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庸的大軍填滿了穀地,朱棣此時再發動進攻,已是失了先手。


    若是換在更開闊的地形,朱棣的騎兵並不懼怕對方號稱“騎兵殺手”的長矛兵。


    因為長矛兵雖然善於拌馬腿、刺馬腹,但朱棣的騎兵仍然可以利用機動性的優勢,繞襲地方步兵陣型的側翼甚至後排。


    長矛兵偏笨重,想整體轉向更是不易,往往被騎兵一繞後,立時便會大亂。


    但此刻穀地的寬度有限,盛庸又刻意把陣型拉開,長矛兵一排排地填入穀內,從西側的山壁一直排到東側的山壁,讓朱棣的騎兵沒有繞後的空間,隻能從正麵衝鋒。


    朱棣無愧其“善戰”之名,即便在這樣的條件下,也強行為麾下騎兵創造出馳騁的空間。


    他的中軍加上朱能、丘福二部人馬,騎兵分為三路,好似一支“三叉戟”,三路騎兵如三支錐子般“鑿”進盛庸的步兵陣中。


    最頭排的騎兵被長矛挑落馬下,其身後的騎兵立時緊跟著補上。


    南軍為將穀地填滿,把陣型排成左右均勻的一條長線,卻遭遇到三個“點”的突破,能形成戰力的士兵很少,大部分長矛兵隻是站在陣線之上,卻打不到三支錐子般突入己陣的敵兵。


    在付出少量的傷亡之後,朱棣、朱能和丘福三支騎兵成功突進敵陣,朱能率領的左軍和丘福的右軍立刻開始往朱棣中軍的方向迂迴,往其他站在前線無法轉向的長矛兵的身後包抄過去。


    沒有迂迴繞後的空間,就強行製造出空間。


    這正是朱棣強大與可怕的地方。


    盛庸在遠處帥台上看著穀中發生的一切,命小校打出旗語,下令平安、何福兩支人馬從第二梯隊的陣中出擊,將朱能、丘福兩支正迂迴包抄的騎兵攔腰截斷,讓其首尾難顧。


    朱棣同樣做出應對,命朱能丘福停止包抄,三隊騎兵合成一支箭頭般的三角形,互相掩護,在敵陣之中左衝右突。


    身處穀地北側的李遠率領一支刀盾兵,陣型呈一個左右展開的寬闊扇麵,緩步向前推進,將敵方最前排的長矛兵壓得向後退卻。


    這些長矛兵麵前是李遠的刀盾兵,身後又是朱棣的騎兵三角陣,進也不是退也不是,開始向兩側移動,然後一起反身向中間衝殺。


    如此一來,朱棣和盛庸的兩支近二十萬人的大軍彼此交纏在一起,都失去進一步變陣的空間,一場決戰變成慘烈無比的肉搏,刀光劍影之中,隨時都有人倒下,血流成河。


    藍橋位於朱棣全軍的最後一段,當他得知前麵發生的一切,知道朱棣和盛庸已陷入僵持不休的死局,大軍潰敗隻在一線之間。


    一旦被困在東邊山路上的朱高煦張輔被殲滅,徐輝祖的應天新軍從東路入穀,朱棣的大軍將陷入包夾,那時就是想撤退也再沒可能。


    而此刻朱能、丘福、李遠和朱棣的中軍都已參戰,己方唯一還能出動的“活棋”,就隻剩下他和風夜菱的兩隊人馬。


    這場戰鬥的勝負,整場戰役成敗,乃至天下大勢北或是南的決定權,一切的責任和壓力,忽然都落到藍橋的肩上。


    “跟我來!”藍橋高舉寶劍,“向東進擊,無論如何要把二殿下他們救出來。”


    他懷柔營的五旗軍同時出動,赤旗、黑旗、黃旗在前,白旗和青旗在後,八千將士從李遠刀盾兵的側翼殺出,發出震天響的喊殺聲,往東側山路的方向衝去。


    在東側的山路前,一支萬許人的敵兵攔住他們的去路,為首一將手持亮銀槍,高居馬背冷眼橫眉,正是宿敵張仲傑。


    “小賊,今天看你還往哪跑?”張仲傑哈哈大笑,在馬上虛揮一槍,一道真氣立時箭一般地往藍橋直飛過來。


    藍橋如今身負乾坤訣和虛燼十方兩項神功,隨手揮劍一劈,將張仲傑的真氣化解,接著一馬當先地殺入敵陣,流光劍左砍右刺,手下無一合之將。


    懷柔營的戰士們早經曆過和韃靼鐵騎的硬仗,見主帥如此威猛,士氣頓時大振,在大奉先、絕命和鐵牛的帶領下三路齊出,和張仲傑的“四象軍”短兵相接。


    藍橋使出“七星連珠”,在一眨眼間擊斃七名敵兵,接著趁另幾名敵人刀槍及體前,猛迴一口真氣,又使出三昧真火,再次造成殺傷。


    這些“四象軍”的戰士們,都是張仲傑“四象無極”的輔煉使,他們修煉內力後,把大部分功力傳給各自的小頭目,小頭目再傳給上層的小頭目,最後一層層傳到四象使孤狼、幽冥、水仙和螳螂身上,再集中傳給煉主張仲傑。


    由於身負內力,這些四象軍的戰士格外不好對付,在懷柔營的角度看來,就好像對方每個人都是身強力壯,膂力過人,打起來極為吃力。


    鐵牛大奉先等人在軍中以大力見長,對上四象軍的戰士時,往往需要使出對付兩三個人的力氣,才能勉強對付一個敵人。


    隻有絕命享受這種生死一線的快感,殺得興起,沒過多久就血染戰袍,也不知是敵人還是自己的鮮血。


    在藍橋看來,由於身處人人皆有內力的萬軍叢中,環境中的“能量密度”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每一次使出真氣,彈指之間就能再次補滿,經脈中的真氣好似取之無禁用之不竭,天一劍氣不斷從他的流光劍上攻出。


    一支接一支的“光箭”如串糖葫蘆般射入敵軍陣中,一如那日在小雲台的山洞裏,他以此招擊殺蒙古兵時的情景。


    練成乾坤訣的第六層後,他的經脈對真氣反複充放的耐受能力大大提升,讓他可以肆無忌憚地使出絕招。


    當然,由於四象軍的戰士都有內功底子,他一支光箭穿過五六人已是極限,若遇到小頭目級的人物,往往一次隻能穿過二三人。


    但這已足夠在四象軍內造成恐慌,不少軍士再顧不上迎麵攻來的懷柔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躲避藍橋的天一劍氣上。


    這樣一來,在懷柔營戰士有序的衝擊之下,四象軍的陣型開始變得散亂。


    張仲傑幾次試圖欺身至藍橋近處,都被他用連珠箭似的天一劍氣逼了迴來。無奈之下,他衝入懷柔營的陣中,虎入羊群般下重手連殺數人,想逼藍橋主動找他決戰。


    而就在這時,他隻聽蹄聲驟起,風夜菱的琅琊鐵騎從側翼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難英雄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端木南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端木南柯並收藏靖難英雄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