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新本對著這突然塌了一角的路焦頭爛額,卻遠遠看見一個帶著鬥笠的人影從雨中徑直走來,大雨讓一切變得朦朧,何況還帶著鬥笠遮了臉,走近了才發現是銷遠哥哥,有些欣喜的說道,“銷遠哥哥怎麽來了?”
“這麽大的雨,在家裏總擔心你,我便出來看看,剛才你要晚到一步,我們便要見不到。”
銘新雖然很開心有人記掛著自己,但眼下兩人都迴不去,這才是事情艱難之處,看了看剛才那已經走遠的馬車,再去大叫他停下也無濟於事。
銷遠也知道銘新在擔憂什麽,關切的說道,“無事,等雨停了,我們自然能夠迴去,剛才我一心想要那車早日迴去送賬房先生,忘了我倆不能迴去,這倒是有些對不起你了。”
銘新聽到送賬房先生,也猜到了這多餘多馬車是勻了他們的車,他們已許久沒有好好休息過了,下雨天也不得修,今日能早日迴去也算好,而且就算兩人坐那輛馬車迴去了,這輛馬車難道就放在這兒麽?用得慣的馬車也不好找。
事已至此,二人便商量著再迴去村子裏找個相熟的茶農家歇著,靜待著雨停便一起迴去。
銘新挑的茶農家不是別處,卻恰是剛才在茶葉作坊裏提到的陳家人,說來也是正常,這東光村裏本來也就兩人未上工,一人是已歸來的陳老三,另一人是至今還未歸來的徐四,選擇陳老三家是理所應當的。
陳家對於這去而複返的小小東家卻沒有惱怒,還是十分熱情的接待了二人。陳家的茅屋興許和吳清家差不多,三間茅屋便是三兄弟長大的家,燒火的灶是在外麵簡單搭的棚子,此時已到處都在漏水,未防浸濕了家裏,還用一些碗盆接著,到比馬宅的連廊更狼狽一些。
幸得陳老大前兩年分了出去,又花光家裏所有的積蓄起了一座兩間的屋子,陳老二和陳老三才能各自有一個房間住著,哪怕以後討了媳婦也不用像大哥一樣緊趕著去起房子。陳老三是個健談的,不到一個時辰便把家裏十幾年前的小事都透露光了,銷遠也才因此得知茶農過的都是些什麽生活。
正聊著的時候,天已漸黑了,可雨卻沒有要停的樣子,銘新有些著急了,不時的望著外麵,那屋簷下的水滴卻一直不曾聽過。一旁的陳家老娘說道,“小東家,這屋簷水滴不停就說明這雨還要再下,我先去做了飯,吃了再看看能不能迴去。”
銷遠本也是著急的,可身為哥哥卻不能露怯,自己的不安會讓銘新更加的不安,便拍了拍銘新的肩說道,“既來之,則安之,不管發生什麽事有我在呢。”說完又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便問道,“過繼的事,你考慮得怎麽樣了?那日我爹是說的直了些,我想是因為不想讓你將來想起後悔,你要掛在心上,我心裏是極盼望你成為我的親弟。”
銘新沉思了一會兒,鄭重的說道,“這幾日我一直在想,大伯於我是什麽關係,早些年說真的有些怕他,可後來他去茶山呆很久時,又一直想見到他,想他迴來,迴來後多誇些我,可能這就是我心裏對父親的想象,我已經失去了一個父親,我不想再失去第二個。”
說罷有些不好意思,繼續說道,“今年在茶園裏呆的時間比往年多了許多,我打心裏喜歡在茶園裏的日子,再讓我出去獨自過活,我可能不會再這麽開心,就當是我的一點點私心,我願意做銷遠哥哥的兄弟。”
這番告白使得坐在同一根條凳的兩兄弟更加的親密了,再也沒有比這更讓人動容的私心了。
屋外的雨還在下著,兩人仍被困在這兒,已沒了先前的慌張,尋常也沒有這樣的機會話訴衷腸,更是把銘新初來時的情形又迴憶了一遍,倒把一旁的陳老三感動的眼淚涕零。
可在淨土村裏的吳清,日子卻不好過,和童二叔、王東家二人已在此處等了半天,從吃過午飯以後便坐了馬車過來,到現在這茅草屋裏什麽動靜也沒有。童二叔仗著自己相熟也進過敞開的院子一次,可屋子的大門上了鎖,敲門也沒有反應,不知不覺天已黑了。
再久等也無濟於事,午時一趟已打草驚蛇,現在茶山上也許還能等到,王東家安置好了童二叔,便與自己乘著馬車進了山。
天黑路遠,天上又還斷斷續續的飄著雨,進山的馬車即使迴道大路,也走的更緩慢了,車外一片漆黑,吳清從童二叔那裏拿來的起夜用的燈,已難以支撐,可車裏坐著的別家的王東家卻絲毫未動搖,這可苦了越走越難的車夫。
在馬家做久了的人,皆知道這對外號稱碧華閣王東家,卻是早年來了馬家並在馬家茶山長大的人,後又得老爺賞識成了智囊一般的人物,這本不是什麽稀奇事,隻是這人對外人比東家還要不苟言笑一些,故底下人有時候反而更怕這個名不正言不順的智囊。
吳清心裏叫苦,童二叔說的春生害的是整個茶山,而現在自己也是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所害之人,得,這整個茶山的苦難皆由我背了罷了,正胡思亂想時,前方有一忽閃忽閃的油燈亮起,該是到了進茶山的丁老頭那裏了,這時候到真像是海上的明燈一般。
一時歡喜揚起了趕馬的鞭,打在那敦實的馬屁股上,本以為頃刻便能到的地方,那油燈卻越來越遠,不好!車卡在積水的深坑裏了···正打滑呢。這還真是拍馬屁拍在馬蹄子上了,不得已迴頭與車裏人說道,“王東家,馬車陷進去了,前麵便是茶山入口了,你先去,等我下車推了車便去。”
車裏的人果然提著燈揚長而去,連頭都沒有迴過,欲哭無淚···,收拾了心情去推馬車,也不知老天作對,還是命該如此,馬車不進反退,將吳清撲了個踉蹌。
正一籌莫展時,卻有一群人帶著狗打著燈過來,為首的正是守山的丁老頭,笑嘻嘻的喊道,“吳老三,天黑路難走,你這馬蹄子也走不動了。”老不正經,在山上呆的久了見誰都是汙言碎語。
費了許久時間,眾人才將陷在泥裏的馬車推到丁老頭的住處,兩間木製小屋,是當年山洪過後重起,倒比家裏更舒服一些,今夜又因春生的事聚集了不少人,一間屋已擠不下,便推著吳清去了王東家單獨待著的屋子裏。
“王東家,剛才謝謝你了,叫人來幫我推了馬車,還備著薑湯。”感謝的話,自然是順溜的。誰知那東家迴過頭來一看,帶些嘲弄的說道,“我沒有傻到相信你一人能把那馬車推過來,耗些無用的時間,你先眯一會兒,等下淩晨過後再與我一起去巡山。”
“這麽大的雨,在家裏總擔心你,我便出來看看,剛才你要晚到一步,我們便要見不到。”
銘新雖然很開心有人記掛著自己,但眼下兩人都迴不去,這才是事情艱難之處,看了看剛才那已經走遠的馬車,再去大叫他停下也無濟於事。
銷遠也知道銘新在擔憂什麽,關切的說道,“無事,等雨停了,我們自然能夠迴去,剛才我一心想要那車早日迴去送賬房先生,忘了我倆不能迴去,這倒是有些對不起你了。”
銘新聽到送賬房先生,也猜到了這多餘多馬車是勻了他們的車,他們已許久沒有好好休息過了,下雨天也不得修,今日能早日迴去也算好,而且就算兩人坐那輛馬車迴去了,這輛馬車難道就放在這兒麽?用得慣的馬車也不好找。
事已至此,二人便商量著再迴去村子裏找個相熟的茶農家歇著,靜待著雨停便一起迴去。
銘新挑的茶農家不是別處,卻恰是剛才在茶葉作坊裏提到的陳家人,說來也是正常,這東光村裏本來也就兩人未上工,一人是已歸來的陳老三,另一人是至今還未歸來的徐四,選擇陳老三家是理所應當的。
陳家對於這去而複返的小小東家卻沒有惱怒,還是十分熱情的接待了二人。陳家的茅屋興許和吳清家差不多,三間茅屋便是三兄弟長大的家,燒火的灶是在外麵簡單搭的棚子,此時已到處都在漏水,未防浸濕了家裏,還用一些碗盆接著,到比馬宅的連廊更狼狽一些。
幸得陳老大前兩年分了出去,又花光家裏所有的積蓄起了一座兩間的屋子,陳老二和陳老三才能各自有一個房間住著,哪怕以後討了媳婦也不用像大哥一樣緊趕著去起房子。陳老三是個健談的,不到一個時辰便把家裏十幾年前的小事都透露光了,銷遠也才因此得知茶農過的都是些什麽生活。
正聊著的時候,天已漸黑了,可雨卻沒有要停的樣子,銘新有些著急了,不時的望著外麵,那屋簷下的水滴卻一直不曾聽過。一旁的陳家老娘說道,“小東家,這屋簷水滴不停就說明這雨還要再下,我先去做了飯,吃了再看看能不能迴去。”
銷遠本也是著急的,可身為哥哥卻不能露怯,自己的不安會讓銘新更加的不安,便拍了拍銘新的肩說道,“既來之,則安之,不管發生什麽事有我在呢。”說完又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便問道,“過繼的事,你考慮得怎麽樣了?那日我爹是說的直了些,我想是因為不想讓你將來想起後悔,你要掛在心上,我心裏是極盼望你成為我的親弟。”
銘新沉思了一會兒,鄭重的說道,“這幾日我一直在想,大伯於我是什麽關係,早些年說真的有些怕他,可後來他去茶山呆很久時,又一直想見到他,想他迴來,迴來後多誇些我,可能這就是我心裏對父親的想象,我已經失去了一個父親,我不想再失去第二個。”
說罷有些不好意思,繼續說道,“今年在茶園裏呆的時間比往年多了許多,我打心裏喜歡在茶園裏的日子,再讓我出去獨自過活,我可能不會再這麽開心,就當是我的一點點私心,我願意做銷遠哥哥的兄弟。”
這番告白使得坐在同一根條凳的兩兄弟更加的親密了,再也沒有比這更讓人動容的私心了。
屋外的雨還在下著,兩人仍被困在這兒,已沒了先前的慌張,尋常也沒有這樣的機會話訴衷腸,更是把銘新初來時的情形又迴憶了一遍,倒把一旁的陳老三感動的眼淚涕零。
可在淨土村裏的吳清,日子卻不好過,和童二叔、王東家二人已在此處等了半天,從吃過午飯以後便坐了馬車過來,到現在這茅草屋裏什麽動靜也沒有。童二叔仗著自己相熟也進過敞開的院子一次,可屋子的大門上了鎖,敲門也沒有反應,不知不覺天已黑了。
再久等也無濟於事,午時一趟已打草驚蛇,現在茶山上也許還能等到,王東家安置好了童二叔,便與自己乘著馬車進了山。
天黑路遠,天上又還斷斷續續的飄著雨,進山的馬車即使迴道大路,也走的更緩慢了,車外一片漆黑,吳清從童二叔那裏拿來的起夜用的燈,已難以支撐,可車裏坐著的別家的王東家卻絲毫未動搖,這可苦了越走越難的車夫。
在馬家做久了的人,皆知道這對外號稱碧華閣王東家,卻是早年來了馬家並在馬家茶山長大的人,後又得老爺賞識成了智囊一般的人物,這本不是什麽稀奇事,隻是這人對外人比東家還要不苟言笑一些,故底下人有時候反而更怕這個名不正言不順的智囊。
吳清心裏叫苦,童二叔說的春生害的是整個茶山,而現在自己也是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所害之人,得,這整個茶山的苦難皆由我背了罷了,正胡思亂想時,前方有一忽閃忽閃的油燈亮起,該是到了進茶山的丁老頭那裏了,這時候到真像是海上的明燈一般。
一時歡喜揚起了趕馬的鞭,打在那敦實的馬屁股上,本以為頃刻便能到的地方,那油燈卻越來越遠,不好!車卡在積水的深坑裏了···正打滑呢。這還真是拍馬屁拍在馬蹄子上了,不得已迴頭與車裏人說道,“王東家,馬車陷進去了,前麵便是茶山入口了,你先去,等我下車推了車便去。”
車裏的人果然提著燈揚長而去,連頭都沒有迴過,欲哭無淚···,收拾了心情去推馬車,也不知老天作對,還是命該如此,馬車不進反退,將吳清撲了個踉蹌。
正一籌莫展時,卻有一群人帶著狗打著燈過來,為首的正是守山的丁老頭,笑嘻嘻的喊道,“吳老三,天黑路難走,你這馬蹄子也走不動了。”老不正經,在山上呆的久了見誰都是汙言碎語。
費了許久時間,眾人才將陷在泥裏的馬車推到丁老頭的住處,兩間木製小屋,是當年山洪過後重起,倒比家裏更舒服一些,今夜又因春生的事聚集了不少人,一間屋已擠不下,便推著吳清去了王東家單獨待著的屋子裏。
“王東家,剛才謝謝你了,叫人來幫我推了馬車,還備著薑湯。”感謝的話,自然是順溜的。誰知那東家迴過頭來一看,帶些嘲弄的說道,“我沒有傻到相信你一人能把那馬車推過來,耗些無用的時間,你先眯一會兒,等下淩晨過後再與我一起去巡山。”