!”
這時一個下人慌慌張張跑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