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道濟和尚在人間已經七世為僧,原降龍羅漢入凡度化眾生而應化人間。於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顯示圓寂假脫化而暗中留形住世繼續在人間行俠仗義,扶危濟困,除暴安良,普度眾生。
此元朝已滅,大明王朝剛剛建立,貧苦出身的朱元璋當皇帝一心為百姓著想,道濟和尚見大局已定,自然安心了不少。
此時的道濟和尚經過百來年的修行以及積累功德,所證道的果位已非僅僅是小乘的羅漢果位,已經達到了大乘菩薩的十地菩薩中的八地的菩薩了。八地菩薩的境界是功德任運增進,煩惱不再現行,不為名利所動和境風所誘,隻有大願度生,所以稱為不動地,也就是永不退轉的大法身大菩薩境界了。
為使讀者更加明白了解關於十地菩薩各境界,在此一一分解。
?十地菩薩包括以下十地?:
歡喜地?:初地的菩薩,斷除了身見結、戒禁取結、疑結,不再有執著恐怖、顛倒、夢想。不憂慮生活,不懼怕死亡,不怨人毀謗。進入初地的菩薩,等於生到諸佛如來的家中去了。助人為本,以布施為樂,能紹隆佛種,能弘法度生,由於分證了佛陀的法身,相應於菩提,是故歡喜踴躍,所以稱為歡喜地。
?離垢地?:二地的菩薩,自己修行十善,也勸人勤修十善,不再誤犯微細的戒律,遠離垢染,獲得三業清淨,能夠廣行慈悲,饒益有情,所以稱為離垢地。
?發光地?:三地的菩薩,勤求佛法,依教奉行,能忍一切外境,不再動心,精修定學,得慈悲喜舍四無量定,德性升華,像光明一樣,驅散了一切暗冥,所以稱為發光地。
?焰慧地?:四地的菩薩,精進修習三十七道品,袪除了我執、法執,見解上沒有愚癡,思想上也無謬誤,智慧之光像火焰一樣熾盛,照亮佛道,所以稱為焰慧地。
?難勝地?:五地的菩薩,不但修滿了禪定,而且更證悟真實的諦理,離諸戲論,證悟空、有不二,不住生死,不住涅盤,這是極難到達的階位,所以稱為難勝地。
?現前地?:六地的菩薩,圓滿了般若智慧,經常安住在滅盡定中,不起有漏心識分別,照見緣起性空,徹悟諸法自性,真實的佛法已現前,所以稱為現前地。
?遠行地?:七地的菩薩,安住在滅盡定中,出定入定,隨念自由,不用功而能行諸佛法,度眾生而有無限方便,遠大的目標即將到達,所以稱為遠行地。
?不動地?:八地的菩薩,功德任運增進,煩惱不再現行,不為名利所動和境風所誘,隻有大願度生,所以稱為不動地。
?善慧地?:九地的菩薩無相無功用行,自證的固然無功用行,為他說法亦無待功用,以自然而然的清淨法力守護佛法寶藏,以純善的智慧開示眾生,所以稱為善慧地。
?法雲地?:十地的菩薩是真正的法王子了。修行功滿,唯務化利眾生,大慈如雲,普能陰覆,雖施作潤澤而本寂不動。經雲:“慈陰妙雲覆涅盤海,名法雲地”
十地是大乘菩薩道的修行階位,即指十種地位,十個菩薩行的重要階位。又作十住。地,梵語 bhu^mi,乃住處、住持、成就之意。即住其位為家,並於其位持法、育法、生果之意。
大乘菩薩道的修行階位。大地能生長萬物,故佛典中常以‘地’來形容能生長功德的菩薩行。‘十地’即指十種菩薩修行的重要階位。在佛典中,不同的經論,往往對十地的內容有不同的描述。
進入第八地,名‘不動地’。怎麽叫不動呢?第七地的無相行,還是有功用的,八地是無相而又無功用的。到了這,智慧、功德都任運地增進,煩惱也不再起現形。不為煩惱所動,也不為功用所動,所以叫不動。如人在夢中渡河,用盡一切伎倆,艱苦地用力過去,忽然醒來,就一切功用都息了。三界修所斷的煩惱,過去沒有斷盡,但不致引生危險。因為菩薩並不急急的要斷煩惱,隻要能控製就得了。有時,還可利用煩惱,作自利利他的方便。但進入第八地,煩惱障已不斷而自然斷盡;所以在菩薩階位中,八地得無生法忍,才盡斷三界惑,如阿羅漢一樣。八地菩薩的無相行,證無分別法性,得無生法忍,都可說與阿羅漢的證入涅盤一致。而斷盡三界煩惱,也與阿羅漢一樣。
《十地經》說︰菩薩進入第八地,要入涅盤。以佛的加持力,菩薩的本願力,當然不會像小乘那樣入涅盤的。從此進入真正的不共之二乘的菩薩道。五地菩薩極艱難而能進入的大乘深境(無相行),到這才完全到達。約十度說,八地的大願,最極清淨,所以能於無相無功用行中,起如幻三昧,於三有中,普現一切身,普說一切法。如普門大士觀世音菩薩那樣,‘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這都是八地以上的深行菩薩境界。無相行中,不但能知有如幻,而且是顯現如幻(無戲論相),與空性平等不二;八地菩薩純無相行,所以說八地菩薩起如幻三昧了。
此時的濟公活佛,可謂出神入化之神通無礙,無需打坐,可隨時隨地入定變化,能超越飛升到三十三天,甚至七十二天甚至非想天以及各方佛國淨土,下能入幽冥地府各各之地,如魚遊水,豪無障礙,變化無極。
這一日,濟公活佛直接來到幽冥地府之第十九層地獄那裏拜見地藏王菩薩。
原來的地府也是屬於天庭所管轄,後來天庭和地界分開,地府之主為後土娘娘,後天娘娘後來退居他處,於是讓道佛儒各派一人協助後土娘娘管理地界。
道教為紫薇大帝的化身乃是豐都大帝,道家講究降魔衛道,故豐都大帝鎮守豐都山與九幽地獄,逮捕和鎮壓六天鬼神、邪魔外道,是地府的監獄長。
而儒教為東嶽大帝,儒家講究秩序,故東嶽大帝立三曹六部七十五司,各地設城隍、山神、土地,管理陽界人間秩序。
佛教是為地藏菩薩,佛家講究因果輪迴,故地藏菩薩設陰間十八層地獄了結因果,並掌管六道輪迴。其實地獄之種種變化,也是眾生共同業力顯現之境,正所謂種什麽因而成什麽果,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
濟公菩薩來到地府第十九層地獄,見地藏王菩薩,時地藏王菩薩現比丘形,頭戴五佛瓔珞五寶冠,左手持寶珠,右手執錫杖,坐於千葉青蓮花上。旁邊有一隻長著獨角的白犬,是為其座下神獸,名曰諦聽。
正是:
地藏菩薩妙難倫,化現金容處處分。
三途六道聞妙法,四生十類蒙慈恩。
明珠照徹天堂路,金錫振開地獄門。
累劫親姻蒙接引,九蓮台畔禮慈尊。
南無九華幽冥世界大慈大悲 地藏王菩薩。
濟公和尚菩薩麵見地藏王菩薩,合掌道:“貧僧道濟拜見地藏王菩薩,菩薩普度地獄罪苦眾生,不辭辛勞,道濟深以為感。”
地藏王菩薩聞言,以梵音聲,而說道:“道濟如今已是八地菩薩之境界,不必如此客氣,你我皆是佛門弟子。”
濟公菩薩道:“弟子道濟拜見地藏王菩薩,菩薩萬安,菩薩久遠劫前早得佛位,為渡眾生而留在地獄,發下地獄不空不為佛之大願。弟子道濟,銘感五內,以為學習之榜樣。”
其實地藏王菩薩經過無數劫的修行,早已具備成佛果位。然而,在釋迦牟尼佛即將圓寂之際,他上忉利天為天人說法的時候,喚來地藏王菩薩,告訴地藏王菩薩,自己即將涅盤,而彌勒佛尚未在人間降生,在這段無佛的時期,六道眾生就由地藏王菩薩來教化。地藏王菩薩再次發下宏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然而,即使彌勒佛已經降生並成佛,地藏王菩薩仍然堅守他的誓願,繼續以菩薩的身份救度眾生。
地藏王菩薩道:“汝來地府第十九層地獄所為何事?”
道濟菩薩迴道:“是為遊地府觀情況,見眾生,度眾生,順便拜見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之地藏王菩薩。與菩薩論人間風雲變化之事。”
地藏王菩薩道:“汝已證得八地菩薩不動轉之境界,可望盡八大劫前後之宇宙鴻荒變化,何苦來求教於我?”
道濟和尚微微一笑,道:“思念菩薩大行大願,特來拜見菩薩。”
地藏王菩薩道:“汝有心了,甚喜甚喜。”
道濟和尚言道:“菩薩救度地獄眾生,勞苦功高,勞累辛苦,小僧既然拜見了菩薩,就不便再打擾菩薩,這就告辭。”
說罷,道濟和尚菩薩化成一道金光消失了 。
道濟和尚菩薩離開了第十九層地獄,來到幽冥地府的第一殿秦廣王殿,十殿閻羅之一的秦廣王看見道濟和尚菩薩前來,連忙招唿小鬼差擺出宴席,倒了熱茶,請濟公活佛喝茶。
道濟和尚菩薩向秦廣王問了地府靈魂投胎的情況,便坐下來喝了喝茶,然後和秦廣王聊了起來。
秦廣王蔣歆,作為第一殿的閻王,他負責審判亡魂的第一關。秦廣王麵貌是豹眼獅鼻,絡腮長須,頭戴方冠,右手持笏於胸前,象征著他的權威和仁孝。
秦廣王統轄人間壽命之長短,功過經由各地城隍、土地、查察司匯報本殿,由秦廣王親審宣判。罪孽深重者,發配各殿大小地獄去承受應得的酷刑以消業。
秦廣王道:“稟告濟公活佛,阮小謝已經投胎轉世為明朝皇帝朱元璋的第五個兒子周定王朱橚,明成祖朱棣的同母兄弟。朱橚敏而好學,擅長詞賦,且性好醫學。”
濟公活佛道:“如此甚好。”
正說話間,濟公活佛靈光一閃,自言自語道:“不好,毛太華有難,和尚我一定要救得此人,並且得保他安全一生,讓他以後能娶妻生子,傳有後代。”
於是濟公和尚菩薩以神通之力,變化出一個分身,前往人間救人。
秦廣王見狀,深感不解,問道:“此人是何大人物,活佛菩薩如此記掛此人?”
濟公活佛迴道:“此人日後的第二十代的子孫乃是我華夏之救世之人,其後代將在清朝光緒十九年出生,乃是以後新華夏之締造者和領導人。”
秦廣王聞言,正色道:“如此說來,那毛太華的後人是偉人,聖人,那一定是要救他,而且要保證他壽命長,子孫多,我這就依此增加此人壽命,以及安排他日後妻子兒子孫子的情況,保證未來一定有偉人出世。”
且說濟公和尚剛才說的毛太華是何人?在此,細細說來。
毛太華從江西吉水西遷大約在元末明初,即1366年(丙午年)之後。因是逃難中,兵荒馬亂,前途未卜,沒有確定的目標,走到哪裏算哪裏,有活幹能維持生計就停下來,沒活幹又往前走,故而途中滯留時間較長,約有兩三年,到達永勝時,已是明朝初年。永勝當時叫北勝,除了海拔較高,達2400米左右外,地理、氣候、自然條件與故土龍城相差不大。加上當地世居的是彝、僳僳、白、納西、普米、傣和苗等土著民族,社會相對安定。
毛太華等人來到此地,為謀生計,靠幫工度日,屬“打工仔”之列。由於年輕,身強體壯,特別能吃苦耐勞,又掌握了先進的農耕技術,深受當地土著民族的賞識和好評,日子過得很安穩。
而此時的毛太華遭人嫉妒,被惡人暗中下毒,生命危在旦夕,此濟公和尚分身成一個遊方郎中,剛好出現在毛太華的身邊。
濟公分身的遊方郎中不由分說就給毛太華灌了解毒的湯藥,當下立刻就解了毛太華身上的毒。
毛太華清醒之後,看見眼前的救命恩人郎中,連忙跪拜道謝,並且執意拿出幾兩銀子給這個郎中。而郎中卻拒絕了毛太華的好意,說道:“你是善人,命不該絕,不必謝我,前來救你,乃是天意。毛先生,以後要保護好自己,你以後的好日子還長著你,我就先告辭了,望君多加保重。”
郎中說罷就轉身離開,轉眼就看不見人影了。
濟公活佛的分身迴歸到濟公本尊身體之中,然後消失了。
濟公活佛和秦廣王談天說地,又看了看殿上的變化鏡子裏的景象。濟公看見這個鏡子顯現了許許多多的人間之事:被家暴致死或受傷嚴重的女子,未成年之間的霸淩現象、名為新冠的瘟疫、深受病苦折磨的人、戰火紛飛的人群、被騙被拐賣的婦女兒童、貪官汙吏、娛樂圈的醜聞、層出不窮…。
濟公活佛看見鏡子裏的這些畫麵,深深地歎了口氣,然後離開了地府,迴到人間。
而秦廣王得濟公活佛指引,在生死簿上麵安排了這個叫毛太華的男人壽命和後代事宜。秦廣王在生死簿上麵給毛太華安排了他將來在雲南的永勝縣會娶了一位本地姑娘,名叫王氏,他們一起養育八個孩子。
此元朝已滅,大明王朝剛剛建立,貧苦出身的朱元璋當皇帝一心為百姓著想,道濟和尚見大局已定,自然安心了不少。
此時的道濟和尚經過百來年的修行以及積累功德,所證道的果位已非僅僅是小乘的羅漢果位,已經達到了大乘菩薩的十地菩薩中的八地的菩薩了。八地菩薩的境界是功德任運增進,煩惱不再現行,不為名利所動和境風所誘,隻有大願度生,所以稱為不動地,也就是永不退轉的大法身大菩薩境界了。
為使讀者更加明白了解關於十地菩薩各境界,在此一一分解。
?十地菩薩包括以下十地?:
歡喜地?:初地的菩薩,斷除了身見結、戒禁取結、疑結,不再有執著恐怖、顛倒、夢想。不憂慮生活,不懼怕死亡,不怨人毀謗。進入初地的菩薩,等於生到諸佛如來的家中去了。助人為本,以布施為樂,能紹隆佛種,能弘法度生,由於分證了佛陀的法身,相應於菩提,是故歡喜踴躍,所以稱為歡喜地。
?離垢地?:二地的菩薩,自己修行十善,也勸人勤修十善,不再誤犯微細的戒律,遠離垢染,獲得三業清淨,能夠廣行慈悲,饒益有情,所以稱為離垢地。
?發光地?:三地的菩薩,勤求佛法,依教奉行,能忍一切外境,不再動心,精修定學,得慈悲喜舍四無量定,德性升華,像光明一樣,驅散了一切暗冥,所以稱為發光地。
?焰慧地?:四地的菩薩,精進修習三十七道品,袪除了我執、法執,見解上沒有愚癡,思想上也無謬誤,智慧之光像火焰一樣熾盛,照亮佛道,所以稱為焰慧地。
?難勝地?:五地的菩薩,不但修滿了禪定,而且更證悟真實的諦理,離諸戲論,證悟空、有不二,不住生死,不住涅盤,這是極難到達的階位,所以稱為難勝地。
?現前地?:六地的菩薩,圓滿了般若智慧,經常安住在滅盡定中,不起有漏心識分別,照見緣起性空,徹悟諸法自性,真實的佛法已現前,所以稱為現前地。
?遠行地?:七地的菩薩,安住在滅盡定中,出定入定,隨念自由,不用功而能行諸佛法,度眾生而有無限方便,遠大的目標即將到達,所以稱為遠行地。
?不動地?:八地的菩薩,功德任運增進,煩惱不再現行,不為名利所動和境風所誘,隻有大願度生,所以稱為不動地。
?善慧地?:九地的菩薩無相無功用行,自證的固然無功用行,為他說法亦無待功用,以自然而然的清淨法力守護佛法寶藏,以純善的智慧開示眾生,所以稱為善慧地。
?法雲地?:十地的菩薩是真正的法王子了。修行功滿,唯務化利眾生,大慈如雲,普能陰覆,雖施作潤澤而本寂不動。經雲:“慈陰妙雲覆涅盤海,名法雲地”
十地是大乘菩薩道的修行階位,即指十種地位,十個菩薩行的重要階位。又作十住。地,梵語 bhu^mi,乃住處、住持、成就之意。即住其位為家,並於其位持法、育法、生果之意。
大乘菩薩道的修行階位。大地能生長萬物,故佛典中常以‘地’來形容能生長功德的菩薩行。‘十地’即指十種菩薩修行的重要階位。在佛典中,不同的經論,往往對十地的內容有不同的描述。
進入第八地,名‘不動地’。怎麽叫不動呢?第七地的無相行,還是有功用的,八地是無相而又無功用的。到了這,智慧、功德都任運地增進,煩惱也不再起現形。不為煩惱所動,也不為功用所動,所以叫不動。如人在夢中渡河,用盡一切伎倆,艱苦地用力過去,忽然醒來,就一切功用都息了。三界修所斷的煩惱,過去沒有斷盡,但不致引生危險。因為菩薩並不急急的要斷煩惱,隻要能控製就得了。有時,還可利用煩惱,作自利利他的方便。但進入第八地,煩惱障已不斷而自然斷盡;所以在菩薩階位中,八地得無生法忍,才盡斷三界惑,如阿羅漢一樣。八地菩薩的無相行,證無分別法性,得無生法忍,都可說與阿羅漢的證入涅盤一致。而斷盡三界煩惱,也與阿羅漢一樣。
《十地經》說︰菩薩進入第八地,要入涅盤。以佛的加持力,菩薩的本願力,當然不會像小乘那樣入涅盤的。從此進入真正的不共之二乘的菩薩道。五地菩薩極艱難而能進入的大乘深境(無相行),到這才完全到達。約十度說,八地的大願,最極清淨,所以能於無相無功用行中,起如幻三昧,於三有中,普現一切身,普說一切法。如普門大士觀世音菩薩那樣,‘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這都是八地以上的深行菩薩境界。無相行中,不但能知有如幻,而且是顯現如幻(無戲論相),與空性平等不二;八地菩薩純無相行,所以說八地菩薩起如幻三昧了。
此時的濟公活佛,可謂出神入化之神通無礙,無需打坐,可隨時隨地入定變化,能超越飛升到三十三天,甚至七十二天甚至非想天以及各方佛國淨土,下能入幽冥地府各各之地,如魚遊水,豪無障礙,變化無極。
這一日,濟公活佛直接來到幽冥地府之第十九層地獄那裏拜見地藏王菩薩。
原來的地府也是屬於天庭所管轄,後來天庭和地界分開,地府之主為後土娘娘,後天娘娘後來退居他處,於是讓道佛儒各派一人協助後土娘娘管理地界。
道教為紫薇大帝的化身乃是豐都大帝,道家講究降魔衛道,故豐都大帝鎮守豐都山與九幽地獄,逮捕和鎮壓六天鬼神、邪魔外道,是地府的監獄長。
而儒教為東嶽大帝,儒家講究秩序,故東嶽大帝立三曹六部七十五司,各地設城隍、山神、土地,管理陽界人間秩序。
佛教是為地藏菩薩,佛家講究因果輪迴,故地藏菩薩設陰間十八層地獄了結因果,並掌管六道輪迴。其實地獄之種種變化,也是眾生共同業力顯現之境,正所謂種什麽因而成什麽果,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
濟公菩薩來到地府第十九層地獄,見地藏王菩薩,時地藏王菩薩現比丘形,頭戴五佛瓔珞五寶冠,左手持寶珠,右手執錫杖,坐於千葉青蓮花上。旁邊有一隻長著獨角的白犬,是為其座下神獸,名曰諦聽。
正是:
地藏菩薩妙難倫,化現金容處處分。
三途六道聞妙法,四生十類蒙慈恩。
明珠照徹天堂路,金錫振開地獄門。
累劫親姻蒙接引,九蓮台畔禮慈尊。
南無九華幽冥世界大慈大悲 地藏王菩薩。
濟公和尚菩薩麵見地藏王菩薩,合掌道:“貧僧道濟拜見地藏王菩薩,菩薩普度地獄罪苦眾生,不辭辛勞,道濟深以為感。”
地藏王菩薩聞言,以梵音聲,而說道:“道濟如今已是八地菩薩之境界,不必如此客氣,你我皆是佛門弟子。”
濟公菩薩道:“弟子道濟拜見地藏王菩薩,菩薩萬安,菩薩久遠劫前早得佛位,為渡眾生而留在地獄,發下地獄不空不為佛之大願。弟子道濟,銘感五內,以為學習之榜樣。”
其實地藏王菩薩經過無數劫的修行,早已具備成佛果位。然而,在釋迦牟尼佛即將圓寂之際,他上忉利天為天人說法的時候,喚來地藏王菩薩,告訴地藏王菩薩,自己即將涅盤,而彌勒佛尚未在人間降生,在這段無佛的時期,六道眾生就由地藏王菩薩來教化。地藏王菩薩再次發下宏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然而,即使彌勒佛已經降生並成佛,地藏王菩薩仍然堅守他的誓願,繼續以菩薩的身份救度眾生。
地藏王菩薩道:“汝來地府第十九層地獄所為何事?”
道濟菩薩迴道:“是為遊地府觀情況,見眾生,度眾生,順便拜見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之地藏王菩薩。與菩薩論人間風雲變化之事。”
地藏王菩薩道:“汝已證得八地菩薩不動轉之境界,可望盡八大劫前後之宇宙鴻荒變化,何苦來求教於我?”
道濟和尚微微一笑,道:“思念菩薩大行大願,特來拜見菩薩。”
地藏王菩薩道:“汝有心了,甚喜甚喜。”
道濟和尚言道:“菩薩救度地獄眾生,勞苦功高,勞累辛苦,小僧既然拜見了菩薩,就不便再打擾菩薩,這就告辭。”
說罷,道濟和尚菩薩化成一道金光消失了 。
道濟和尚菩薩離開了第十九層地獄,來到幽冥地府的第一殿秦廣王殿,十殿閻羅之一的秦廣王看見道濟和尚菩薩前來,連忙招唿小鬼差擺出宴席,倒了熱茶,請濟公活佛喝茶。
道濟和尚菩薩向秦廣王問了地府靈魂投胎的情況,便坐下來喝了喝茶,然後和秦廣王聊了起來。
秦廣王蔣歆,作為第一殿的閻王,他負責審判亡魂的第一關。秦廣王麵貌是豹眼獅鼻,絡腮長須,頭戴方冠,右手持笏於胸前,象征著他的權威和仁孝。
秦廣王統轄人間壽命之長短,功過經由各地城隍、土地、查察司匯報本殿,由秦廣王親審宣判。罪孽深重者,發配各殿大小地獄去承受應得的酷刑以消業。
秦廣王道:“稟告濟公活佛,阮小謝已經投胎轉世為明朝皇帝朱元璋的第五個兒子周定王朱橚,明成祖朱棣的同母兄弟。朱橚敏而好學,擅長詞賦,且性好醫學。”
濟公活佛道:“如此甚好。”
正說話間,濟公活佛靈光一閃,自言自語道:“不好,毛太華有難,和尚我一定要救得此人,並且得保他安全一生,讓他以後能娶妻生子,傳有後代。”
於是濟公和尚菩薩以神通之力,變化出一個分身,前往人間救人。
秦廣王見狀,深感不解,問道:“此人是何大人物,活佛菩薩如此記掛此人?”
濟公活佛迴道:“此人日後的第二十代的子孫乃是我華夏之救世之人,其後代將在清朝光緒十九年出生,乃是以後新華夏之締造者和領導人。”
秦廣王聞言,正色道:“如此說來,那毛太華的後人是偉人,聖人,那一定是要救他,而且要保證他壽命長,子孫多,我這就依此增加此人壽命,以及安排他日後妻子兒子孫子的情況,保證未來一定有偉人出世。”
且說濟公和尚剛才說的毛太華是何人?在此,細細說來。
毛太華從江西吉水西遷大約在元末明初,即1366年(丙午年)之後。因是逃難中,兵荒馬亂,前途未卜,沒有確定的目標,走到哪裏算哪裏,有活幹能維持生計就停下來,沒活幹又往前走,故而途中滯留時間較長,約有兩三年,到達永勝時,已是明朝初年。永勝當時叫北勝,除了海拔較高,達2400米左右外,地理、氣候、自然條件與故土龍城相差不大。加上當地世居的是彝、僳僳、白、納西、普米、傣和苗等土著民族,社會相對安定。
毛太華等人來到此地,為謀生計,靠幫工度日,屬“打工仔”之列。由於年輕,身強體壯,特別能吃苦耐勞,又掌握了先進的農耕技術,深受當地土著民族的賞識和好評,日子過得很安穩。
而此時的毛太華遭人嫉妒,被惡人暗中下毒,生命危在旦夕,此濟公和尚分身成一個遊方郎中,剛好出現在毛太華的身邊。
濟公分身的遊方郎中不由分說就給毛太華灌了解毒的湯藥,當下立刻就解了毛太華身上的毒。
毛太華清醒之後,看見眼前的救命恩人郎中,連忙跪拜道謝,並且執意拿出幾兩銀子給這個郎中。而郎中卻拒絕了毛太華的好意,說道:“你是善人,命不該絕,不必謝我,前來救你,乃是天意。毛先生,以後要保護好自己,你以後的好日子還長著你,我就先告辭了,望君多加保重。”
郎中說罷就轉身離開,轉眼就看不見人影了。
濟公活佛的分身迴歸到濟公本尊身體之中,然後消失了。
濟公活佛和秦廣王談天說地,又看了看殿上的變化鏡子裏的景象。濟公看見這個鏡子顯現了許許多多的人間之事:被家暴致死或受傷嚴重的女子,未成年之間的霸淩現象、名為新冠的瘟疫、深受病苦折磨的人、戰火紛飛的人群、被騙被拐賣的婦女兒童、貪官汙吏、娛樂圈的醜聞、層出不窮…。
濟公活佛看見鏡子裏的這些畫麵,深深地歎了口氣,然後離開了地府,迴到人間。
而秦廣王得濟公活佛指引,在生死簿上麵安排了這個叫毛太華的男人壽命和後代事宜。秦廣王在生死簿上麵給毛太華安排了他將來在雲南的永勝縣會娶了一位本地姑娘,名叫王氏,他們一起養育八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